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媳關係」即是一個家庭的重要關係,也是一個家庭和不和睦的重要因素,有時候甚至也決定著夫妻關係是否能走長遠。很多媳婦都抱怨自己婆婆不好,對自己態度冷淡就算了,還在外人面前數落自己的不是,導致自己在朋友和鄰居面前都沒有面子。但是除去婆婆的因素,肯定媳婦自己也做的不好,這次通過一個家庭兩個兒媳的事例,讓兒媳來認識到,婆媳不和的原因到底出在哪裡,從中學習如何做一個好兒媳。
1.朋友的老公家裡有兩個孩子,除了她的老公是老大以外,還有一個弟弟。但是朋友和她婆婆相處的並不好,反觀小叔子的媳婦,和婆婆的關係卻很好。小叔子的媳婦,對於自己的婆婆說的話都是順著聽,不管婆婆說的對還是錯,因為在老人的心裡,只要聽她們說話就覺得兒媳尊重她們。但是反觀我的朋友,婆婆的錯的事情,她一定要和婆婆爭個對錯,自然和婆婆關係不好。
2.雖然我的朋友性格在我們看來很好,但是在家裡卻是完全受了婆婆的冷落。只因為她和我們是朋友相處的模式,有什麼話說什麼,大事小事都要和朋友來抱怨,所以她在婆家也是如此。朋友自然是能接受這種性格,本來年輕人就喜歡用真心交朋友。但是和婆婆肯定不用這種方法,畢竟和長輩還是有年齡之分,思想上自然是有差異的。所以在和婆婆說話的時候,自然就要注意分寸,才能和婆婆搞好關係。
3.小叔子的媳婦在家裡會對婆婆說好話,婆婆喜歡聽什麼,小叔子媳婦就會說什麼,每天哄的婆婆很高興。但是朋友自然就不會說好話,所以就儘量和婆婆避免不接觸,導致婆婆和她的距離越來越大,甚至有時候都沒有好臉色。學會說好話,也是一門技巧,而且需要自己的主動性。話說的好聽了,才能和婆婆有溝通的空間,兩個人才能縮小距離感。
做兒媳肯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畢竟兒媳也是第一次做兒媳,所以肯定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去學習。媳婦也要知道,即使真的和婆婆有矛盾,也要先從自己的身上找到問題,不要老是把和婆婆的矛盾全推脫到婆婆的身上,兩個人的關係都是在互相理解中才能取得進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