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全國做報告!北二外成都附中成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特色校

2020-09-18 成都優教

為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將人文交流理念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全過程,拓展學生國際視野,發揮人文交流育人功能,提高學校國際交流能力和辦學水平。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實施了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被認定為項目建設單位。

2020年9月16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召開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暨培訓線上會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校長何光友受邀參會做主題報告,會議上何校長做了題為「胸懷五湖之夢想,語言交流作橋梁--貫通培育多語種人才促進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的報告,重點就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相關項目的做法進行分享,贏得了各方專家的認同,引起了良好的社會反響。

胸懷五湖之夢想,語言交流作橋梁

貫通培育多語種人才促進新時代中外人文交流

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 何光友


北二外成都附中,2018年9月開辦,2019年9月高中開辦。目前,有小學六年級至高二共6個年級45個班,2320多名學生,204名教師。

如何確定育人目標——

在頂層設計中融入國際視野

創建一所新學校,首先要遇到的問題是:這所學校怎麼開始,將走向何方?其實這個問題的實質就是如何確定育人目標。

我們6人籌備組第一次集會時,我問的第一個問題是:大家希望把學校辦成什麼樣的學校?校長助理彭洋說,希望我們每個學生不管是在課堂上還是在課堂下,眼裡都充滿神採,略做升華成為學校的辦學理念,決定做「眼裡有光·臉上有笑·心中有人」的教育。



籌備組前三個月的第一周都到了北二外,北二外被譽為外交家的搖籃,以培養「多語種復語,跨專業複合」的人才為己任。北二外還是周恩來總理親自關懷下創建的,所以北二外一直將「總理精神」奉為「二外精神的靈魂」。

根據北二外的文化精神和育人特色,確立了學校的育人目標:培養掌握兩門外語,自信、陽光、善表達,具有民族自信心與全球勝任力的國際化人才。

如何實現育人目標——

公辦校的英語小班教學的突破

接著就是第二個問題:如何實現這樣的育人目標呢?這個問題也就是如何在公辦學校實現英語小班教學。

一所高品質的外國語中學,往往具有以下三個顯著特徵:英語小班教學、開設小語種課程和大量的中外人文交流,甚至相當部分學生能夠考取國外一流大學。要實現這個目標,顯然需要對學生高收費,但是我們是公辦學校,對學生不能額外收費。

我們只有大幅度縮減行政人員,區域內同類學校行政幹部30人左右,我校減少到只有8人,從而多招20多位英語教師,政府不多投入一分錢的情況下,實現了班班英語小班教學。

我們堅持在期中期末考試測試英語口語和聽力。學英語主要要用於交流,交流的關鍵在於聽說,不讓基礎學段的啞巴英語繼續重演。


如何開拓國際視野——

爭取政策開設小語種課程

開設什麼小語種課程呢?

首先想的是,學生選擇學習這門二外,10年後到哪讀大學,20年後到哪上班,沿著這個問題想下去,到2035,到2050,「一帶一路」沿線,一定還會政熱經熱,需要大量人才。然後我們驚奇地發現,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和武侯區人民政府籤訂戰略框架協議的時間是2016年9月,剛好是教育部發布《推動共建「一帶一路」教育行動》之後的兩個月。我們還發現,成都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的出發點,茶馬古道也是從成都向西南去的,學校正位於成都的西南,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經過的地方。進而還發現成都已於2013年4月開通了「蓉歐快鐵」,目前已經按每周一班列車,從成都出發途經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等國直達波蘭羅茲站。這條線路,使成都在「一帶一路」中的地位日益突顯。


最先本來確定是開設德語俄語,結果在招聘教師時,還來了非常優秀的法語、日語、阿拉伯語教師,所以第一學年開設了這5門小語種課程。學校開辦第一周,成都市市長到學校慰問為「一帶一路」培養人才的小語種教師,之後,省市分別同意學校申請,建立一個四川省小語種早期人才項目班和成都市小語種早期人才項目班。結合國家戰略和省市發展需要,第二年增設了西班牙語,第三年增設了西伯來語和泰語,未來計劃最多開設10門小語種課程。

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小語種課程在業內已經有一些獨具特色:一是四川地區唯一一所開有8門小語種的公辦高完中;二是小、初、高形成貫通培養模式,而且還在探索從高中到大學之間的貫通培養;三是有自己的全日制小語種教師隊伍;四是學習小語種是不收費的;五是我們讓學有餘力的學生在英語、小語種語言中,選一門作為一外,另一門做為二外,堅持學兩門外語。


如何加強中外交流

借船搭橋走向國際舞臺

2018年8月22日和2019年12月5日,由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和成都市武侯區政府聯合舉辦的第一屆和第二屆「非通用語早期人才培養學術研討會」在我校成功召開,兩次會議都為學校帶來了大量的對外交流資源。

在武侯區教育局的積極指導和支持下,2019年8月,學校建成「『一帶一路』在成都」校園微博物館,使學校的辦學特色校園文化更加突出鮮明。

2020年5月,四川省教育對外交流中心在我校設立四川省教育對外交流成都分中心,掛牌並安排人員上班,為我們學校擬對接教育部中德塑造未來的夥伴(PASCH)項目、教育部中法百校交流計劃等15個大項目42個子項目。

在省教育廳對外交流處和省外辦的支持下,2020年9月7日,我們請到了以色列駐成都領事館總領事潘立文先生,到我們的學校參加非通用語希伯來語課程的開班儀式。潘立文先生當時有句話我記憶猶新,他對孩子們說「我是以色列的外交官,你們是未來的中國外交官」。

學校的成功發展也可能促成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與成都市政府的戰略合作,合作框架協議成都市政府已過常務會,落地之後,北二外可能要在成都建立二級研究院,這個研究院可能會建在我校,未來通過北二外還會帶來更的對外交流資源。


學校在課程研究過程中,也迎來很多資源。2018年3月學校籌備組成立,同年4月就在中國教育協會成功立項課題《非通用語小初高貫通課程實踐研究》。課題立項答辯評委專家孟鴻偉老師,不僅在課題給予指導,還給學校推薦了中國前外交官聯誼會的秘書長,學校因此而開起一門大使課程。2019年3月21日上午9時,北二外成都附中迎來了中國駐辛巴威前大使忻順康,首屆 「一帶一路.薪火相傳——前大使對話未來外交家」活動正式開啟。2019年12月5日,中國前大使馬志學應邀來到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成都附屬中學,參加第二屆 「一帶一路」小語種早期人才培養學術研討會,並作了題為《為「一帶一路」培養和輸送國際化的複合型人才》的專題報告。2019年12月5日,原外交部禮賓司副司長,原駐法國馬賽總領事李小蘇女士在北二外成都附中C1聚慧廳為直升年級的孩子們帶來了一節禮儀課。


學校目前每門語種都已建設或正在建設友好學校項目,我校師生已於2019年暑假到白俄羅斯、澳大利亞、日本進行遊學活動。2019年12月我校師生與白俄羅斯友好學校開展青少年書畫交流作品展;2020年白俄羅斯友好學校師生向我校發來抗疫加油視頻;2020年4月,白俄羅斯友好學校參與我校線上歌手大賽,與我校師生同臺競技。

我們也必須要研究在疫情下,甚至後疫情時代,如何進一步創新地做好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如法國大使館的教育官員擬於今年6月到訪我校洽談法國政府語言項目班事宜就被推遲了,我們還希望通過北二外搭橋,與北二外的國外友好大學建立聯繫,讓我校小語種人才實現中學到大學的貫通培養。

漢學家孔飛力曾經說過:「對於同樣的挑戰,不同的國家由不同的歷史經驗和文化背景所決定,所作出的反應是不同的。」新冠疫情後,教育面臨著新的挑戰和機遇,只有融合線上線下優勢,整合多方資源,把學校辦成一所讓普通家庭孩子登上國際舞臺的公辦高完中。


相關焦點

  • 疫情無情人有情 北二外成都附中收到來自白俄羅斯的祝福
    百姓生活網訊(石海辰 賈元東)新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蔓延全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牽動著世界各國人民的心。各國紛紛向中國支援物資,白俄羅斯更是派軍機向中國運送醫療物資。疫情無情人有情,危難面前,大愛無疆!
  • 全國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校長大會舉行
    中國教育報-中國教育新聞網訊(記者 孫軍)日前,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教育對外開放和中外人文交流的中國擔當」為主題的全國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本次會議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青島市教育局和校長智庫教育研究院聯合承辦、青島西海岸新區教體局協辦。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偉,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楊曉春等200餘人參加會議。會議由青島市教育局總督學尹明琴、青島教育科學研究院院長柴清林分別主持。
  • 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島舉行
    12月9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青島市教育局和校長智庫教育研究院聯合承辦、青島西海岸新區教育和體育局協辦的2020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青島舉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偉,青島市委教育工委常務副書記,市教育局局長、黨組書記劉鵬照,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副主任楊曉春,中國教育學會副秘書長、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高書國,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機制一處處長丁連普,以及來自全國各地區教育行政部門負責人,中小學校長及管理人員,外國語學校、國際學校代表,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實驗區相關領導及學校管理人員等200
  • 探校丨「北二外成都附中」這所武侯區新學校到底咋樣?有啥特色?
    北二外將給予學校怎樣的支持?學校師資如何?有什麼特色?……帶著以上種種問題,我們走進北二外成都附中籌備組,與籌備組組長,也就是學校未來的校長——原石室雙楠實驗學校校長何光友校長聊了聊,來對家長們關心的問題進行一次權威解答。
  • 天府新區10所學校被教育部定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校建設計劃學校
    四川行知教育網訊: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在官方網站公布《關於確定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學校名單的通知》(人文中心函〔2020〕123號),其中,天府新區10所學校參與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
  • 渝北區八所學校納入教育部第一批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
    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和《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見》《關於做好新時期教育對外開放工作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要求,紮實推進渝北區中外人文交流教育實驗區建設,通過自主申報、推薦報送和審核認定,重慶市第八中學校等8所學校申報成功,納入教育部第一批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
  • 北二外成都附中的開學典禮不一般
    8月31日上午,北二外成都附中在籃球館舉行了以「跨外交之門,和未來有約」為主題的開學典禮,活動取得圓滿成功。何校談到,登上夢想大舞臺的梯步就叫守正大道,告誡同學們堅守夢想、堅守初心是要付出努力的,而北二外成都附中的初心便是培養自信、陽光、善表達,擁有對外交流能力的外交人才,能夠將個人與國家的命運聯繫在一起。
  • 都江堰市九所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單位
    中華志願者網四川訊 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在官方網站公布《關於確定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學校名單的通知》(人文中心函〔2020〕123號),經自主申報、推薦報送和審核認定,確定成都外國語學校等218所成都實驗區學校、青島西海岸新區太行山路小學等125所青島實驗區學校、重慶市渝中區紅巖小學校等44所重慶四區實驗區學校,共387所學校參與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
  •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共建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
    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海南大學合作共建「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高層次國際化人才培養創新實踐基地」。 據介紹,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和海南大學通過共建「會計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為會計行業和相關企業走出去提供政策諮詢、智力支持與資源服務,促進會計行業的中外人文交流,助力管理會計人才培養、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和會計人才人文交流能力提升。
  • 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 全國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
    原標題:傳播中國聲音 講好中國故事 全國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校長大會舉行日前,以「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背景下教育對外開放和中外人文交流的中國擔當」為主題的全國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山東省青島市舉行。
  • 崇州市11所學校入選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單位
    近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負責實施的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發布新增建設單位名單,成都、青島、重慶共計387所學校入選。據了解,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重點圍繞中小學學生教育和國(境)外來蓉學生研學活動的中外人文交流內容和學校實踐,打造中外人文交流課程,並將著重培養學生的國際素養,擴大國際視野。加強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提升學生的人文素養。而作為國家3大試驗區之一,成都將探索一所城市學校、一所鄉村薄弱學校與國外學校結對開展中外人文交流的新模式,助推鄉村學校提升治理水平和教育教學質量。
  • 2020年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西海岸...
    文/圖 半島全媒體記者 汪院萍12月9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辦的2020年中外人文交流與基礎教育創新發展中小學校長大會在西海岸新區召開。會議秉持人文交流和教育改革創新理念,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服務新時代高水平教育對外開放和中外人文交流事業發展,搭建基礎教育國際合作和中外人文交流平臺,提升中小學教育工作者人文素養與教育創新能力,推動開創基礎教育對外開放新格局
  • 青白江區16所學校上榜「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
    8月3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發布《關於確定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學校名單的通知》(人文中心函〔2020〕123號)。青白江區青白江區有16所學校榜上有名,這些學校有:青白江中學校、南開為明學校、外國語學校、大彎中學
  • 大彎中學入選參與教育部第一批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
    中華志願者網四川訊(陳道麗 賈元東)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發布《關於確定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學校名單的通知》,成都市大彎中學校入選參與教育部第一批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該計劃的總體目標是要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推動將人文交流理念融入學校教育教學和人才培養全過程
  • ...中外人文交流」點燃重慶「人文紅利」 專訪重慶教育國際交流...
    除重慶大學、西南大學、西南政法大學、四川外國語大學、重慶醫科大學等高校在現場展示中外人文交流工作外,西大附中、廣益中學、璧山中學、楓葉國際學校、九龍坡職教中心,以及一些涉及出國留學及服務的機構也亮相現場。2017年,《關於加強和改進中外人文交流工作的若干意見》提出,要求「推動人文交流理念更加深入人心,把人文交流與合作理念融入對外交往的各個領域」,為中外人文交流事業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 新區10所學校被教育部確定為「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學校」
    近日,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在官方網站公布《關於確定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學校名單的通知》(人文中心函〔2020〕123號),其中,天府新區10所學校參與中外人文交流特色學校建設計劃。他們是:成都天府新區第七中學成都天府新區第七中學積極開展教育國際交流,打造特色學生活動,致力於優化校本課程、開發國際理解課程。學校作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人文交流助力脫貧攻堅計劃」項目中成都市唯一一所參與計劃的中學,目前已與涼山州昭覺中學籤訂了幫扶協議,建立了人文交流幫扶關係,積極開展校際教育交流。
  • 北科大成立礦業與鋼鐵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
    中國網北京1月10日訊(記者 劉佳 通訊員 孟婍)12月30日,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與我校共建的礦業與鋼鐵行業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籤約暨揭牌儀式在天工大廈隆重舉行。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主任杜柯偉、副主任楊曉春、重大項目與活動處處長唐雲,學校黨委書記武貴龍、校長楊仁樹、副校長吳愛祥,以及學校相關職能部門、學院的負責人出席儀式。
  • 統招錄取線排行第16——北二外成都附中解讀
    民間傳言就是她每走一個學校,學校的教學質量都提升極快,號稱提分校長。06、師資情況100%來自省一級、二級示範學校;100%有完整高三教學經歷;100%有教研組長以上職位經歷。全體高中教師提前1年招聘到崗,全部到成都七中、北京十一學校、北大附中等名校跟崗學習1年。
  • 山東理工職業學院在首期中外人文交流區域主題研修班作典型報告
    ,建設中外人文交流高地》的典型報告,報告內容以山東理工職業學院舉辦的國際學生孔子文化節為切入點,介紹了在中外人文交流方面所作的貢獻與成績。  據了解,為貫徹落實新時代教育對外開放的部署和要求,做好中外人文交流重心下沉工作,挖掘地方人文交流品牌項目,加強人文交流隊伍建設,提升人文交流工作服務黨和國家對外工作大局的能力和水平,教育部國際合作與交流司啟動中外人文交流區域主題研修項目
  • 北二外成都附中800餘名新生接受檢閱
    開學在即,北二外成都附中高一、初一新生已完成了為期一周的軍事訓練。8月26日,在家長、老師共同見證下,北二外800多位「萌新」身著迷彩服,霸氣上線,站軍姿、走正步、口號響徹雲霄,以自信、堅毅的面貌,迎接新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