2019-10-09 13:18:15 來源:安青網
學前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學前期是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階段,為道德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家長和教師既要關心幼兒的飲食起居,重視其智力開發,也要...
學前教育的實踐告訴我們,學前期是道德品質教育的重要階段,為道德品質的形成奠定基礎。家長和教師既要關心幼兒的飲食起居,重視其智力開發,也要加強幼兒的道德品質教育,注意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但是,當前的隔代親教育或是父母教育不統一等問題,給幼兒道德品質教育帶來了新的課題。
總的來說,幼兒期的道德品質教育有其自身的特點,但也離不開知、情、意、行這四個基本要素,即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不管是在哪個發展階段,教師對幼兒道德品質的培養,都應符合其心理特徵和身心發展規律。那麼在日常教育中,可以通過哪些方式培養幼兒的道德品質呢?我認為有以下幾方面。
正面教育,積極誘導
通過適合幼兒特點的具體、生動、形象的教育形式,使幼兒懂得該怎樣做,不該怎樣做;為什麼要這樣做,為什麼不能那樣做的道理。如果幼兒一時不能接受,不要一味指責,更不能體罰。雖然懲罰也是正面教育的一種輔助手段,但懲罰絕不是體罰。有兒童教育專家說過:「懲罰兒童是懲罰他的過失,並不是懲罰他的人格。」
榜樣示範,集體影響
榜樣示範是道德品質教育的一種極為有效的直觀教育形式。榜樣示範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
幼兒的道德感知要多於抽象的理解,所以教師和家長應成為幼兒的楷模。在幼兒心目中最有威望、最受信任的是教師,接觸最多,對幼兒影響最直接、最深刻的是爸爸媽媽,教師和父母的言談舉止,將給幼兒以深刻的影響,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在幼兒園裡,同伴間相互幫助,友好相處,集體中的好人好事,都是形成幼兒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因素。
嚴格要求,尊重信任
在道德品質教育中,對幼兒必須嚴格要求,使幼兒分清是非、善惡。嚴格不是苛求,嚴格的前提是對幼兒的愛、尊重和信任。認為幼兒的年齡小,不懂事,對他們無所謂尊重不尊重,這種看法是十分錯誤的。當幼兒有了過失,或有不同於大人的意見時,如果對他們態度冷漠甚至粗暴,只能使幼兒產生反感甚至對立;相反,如果對他們曉之以理,聽取他們的正確意見,這對形成幼兒的良好品質,十分重要。
互相配合,協調一致
一是幼兒園與家庭教育互相配合,協調一致;二是家庭成員間對幼兒的態度要協調一致。否則,教育的作用就會互相抵銷,造成幼兒思想上的混亂或行為上的矛盾。如有位小朋友在幼兒園學了禮貌用語後,有一次在家不慎踩了他爸爸的腳,他立即說:「對不起。」這位爸爸不僅不讚許,相反用訓斥的口吻說:「對我也來這套,去去去!」這無異是否定了幼兒園的道德教育,使幼兒不知如何是好。所以,在對幼兒的道德品質的教育中,只有幼兒園和家庭以及家庭成員之間協調一致,密切配合,才能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作者:界首市新華幼兒園 李靜靜)
責任編輯:黃慧
免責聲明: 網站內所有新聞頁面未標有來源:「安青網-安徽青年報」或「安青網」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安青網聯繫。轉載稿件僅為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網觀點,亦不代表本網站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