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ta分析】網狀Meta分析中網絡證據圖的繪製(R語言版)

2021-03-02 醫科堂

基於嚴格設計隨機對照試驗直接比較的系統評價/Meta 分析已被公認為是評價幹預措施療效的最高級別證據,稱為傳統系統評價/Meta 分析,而在臨床實踐中,經常會碰到許多不同幹預措施的療效差異尚無直接比較研究的證據,或雖有直接比較研究證據,但相關研究數量較少或質量較低。當直接研究證據缺乏時,可通過對比共同對照措施進行間接比較,直接研究證據不足時,可合併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增加證據的可信性,而這種合成間接證據與直接證據進行不同幹預措施排序比較的方法被稱作網狀Meta分析,在接下來的推送中,我們將轉載逍遙君自習室介紹網狀Meta分析的相關內容供讀者學習。首先我們需要準備好數據,數據跟上次演示的數據一樣,在公眾號後臺回復「網絡meta」獲取數據。連續性變量:有5種治療方法,這裡用1,2,3,4,5來代替二分類變量:有4種幹預措施,這裡用1,2,3,4代替。下面介紹用R繪製網狀圖的步驟,關於R和Rstudio的安裝就不再介紹了,前面的文章都寫過。1. 我們打開Rstudio,第一步仍然是設置工作路徑,然後把數據文件都放到路徑文件夾下。2. R語言進行網狀Meta分析主要就是通過件gemtc 程序包調用對應的 rjags 程序包來執行的,所以第二步需要安裝gemtc包,並且調用gemtc和rjags。3. 導入數據,分別導入連續性變量和二分類變量,注意數據格式為csv格式。導入後分別賦值為plotdata1(連續性變量)和plotdata2(二分類變量)4.設置標籤,連續性變量有5種幹預措施,分別定義為A,B,C,D,E五種治療,賦值為treatments1。二分類變量有4種幹預措施,分別定義為F,G,H,I四種治療,賦值為treatments2。5.繪製網狀圖,分別繪製連續性變量和二分類變量的網狀圖。連續性變量:注意紅色標註的部分,注意和二分類變量區分。每一行都有對應的功能說明,可以自行修改。這裡要提到的是,如果樣本量非常大,建議把上面代碼中的樣本量加權節點代碼(下圖)刪除掉,不然做出來會非常緊湊。節點加不加權不影響論文的發表。通過修改代碼裡的數值可以進一步修正網狀圖,也可以導出為PDF後在Adobe illustrator裡修改。好了,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網狀圖相信大家已經會了,下一期會介紹網狀meta分析下面的步驟。

逍遙君:南京醫科大學博士,主治醫師,發表論文20餘篇,第一作者或通訊作者SCI論文8篇,主持國自然及各級別課題多項,著有《逍遙君說科研系列課程》,主講Meta分析、基金標書、論文寫作,丁香園、募格學術特約講師,同時具有多年基金、股市、P2P、數字貨幣投資經驗。

更多精彩內容,在我的丁香公開課《Meta分析零基礎實用教程》、《文獻檢索與管理實用教程,點擊閱讀全文直達 ~

如果還有不明白的地方,歡迎後臺諮詢,醫科堂一定會竭盡全力給你滿意的答覆。歡迎微信搜索medclass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網狀Meta分析概率排序分析及作圖
    :2021年HR定製版科研日曆截止時間:12月3日 晚18:00前面的帖子給大家介紹了網狀Meta分析的過程以及相關圖形的製作(網狀Meta分析進行模型構建及圖形繪製),今天接著上一個帖子繼續分享網狀Meta分析的製作,我們進行到了第四步就是繪製累積概率排序圖的製作,我們繼續用上個帖子的數據,軟體還是用R
  • 網狀Meta分析系列文章(一):網狀Meta分析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而我們這裡需要的是通過系列方法減輕這些缺陷,從而基於現有不完美的證據得出最優解。首先,我們需要熟悉網狀Meta分析的所有假設,在此基礎上盡最大可能使收集的數據滿足這些假設,同時這些數據需要直接回答臨床決策問題。第二,當分析時出現一些不可避免的效應修飾時,我們通過多變量meta回歸的方法校正協變量。第三,當出現一些潛在的偏倚時,使用bias adjustment的方法進行處理。
  • R語言實現meta分析過程中的可視化展示
    大家應該很熟悉meta分析,所謂meta分析就是一個全面收集所有相關研究並逐個進行嚴格評價和分析,再用定量合成的方法對資料進行統計學處理得出綜合結論的整個過程
  • NMA(網狀meta分析)stata簡易教程(2)之二 - 網狀圖的千變萬化
    在上次交流的過程中,有很多童鞋問到stata NMA的作圖過程網狀圖的變化問題,猴哥在本次推文中做一下解答。
  • Meta分析系列之:常見的Meta分析類型
    幹預性Meta分析。一般這種meta分析以合併臨床試驗,如隨機對照試驗、非隨機對照試驗等研究的效應量為主。這類Meta分析方法學最成熟,文章也最多。例如:A藥與B藥治療某病療效及安全性對比的Meta分析
  • 當R2WinBUGS遇上網狀Meta分析(轉發領獎)
    ~」 隨著循證醫學的發展,為了更好地為循證醫學實踐提供證據,各種新型的Meta分析方法被研發,網狀Meta分析就是隨著實踐需求被研發的新方法。當前,有較多能夠進行網狀Meta分析的軟體,編程軟體中當首推WinBUGS,但其對結果的繪圖功能欠佳。R 軟體作為新興的軟體,具有強大的繪圖功能,但使用命令和代碼行網狀Meta分析時易出錯且不易掌握。為了更方便地進行網狀Meta分析,研究者開發了兼具兩者優點的R2WinBUGS程序包。那麼如何用R2WinBUGS進行網狀Meta分析呢,下面繼續為大家獻上一文。
  • 2天1夜教會您獨立完成Meta分析和網狀Meta分析線上學習班(免費提供所有數據、代碼3月20-21日 線上班)
    (TCGA、GEO)發表文章3.6-7線上多模態腦影像數據的處理與分析培訓班3.13-14線上Meta分析與網狀meta分析(免費提供所有數據、代碼)3.13-14線上SCI論文插圖、機制模式圖繪製專題班(課後提供作圖服務)3.13-14線上
  • 循證醫學和Meta分析(包含網狀meta)培訓班介紹(昆明,北京,上海,廣州班)
    Meta分析方法,並讓學員具備使用各類軟體進行Meta分析和一般的網狀Meta分析能力。)Meta分析一般步驟講解(包括:文獻檢索及篩選、資料提取、異質性分析、亞組分析、回歸分析、發表偏倚、敏感性分析、文獻質量評價、證據分級、結果解釋與討論等)各類Meta分析過程講解(針對臨床隨機對照試驗、隊列研究、病例對照研究、遺傳關聯性研究、生存研究資料、累積Meta等,講解Revman,Grade Pro
  • 醫生如何書寫系統評價和meta分析?
    圖2是微創主動脈瓣置換時採用胸骨小切口還是胸廓小切口對比的meta分析森林圖(39)。在森林圖中,以方塊表示其每個研究的效應量均數,以水平線表示每個研究的效應量95%置信區間。方塊大小代表著該研究在meta分析中所佔的權重比例。黑色菱形代表meta分析的合成效應量,其寬度是整體置信區間。如果此菱形方塊全部在中心垂直實線的一側,則說明兩幹預方式對比的效應量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38)。
  • 2天一夜教會您獨立完成Meta分析和網狀Meta分析線上學習班(11月28-29日 線上班)
    課後自己可以獨立完成1篇meta分析和1篇網狀meta分析。 猴哥:孫老師,主講《meta分析的選題、寫作與投稿》,碩士生導師,副主任醫師。主持多項國家級基金項目,歷任3家公司數據分析師,共發表meta分析文章25篇,累積影響因子100+。
  • 網狀Meta分析三個假設檢驗的完成(一)
    網狀Meta分析(整合直接比較和間接比較的結果,繪製相關圖形)6. 偏倚風險評估、文獻質量評價、敏感性分析、亞組分析、meta回歸等等網狀Meta分析裡提到的同質性檢驗實際上就是普通Meta分析常說的異質性檢驗。
  • 數據分析系列(3) | 如何用R語言進行相關係數與多變量的meta分析
    本文主體部分來自《全哥的學習生涯》,如需轉載請聯繫公眾號後臺。本
  • 用R語言進行連續型變量的網狀meta分析之詳細教程
    圖 33.2 設置network model在選取具有網狀meta 分析功能軟體之前,我們需要對model 進行相關設置,需要「mtc.model()」命令,具體命令如下:model <- mtc.model(network,type = "consistency",
  • 2天1夜教會您獨立完成Meta分析和網狀Meta分析線上學習班(免費提供所有數據、代碼12月26-27日 線上班)
    課後自己可以獨立完成1篇meta分析和1篇網狀meta分析。 猴哥:孫老師,主講《meta分析的選題、寫作與投稿》,碩士生導師,副主任醫師。主持多項國家級基金項目,歷任3家公司數據分析師,共發表meta分析文章25篇,累積影響因子100+。
  • Meta分析的進展與思考
    Meta分析的結果為循證決策提供了重要證據,Meta分析的理論與方法學也隨著需求而不斷發展。1 Meta分析相關術語與Meta分析相關的英文術語有多個,其中文翻譯也有多個(表1)。隨著對Meta分析本質理解的不斷深入,現中文建議使用「Meta分析」,英文為「meta-analysis」。
  • 醫學統計與R語言:運用netmeta包實現網狀Meta分析
    微信公眾號:醫學統計與R語言簡介R 軟體netmeta 程序包是基於經典頻率學派研發的一款專用於實現網狀Meta 分析的程序包。R package netmeta provides frequentist methods for network meta-analysis and supports Schwarzer et al. (2015).
  • 2天1夜教會您獨立完成Meta分析和網狀Meta分析線上學習班(免費提供所有數據、代碼1月30-31日 線上班)
    課後自己可以獨立完成1篇meta分析和1篇網狀meta分析。 猴哥:孫老師,主講《meta分析的選題、寫作與投稿》,碩士生導師,副主任醫師。主持多項國家級基金項目,歷任3家公司數據分析師,共發表meta分析文章25篇,累積影響因子100+。
  • Meta分析的類型簡介
    6間接比較的Meta分析在臨床實踐中,經常會碰到沒有直接比較的證據或者需要從眾多幹預措施中選擇對患者最佳的措施,此時,研究者往往會從RCT中尋找間接證據,這就形成了間接比較的Meta分析或多種幹預措施比較的Meta分析 (網狀Meta分析)。
  • 【Meta分析】32條軍規完成網狀Meta分析的製作
    當直接研究證據缺乏時,可通過對比共同對照措施進行間接比較,直接研究證據不足時,可合併直接證據和間接證據增加證據的可信性,而這種合成間接證據與直接證據進行不同幹預措施排序比較的方法被稱作網狀Meta分析,在接下來的推送中,我們將轉載逍遙君自習室介紹網狀Meta分析的相關內容供讀者學習。
  • 2天1夜教會您獨立完成Meta分析和網狀Meta分析線上學習班(免費提供所有數據、代碼 2021年3月20-21日 線上)
    課後自己可以獨立完成1篇meta分析和1篇網狀meta分析。 猴哥:孫老師,主講《meta分析的選題、寫作與投稿》,碩士生導師,副主任醫師。主持多項國家級基金項目,歷任3家公司數據分析師,共發表meta分析文章25篇,累積影響因子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