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貴州網訊(陳治松 本網記者 金妮)鑲嵌有布依「楓香臘染」圖案的教學樓、造型為苗族「蘆笙」圖案圖書館、點綴有神密水族文字元素的民族廣場;學生中少數民族佔56%,教職工中少數民族佔51%;貴州第一所成功升本民族地方高校;3萬多本科畢業64%選擇在民族貧困地區建功立業;一直保持95%以上本科就業率,100%研究生就業率;布依族白牆藍簷、苗族「幹欄式」吊腳樓建築風格......
10月19日下午,由國家民委監督檢查司副司長李鍾協帶領的「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考核驗收組、全國互觀互檢組、貴州省民宗委驗收小組,在黔南州委書記唐德智等陪同下,到黔南民族師範學院進行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高校驗收。
絢麗多彩的黔南世居民族文化展覽館、全國高校第一個思政黨建主題廣場、「校農結合」助推人口數量較少毛南族率先脫貧、開設脫貧攻堅課為主戰培養「接地氣」生力軍等匠心獨運特色民族教育,得到來至全國驗收組、互檢組專家團的高度評贊。
從2013年開始,根據黔南州委州政府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州」部署,黔南民族師範學院開始第六批「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高校」的創建工作。圍繞培養紮根民族地區,服務民族地區基礎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服務和民族文化傳承「一紮根、兩服務」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目標,突出黔南民族師範學院民族性、師範性、地方性、應用型「三性一型」辦學特色,黔南民族師範學院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
學院擴建民族展覽館,將以文字、圖片、實物三種載體展示黔南主要少數民族布依族、苗族、水族、瑤族、毛南族文化風情特色、展覽館長年承擔「新師生進校第一課」「民族團結進步課」等重要教學科研的需要,承擔省州及學校重大接待任及外來參觀考察,成為了「貴州省科普教育基地」。
學院設置了民族傳統體育學、民族傳統體育競賽與訓練等課,進行公體和專業課程程教學,將具有民族特色的布依族老虎借豬、牛角棋、擲雞毛、跑風車、抱龜蛋、三人板鞋、布依棒壘體育競技引進校園,將苗族的打手毽、板毽、苗拳、陀螺等引入課堂作為教學內容,將水族的馬尾繡工藝與端坡賽馬、毛南族矮人舞和猴鼓舞、瑤族的花式陀螺傳承研究提升,成為「貴州省少數民族傳統體育文化研究基地」和「貴州民族傳統體育基地」。
學院在幫助人口數量較少民族平塘卡蒲毛南族過程中,通過「食堂直購」、流通企業「配額換定單」、開發精準扶貧軟體「線上定單、線下配送」、「校農結合網際網路+」,創造了「定點採購、產業培扶、基地建設、示範引領」的「校農結合」新模式在全省推廣,全省1.8萬個大中小學校學校去年9月以來「校農結合」共採購貧困戶農產品64.4萬噸45億元,帶動3900多個農產品基地170萬畝產業基地建設,覆蓋貧困人口10.9萬人。「校農結合」有力助推動脫貧攻堅,成為貴州新時期脫貧攻堅新模式。
黔南民族師範創建過程中開展的一條道路、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四個人人、五個認同、六觀「123456(do re mi fa sol la ) 」創建教育、打造民族團結進步三全育人、自編自演創大型紅色歌劇《鄧恩銘》、雙語進村入戶宣傳「黨的十九大精神」等創新作法得到考核、互檢組高度肯定。
相關熱詞搜索:黔南 民族 全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