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代表農融:全力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2020-12-18 廣西新聞網

全國人大代表農融接受媒體採訪。自治區民宗委供圖

廣西新聞網南寧5月19日訊(記者 蔣堯 通訊員 梁晴)廣西是一個多民族聚居的邊疆省區,長期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始終保持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日益鞏固和發展。這是一個了不起的偉大成就,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了「廣西經驗」和生動經典的案例。

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自治區民語委主任,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農融表示,廣西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持續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形成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民族關係十分融洽大好局面,贏得了並始終保持「堪稱我國民族團結進步的典範」的崇高榮譽,廣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成效顯著。

一是民族團結法制基礎進一步夯實。自治區黨委、政府先後出臺17個重要文件加強新形勢下的民族工作,自治區人大常委會自黨的十八大以來審議批准自治區地方性民族法規4件、設區市地方性民族法規5件、自治縣自治條例12件、自治縣單行條例17件,廣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進一步向制度化、規範化、常態化方向發展。

二是示範引領作用得到進一步發揮。自治區每年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大力培樹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典型。「十三五」期間,全區共有34個單位和39名個人被評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200個單位和299名個人被評為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

三是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進一步強化。「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在全區大力弘揚,民族團結教育納入公民教育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過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融入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各族人民團結和諧、共同進步的思想共識進一步強化,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六進」工作貫穿於各級各類學校教育的全過程,使「兩個共同」「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五個維護」的思想觀念深深紮根於各族青少年心中。

四是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進一步深化。大力推廣國家通用語言和「雙語教學」、鼓勵族際語言互通,讓各族幹部溝通無障礙。保護婚姻自由,讓各族人民親如一家。根據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全區少數民族與漢族組成的家庭有113.52萬個,由兩個少數民族以上組成的家庭達14.3萬個。龍勝各族自治縣泗水鄉裡排壯寨一戶11口農家,四世同堂,共有壯、漢、瑤、苗、侗5個民族,成為民族團結的佳話。

五是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進一步加快。一方面深入推進興邊富民行動,為邊境地區發展注入強大動力;另一方面加大人口較少民族扶持力度。在自治區黨委、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全區經濟社會得到持續健康發展,富民興桂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2019年,全區經濟總量超過2.12萬億元,人均生產總值4.3萬元。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城鎮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超過3.47萬元和1.36萬元。

農融代表指出,加強民族團結是一項戰略性、基礎性、長遠性的工作,自治區民宗委圍繞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意見》和《廣西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實施方案》目標任務,創新工作方式方法,推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邁出新步伐。

一是創新工作舉措。創新開展了自治區民族工作委員會委員單位結對掛點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工作。目前委員單位已結對掛點全區41個村,覆蓋14個設區市。還創新開展了設區市和中直、區直單位民族團結進步專項績效考評工作,運用績效指揮棒推進全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

二是完善制度體系。研究制定了廣西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評審命名管理辦法、測評指標,模範評選表彰辦法等,建立了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常態化機制,通過完善制度體系,規範有效指導全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

三是提升創建實效。繼續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十百千」工程,用5年時間在縣(市、區)培育10個、設區市培育100個、全區培育1000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用3年時間在邊境8個縣(市、區)培育100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點,打造「邊境地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長廊」。目前全區有5個市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14個市相繼開展市級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區示範單位評審命名工作,形成了全區爭創民族團結進步示範的良好格局。

四是深化宣傳教育。通過「三個結合」即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傳統媒體和新媒體相結合、大眾教育與精準教育相結合的方式,深化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充分運用新媒體和「雲上」技術,近期推出了「壯族三月三」特別節目、2020年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全媒體宣傳、首屆壯美廣西民族服飾設計徵集與展演活動等一系列豐富多彩的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收到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五是凝聚團結合力。與廣西民族大學共建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院,與自治區總工會、共青團、婦聯建立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會商機制,形成合力,統籌全區群團組織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開展。

相關焦點

  • 全國人大代表農融: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廣西經驗」
    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自治區民語委主任,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農融長期以來,在黨的民族政策光輝照耀下,廣西始終保持各民族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良好局面,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日益鞏固和發展。這為我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提供了「廣西經驗」和生動經典的案例。
  • 農融到賀州市調研民族宗教工作
    6月30日,調研組到富川瑤族自治縣調研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調研組先後考察了蓮山初級中學、白沙鎮黑山村、柳家鄉茅刀源村、柳家鄉下灣村、富陽鎮弘揚寺、福利鎮浮田村、葛坡鎮深坡村、朝東鎮岔山村,分別就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校園、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與和諧寺廟共建、民族團結進步與鄉村振興同行、民族團結進步結對共建與少數民族特色村寨保護和民族文化傳承與發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等工作開展調研。
  • 貴港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新聞發布會召開
    會上,市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市委統戰部副部長(兼)覃宏首先就我市2020年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開展情況進行介紹。她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貴港市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按照中央和自治區黨委關於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部署要求,緊扣「中華民族一家親,同心共築中國夢」總目標,緊緊圍繞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主題,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教育進一步深化,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進一步鑄牢
  • 各民族攜手奮進譜新篇——昭通市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工作紀實
    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馮琴昭通是典型的散雜居民族地區,全市有19個民族鄉、145個民族村、2150個民族自然村。過去,昭通各族人民艱苦奮戰,為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今天,昭通各族人民在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的工作實踐中,立足本地實際,不斷探索創新。
  • 柳州市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新聞...
    2019年市委、市政府做出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的決定,確定了「工業輻射帶動,城鄉攜手共建,交往交流交融,共同繁榮發展」的創建思路。創建示範市是柳州自身發展的現實所需、是柳州社會和諧穩定發展的基礎所在、也是柳州各族群眾共同發展的人心所向。市委市政府採取有力措施,推動了各項工作深入開展,柳州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覆蓋面和影響力不斷擴大 ,民族團結進步事業取得長足發展。
  • 玉溪市紅塔區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創建找準重點發力
    本報訊(民族時報全媒體記者 龍興剛)玉溪市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動員大會提出:對玉溪而言,爭創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是當前做好民族工作最有力的抓手。要將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與市域治理現代化相結合,切實把黨的民族工作制度優勢轉化為民族事務的治理效能,堅持政治引領抓創建、加快發展抓創建、凝聚人心抓創建、良法善治抓創建。
  • 雲南麗江: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
    近年來,雲南省麗江市玉龍雪山管委會著力構建景區和諧團結的民族關係,紮實推進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景區各項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2019年,景區遊客中心被授予為玉龍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旅遊服務窗口示範點;2020年玉龍雪山管委會、景區遊客中心、印象麗江旅遊文化產業有限公司、樣樣紅旅遊服務公司被授予「麗江市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示範單位」。
  •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高校」獲全國驗收...
    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創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高校」獲全國驗收專家好評 發布時間:2018-10-21 20:38:32      來源:多彩貴州網
  • 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有何重大意義?怎樣建設民族團結進步示範...
    廣泛持久地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活動,對於貫徹落實黨和國家民族政策,維護民族團結、社會穩定和祖國統一,促進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青海多民族聚居、多宗教並存、多文化交融,集中了西部地區、民族地區、高原地區和欠發達地區的所有困難和特點。
  • 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知識100問
    10.2014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強調,要堅決反對什麼?大漢族主義和狹隘民族主義。11.中央民族工作會議暨國務院第六次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的主要任務是什麼?
  • 昆明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市委書記提出新要求!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昆明市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
  • 民族團結之花盡情綻放——都蘭縣香日德鎮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紀實
    為了更好地讓村民了解民族宗教政策,紮實開展創建工作,曲加太經常與群眾溝通交流,入戶宣講已成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田間地頭幹活、鄰家喜事宴請賓客、節假日聚會等期間,都能看見他在人群中宣講政策、傳播黨的惠農政策、解決群眾的困難,講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的意義,宣傳基層組織及群眾在民族團結創建工作中的職責和應發揮的作用,使宗教信仰與沙珠玉村民族團結創建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
  • 廣西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這樣幹→
    各市縣成立創建工作領導小組等機構,落實經費保障。自治區民宗委、總工會、共青團、婦聯四部門共同制定創建工作聯合會商辦法。廣西民族大學成立廣西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院,並獲批全國第一批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實施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十百千」工程、邊境地區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百點工程」。自治區民族工作委員會委員單位結對掛點打造民族團結進步示範村41個。
  • 全國人大代表農融(壯族):深入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堅決打贏...
    5月26日,全國人大代表,自治區民宗委黨組書記、主任,自治區民語委主任,自治區黨委統戰部副部長農融就相關熱點話題接受了本報記者的採訪。記者: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要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繼續推動西部大開發,促進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貧困地區加快發展。自治區民宗委將如何貫徹落實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要求,推進新時代興邊富民行動?
  •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 不斷開創四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 黨的十九大以來四川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實踐
    每一個場景,都是作為多民族大省的四川,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睦相處、和衷共濟、和諧發展的生動體現。近年來,我省堅持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主線,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工作,促進各民族之間交往交流交融,不斷開創四川民族團結進步事業新局面,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事業貢獻實踐經驗。
  • 讓民族團結教育綻放異彩——民勤縣教育局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綜述
    這是新民小學認真開展民族團結教育工作,深入宣傳貫徹黨的民族政策,引導學生感悟中華文化,增進國家情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民勤縣教育局牢固樹立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堅決貫徹落實黨的民族政策,深化民族團結進步教育,不斷提高廣大師生維護祖國統一、維護民族團結、反對民族分裂、全面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政治覺悟,進一步鞏固和發展平等團結互助和諧的社會主義民族關係。
  • 四川省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召開
    他強調,要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民族工作的重要論述和在全國民族團結進步表彰大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全面落實黨的民族理論和民族政策,堅持和完善民族區域自治制度,紮好民族團結同心結,畫好民族繁榮同心圓,走好民族復興同心路,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在巴蜀大地常開長盛,為推動中華民族走向包容性更強、凝聚力更大的命運共同體貢獻四川力量。省委副書記、省長尹力主持會議,省委副書記鄧小剛出席。國家民委致賀電。
  • 昆明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150個集體和個人受到表彰...
    五年來,市委、市政府團結帶領全市各族人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雲南重要講話精神,認真落實黨的民族政策,全面深入持久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創建,昆明市成功創建為「全國民族團結進步示範市」。在創建過程中,各地各部門各行業湧現出一大批為民族團結進步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
  • 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先進事跡摘登
    ,同心共築中國夢」的良好局面,湧現出一大批全國和自治區民族團結進步模範集體和模範個人。   為大力弘揚民族團結的優良傳統,在自治區第37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期間,經自治區民委推薦,本報選取部分全國民族團結進步模範個人榮譽稱號獲得者的先進事跡進行摘登,激勵全區各族人民團結拼搏、萬眾一心、銳意進取、改革創新,不斷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設新時代模範自治區努力奮鬥!
  • 土左旗舉行第37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啟動儀式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校園、進鄉村活動
    9月8日上午,由土左旗委、旗政府主辦,旗委統戰部、旗民族事務委員會承辦的土左旗第37個民族團結進步活動月啟動儀式暨民族團結進步創建進校園、進鄉村活動分別在土左旗蒙古族學校、察素齊鎮王齊村舉行。旗委常委、統戰部部長劉永春,副旗長巴特爾和各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