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裡婆婆撂攤子走人,氣得兒媳回奶,婆媳相處「3大攻心術」

2020-11-12 京媽說

最近總聽到月子裡婆媳出現矛盾的例子,昨天聽到的這個就很奇葩。

是一個朋友的朋友,她生了寶寶後,婆婆雖然來照顧月子了,但每天除了三頓飯,其他事情婆婆基本什麼都不管。

每天吃完飯就自己出去溜達了,到飯點才回來做飯,吃完就又出去溜達了;在家的時間,也不會幫忙帶孩子,大多是自己待在臥室關上門玩手機,就算孩子哭了,婆婆也不會過來問問怎麼了、是否需要幫忙。

每天的飯菜也做的很糊弄,基本都只讓她喝點湯吃點饅頭,還說月子裡有很多禁忌,不能吃炒菜,菜太硬不好消化,不能吃水果、不能吃鹽、不能吃肉……

而她剛生完寶寶,本來身體情況就不好,再加上產後吃不好,還要每天給寶寶吃奶,產後狀態很不好,每天自己帶孩子累的渾身上下疼,還睡不飽,經常自己偷偷的哭,後悔生這個孩子,怎麼就遇上這麼個婆婆。

前幾天因為孩子一直哭,而她難受的沒力氣管孩子,婆婆自己在臥室關門裝睡,就是不管,一氣之下就和婆婆吵了一架,結果婆婆也不管她滿月沒滿月,直接撂攤子走人了。而她也被氣得回奶,孩子都不夠吃了。

自古以來,婆媳關係是每個家庭都會遇到的問題,兩個人從完全陌生到相處融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妥協和包容,才能進入一個比較和諧穩定的婆媳狀態。

而這個過程,必然也沒有那麼順利,我身邊就有不少朋友,因為和婆婆處的不好,最後選擇自己帶孩子。

現代婆媳關係有3種,「客氣疏離,保全大局」是最佳狀態‍

實際生活中,不少夫妻因為要上班,所以孩子只能老人帶,當然也有部分女性會選擇全職媽媽。總結來看,婆媳關係主要有這幾種:

第一種:老人同住幫帶娃,矛盾不斷

這種基本是本來不在同一個地方住,生了孩子後,只能老人過來幫忙帶,婆媳住在一起,必然有不少意見分歧和想法,慢慢的就會小矛盾不斷,甚至最終還是分開,不能順利的融洽相處。

第二種:成為全職媽媽,婆媳互不幹涉

有些女性生完孩子後,就直接辭了工作,當全職媽媽了。

自己帶娃不僅放心,而且也可以因很多瑣碎小事,避免發生婆媳矛盾;不少全職媽媽的心理就是「寧願自己累點,但不會因為婆媳矛盾而鬧心」。

第三種:客氣疏離,保全大局

這種的就是最理想的婆媳關係了,前提是倆人都能容忍和退讓,實際生活中雖然不多但也有。

不管是否住在一個家裡,婆媳間相處的很好,各自願意為這個家庭奉獻自己的力量,基本沒有矛盾。

為了家庭和諧,兒媳會降低對婆婆的期許,還會經常給婆婆些錢或送禮物;而婆婆也會事事考慮到位,給晚輩留夠自由空間,主動保持「安全距離」,這樣就可以避免不少婆媳矛盾。

學學婆媳相處的3大「攻心術」‍

婆媳相處,只要掌握了原則和方法,也並沒有那麼難。‍

1、遇事多溝通

現在的年輕人,多數都是老人幫忙帶孩子,這就讓原本不生活在一起的婆媳住在了一起,相處久了,瑣碎事情中出現的小矛盾就會被放大。

兒媳受不了老人的嘮叨、節省、育兒觀念和衛生問題而老人的性格又比較倔強,有些話又不願意說出來,日子一長,小矛盾像雪球一樣越滾越大,終有一天爆發,最後可能就會不歡而散,老人走了,只能自己辭職在家帶孩子,工作方面的才能就沒法施展了。

所以,當遇到問題時不要選擇逃避,要及時溝通,把話說開了,但也要注意溝通的方式要讓人舒服,不能太強勢,以免適得其反。

2、彼此尊重,互相體諒

首先,要尊重彼此的生活習慣,老人的生活習慣與年輕人不一樣,老人思想大多陳舊保守,年輕人則是活在當下、享受現在的生活。

一旦有碰撞時要解釋清楚,彼此嘗試各自不同的生活方式,最終磨合出最適合的在一起的方式生活。習慣不是一日養成的,改掉也有個過程,需要時間,要給對方足夠的時間去養成新的習慣。

婆媳相處儘量做到坦誠相待,為對方著想。做一個睿智的兒媳婦,多誇獎婆婆,遇到事情心平氣和的與婆婆溝通,而婆婆也要多包容,給年輕人寬鬆的空間,這樣家庭才會越來越幸福。

3、老公發揮好紐帶的作用

兒子是連接婆婆與媳婦之間的紐帶,在婆媳這個問題上,老公的角色很重要,雖說夾在中間很為難,但如果情商高一點,發揮的就是積極的作用,可以把媽媽與媳婦都哄得開心,避免矛盾加重。

婆媳問題中公平很重要,但 「用情」更重要。如果老公明白這一點,就不會存在婆媳矛盾。老公這個角色既要做到公平,又要做到有情有義,關鍵還是在於自身的情商與素質,用得好一切都不是問題,用得不好矛盾激化。

當然,作為兒媳,也要與老公多溝通,掌握婆婆的想法,讓老公去發揮他角色的作用,協調好兩人之間的矛盾。

你家婆媳關係好不好呢?或者身邊發生過哪些想要分享給其他人的婆媳案例,都歡迎留言分享。

關注「京媽說」,學習更多專業又實用的母嬰育兒知識,如果你喜歡這篇文章,記得給京媽點讚並且分享給身邊更多需要的人哦。

相關焦點

  • 「坐完月子我跟婆婆像親娘倆」寶媽分享相處秘訣,讓人恍然大悟
    昨天,跟一位剛剛出月子的寶媽聊天,本以為她也會哭哭啼啼訴說「月子仇」,沒想到人家滿臉笑意地說:「坐完月子我跟婆婆像親娘倆,關係比從前還好呢。」一聽,我就來了興致,終於抓住一個不同的案例,可得讓她分享分享。然後,寶媽也爽快,就跟我分享了一下與婆婆相處的秘訣,真是讓人恍然大悟。
  • 兒媳坐月子婆婆沒照顧,婆婆生病兒媳去照顧,兒媳:我是為了老公
    婆媳相處會有矛盾,在兒媳坐月子裡,難免會發生不愉快,但母女相處就一定愉快嗎?其實也不一定的,只是很多人習慣性地認為,母女一定是相親相愛的。電影《春潮》裡講述的就是一對關係緊張的母女,其實生活中類似情況的母女並不少,只不過程度有輕有重罷了。如果一個女人能認識到這一點後,就不會對婆婆抱特別大的期望和要求了,也就少一些失望了。
  • 50歲阿姨的心裡話:伺候過月子,我才知道為什麼婆媳關係難相處
    月子裡,她出錢出力,帶娃、做飯、洗衣服,真是兒媳讓她幹啥她幹啥,從來沒說一個「不」字。但是,有一次她端著雞湯走到兒媳房門口,聽見兒媳正跟兒子撒嬌抱怨:「你說,你媽才五十多歲就不上班了,這不明擺著等咱們養嗎?還有,她也不老,腦子怎麼那麼不好使,很多事說了幾遍還是做錯,飯菜做得難吃,衣服也洗不乾淨,還不如保姆做得好呢。」
  • 照顧兒媳坐月子,剛出月子婆婆就氣得回老家,臨前對兒媳說3句話
    都說婆媳矛盾是家庭關係中最難調解的矛盾,有的兒媳婚姻破裂直言就是婆婆從中挑撥,可是,天下的婆婆哪個不希望兒子幸福,哪個願意兒子孤獨終老?她們都愛自己的兒子,只不過方式方法或許不一定到位,兒媳作為年輕一輩,能否理解一下呢?
  • 月子前我跟婆婆說了一句話,月子期間婆媳相處融洽
    經歷了大出血,又在ICU溜達了一圈後,我也沒時間慶幸老天對我的眷顧,腦子裡還在想著的,是月子期間該和婆婆如何相處?自從懷孕後,這個問題就一直困擾著我。我的婆婆是個做事很爽利的人,在內家務,在外應酬,事事周到,無所不能。她又是我老公家族裡的長媳,她統籌了一大家子十幾口人將近十年,做事井井有條,處事公允。
  • 東北婆婆照顧南方兒媳坐月子,每日做豪華月子餐,兒媳:有苦難言
    那麼,當南方媳婦遇上東北婆婆,兩人之間又會產生什麼樣的摩擦呢?北方婆婆伺候南方兒媳坐月子,一日9頓做豪華月子餐,兒媳:有苦難言小劉是南方人,她個頭嬌小平時飯量也不大,剛認識丈夫那會,經常訝異於對方的食量,還經常調侃他:跟頭牛似的!
  • 婆媳關係難相處,教你三招辨別好婆婆
    婆媳關係,一直是中國古往今來最難處理的人際關係。許多人認為,婆媳矛盾是由於婆婆頑固的老思想和兒媳開放的新思想不同導致的。而且很多時候,婆婆和丈夫是統一戰線的,總是把兒媳當作外人。 可是,不知有沒有人換位思考過,兒媳會把婆婆當作自己親媽嗎?
  • 大S婆婆談婆媳相處之道,兒媳真的會被當做女兒對待嗎?
    她的意思是說,在婆媳相處上,婆婆不僅是婆婆,還是一個女人,一個媽媽。對於這種說法,有人表示認同,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相處之道點讚;也有人並不買帳,認為婆婆就是婆婆,兒媳就是兒媳,距離感很重要。這裡跟大家分享一位網友的評論,我覺得她的評論實在是有趣、中肯。
  • 兒媳坐月子,婆婆拒絕照顧,多年後卻後悔莫及
    婆媳之間應該如何相處?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每個人對此都有著自己的想法。對於女人來說,沒經歷過的時候,肯定會想著以後要好好與婆婆相處,讓家庭和諧,讓婚姻幸福。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會明白,現實往往比你預想的要殘酷得多,很多事情肯定不會按照你預想的去發展。
  • 兒媳與婆婆發生爭吵,往後的日子該如何相處?三個女人說得很現實
    常言道,自古婆媳難相處,兩個沒有血緣關係的女人,八竿子打不到一起,卻因為同一個男人不得不與對方建立婆媳關係。建立關係容易,相處起來可就沒那麼容易了,如果兒媳和婆婆不在一個屋簷下生活,很大程度上,不會有太大的矛盾,但也不能保證絕對沒有,因為有些婆婆喜歡背地裡黑自己的兒媳。
  • 兒媳坐月子期間,婆婆竟在湯裡加回奶藥粉,得知原因後兒媳哭了
    堂姐的一日三餐都是由婆婆給做的,某天堂姐無意間發現婆婆在廚房偷偷往湯裡加粉末。當即,堂姐就問婆婆在做什麼?婆婆支支吾吾說是鹽。後來堂姐留了一個心眼,喝了半碗湯,且把事情告訴了自己丈夫。晚上的時候,丈夫去廚房裡翻找,看到一個黑色塑膠袋裡,裡面全是小包,沒有名字,嘗了一點感覺酸酸甜甜的,就都拿走了。
  • 抖音最和諧婆媳,被全網稱為最美婆婆,她們婆媳是如何相處的呢?
    在抖音裡,有這麼一對婆媳,她們的日常生活上傳到抖音上以後,被抖音全網稱為最和諧溫馨的婆媳,這個婆婆也被稱為最美婆婆,那麼她們的相處之道是什麼呢?婆媳關係從古至今一直存在。假如生活中和婆婆有一些小誤會或者小矛盾,你就設想一下如果是自己的媽媽和自己有不同的看法,自己會不會生親媽的氣。2、主動擔負起做家務。看到婆婆在家做家務,一定要幫助婆婆一起做家務。遇到婆婆有個頭疼腦熱,一定要噓寒問暖。婆婆有時候無意的嘮叨,當媳婦的一定不要認為婆婆的嘮叨都是惡意。因為,沒有一個婆婆會希望自己的兒子和兒媳家庭不和睦的。
  •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旅遊,兒媳換了門鎖,婆婆不滿:我買的房憑啥不讓進?
    兒媳坐月子婆婆去旅遊,兒媳換了門鎖,婆婆不滿:我買的房憑啥不讓進? 許多人說婆媳是一對冤家,所謂冤家亦解不亦結。其實在我看來,許多婆媳矛盾都是小問題,基本能解決,可有些矛盾卻似乎解不開,比如女人坐月子。
  • 婆婆為照顧兒媳坐月子,考月嫂證!每天給兒媳做五六頓「月子餐」
    婆媳關係歷來被大家討論,無論現實生活還是電視劇中,婆媳關係這一素材總會被大家用來創作。近日,在甘肅民勤出現了一位中國好婆婆,兒媳坐月子,婆婆王雪琴特意報了月嫂培訓班,每天給兒媳做五六頓月子餐。網友紛紛給這位婆婆豎起了大拇指。有句俗話:兩好合一好。媳婦肯定也很會做人,對婆婆應該也不錯。事情都是要看兩方面,這樣的好婆婆也一定是遇到了對的兒媳。如果是你,也一定要感恩遇到了好婆婆,我們都知道女生做月子的時候,每天花費心思的給我做飯,有時候胃口不好沒吃那麼多,婆婆就問是不是哪裡不舒服,或者飯菜哪裡不合胃口,真的非常感謝自己的婆婆。
  • 6旬婆婆被兒媳趕進養老院,委屈哭訴:月子仇,你要記一輩子嗎?
    因為在月子裡沒好好休養,最後得了月子病。還是孩子外婆心疼自己的女兒,過來幫寶媽帶了半年的孩子,才能寶媽的身體得以慢慢休養。1、婆媳之間生活習慣不同很多婆婆和兒媳之間的觀念差距太大,比如婆婆會遵循一些傳統的育兒習慣,而兒媳比較認同現代更加科學的育兒觀念,這也會使得二者之間產生一定的矛盾。雙方生活習慣的不同,也難以讓婆婆和兒媳相處愉快。
  • 兒媳坐月子時摔了一碗雞湯,被婆婆怒罵「矯情」,兩人8年沒往來
    文章原創,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鄧潔和老公結婚已經有兩年了,小兩口的日子過得還算幸福。這主要是因為他們沒有和公婆同住,因為鄧潔和婆婆的關係談不上好,如果兩人同處一個屋簷下,肯定會爆發婆媳大戰。
  • 婆婆生病,兒媳每天準備清粥素菜,「我坐月子時,也是這樣吃的」
    生孩子是女人這輩子最大的難關,在鬼門關走了一圈回來,就想著能夠得到更好的照顧,而坐月子,就是對女人身心的一種恢復。女人渴望在坐月子期間享受到無微不至的關懷,可很多時候卻還是要承受委屈。坐月子裡積累下來的怨念,是會一輩子都刻在女人心裡的。女人為婆家生下了一兒半女,所以大多數情況下都是由婆婆照顧著坐月子。
  • 婆婆不伺候兒媳坐月子,送了3000紅包,兒媳回家看到婆婆瞬間淚目
    導語: 婆婆不伺候兒媳坐月子,送了3000紅包,兒媳回家看到婆婆瞬間淚目/本文由小林觀天下原創,故事純屬虛構,為弘揚社會正能量,圖文無關,感謝大家支持曉紅和程軍是自由戀愛結婚的在成軍小時候父親就去世了,一直是母親獨自把他撫養大,家裡住在農村。剛開始小紅的父母看不上他,覺得他家窮。後來了解到程軍踏實肯幹,於是就同意她倆在一起了。還給她倆付首付買了房子。婚後沒多久,曉紅就懷孕了。程軍知道後特別高興,讓她辭職在家安心養胎。曉紅的孕期反應特別大,程軍工作沒時間照顧她,於是就想讓母親過來幫忙照顧。
  • 婆媳關係相處如何,從幾件事看出
    婆媳關係,是這個世界永遠繞不過去的坎。 婆媳天生的立場就是不一樣,好的婆媳關係一定有個前提,婆媳雙方格局都比較高,不論婆婆對兒子,還是媳婦對老公,都不那麼依賴。相處的如何也和觀念,性格,時代有著很大關聯。
  • 3個字道破婆媳相處真諦,各自安好是婆媳關係的最高境界
    那個抱怨婆婆管得太多,菜放鹽多了,孩子穿得少了,洗澡時間長了,啥事都操心。此時,我最好的角色就是做一個聽者,不多言不多語,不然我一定會成為眾矢之的,被人羨慕嫉妒恨地罵道:「還是你幸福,你是無法理解我們這些深陷複雜婆媳關係中的女人的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