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一言
一篇《我潛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的公眾號文章,讓「名媛」一詞瞬間紅遍網絡。名媛本就自帶流量,再加上匪夷所思的內容,自然萬眾矚目。
名媛一詞是一個源自古代、在20世紀三十年代開始流行的稱謂,一般是指那些出身名門、有才有貌、又經常出入時尚社交場的美女。現代名媛亦有時尚界及名人界之有名及社會有錢人士,包括歸國富人或歸國子女,或是憑自己努力所賺取的地位。
此外,根據美國社會學家T.Veblen的研究,「名媛」的產生背景,源自於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的工業革命。當時出現一群不具貴族血統的新富階級,因投資金融事業一夜致富,這些暴發戶的妻子女兒為了向世人炫耀財富,身著華服出入社交場合,躋身上流社會,由於不具有伯爵夫人、公主等貴族稱謂,被統稱為「名媛」。
可見, 「名媛」的標配應該包括:有錢、有貌、有品位、善交際,炫耀似乎也必須要有,否則就沒人知道你是名媛。
在數位化時代之前,名媛們只能在有效的範圍內展示自己,現如今的名媛卻可以讓全天下迅速認識自己,但由於只能見卻觸摸不到,所以假名媛也隨之而生,導致在一些平臺上「名媛」泛濫,到了俯拾皆是的地步。而其中最著名的「名媛」競技場就是小紅書。
在坊間小紅書被稱之為「人均法拉利」APP,而其slogan「標記我的生活」更是被戲稱為「標記富豪生活」。根據易觀方面披露的報告數據顯示,小紅書主要用戶多來自一二三線城市,女性用戶比例為79.19%。可謂「名媛」聚集。
有網友總結,在大家的印象中,小紅書是一個10名女性用戶裡8個有Chanel,9個有Gucci,9.5個有Hermes的神奇app。
在知乎上,有位「網易看客」的牛人,給大家展示了小紅書裡那波瀾壯闊,令人心潮起伏的競富場景:
第一次來到小紅書的朋友,會有一種劉姥姥進大觀園大開眼界的感覺。
什麼戴森吹風機、祖瑪瓏香水的,不過是一克拉以下的碎鑽,不值錢的,連首頁都上不去。
水準以上的小紅書博主,怎麼也得有一個秩序井然的皮質首飾盒:
上一秒還在用芬迪武裝過的身體打卡上海最貴的酒店:
下一秒又要參加玩弄金錢的遊戲:挑戰15分鐘花掉5萬。
有個問題來了,真的有那麼多名媛麼,似乎並不是,《我潛伏上海「名媛」群,做了半個月的名媛觀察者》裡描述的景象是這樣的:40個人拼團上海某高檔酒店房間一晚,均攤下來人均125元,或者拼下午茶,一組人拍完照換下一組人拍,甚至連名牌絲襪都團租,一個人穿幾天再換一個人穿。
為了滿足這些「名媛」們的需求,一條裝富產業鏈已經誕生,有媒體報導,在部分平臺上以「朋友圈展示」和「白富美素材」等關鍵詞搜索,會發現大量提供裝富圖片的店家,價格從5.99元到100元不等,套路都是「豪車、別墅,高檔生活,拍照視頻加聲音」,「女神、白富美照片,名牌包包化妝品,豪車美景酒店任你使用,讓別人羨慕你」。
這些日常單品圖考慮到了一個白富美的衣食住行,豪車輪流開,各種頂級品牌的口紅、香水、手錶和首飾隨便買。光有錢也不行,還得有趣,所以連聽歌看電影的文案都有。不得不讓人感嘆:「6.99,買不了吃虧、買不了上當,卻能買到一個財務自由的夢想。」
「名媛」泛濫,真假難辨。當然,也因為如此,名媛離人民大眾的距離也近了許多許多,真正的和貧下人群打成了一片。
為何要千方百計成為假「名媛」呢,心理需求、釣金龜婿等等都有可能,但在類似於小紅書的平臺上,很多人的目的則是為了賺錢,不但兜售商品,甚至兜售自己。
有分析稱,名媛以市場為導向,以流水線輸出為形式,炫富只是手段,目標是漲粉帶貨變現。從炫富看商機,單一的網紅臉平庸且無趣,把愛馬仕當盲盒拆的闊綽vlog更能引發無限遐想。名媛產業鏈抓住大眾心態輸出「成功學模板」。
有品牌方表示,走名媛路線的網紅帶貨能力普遍較好、粉絲黏性更高,一名粉絲數僅7萬的微博名媛,轉化率甚至能夠達到30%左右。
2013年6月,小紅書創建於上海,主打生活方式社區,因眾多大牌明星以及網紅代言或入駐走紅。目前其內容已經涵蓋了美妝、護膚、母嬰、健身、旅遊、美食、外語學習等多個類別。
小紅書最初就是憑藉真實、信任的社區環境,爆款頻出,成為了品牌商、廣告主、各路以接廣告為生的KOL的必爭地。據小紅書官方數據顯示,目前平臺月活用戶已超1億,平臺KOC突破3000萬,且在這些用戶之中,70%是90後、70%是女性、50%居住於一二線城市。她們喜好通過視頻、圖文等形式記錄點滴生活,分享生活方式的習慣,使得小紅書逐漸成長為可日產80億次筆記曝光的最具代表性的生活方式平臺。
小紅書的創始人之一瞿芳就曾表示,當女性用戶在一個購物分享社區中逛久了,會很自然地產生購買需求。想提高商品的轉化率,沒有什麼比龐大的用戶口碑更有效,而這需要足夠的流量,用戶的瀏覽點讚和收藏等行為對消費者的購物行為注射了一針「強心劑」。
有平臺、有需求、那麼自然就有了更多的「名媛」。
鳳凰網的歪歪道專欄就曾報導:2015年,曾經被稱為小紅書「一姐」的Maggie謝,在天涯上被扒,揭開了小紅書「製造」名媛的神級操作。她長期通過在Instagram上盜圖,將自己包裝成一個白富美,後期開始宣稱自己玩票性質地做了一個服裝品牌,引得不明就裡的用戶紛紛購買。盜圖一事東窗事發後,人們才意識到所謂的名媛,不過是個想要從小紅書上引流的區區微商。Maggie謝逃離小紅書,但她這種披著白富美包裝外衣的真微商,卻依舊留存於小紅書的各個角落。
既然是造假成「名媛」,自然短平快迅速套現是最好的選擇,否則有一天被揭穿就前功盡棄。所以小紅書上的內容亂象也就隨之而來。
2019年3月份,小紅書被舉報「刷量」、「刷粉」和筆記代寫。對此,小紅書當時表示,已經關注到有關社區刷量的媒體報導,已經向就此類事件向公安報案。「平臺的專業風控和反作弊團隊通過模式識別、機器學習等技術手段來甄別刷量行為。」
2019年7月30日,#小紅書疑被各大安卓應用商店下架#登上熱搜,其後幾天,小紅書在appstore也下架了。一時間各種猜測蜂擁而起,小紅書「涉黃」的言論甚囂塵上,擁有700萬粉絲的微博大V@圈少爺甚至公開發文:小紅書要下架了,原因就是涉黃,上面有非常多XX交易……
據第一財經報導,對於酒店涉黃
對於這次下架的真正原因,外界至今無從知曉,不過種種跡象表明,最關鍵的問題應該就是出現在社區內容上。
根據公開報導,重新上架後的小紅書在內容審核上嚴格了許多,2020年9月23日,小紅書宣布啟動 「啄木鳥」計劃,針對虛假推廣行為進行專項嚴打。據介紹,小紅書將通過「多維度算法模型+人工審核」雙重排查全站所有筆記,涵蓋歷史存量筆記和未來新增筆記,嚴重違規行為將被斷流封號處理。
看來假名媛在小紅書上的好日子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