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膳食(四)幼兒營養(知識講解)

2020-09-03 食術

大家好:我是食術!我來說說關於營養膳食(四)幼兒營養(知識講解)方面的營養知識。

幼兒營養

幼兒階段是人一生中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幼兒營養也是最為關鍵時段,大腦的發育日趨完善,而消化功能還沒有完全成熟,加之幼兒隨年齡增長,營養素的需求也更多。如果在這時候供給他們生長發育所需的足夠營養,幫助其建立良好的飲食習慣,那麼便是為他們一生建立健康膳食模式奠定堅實的基礎。因此家長絕不能放鬆對學齡前兒童膳食營養的關注。

一、學齡前兒童營養關注

幼兒期:為一周歲到三周歲前。1~3歲的幼兒生長發育速度雖然比嬰兒期要慢一些,但也是快速生長發育的時期。機體的各項生理功能也在逐漸發育完善,但對外界不良刺激的防禦性能仍然較差。

幼兒食譜最重要是保證營養均衡。均衡的膳食需要包括五類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礦物質、維生素。而任何一種食物都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營養素,任何一種營養素也不可能具 備全部營養功能。因此家長在為幼兒準備每天膳食時,需注意合理搭配各種食物。而在為合理的膳食搭配應由糧食、蔬菜和水果、葷菜與豆製品、 油與糖四大類食物組成,它們供給人體所需的各種營養素,是一個整體,缺一不可。同時膳食結構也講求合理搭配,單吃牛奶、魚肉、雞蛋營養雖好,但容易便秘;單吃蔬菜瓜果,既易飢餓,又易導致營養不良。而對於幼兒來說,他們的胃口不像成人,未必能每一頓都吃那麼多種類的食物。此時,家長也可以適當在三餐之外適當加餐,像一些水果,小蛋糕或者營養補充奶等一些有營養的食品,從而豐富幼兒的營養結構。但要注意量和時間,不能因此影響正餐時的胃口。

二、營養需要及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1、能量

幼兒對能量能量的需要通常包括基礎代謝、生長發育、體力活動以及食物的特殊動力作用的需要。由於幼兒的體表面積相對較大,所以基礎代謝率高於成人,幼兒時期基礎代謝的能量需要約佔總能量的60%,男女孩之間的差別不大。生長發育所需能量為幼兒所特有,每增加1g的體內新組織,需要4.4~5.7kcal的能量。好動多哭的幼兒需要的能量是年齡相仿的安靜幼兒的3~4倍。《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幼兒1歲、2歲和3~4歲能量RMI:男孩分別為1100kcal/天,1200kcal/天和1350kcal/天;女孩分別為1050kcal/天,1150kcal/天和1300kcal/天。

2、蛋白質

幼兒對蛋白質的需要不僅量相對比成人多,而且質量要求也比成人高。《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1歲、2歲和3~4歲幼兒蛋白質RNI為35g/天,40g/天和45g/天,其中有一半應為優質蛋白質。

3、脂肪

《中國居民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入量》建議1歲、2歲以上幼兒脂肪提供的能量的AI分別為35%~40%、30%~35%,膳食脂肪中必需脂肪酸亞油酸佔膳食能量的3%~5%,а-亞麻酸(n-3)佔0.5%~1%,才能保證正常生長,預防發生脫屑性皮炎。必需脂肪酸中,亞油酸富含於所有植物油中,較少出現缺乏,而含а-亞麻酸(n-3)的油僅限於亞麻籽油、紫蘇籽油等少數油,應注意補充。

4、碳水化合物

活動量大的幼兒,因身體消耗的能量多,對碳水化合物的需要量也多。儘管幼兒已能產生消化各種碳水化合物的消化酶,但對於2歲以下的幼兒,過多的能量來自於澱粉和糖是不適合的,因為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佔體積較大,可能不適當地降低了食物的營養密度及總能量的攝入。2歲以後,可逐漸增加來自澱粉類食物的能量,同時相應地減少來自脂肪的能量。推薦2歲以上幼兒每天膳食纖維最低攝入量應該是其年齡加5g。

5、礦物質

1.鈣

為從1歲到10歲,據統計平均每日用於骨骼生長需要的瀦留鈣從70mg上升到150mg,膳食中鈣吸收率僅有35%。奶及其製品是膳食鈣的最好來源。1~3歲幼兒的鈣AI為600mg/天。

2.碘

碘對嬰幼兒的生長發育影響很大,幼兒期缺碘會影響生長發育,1~3歲幼兒碘的RNI為50µg/天。

3.鐵

幼兒期每天從各種途徑損失的鐵不超過1mg,加上生長需要,每天平均需要10mg的鐵。因我國兒童(尤其是農村)膳食鐵主要以植物性鐵為主,吸收率低,幼兒期缺鐵性貧血成為常見和多發病。1~3歲幼兒鐵的AI為12mg/天。膳食中鐵的良好食物來源是動物的肝臟和血,其中禽類的肝臟和血含量達40mg/100g以上,牛奶含鐵很少。蛋黃中雖含鐵較高,但因含有幹擾因素,吸收率僅有3%。

4.鋅

幼兒缺鋅時會出現生長發育緩慢、味覺減退、食欲不振、貧血、創傷癒合不良、免疫功能低下等表現。1~3歲幼兒鋅的RNI為9.0mg/天。鋅的最好食物來源是哈貝類,如牡蠣、扇貝等,每100g可達10mg以上的鋅;其次是動物的內臟(尤其是肝)、蘑菇、堅果類(如花生、核桃、松子等)和豆類,肉類和蛋也含有一定量的鋅,其他食物含鋅量低。

5.維生素

(1)維生素A

維生素A與肌體的生長、骨骼發育、生殖、視覺及抗感染有關。1~3歲幼兒每日維生素A的RNI為500µgRE/天。由於維生素A可在肝內蓄積,過量時可出現中毒,不可盲目給小兒服用。

(2)維生素D

幼兒也是特別容易發生維生素D缺乏的易感人群,維生素D缺乏可引起佝僂病。維生素D的膳食來源較少,主要來源是戶外活動時由紫外線照射皮膚,使7-脫氫膽固醇轉變成維生素D。我國的RNI為10µg/天,幼兒也可適量補充含維生素D的魚肝油。

(3)其他維生素

維生素B1為水溶性維生素,在體內儲存極少,需每日從膳食中補充。幼兒維生素B1的RNI為0.6mg/天。幼兒維生素B2的RNI為0.6mg/天。幼兒維生素C的RNI為60mg/天。

三、幼兒膳食特點及要求

1、幼兒食物選擇

1.食物多樣,穀類為主

各種食物所含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任何一種天然食物都不能完全提供人體所必需的全部營養素,因此學齡前兒童必須廣泛食用多種食物。其中穀類食物是人體能量的主要來源,可為處在生長發育階段兒童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等等多種營養元素。所以學齡前兒童膳食應該以穀類食物為主,並適當注意粗細糧的合理搭配。

2.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

蔬菜和水果所含的營養成分不完全相同,不能相互替代。在準備兒童膳食時,應注意將蔬菜切小、切細,以方便兒童咀嚼和吞咽,同時還要注重蔬菜水果的品種、顏色和口味,經常變換以提高兒童多吃蔬菜水果的興趣。

3.經常吃適量的魚、禽、蛋、瘦肉

魚、禽、蛋、瘦肉等動物性食物是優質蛋白質、脂溶性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動物蛋白的胺基酸組成更適合人體需要,且賴氨酸含量較高,有利於補充植物蛋 白中賴氨酸的不足。肉中的鐵吸收利用較好,魚類特別是海產魚所含不飽和脂肪酸有利於兒童神經系統的發育,動物肝臟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及維生素B2、葉酸 等。家長們可以多選擇含蛋白質較高而飽和脂肪較低的魚、禽、兔肉等品種肉類。

4.乳類食品

乳類食物是幼兒優質蛋白、鈣、維生素B2、維生素A等營養素的重要來源。奶類鈣含量高、吸收好,可促進幼兒骨骼的生長。同時奶類富含賴氨酸,是糧穀類蛋白的極好補充。但奶類中鐵、維生素C含量很低,且過量的奶類會影響幼兒對其他食物的攝入,不利於良好的飲食習慣的培養。

5.油、糖、鹽等調味品及零食

這類食品對於提供必需脂肪酸、調味口感等具有一定的作用,但過多攝入對身體無益,食用應適量。

2、幼兒膳食的基本要求

1.營養齊全、搭配合理

幼兒膳食應包括上述5類食物。膳食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的重量比接近1:1:(4~5),佔總能量比分別為12%~15%、25%~35%、50%~60%。動物蛋白(或加豆類)應佔總蛋白的1/2。平均每人每天各類食物的參考量為糧穀類100~150g,鮮牛奶不低於350ml或全脂奶粉40~50g,魚、肉、禽、蛋類或豆製品(以幹豆汁)100~125g,蔬菜、水果類150~250g,植物油20g,樘0~20g。此外應注意各類食物中,不同的食物輪流食用,保持膳食多樣化,從而發揮出各類食物營養成分的互補作用,達到均衡營養的目的。

2.合理加工與烹調

幼兒的食物應單獨製作,質地應細、軟、碎、爛,避免刺激性強和油膩的食物。食物烹調時還應具有較好的色、香、味、形,並經常更換烹調方法,以刺激幼兒胃酸的分泌,促進食慾。加工烹調也應儘量減少營養素的損失,如淘米時次數及用水量不宜過多、避免吃撈米飯,以減少B族維生素和無機鹽的損失。蔬菜應整棵清洗、焯水後切,以減少維生素C的丟失和破壞。幼兒不宜直接食用堅硬的食物、易誤吸入氣管的堅果類(如花生)、醃臘食品和油炸類食品。

3.合理安排進餐

幼兒的胃容量相對較小,且肝儲備的糖原不多,加上幼兒活潑好動,容易飢餓,故幼兒每天進餐的次數要相應增加。在1~2歲每天可進餐5~6次,2~3歲時可進餐4~5次,每餐間相隔3~3.5小時。一般可安排早、中、晚三餐,以及午點和晚點兩次點心。

4.營造幽靜、舒適的進餐環境

安靜、舒適、秩序良好,可使幼兒專心進食。環境嘈雜,尤其是吃飯時看電視,會轉移幼兒的注意力,並使其情緒興奮或緊張,從而抑制食物中樞,影響食慾與消化。另外,在就餐時或就餐前不應責備或打罵幼兒,發怒時,消化液分泌減少減低食慾。進餐時,應有固定的場所,並有適於幼兒身體特點的桌椅和餐具。

5.注意飲食衛生

幼兒抵抗力差,容易感染,因此對幼兒的飲食衛生應特別注意。餐前、便後要洗手;不吃不潔的食物,少吃生冷的食物;瓜果應洗淨才吃,動物性食品應徹底煮熟煮透。從小培養幼兒良好的衛生習慣。

4、 幼兒膳食食譜

本人發此文章是希望在媒體上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分享一直都很關注的養生方面的事情。身體是革命的本錢嗎!如今絕大多數人都是亞健康的,只是沒有顯現病態而已,養生保健是治療和預防亞健康最好、最有效的方法,每天我都會與大家探討今天跟大家分析一下導致人亞健康的根源。絕不帶任何宣傳、銷售等任何商業行為,大家敬請放心關注。

相關焦點

  • 全民營養周系列(四):哺乳期的膳食安排
    嬰兒正常的生長發育,有賴於媽媽乳汁的充足供應;而乳汁營養豐富程度或許對孩子一生的健康都會產生影響,為他奠定一生的健康基礎。而母親的身體狀況和營養攝入則是乳汁分泌營養豐富程度的前提。因此,哺乳期媽媽的膳食安排就尤為關鍵啦!一、多食用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食譜中應適當增加魚、肉、禽、蛋、奶等富含動物性蛋白的食物,大豆及其製品也是不錯的選擇,例如豆漿、豆腐、腐竹等。
  • 產婦的產褥期營養搭配(二)
    今天我們一起繼續說產後產婦營養搭配。2、產後產婦應攝取的食物。(1)產婦一周後可開始攝取魚,鮮奶,肉類等高蛋白質食物,以幫助身體組織修復。(2)產婦多補充纖維素,應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以促進腸道蠕動,預防便秘。(3)產婦因為失血較多,宜多吃含鐵質食物,以補氣益血。3、產婦視情況可食用的食物。(1)紅糖。
  • (附上五條幼兒保命營養建議)
    大部分小朋友都會在2~4歲表現出明顯的挑食(通常一歲多就開始了),直到6歲左右才慢慢好轉。如果沒有涉及疾病或嚴重營養不良等問題,父母不必過於焦慮。要知道,世界上沒有哪一種食物是不可替代的!不吃這個?好,下次再試,繼續嘗試別的!
  • 市教工幼兒園開展膳食問卷調查 關注幼兒健康營養
    家長填寫問卷  膳食管理是幼兒園衛生保健工作的重要內容之一,也是促進幼兒生長發育的重要保障,更是家長一直關注的問題。為了保證幼兒吃飽吃好、吃得科學、吃得合理,實現「均衡營養」的膳食結構原則,教工幼兒園於近期開展「教工幼兒園膳食調查」活動,面向全園幼兒家長進行調查問卷,並徵集孩子喜歡的花樣食譜,促進幼兒夥食質量的提高。
  • 讓寶寶贏在起跑線系列(三)2-3歲寶寶營養&學習全面睇
    幼兒動作發展24-36個月寶寶會唱1-2首兒歌,他們開始對數字有概念,也開始留意到男女身體構造上的不同,寶寶偶爾會因為表達不出自己的想法而發脾氣父母別讓孩子看太多電視或手機,可以讓他看合適的節目(如益智類的小短片,每次時間不宜超過15分鐘),觀看節目時父母要向寶寶講解節目內容;父母可以通過情緒卡片教導寶寶生氣的時候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
  • 產婦的產褥期的營養搭配(四)
    (順產的產婦)(1)第一天給產婦吃些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2)第二天可以讓產婦吃些高蛋白和湯汁食物,適量補充維生素和鐵元素,如。雞蛋掛麵,蒸雞蛋羹,蛋花湯,餛飩和藕粉等。(3)第三天開始,產婦能正常飲食,產後脾胃虛弱,應該吃富含高蛋白營養的食物和多種新鮮蔬菜水果,身體虛弱的可搭配一些藥膳。2、剖腹產的產婦。
  • 嬰幼兒輔食添加階段變化的知識(第一篇)
    理由是:(1)對別人吃東西感興趣,並且已經能自己拿食物;(2)喜歡將一些東西放到嘴裡;(3)能更好地控制舌頭,使食物在口中移動;(4)開始通過上下頜的張合運動進行咀嚼。過早添加輔食(4個月前),有可能會造成以下不良影響:(1)因添加輔食,減少了母乳的攝入;(2)因給予方便餵養的稀粥或湯麵導致營養素不足;(3)因母乳中的保護因子減少而增加患病的危險;(4)因輔食不如母乳清潔或難以消化而增加腹瀉的危險;(5)因寶寶不能很好地消化吸收非人體蛋白而增加過敏性疾病的危險。
  • 把握營養關鍵期,寶寶成長有驚喜!(下篇)
    研究成果表明:在嬰幼兒成長中,各個階段的營養需求各有側重,所以要想寶寶身體壯長得高,就得針對各個階段的生長不同需求來訂製【營養供給計劃】!上一篇《把握營養關鍵期,寶寶成長有驚喜》,我們詳解了孕期、0~6個月、6~12個月的營養需求側重點,讓我們的養育之路變得更加清晰了有木有?今天,就來著重講下1~3歲及3~6歲寶寶的營養需求。
  • 【健康知識】合理膳食 均衡營養
    【健康知識】合理膳食 均衡營養 2020-09-22 09:5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升兒童營養膳食觀念 兒童奶商訓練營開營
    此次活動由荷蘭皇家菲仕蘭攜手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關心下一代營養膳食指導委員會共同舉辦,旨在深入幼兒園開展食育教育,將營養科普知識輸送到學齡前兒童及家長身邊,幫助孩子們提升健康素養、從小建立健康的膳食習慣。
  • 科學補充營養是關鍵!(下篇)
    寶寶在三歲前營養很關鍵,家長要儘量為寶寶選擇營養豐富、品種多樣、葷素搭配、容易消化的食物,至少保證1 周內要吃到肉、魚、蛋、奶、豆類和各種新鮮蔬菜、水果等。[2]還有一些維生素C含量很高的水果,比如刺梨、針葉櫻桃,由於口感酸澀,不適合孩子直接食用,通常都會加工成果汁或製成維生素C膳食營養補充劑。若短時期內無法讓孩子攝入足夠的水果和蔬菜,可考慮補充膳食營養補充劑,增加維生素C的攝入。
  • 西部兒童少年膳食營養調查
    此外,西部地區學生膳食結構單一,量和質均嚴重不足。教師、學生營養意識薄弱,營養知識匱乏,部分農村學校食堂硬體設施差。  (一)我國兒童營養狀況得到明顯改善  近20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兒童膳食營養攝入和營養狀況都得到明顯改善。
  • 幼兒營養太重要!幼兒園裡制定特色膳食計劃
    浙江在線12月21日訊(通訊員 趙繼紅 祝文文 浙江在線記者 吳曉婷)幼兒期是孩子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足夠的營養攝入對孩子的發展起著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幼兒園的飲食情況是家長們最熱切關心的話題之一今天,幼兒園召集了保健老師、食堂大廚、班級教師及總務老師,召開多方協調會,共同探討健康幼兒膳食方案,為孩子們制定出最佳食譜。  會議中,不同崗位負責人都發揮著不同的積極作用。保健老師擔任著均衡孩子營養的重任,而食堂大廚則是廚藝掌舵人,而班級教師則是孩子的第一手「聯絡人」,大家各抒己見,為幼兒園後勤管理出力。
  • 嬰幼兒輔食添加秘訣,營養師私藏筆記公開!(建議收藏)
    嬰幼兒時期餵養主要包括母乳餵養、輔助食品(以下簡稱「輔食」)添加及輔食營養補充、特殊情況下的餵養指導等。從嬰兒 6 個月開始,推薦應用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推薦應用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推薦應用輔食營養補充品(營養包)。
  • 培訓「合理膳食均衡營養」知識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平衡、規律、合理的膳食成了人們必須重視的對象。5月27日,上莊鎮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積極組織醫護人員準時利用遠程系統進行知識培訓,海澱區西北部醫聯體核心單位解放軍總醫院第八醫學中心營養科主任左小霞為大家講解了《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
  • 全生命周期營養膳食指南
    7月-24月齡幼兒營養指南7-24月齡幼兒營養指南(學齡前兒童)2-5歲學齡前兒童營養指南lt;BMI>23.9)2、常吃含鐵豐富的食物,選用碘鹽,孕前3個月開始補充);3、常吃堅果、海藻和菌菇;
  • 兒童保健要點(營養指導、疫苗接種、定期體檢、疾病預防......)
    (一)營養指導1、大力提倡母乳餵養。2、加強斷乳後營養。3、注意幼兒、學齡前兒童和小學生營養。(二)預防接種1、1歲以內嬰兒必須完成計劃免疫的初種任務。2、1歲以後兒童必須完成計劃免疫的複種任務。3、根據需要和條件選擇進行其他疫苗的接種。
  • 幼兒園營養怎麼配!蛋白質、膳食纖維營養要均衡
    更好的滿足幼兒成長和活動所需的營養,避免營養和熱量供給過剩,使幼兒進餐更加科學化,進一步優化每位幼兒的健康成長。幼兒園食譜搭配流程完整,先算後吃,設計出幼兒平均每人每天所需各種營養素的量,搭配出的每日餐食。
  • 合理膳食 營養健康
    根據健康龍江行動、國民營養計劃和合理膳食行動省部合作協議相關要求,12月18日,寶山區開展了「健康龍江、營養健康」「合理膳食、免疫基石」主題宣傳活動。區疾控中心在八一廣場懸掛了主題條幅,以發放宣傳資料、營養健康現場諮詢、發放慰問品等形式開展宣傳活動。
  • 選擇幼兒園,不妨去看看愛森堡幼兒園(光華園)
    幼兒園還配有淨水系統和科學標準的高規格食堂,給孩子們提供更安全、更健康的膳食營養。可能有的家長會以為這麼好的配置,會不會是一家高收費的幼兒園?其實,愛森堡幼兒園(光華園)價格適中,定價是12800元/期,但現在有3000元現金抵用券,每學期都可以享受,也就是收費標準為9800元/期,這個價格和新都區、郫都區等二圈層的二級幼兒園收費差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