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話說「大年要飽食,初一要穿新」,有什麼特殊含義?

2020-12-20 農人小霸火

吃穿住行是人民的最根本的生活物資,舊時農村生活貧困,可能經常挨餓受凍,而過年恰恰是有好吃的也有新衣服穿。過去盼望過年,是因為過年正好能解決人民生活中最缺乏的吃和穿。

都知道農村年夜飯都非常豐盛,雞鴨魚肉往往都有。而到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的開始,大夥都會準備一套嶄新的穿著,迎接美好的新年。「大年要飽食,初一要穿新」這句俗語,正是這樣來的。

大年要飽食

農村很多傳統節日都講究吃,比如中秋節吃月餅,端午節吃粽子,元宵節吃元宵等等。民以食為天,吃當然在排在首位。過大年是農村一年中全家人團圓的節日,也是一年中最後一個節日。辛苦一年了肯定要犒勞一下自己,所以這頓飯必須豐盛。

農村的年夜飯比較講究,通常全家人都要到齊才開始吃。老家農村的年夜飯都要做滿十個菜,而且都是「硬菜」。小時候過大年父母都會允許小孩喝酒,想吃什麼菜可以盡情吃飽,一直吃到很晚,通常都會感覺很飽。在農民朋友看來,吃飽跨入新年象徵以後的日子不愁吃,更是期待以後會過上美好生活,因而大年要飽食。

初一要穿新

正月初一是農曆新年的開始,農村都會開財門祈福,當然每個人要以嶄新的面貌步入新春。農村人講究新年有好彩頭,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都會準備好一套新衣服和鞋子。小時候母親每年都會準備一套新衣服,而且這套衣服只能等到正月初一才能穿,哪怕是大年也不能穿。

農村從正月初一開始就要開始拜年了,穿著新衣裳,打扮靚麗出門,面對別人精神面貌也會煥然一新。在春節這麼喜慶的節日裡,穿著新衣服更是表達自己對新年的熱愛,更是代表對新年的美好祈願。記得小時候,正月初一穿的這身新衣服一直要到拜完年後,才換下來清洗。

現在生活條件好了,農民朋友不再擔心吃穿。因而對「大年要飽食,初一要穿新」並不是那麼講究了,人民的生活方式在逐漸改變。或許如今人們不再像過去那麼期待過年,但是不管怎麼說,春節依舊是農村最重要最熱鬧的節日,至少漂泊在外的人民,可以歡歡喜喜和全家人吃頓不需要趕時間的年夜飯。

感謝您的閱讀,期待您的關注,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討論。

相關焦點

  • 農村過年時,大年初一不能做的5件事情,農民們要注意啦
    農村過年時,大年初一不能做的5件事情,農民們要注意啦過年風俗多,農民對於過年的風俗也是尤其重視的。距離2019年的春節也越來越近了,除夕夜過完,也就是大年初一。這一天也是我們與家人歡樂團聚的日子,大年初一雖然是普天同慶的一天,但也不能光顧著開心,而忽視一些老一輩人的規矩。那麼本次為大家說的是大年初一不能做的5件事情,農民們要注意起來,不要觸碰禁忌。第一個:討債或是借錢。
  • 在農村,大年初一這幾件事不要做,不然讓老人不高興就不好了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再過幾天就要過年了,農民這幾天也特別忙,都在家裡忙著準備各種東西,很多農民這幾天也回來了,這幾天農村也是非常熱鬧的,到處都是人,不像平常一樣,不過過年雖然好,但是還是有一些需要注意的東西的,比如農村人常說,在農村,大年初一這幾件事不要做
  • 農村過年,大年初一的鞭炮紙為什麼不能往外掃?原來還有這些講究
    大家好,歡迎大家來到南京旅遊最前沿,帶你了解更多有關農村生活的那些事,如果想持續受到本欄目,請記得關注我喲!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過年,大年初一的鞭炮紙為什麼不能往外掃?原來還有這些講究如今馬上就要過年了,一到過年的時候,幾乎是從正月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會有不同的說法。有傳統的習俗,也有傳統的忌諱。比如,農村過年放鞭炮,大年初一的鞭炮紙為什麼不能往外掃?要想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先要知道過年放鞭炮的來歷和意義。
  • 初一崽初二郎,農村老人說,大年初一忌諱還有這幾件
    大年初一是中國很重要的一天,它是一年的開始,好的開始是一年順遂的兆頭,故此自古以來大年初一會有很多的忌諱。現在的人講究科學,很多事情都已經不太遵守了,但是農村老人們卻深信不疑,因為其中自有一番深意在。傳統文化的魅力不是一句迷信可以抹黑的。
  • 農村老話有:「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為什麼要這麼說呢?
    俗語是農村最常見的一種文化形式,這些農村俗語可謂是男女老少都可以很容易地理解,是一種通俗的文化現象,雖然農村俗語沒有特別高深的詞彙,也沒有多麼華美的句型句式,但卻蘊含著很多村民美好的寄託或者是供現在的百姓以及後世人學習的道理,是需要我們將其好好繼承下去的。
  • 在農村裡,正月初一出生的人,為什麼都要提前一天過生日
    農村老俗話說「懷胎十月,一朝分娩」,人是沒辦法選擇自己的出生日期的。不管是哪一天誕生的人,都是父母親的寶貝,在過生日的時候,都會為他(她)慶生。有些地方的農村老人說正月初一出生的孩子,生日要提前一天過,也就是說大年三十,其實也沒必要。
  • 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大年初一出生的新生兒有什麼特別之處?
    在很多地方,有這麼一個說法:初一的娘娘十五的官。意思是:生在初一的女孩子,是娘娘命,生在十五的男子,做官的命。 我們熟知的世界名著《紅樓夢》裡面,塑造的人物賈元春,就是正月初一出生的,後來做了貴妃娘娘。
  • 春節將至,大年初一迎財神,過年迎接的是哪位財神?有什麼講究?
    春節將至,大年初一迎財神,過年迎接的是哪位財神?有什麼講究?春節,一個中國人心中難以割捨的情懷,一年中即便在外面受盡委屈,即便在外面遭受排斥,只要春節回到家中, 一切的煩惱和憂愁都會消失。雖然很多人都知道有初一接財神,初二祭財神這個活動,但是他們大多數都不知道自己拜的是哪位財神。在我國的神話故事中,財神並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神位的名字,我們國家有兩種財神,一是武財神,二文財神。
  • 今年清明節是三月初一,有人說初一不宜上墳,這說法靠譜嗎
    歡迎關注棒奔霸,帶你領略不一樣的農村風情,每天都有新的農村事物分享給你,感謝有你的陪伴。清明小長假馬上就來到,也不知道怎麼了,一逢遇到一些節日,就有人拋出來一些這不行、哪不宜的說法,像去年過年的時候,就有流傳說大年三十不能貼對聯的說法,而且這種說法還滲透相當廣泛,造成很多人還真的不在大年三十貼對聯,這個大年三十不能貼對聯,據說是什麼絕日,不知道怎麼回事就泛濫起來,造成了這樣那樣的說法,現在快到了清明節,這不又有人說清明節是三月初一,
  • 大年初一過大年,在農村講究這一天不能洗頭和洗衣服,這是為啥呢
    大年初一,也是我們新春佳節過大年的時刻,也是我們拜年的時刻,在農村過大年,大年初一是必須要早早的起來,去挨門串戶的去拜年,我們這裡還講究磕頭,還必須要真磕,大年初一,萬象更新,在民間更是有諸多的說法和講究,其實在農村過大年,要是沒有諸多的講究,真的跟過年不放鞭炮也有,缺少了點什麼似的
  • 在農村過年很講究,大年初一圖吉利,這8件事最好不要做
    在農村過年很講究,大年初一圖吉利,這8件事最好不要做一年一年又一年,轉眼之間,還有差不多半個月的時間馬上就又要過年了。對於中國人來說,一年一度的春節歷來都是一個比較重要的傳統節日。而在春節當中,也有著許多的傳統小習慣。
  • 中國民間習俗,大年初一對出門有什麼說法,這天有什麼禁忌?
    拜年習俗大年初一,出門的講究還是很多的,一般根據各地有各地的習俗,但也有帶普遍性的,如中國民間有一句俗語:「初一崽,初二郎,初三初四拜新年。」意思如下:初一是給父系家族的人拜年日子。以前農村工匠,做棺材的木工出門是最早的,因為南方人喜歡在正月和七月做棺材,這些工匠一般在初四時就出門了。以上從初一說到初五,可能與題目有點不符,筆者的目的是讓大家了解在過去的年俗中,正月哪天適合出門。現在的年輕人,特別是在外找工的人,已不講究這些了。如有小車的人,初一這天就把家族和舅舅家一天走完,第二天就出遠門。
  • 大年初二吃什麼好?北方祭財神的好日子,這些吉祥食物要提早準備
    俗話說得好,初一餃子初二面,大年初二的第一道傳統美食就是麵食。這可不是咱們大重慶大街小巷麻辣鮮香、味道巴適的重慶小面,而是為了迎接女兒回門特別準備的麵食。家中有老人的多數很講究,初二的面要用初一的餃子面來做,而且麵條也要是冷麵。
  • 為什麼農村過初二,嫁出去的女兒要回娘家,不可以是初一嗎?
    對我們中國人來說,過年意味著團圓,許久不見的親友要見個面,家中老小也都會儘量團聚在一起。除夕夜一家守著年夜飯看春晚其樂融融。從年三十到大年初六,不同的地方都有不同的習俗和講究,比如嫁出去的女兒,年初二回娘家這個習俗就由來已久。
  • 俗話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是什麼意思呢?
    俗話說「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 是什麼意思呢?文/小秀談歷史我國民間一直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俗語可不是農民隨口編造的順口溜,而是經過數千年的經驗總結而成的真理。俗語都是古人們總結的道理,是古代人們所驗證的科學,我們要牢記這些俗話將他繼續流傳下去。今天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句俗語「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這是一句在農村地區流傳很廣的俗語,如今已經很少聽到。「男不得初一,女不得十五「中的初一和十五都是指正月裡的初一和十五,這句俗語的字面意思就是說,男孩最好不要在正月初一出生,女孩則最好不要在正月十五這個日子出生。
  • 俗話說「臘月二十三,糖瓜沾」,今天是小年,有什麼忌諱和講究?
    小年習俗在農村裡臘月二十三也是祭灶的日子,俗話說「臘月二十三,灶王爺上天」,民間傳統裡年節特別崇拜神靈,傳說中灶王爺自上一年的除夕一直留在家裡,保護和監察一家,到了臘月二十三的時候,就要上天像玉皇大帝匯報一家人的善行和惡性,以此來督促人們對日常行為自律。
  • 農村的習俗中,大年初一記住這幾個不要,禁忌最好不要觸碰
    一些濃重神奇色彩的農村裡的話,相信從小到大的你們多多少少會聽說過老一輩告訴你們,尤其是在大年初一裡面也有一些禁忌的事情,今天小編要和大家說的就是關於農村裡的一些習俗。大年初一一定要記住這幾個不要。一起和小編來看一下吧。首先第一個就是不能理髮,尤其是在新的一年到來,有的人會選擇在大年初一這一天距離一個新的髮型來迎接新的一年。
  • 大年初一,農村老農說這四件事情不能做,哪四件事?看完記住了!
    今天是2020年的第一天,在這裡先祝福每一位朋友在新的一年中萬事順利。作為新年的第一天,在農村中是有很多禁忌的,記得小時候雖然很渴望過年,但是又擔心在過年時說了什麼不開心的話被家長罵,那麼在農村中有哪些事情是不能做呢?下面我們來看一下!
  • 正月初一農村拜年有講究!快看看你有沒有亂了規矩!
    正所謂是一鄉一俗,別的地方陌上花不清楚,在陌上花這一帶呢,正月初一是否拜年,拜誰家的年可是有講究的。究竟是個什麼情況呢?你且聽陌上花給你說道說道。小時候,爸媽還和爺爺奶奶住一塊兒,沒分家的時候,大年初一第一個要拜的年是媽媽的娘家,就是爸爸的老丈人家,也就是陌上花的外婆家。而且這個給老丈人家拜年最好是趕在中飯前,以表示對老丈人丈母娘的尊敬,所以路遠的,往往一大早就要出門了。禮也不能拿輕了,通常都是一眾親戚中,禮最重的一家。
  • 飽食造句和解釋_飽食的例句有哪些-小孩子點讀
    6、不飽食以終日,不棄功於寸陰。 7、他整天飽食終日,無所用心,什麼事也不做。 8、爺爺退休了,也並不在家飽食終日,無所事事。 9、今人稱富貴家子弟曰膏粱子弟,謂但知飽食,不諳他務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