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用900度火針刺進皮膚給人治病(圖)

2021-01-12 央視網

男子用900度火針刺進皮膚給人治病(圖)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2月10日 19:52 來源:

    來源:江南都市報

    紀紹宗給病人頭部扎火針

    從一無所知到逐步掌握火針這種古老療法,紀紹宗用了幾十年時間;而火針從古傳到今,卻已經有幾千年歷史了。上饒市「火針」傳人紀紹宗告訴記者,目前在國內大醫院裡能嫻熟操作火針的沒有幾個人,如今紀紹宗已經年過半百,他擔心火針到了下一代手上,將無聲無息地湮沒在現代醫療技術更新的潮流中,面臨失傳的境地。

    目擊:他讓兒子給自己扎火針

    6日上午,記者在上饒市水南街見到了正讓兒子給自己扎火針的紀紹宗。從他肩背部密密麻麻的針孔可以看出,紀紹宗常給自己扎火針。紀紹宗的兒子紀學軍先是用手摸準父親穴位,然後拿著火針放到左手處的酒精燈燒紅,對準穴位飛快地紮下後拔出。

    火針是什麼?它真能治病嗎?採訪前,記者有著太多好奇。紀紹宗告訴記者,他是因為自己近段時間以來感覺到頭腦脹痛,才讓兒子給自己扎火針。他打開一個方形的盒子,「喏,這就是火針。」紀紹宗指著盒子裡各式各樣的火針說。記者發現這些火針有的頭部尖尖的,有的頭部是平頭的。紀紹宗告訴記者,不同的火針有不同的用處,有的是用來刺激穴位的,還有的是用來切掉壞死的組織。

    記者發現幾乎所有火針的針頭都是紅紅的。紀紹宗介紹道,發紅的針尖是因為火針都經歷了高溫的燒烤。在酒精燈火焰的燒烤下,針身的溫度能達到900攝氏度左右。

    0.3秒900攝氏度火針刺進皮膚

    900攝氏度高溫的火針接觸到皮膚是什麼概念?讓人覺得有些害怕。紀紹宗笑著告訴記者,火針從接觸到離開皮膚的時間控制在0.3秒左右,這麼短的時間,患者還來不及感覺到疼痛,最多有像被螞蟻咬了一口的感覺。

    但是火針離開後,會有一種熱辣辣的感覺在全身蔓延,這也正是火針的原理所在,即「借火助陽」,藉助火熱,溫壯陽氣。這種被導入的火熱,在人體內可直接激發經氣,鼓舞血氣運行,溫壯臟腑陽氣,起到防病治病及鎮痛的作用。火針不僅可以點刺發病部位,也可以點刺經絡部位。

    火針起源於2700多年前

    紀紹宗告訴記者,他祖籍山東,火針療法是祖輩們一代一代相傳下來的。他今年67歲,學習研究火針已經有40餘年歷史。他的火針醫術是從他的祖父和二哥處學來的,他的祖父一生從事火針研究,並寫下了8本火針著述並留了下來。

    根據現有的文字資料記載內容分析,火針療法至少有2700餘年的歷史。紀紹宗告訴記者,他向寫過《中華火針療法》的哈爾濱醫科大學鄭學良教授請教後得知,我國著名的古典醫學文獻《黃帝內經》中《靈樞經*九針十二原》中載有「… …九曰大針,長四寸……」描寫的正是火針的雛形。春秋戰國時期,火針被稱為「燔針」,當時認為主治寒症,急症,並相傳至今。

    火針曾治好同事的風溼症

    原上饒客車廠的女職工鄭風蓮告訴記者,她和老紀以前是同事。兩年前,她的右手腕處突然患上風溼,手疼得連洗臉巾都拿不住。老紀在4個月左右的時間裡,連續為她扎針20餘次,後來全好了。

    紀紹宗則告訴記者,他家裡人的病全是自已用火針治的。老婆、兒子、孫子,包括他自己,一家人難得上醫院。現在,他的兩個兒子都學會了火針,有時在外出差的時候就自己給自己扎火針看病。

    擔擾:火針將面臨失傳境地

    現在醫療技術日新月異,有著幾千年歷史的火針療法如果不加以研究保護,恐怕再過幾代,就會失傳了。

    紀紹宗告訴記者,他研究火針40餘年,不但利用自己的出差機會和業餘時間為病人看病,整理了很多臨床經驗,還寫下了10餘篇火針的論文,在各類醫學專業雜誌上發表,還因為在火針方面的研究,在2005年1月入選了《中國名醫大辭典》。目前,他的兒子也在業餘時間向他學習火針療法,但再後幾輩人會對火針感興趣並學習傳續火針療法嗎?他表示不太樂觀。

    火針是中華民族留下的寶貴文化遺產之一,目前,南京和哈樂濱已經有專門的學者對火針展開了研究。紀紹宗告訴記者,他已經準備將自己祖傳的這種古老治療方法向江西省有關部門申報江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他也希望同對火針有興趣的省內專家合作研究,發揚光大古老的火針療法。(記者 夏昊)

     

責編:多國麗

相關焦點

  • 0.1秒900度火針刺入皮膚
    但是南京市中醫院皮膚科的高中和副主任醫師要在這0.1秒內將溫度達到900度的火針直達患者患處再取出來,一進一出,小小的火針在他手中幻化出無數的光環!從一無所知到逐步掌握火針這種古老療法,高中和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南京的大醫院裡能嫻熟操作火針的也就他一人。如今高中和已經年過半百,他擔心自己好不容易撿起的火針將再次面臨失傳的境地。
  • 「火針」雖小,用處卻大
    火針治療帶狀皰疹初期可以祛邪外出,予邪以出路,使邪祛疹消,縮短病程,提高效果。基本操作:中粗火針針刺阿是穴(皰疹皮損處),深度達皰疹底部,「蛇頭」至「蛇尾」,並在皰疹四周點刺數針以防止其擴散,若皰疹較多可分批進行,先刺早發後刺晚發,垂直進針,疾入疾出。
  • 實用:火針治療的經驗收集!!!
    用鎢鋼火針在酒精燈上燒至白亮,對準做好標記的反應點速刺疾出。一般每次針3-5個點,進針1寸左右,不留針。5-7日治療一次,一般治療3-5次可痊癒。個別病人可增加次數。火針治療後,局部5日內傷口不宜接觸水,針後第二天開始功能鍛鍊。火針治療類風溼性關節炎取穴 夾脊穴,關節局部阿是穴。
  • 火針在皮膚科應用
    針燒至通紅再行操作,《針灸大成·火針》曰:「燈上燒,令通紅,用方有功。若不紅,不能去病,反損於人。」操作者左手持酒精燈(酒精燈內酒精裝 1/3 以下即可),點火後儘量靠近所需針刺部位,右手以握筆式持針,針尖及針體前部與火焰呈銳角在外焰上加熱,並可微微移動針體,加熱自針身到針尖,以通紅為度,不紅則無效。「刺有深淺,烙有割熨」為火針針法的高度概括。
  • 火針加拔罐治療急性帶狀皰疹
    火針贊刺:燒針後以皰疹簇為單位呈「品」字形點刺。要求時間在1秒鐘以內,針尖仍發紅時果斷、迅速地刺入帶狀皰疹皮損部位,直入直出,不得歪斜、拖帶。水皰、丘疹或紅斑區採用中、粗火針點刺,進針深度以針尖刺破皰疹,達到其基底部為度。對於較大的膿皰或血皰即直徑>0.5釐米者,用粗火針點刺,刺後用消毒脫脂棉球擠淨皰液。
  • 火針練針法
    有關火針練針法古往今來醫書並未有明確記載,我們遍訪針灸前輩,結合我們練針的實踐,提出以下幾點。一、練心練心是指在應用火針前,首先要樹立火針治病的信念,具有不畏針、不懼火針的心理。《針灸聚英》曾明言:「火針甚難,須有屠兒心,劊子手,方可行針」,這就是說施行火針者不能心懼手軟,未下針心中先畏懼幾分,那針是很難刺準,很難刺入的。
  • 白癜風火針療法
    表現為局部皮膚呈現出異於正常皮膚的乳白色色素脫失斑,界限清楚,且好發於面、項、手、背、前臂等暴露部位。臨床屬疑難雜症之一。 中醫稱之為白癜風或白駁風,多由情志失調、肝氣鬱結、氣機不暢,復感外邪,肺衛失和,邪氣客於肌膚導致氣血失調,血不榮膚而引起。此病發於外是表象,氣血失和是其基本病機。
  • 孕婦患帶狀皰疹無法用藥 傳統火針點刺療法竟治癒了!
    最後,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中醫科採用傳統火針點刺療法,成功為其治癒。一個星期前,家住沙坪垻區的孫女士左側腰部出現幾顆水泡,伴有輕微疼痛,開始沒在意,但過了一兩天,水泡就增多了,疼痛也加劇了。但由於她是孕婦,口服藥物可能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只能用一點外用藥緩解。可就在她塗抹了外用藥後,不但症狀沒緩解,還引起皮膚紅腫、瘙癢、皮疹等症狀,這是典型的藥物過敏反應,只得停止使用唯一可用的外用藥。隨後她到多家醫院就診,均未能找到最佳的治療方法。眼看水泡由原來的幾顆變成了幾十上百顆,左側腰部和腹部全長滿了水泡,很快就要過腹部前正中線了。
  • 火針治療下肢靜脈曲張:驗!廉!便!
    九針十二原》記載的「菀陳則除之,出惡血也」的治療原則,首要的是去除瘀血,中醫針灸裡面的放血療法可以明顯起到這個作用,這裡採用的手段就是火針點刺靜脈放血。是用一種特製的針具經加熱燒紅後採用一定的手法疾速點刺患處局部,這裡是氣血瘀滯、經絡不通最劇之處,也是通利經氣之要樞。所謂「瘀血不去,新血不生」,通過點刺放血可以達到祛瘀生新的目的。
  • 火針治療痤瘡 選擇必須要慎重
    火針治療痤瘡 選擇必須要慎重 時間: 2017-03-10 16:45  來源: 求醫網   編輯: 娜娜 生活不規律、內分泌失調種種原因導致很多人患上了痤瘡,它的危害不言而喻,大家都知道的。
  • 「火針療法」讓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癢痛去無蹤
    ,經過藥物治療後皰疹乾枯,皮膚顏色恢復正常,但是癢痛感卻持續至今,嚴重影響到他的日常生活。大爺的女兒在威海衛人民醫院康復醫學科治療頸椎,聽說副主任劉春玲在北京進修學習回來後開展的「火針療法」對此症狀有效,盧女士就帶著父親前來康復醫學科就診。劉春玲根據大爺的症狀採用「火針療法」對癢痛處局部點刺,三次後癢痛感基本消失,一周後完全沒有疼痛感。盧大爺見人就說:「太神了!癢痛了這麼久,真沒想到用火針燒了幾次就好了,早點來的話就不用遭這麼久的罪了。」
  • 中醫絕技火針 成都獨門傳人現身
    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訊 :  用火將銀針炙烤達六七百攝氏度的高溫後,快速扎進穴位,這樣的火針療法是針灸的一種,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火針」在全國已瀕臨失傳。而記者昨日無意間獲悉,在我市中醫界就有一位針灸聖手會「火針」絕技,並運用「火針」治癒了無數沉痾頑疾,消除了眾多患者的痛苦,被大家譽為「神針」。
  • 膝關節積液火針療法
    膝關節積液火針療法—取穴:阿是穴。操作方法:局部常規消毒後,將細火針燒至白熾,點刺積液的高突處,散刺5~10針,深度為5~10分,積液黏稠者,更換中或粗火針;刺後輔助患者屈伸膝關節,促使積液排出;拔罐,可連拔2~3次,儘量排出餘液,完畢後進行包紮,每周施術1次,一般3~10次可消除積液;積液控制後,再以細火針點刺血海、梁丘、陰陵泉、陽陵泉、鶴頂,不留針,3~5次即可,以鞏固療效。
  • 火針療法,究竟有哪些不為人知的特色與優勢?
    由於火針刺激量大,故不留針即可取得毫針長時間留針的效果,並且火針的治療間隔較毫針為長,可節省患者往返就診之苦,因此,火針治療的時間成本較低。火針的主要缺點是疼痛較重,視之令人畏懼,部分患者難以接受。但只要術者手法熟練,針具、進針部位選擇適當,火針的疼痛感可以減輕,數次治療後,絕大多數患者最終均能接受火針療法。
  • 夏季甲溝炎高發 中醫火針治療解除疼痛
    甲溝炎對於很多人來說都不算陌生。如果你經常打籃球或者手指甲容易劈開,相信經常會遇到腳趾甲的一側出血現象。如果不小心被感染就會化膿形成甲溝炎。這裡為大家介紹一下中醫火針治療甲溝炎的方法。 外科的治療甲溝炎方法,多是切開引流。我們祖國醫學博大精深,用火針治療甲溝炎方便快捷,經濟實惠,效果非常好。
  • 瀕臨失傳的中醫絕技「火針」 竟藏身成都
    四川新聞網消息     用火將銀針炙烤達六七百攝氏度的高溫後,快速扎進穴位,這樣的火針療法是針灸的一種,但由於種種原因,目前「火針」在全國已瀕臨失傳。而記者昨日無意間獲悉,在我市中醫界就有一位針灸聖手會「火針」絕技,並運用「火針」治癒了無數沉痾頑疾,消除了眾多患者的痛苦,被大家譽為「神針」。
  • 火針治療的經驗收集
    乳房出現腫塊,大小不一,形態不規則,腫塊 與周 圍組織分界不清,與皮膚無粘連,推之可移動;經前3~4日腫塊疼痛、增大,經後 疼痛減輕或 消失,腫塊變小。病灶局部常規消毒後,選用中號粗火針, 以酒精燈外焰燒至發紅, 用左手拇、食二指固定腫塊,將燒紅的針向腫塊中心及周邊快速點刺,不留針,出針後,立 即用消毒幹棉球按壓針孔,以防感染。隔日治療1次,20次為1個療程。
  • 醫生:火針治療能有效改善!
    有神經性皮炎病史的患者都深有體會,那磨人的瘙癢和疼痛,極大地影響生活和工作。3年多來,劉女士(化名)飽受神經性皮炎的折磨,苦不堪言。她的手肘處有塊皮膚總是很癢,搔抓後癢得更厲害,每次用點激素類藥膏能很快緩解,但只要一停藥又會復發,醫生說是神經性皮炎。
  • 帶狀皰疹很痛苦 火針治療有優勢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致的急性皮膚黏膜感染性疾病,在成人約佔10%~20%,但以老年人及免疫缺陷者多見。局部外傷、部分系統疾病和急、慢性傳染病及中毒等為常見促發因素。病程常為4~6周,亦有超過8周者,後遺神經痛甚至存在半年以上,給病人及家屬帶來極大的痛苦。  發病前可有發熱、全身不適等前驅症狀。
  • 虎門新灣漁網編織技藝、劉氏毫火針療法獲授牌市級非遺
    近日,《東莞市第五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舉行授牌儀式,虎門鎮去年申遺成功的非遺項目新灣漁網編織技藝與劉氏毫火針療法均在授牌之列。在3個傳統醫藥項目中虎門中醫院的劉氏毫火針療法在列。在此次授牌儀式上,新灣漁網編織技藝傳承人及劉氏毫火針療法傳承人現場接受了「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牌匾。至此,虎門鎮已有省級非遺項目2個:白沙油鴨製作技藝及節馬傳說;市級非遺項目5個:除了新添的新灣漁網編織技藝及劉氏毫火針療法,還有林旁粽製作技藝、方氏正骨、鴉片戰爭民間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