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2021-01-11 三九養生堂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

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

1、傳播方式

手足口病傳播方式多樣,以通過人群密切接觸傳播為主。病毒可通過唾液、皰疹液、糞便等汙染的手、毛巾、手絹、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內衣等引起間接接觸傳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過飛沫傳播;如接觸被病毒汙染的水源,亦可經水感染;門診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合格亦是造成傳播的原因之一。

2、易感人群

人群對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可獲得免疫力。由於不同病原型別感染後抗體缺乏交叉保護力,因此,人群可反覆感染髮病成人大多已通過隱性感染獲得相應抗體,因此,手足口病的患者主要為學齡前兒童,尤以≤3歲年齡組發病率最高。據國外文獻報導,每隔2-3年在人群中可流行一次。

3、流行方式

手足口病分布極廣泛,沒有嚴格的地區性。四季均可發病,以春夏季多見,冬季的發病較為少見。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幼兒園和託兒所容易發生集體感染。家庭也有此類發病集聚現象。醫院門診的交叉感染和口腔器械消毒不嚴格,也可造成傳播。此病傳染性強,傳播途徑複雜,流行強度大,傳播快,在短時間內即可造成大流行。

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

手足口病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如果在夏季得病,兒童容易引起脫水和電解質紊亂,需要適當補水和營養。患兒因發熱、口腔皰疹,胃口較差,不願進食,所以宜給患兒吃清淡、溫性、可口、易消化、柔軟的流質或半流質,禁食冰冷、辛辣、鹹等刺激性食物。

大多數病例症狀輕微,主要表現為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或皰疹等特徵,多數患者可以自愈。疾控專家建議大家,養成良好衛生習慣,做到飯前便後洗手、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勤曬衣被,多通風。飲食上面沒有特別注意;就是清熱解毒的食物、清涼等水果多吃一些。水、奶粉等要偏涼一些,因為熱的東西會刺激口腔的潰瘍。

特別是在夏天,天氣炎熱,大家都會選擇冰冷的食物,這會影響手足口病患者的腸胃健康,導致本來就沒有什麼食慾的患者更加吃不下東西,不利於病情的恢復。

而辛辣的食物更是不要多吃,因為辛辣食物屬熱性,吃了很容易上火,手足口病患者會出現口腔潰瘍的症狀,吃辛辣的食物會加重病情,所以辛辣食物不能吃。

手足口病一般一周內可康復,但如果此前皰疹破潰,極容易傳染。手足口病具有流行強度大、傳染性很強、傳播途徑複雜等特點。病毒可以通過唾液飛沫或帶有病毒之蒼蠅叮爬過的食物,經鼻腔、口腔傳染給健康兒童,也可因直接接觸而傳染。所以平時一定要加強預防。

清淡食品就是主要成分是碳水化合物和植物纖維的食物,來自中醫的名詞,也就是低脂肪低糖低油的食物。當然,由於不能用西醫理論來解釋這種比較模糊的名詞,少放鹽也算清淡食品。

清淡食品一般是通過避免吃某些東西來減少病變器官的消耗。為平衡每日的營養和消耗足夠的能量,每日消耗的脂肪不得超過總能量的15%至30%,其中飽和脂肪酸應低於10%;碳水化合物應佔日能量需要的55%至75%;蛋白質佔10%至15%;鹽每日應低於5克。

手足口病症狀

(1)急性起病,潛伏期3-5天,有低熱、全身不適、腹痛等前驅症。口腔黏膜出現散在疼痛性粟粒至綠豆大小水皰,手、足出現斑丘疹、皰疹,初起為斑丘疹,後轉變為皰疹,圓形或橢圓形,約3-7mm如米粒大小,較水痘皮疹為小,質地較硬,周圍有紅暈,皰內液體較少,在灰白色的膜下可以見到點狀或片狀的糜爛面。皮疹消退後不留瘢痕或色素沉著,如有繼發感染常使皮膚損害加重。

(2)除了手足口外,也可以在臀部及肛門附近,偶爾看到在軀幹和四肢出現皰疹,數天後乾涸、消退,皮疹無瘙癢,無疼痛感。

(3)個別小孩可出現泛發性丘疹、水皰,伴發無菌性腦膜炎、腦炎、心肌炎等。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頭痛等症狀。

(4)部分病例僅表現為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全病程約5-10天,多數可自愈,預後良好,無後遺症。

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

1.黃芪15克、生薏仁10克、綠豆10克,先煮黃芪取其液,然後加入生薏仁、綠豆,煮粥食用。

2.中藥藥枕:藿香、艾葉、白菊花各60克。將各味藥潔淨處理,去除雜質,製成藥枕使用。

3.中藥漱口法:金銀花10克、荷葉5克。加水煎藥汁漱口。

4.金銀花12克、白菊花6克、板藍根9克、竹葉6克。水煎服,每日1劑,少量頻服,適用於平時健康的兒童。

5.黃芪12克、防風6克、炒白朮6克、蚤休6克。水煎服,每日1劑,少量頻服,適用於體弱易感者。

6.中藥飲片煎煮燻蒸法:藿香10克、艾葉10克、佩蘭10克。每30平方米麵積場所內,將上述中藥加水1000毫升在敞開器皿中煎煮燻蒸30分鐘。

結語:手足口病很常見,大都是發生在五歲以下的兒童身上,大人很少會得手足口病,不過手足口病會傳染,所以生活中要小心,上文詳細的講訴了手足口病傳染途徑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以及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希望大家能夠注意。

相關焦點

  • 手足口病會傳染嗎 這樣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手足口病會傳染嗎?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會傳染嗎手足口病的傳染源是患者和隱性感染者。流行期間,患者是主要傳染源。患者在發病1—2周自咽部排出病毒,約3—5周從糞便中排出病毒,皰疹液中含大量病毒,破潰時病毒即溢出。帶毒者和輕型散發病例是流行間歇和流行期的主要傳染源。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是什麼?手足口病怎麼治療?手足口病的預防怎麼做?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手足口病病情嚴重的話,患兒會出現高燒現象,甚至出現肺水腫、腦炎、心肌炎等。手足口病怎麼治療當家長發現孩子出現手足口病症狀,如手、足和口腔起皰疹等,就要馬上帶孩子就醫治療。臨床上根據不同患兒的不同病情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
  • 小孩手足口病會傳染嗎?
    手足口病相信很多家長都不陌生,因為這個病的發病群體就是幾歲的寶寶,一聽到手足口病,很多家長都會緊張。都說病從口入,在得了手足口病期間衛生問題是第一大問題。那麼,小孩得了手足口病會傳染嗎?
  •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 手足口病吃什麼好
    很多家長都會遇到自己的孩子出現手足口病的症狀,其實媽媽們無須擔心,手足口不是什麼大毛病,處理及時還是可以恢復如初的。那麼什麼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呢?小編這就來告訴你們。手足口病怎麼治療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傳染病之一,傳播快、易流行,多在夏秋季節流行,多發生於5歲以下的嬰幼兒,可引起發熱和手足、口腔等部位的皮疹、潰瘍,口腔內的皰疹破潰後即出現潰瘍,患兒疼痛難忍,時時啼哭、煩躁、流口水,不能吃東西,尿黃,重者可伴發熱、流涕、咳嗽等症狀
  • 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得了手足口病怎麼辦?
    如果白細胞正常或者稍高,淋巴細胞高出許多,就會診斷小孩患上了手足口病……一、什麼叫手足口病?     單看字面意思,我們就知道,所謂手足口病,就是小兒的手、足、口腔出現分布不一的皰疹或者潰瘍。其實,患兒的四肢及臀部也會出現這些症狀,其中,軀幹部極少。     病因: 其實,引起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很多種,比較常見的是柯薩奇A16病毒及腸道病毒71型病毒。
  • 兒童手足口病該怎麼辦 這些偏方治療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常見的皮膚科疾病,手足口病是可以傳染的疾病,擁有很強的傳染性,手足口病大都是發生在兒童身上,那麼請問兒童手足口病該怎麼辦?治療手足口病的偏方是什麼?手足口病不能吃什麼?下面小編為大家講解。2.小兒手足口病確實是一個很嚴重的疾病,但是在給孩子治療的時候也不要過度的慌張,因為手足口病的類型有很多種,不同的病毒感染在用藥物治療的時候也有可能會用到不同的方法。
  • 親吻孩子會傳染手足口病嗎?
    2008年手足口病的肆虐很多家長都還心有餘悸,專家提醒,手足口病可防可治,家長無需恐慌,關鍵是做好生活衛生,尤其是要避免進入手足口病防治的誤區。親吻孩子不會傳染手足口病?錯!寶貝可愛得不得了,很多家長都喜歡親吻自己的孩子表達愛意。中山大學孫逸仙紀念醫院兒科主治醫師李靜說,其實,父母親吻孩子存在很大的健康隱患,尤其是嘴對嘴的親吻和下班回家一進門的擁吻。
  • 手足口病傳染係數是新冠病毒3倍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現在夏季的氣溫逐漸升高,隨著夏季來臨的氣溫升高,手足口病也進入到了高發期。中國疾病控制中心流行病學的首席科學家曾經表示,夏秋季節是手足口病疫苗接種的關鍵時期,如果忽視手足口病疫苗接種的話,那麼重症手足口病的數量將會明顯高於目前的水平。而有關專家也表示,對於手足口病保護易感人群的最好方式就是接種疫苗,做好預防措施。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發熱1~2天後開始出現皮疹,通常在手足、臀部出現,或出現口腔黏膜皰疹。有的患兒不發熱,只表現為手、足、臀部皮疹或皰疹性咽峽炎,病情較輕。大多數患兒在一周以內體溫下降、皮疹消退,病情恢復。1、什麼是手足口病?得病後有什麼表現?
  •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有哪些 手足口病潛伏期多久
    手足口病是威脅兒童健康的一大疾病,這類疾病的傳染性非常強,孩子如果不能及時有效的治療可能對身體傷害也是非常大的。那麼手足口病初期症狀有哪些呢?手足口病症狀又有哪些呢?下面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手足口病初期症狀其實還是比較明顯的,一般孩子的手足口上面都會長一些皰疹,如果有這類症狀出現一定要積極的治療。千萬不能耽誤治療的最佳時機。
  • 手足口病會復發嗎?手足口病傳染大人嗎?
    平時在臨床上見到的手足口病患兒,基本上都是學齡前的幼兒,很少有成年人,這主要是和身體免疫能力有關。因此,很多人就會認為手足口病只會是出現在孩子當中,成年人是不會出現的,並且覺得只要是感染過手足口病,以後就會有抗體,不會再次被感染,但是現實當中並不全完是這樣的。
  • 手足口病的常識
  • 手足口病有哪些症狀?預防小兒手足口病,要牢記這3點
    手足口病是全球範圍內的流行傳染疾病,一般在潛伏一周後,在兒童身上出現發燒,皮疹的情況。因為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很多,往往我們很難做到很好的預防,大部分的孩子也就有多次感染手足口病的可能,對於該疾病的防控難度很大,但好在危險性不是很高,對於沒有重症表現的患兒,我們可以考慮在家進行治療。
  • 手足口病 如何預防手足口病
    很多父母看到孩子口腔、手上、腳上長了小水泡,但不知道是什麼,又怎麼出現的,一查才知道是手足口病,但手足口病又是什麼呢,這種病是如何發生的,又應該如何預防這種病症,下面小編就帶大家來了解一下。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其中最常見的是柯薩奇病毒A16型和腸道病毒71型。
  • 手足口病嚴重嗎?手足口病怎麼治療好?
    手足口病目前的發病率相對比較高,尤其是在比較集中的場所,可能會引起聚集性病例。這使得很多家長對於手足口病會產生有恐懼心理,一旦發現自己的孩子出現有類似的症狀,就希望能夠使用特效藥,儘快讓寶寶好起來。手足口病嚴重嗎?
  • 成人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成人也可感染手足口病 春夏交替季節是流行性傳染病的高發季節,手足口病就是一種流行於嬰幼兒之中的傳染疾病。發病時,孩子的手足口內均會出現小泡泡,初起時家長如不注意難以發現,等伴有其他症狀,發熱、頭痛、無力等時送醫院確診才知是手足口病。
  • 手足口病初期症狀及圖片(2)
    口部圖片  一、什麼是手足口病?得病後有什麼表現?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多發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種。一般全年均有發生,5━7月為高發期。  手足口病一般症狀較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和/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 怎樣防治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發生在兒童的一種傳染病,兒童在感染手足口病後,會在手,足等部位出現皰疹,嚴重者甚至還會出現發熱的現象,我們在日常生活中該怎樣防治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是由於感染腸道病毒所導致的傳染病,主要發生在1歲到5歲這個年齡段的兒童,要防治手足口病首先要講究衛生,做到飯前洗手,飲食清潔,在被手足口病病毒汙染的食物,牛奶,水等最好不要進食。當發現孩子手部,足部,口腔等部位出現水泡的時候,最好帶孩子到醫院做手足口病病毒檢測,當確定為手足口病後,應當把患有手足口病的孩子隔離起來,以防傳染給周圍健康的孩子。
  • 手足口病的初期症狀,治療和預防
    每年的6到8月份都是手足口病的發病高峰期,手足口病多發於嬰幼兒,是一種有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近期某地又有兒童手足口病爆發的新聞被報導,所以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分享一下手足口病的相關知識,希望能夠幫助大家更好的了解手足口病。
  • 如何防控手足口病?
    1什麼是手足口病?手足口病是由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多發生於5歲及以下兒童。四季均可發病,以夏秋季多見。多數患者只需對症治療,極少數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3手足口病怎麼預防?手足口病可防可治不可怕。由於手足口病主要經接觸傳播,因此家長要指導孩子勤洗手、吃熟食、喝開水。孩子用的玩具、餐具要注意清潔及消毒;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勤曬衣被。成年人也能夠感染腸道病毒,部分病例不出現症狀或症狀不典型,但仍具有傳染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