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市司法局獲悉, 「七五」普法規劃實施以來,我市堅持以學習宣傳貫徹憲法為引領,以「誰執法誰普法」責任制落實為抓手,以「法律九進」活動為載體,抓點帶面、普治並舉,全面完成了「七五」普法規劃各項目標任務。
「三個保障」 夯實「七五」工作基礎
為把法治宣傳教育作為法治慶陽建設一項長期性的基礎工程,我市通過強化組織、機制及隊伍保障,建立健全「黨委領導、人大監督、政府實施、政協支持」的工作機制,紮實推進全市「七五」普法工作深入開展。
在強化組織保障上,切實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成立了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及其辦公室及「七五」普法領導機構,設立了守法普法協調小組,研究制定了普法規劃、年度安排,形成了上下貫通、縱橫聯動的普法工作格局。在強化機制保障上,制定印發了《慶陽市「法律九進」活動指導標準(試行)》《慶陽市「七五」普法考評辦法》等文件,為全市落實「七五」普法工作提供了基本遵循。加大督促檢查力度,堅持日常檢查和考核督導相結合,組織開展全市「七五」普法中期督導檢查、終期考核驗收,切實推動促進「七五」普法規劃落到實處。在強化隊伍保障上,組建了法治宣傳員、普法聯絡員和法治宣傳志願者隊伍及慶陽市普法講師團,為各級各單位開展法治培訓講座提供了師資力量保障,使普法骨幹力量進一步壯大。
「三個重點」 推進守法普法
圍繞「三個重點」工作,我市堅持抓點帶面、學用結合,突出抓好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重要論述和以憲法為根本的國家法律法規、以黨章為根本的黨內法規等的學習實施,不斷增強全民法治觀念。
突出重點內容宣傳。通過舉辦領導幹部法治講座、隴東大講堂、專題培訓等形式,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全面依法治國重要論述和黨的十八大以來中央關於全面依法治國重大決策部署精神,真正做到學懂弄通做實。堅持把憲法法律法規和黨章黨紀黨規列為理論中心組學習的重要內容,列為黨校、行政學院和公務員任職(初任)培訓的必修課,利用「12.4國家憲法日」廣泛開展憲法宣傳周系列活動和「憲法三進」活動,推動憲法精神深入人心。
突出重點對象學法。聚焦「關鍵少數」,認真落實黨委(黨組)中心組學法、政府常務會學法、法治培訓講座、重大事項決策前法律諮詢論證和合法性審查、領導幹部任前法律知識考試、年度述法等制度,促使各級領導幹部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水平。聚焦「重要多數」,定期組織幹部職工參加法律知識學習,依託印象慶陽網、法宣在線等平臺全面開展幹部職工法律知識網上在線考試,全市每年參考人數5萬多人。聚焦青少年學生,通過組織開展法治講座、知識競賽、主題班(隊)會、模擬法庭等活動,推動青少年學生法治宣傳教育工作深入開展。健全落實法治副校長制度,實現了全市所有中小學校專(兼)職法治副校長或法治輔導員全覆蓋,講法治課1290餘場次,受教育學生達46萬多人次。聚焦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定期組織企業經營管理人員參加安全生產法、合同法、稅法等與企業經營管理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學習培訓,努力提升企業管理人員的依法經營和管理水平。
突出重點領域普法。結合推進「法律九進」活動,聚焦農村基層地區,以「送法下鄉」、「百所千場」送法活動為載體,廣泛宣傳與農民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以 「五個一」工程為抓手,深入引導廣大農民群眾學法、守法、用法。聚焦城鎮社區,組建社區法治宣傳志願者隊伍,對城鎮居民開展常態化普法宣傳教育,充分利用「3.8」婦女維權周、「12.4」憲法日等特殊時節深入開展法律進社區活動,引導廣大群眾增強自覺守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靠法的意識。聚焦宗教場所,紮實開展「民族團結進步宣傳月」活動,在信教群眾聚居地區開展「學政策法規、促社會和諧、走富裕之路」活動,開展「五好清真寺」「五好阿訇」「五好管委會主任」「和諧寺觀教堂」創評等活動,示範帶動廣大教職人員和信教群眾依法從事宗教活動。
「三個維度」 提升法治宣傳服務
堅持普法工作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做到日常宣傳與集中宣傳相結合、線上普法與線下普法相結合,積極推進普法宣傳全時空、全方位覆蓋。
持續拓寬法治宣傳廣度。以專題普法宣傳活動為抓手,廣泛開展與人民群眾生產生活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常識學習宣傳,發放宣傳資料136萬多份,懸掛橫幅1800餘條,解答法律諮詢12.7多萬人(次),累計受教育群眾230多萬人(次)。
持續拓展法治宣傳深度。深入推進「網際網路+法治宣傳教育」,各級人民政府網站及其部門網站均開設了法治宣傳教育欄目,提質改版慶陽司法網站和官方微博以及14個微信公眾平臺,積極運用「報、網、端、微、屏」等平臺開展網上普法活動,累計開展各類網上宣傳活動130多次,受邀參加市上活動現場採訪報導26場次,實現了網絡普法平臺全覆蓋。
持續加大法治宣傳力度。各級各部門普遍建立了普法微信群,建立鄉鎮(街辦)法治宣傳教育輔導站119個,建有村(居)法治學校1261個,普法宣傳長廊927處,法治文化廣場86個,法治公園56個,法治宣傳欄1100多個。全市1261個村(社區)圖書室全部配備了法治類報刊圖書,編印「法律九進」系列讀本、《慶陽市生態文明建設法律法規宣傳手冊》《「巧兒說法」365案例選編》《憲法修正案「七言句」》口袋書等普法教材,使普法宣傳工作更生動、更鮮活、更具傳播力。
「三個提升」 增強普法依法治理實效
堅持把法治宣傳教育作為防範化解風險、維護社會和諧穩定的根本舉措,緊緊圍繞全市中心工作努力提升普法依法治理能力水平。
切實提升依法治市水平。全面推行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公司律師制度,市委、市政府聘任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11名,實現了市、縣(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鄉鎮(街道)公共法律服務工作站、村(居)法律顧問全覆蓋。組織開展了法治建設督查考評、法治政府建設督察、憲法學習宣傳實施督察、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保護民營企業發展督察等專項督察自查工作,有力促進了依法治市重點任務的落實。
切實提升全民法治意識。把法治建設納入國民教育體系和精神文明創建重要內容,推進法治教育與道德教育相結合,全市公民均受到普及教育,特殊人群受教育率達到100%,流動人口、問題青少年受教育率達到85%以上,企業經營人員、農民受教育率達到95%以上,人民群眾對「七五」普法的知曉率及法治宣傳教育工作的滿意率達到90%以上。
切實提升社會治理成效。堅持普治並舉,全面推進市域社會治理,帶動多層次多領域依法治理。精心實施「雪亮工程」,技防建設取得重要進展,預防控制犯罪的能力明顯提高,堅持嚴打違法犯罪,刑事治安案件同比下降,群眾安全感達到95%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