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們注意了!手足口病高發期,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千萬要小心

2020-12-23 瀟湘名醫

在眾多的傳染性疾病當中,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病急、傳播快,甚至可能致命的幼兒傳染病,近期,湖南省兒童醫院傳染科就接診了多例,因為感染手足口病的患兒。

「開始是發燒,嘴巴這裡長了幾個泡泡,一天的時間就發特別快,全身都是的了。現在是已經好了很多,之前是燙傷的那樣,全部是水泡。他是跟已經得了手足口的人,共用了餐具、水杯,因為我嫂子的女兒得了手足口病,兩個人玩了一天,隔了一天他就發了,傳染速度太快了。」患兒家長告訴記者。

與患病兒童接觸後

疾病迅速進行傳播

一歲八個月大的萌萌(化名)家住在寧鄉,家長介紹,兩天前發現孩子的嘴角長了幾粒皰疹,隨後迅速發展到手部和腳部,小腿處甚至像被燙傷一樣,經過對症治療,目前,萌萌的症狀已經明顯好轉。

「入院的時候就是發燒,入院前有一次抽搐,單純從手足口病的併發症跡象來講,他是屬於相對的高風險。」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於四景介紹,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傳染病,引發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20多種,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主要表現為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

接種疫苗可有效預防

儘量減少去人群密集處

「每年夏季本來也是高發季節,跟病毒規律有關係,這個病毒適合在夏季環境生存。首先不管是什麼傳染病,如果有疫苗接種的時候了,疫苗接種是最有效、最穩妥的,第二個減少到人多的地方去,減少跟其他不太熟悉小朋友接觸的情況,不要在公共區域接觸公共玩具這些,單純的口腔裡面有皰疹、伴隨發燒,都要來醫院就診才是最好的。」於四景表示。

湖南省兒童醫院感染科主任醫師於四景

醫生提醒,除了減少去往人群密集的地方,平時還應當養成勤洗手、戴口罩的良好衛生習慣,家居環境保持衛生通風,託幼以及幼兒園等機構,也應當按時消毒,避免病毒傳播。

【來源:長沙政法頻道】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夏季手足口病高發期,媽媽們該如何預防?
    手足口病其實大家都不陌生,夏季則是它的高發期。雖然說手足口病並不是什麼特別嚴重的病,但其發病速度快,傳染性又高,所以各位寶爸寶媽們還是要多多注意,多多預防。那麼在這手足口病多發的季節,有哪些科學的小方法可以幫助寶爸寶媽們來預防呢?手足口病都有哪些表現呢?
  • 東莞家長,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孩子有這些症狀一定要小心
    家長們該怎樣幫孩子做好預防工作?這個病就是手足口病,專家呼籲4—7月正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該病目前仍無特異性治療手段,最有效的應對措施就是做好預防。國家衛健委新冠防控高級別專家組成員、中國疾控中心流行病學首席科學家曾光教授曾表示:手足口病傳播係數是新冠病毒的3倍。
  • 注意!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15字訣」嚴防寶寶中招
    勤洗手:飯前便後、外出回家後要給寶寶勤洗手、勤剪指甲,減少接觸病毒的機會,防止「病從口入」。家長也要注意自身的衛生,如果家長感染了病毒,自身可能不發病,但會把病毒傳播給孩子。常通風:不宜帶兒童到人群聚集、空氣流通差的公共場所,家裡要經常通風。曬太陽:EV71病毒最怕紫外線,多曬太陽能有效消滅病毒。嬰幼兒的尿布、孩子的衣被等也要及時清洗、晾曬。
  • 寶媽們注意了手足口病又到了高發期
    我趕緊帶孩子去醫院,到了醫院醫生給量了體溫,因為發現得早,體溫正常,還沒有發熱跡象,醫生說這幾天看病的幾乎都是孩子得了手足口病,大多是一歲到三歲左右的孩子,孩子小抵抗力弱,現在又是一陣病毒高發期,寶媽們注意了,孩子如果出現以下症狀,一定要重視。
  • 寶寶出現這些症狀可能得了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急性傳染病,兒童和散居嬰幼兒為高發人群,尤其是3歲及以下兒童發病率最高。  而每年的4月~9月,是這種疾病的高發季節,往往會出現幼兒園集體感染和家庭聚集發病。近日,長春市疾控中心發布消息,提醒家長了解手足口病相關常識,在寶貝們生病早期及時發現、儘早治療。
  • 手足口病高發時期,寶媽要知道手足口病的早期症狀
    分享手足口病是一種兒童傳染病,尤其多發於以6歲以下的兒童,目前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那麼,如何判斷孩子是否有手足口病呢?手足口病有哪些早期症狀?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它?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的多發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多種腸道病毒都能引起,EV71病毒是其中的一種。一年四季都可發生。手足口病主要侵犯手、足、口、臀四個部位,手足口病一般症狀較輕,大多數患者發病時,往往先出現發燒症狀,手掌心、腳掌心出現斑丘疹和皰疹(疹子周圍可發紅),口腔黏膜出現皰疹或潰瘍,疼痛明顯。部分患者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和頭疼等症狀。
  • 手足口病高發季已經來臨,孩子身上出現這些症狀,家長就要警惕
    3、臨床表現手足口病的潛伏期一般來說為3至7天,主要表現為有低燒、咳嗽、流口水等症狀,期間手腳、口腔、肛周還會出現皰疹、瘙癢和疼痛。但絕大多數寶寶都是普通型手足口病,不需治療就能自愈,但也有0.03-0.05%的致死概率。
  • 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教你快速辨別真假手足口病
    隨著氣溫升高,手足口病將處於高發狀態。Oh,手足口病又氣勢洶洶地來了!不少家長一聽到它就聞風喪膽。區別點2、伴隨症狀不同手足口病多不發癢,一般不會過度影響寶寶睡眠。丘疹性蕁麻疹往往伴隨劇癢,以夜間尤為明顯,嚴重影響寶寶睡眠。
  • 2020秋季手足口病防護指南!這幾種症狀不易察覺,家長千萬警惕!
    導語許多家長都知道,手足口病有兩個高峰期:4~7 月的高發期,9~11 月的次高峰。在復工復學、十一假期的影響下,這個傳染性疾病也在這個秋天捲土重來。今天,託幼君就給大家整理了手足口病的防護指南。其中有幾種症狀,很容易被混淆為日常的缺鈣、上火,家長們需要重點關注哦!
  • 手足口病出現了新症狀,有這些症狀出現要馬上就醫
    傳統手足口病的皰疹或紅疹往往出現在手足口部位,但近日一些手足口患兒中,症狀卻與傳統的手足口病有所不同。這種新型手足口病判斷為CV-A6型手足口病,和過去常見的手足口病明顯的差別是,它和風疹、藥疹、水痘有點類似,出疹子的面積更廣,而且疹子很密集,看起來很可怕。
  • 手足口病的特徵及症狀
    多發生於5歲以下兒童,表現口痛、厭食、低熱、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現小皰疹或小潰瘍,多數患兒一周左右自愈,少數患兒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腫、無菌性腦膜腦炎等併發症。個別重症患兒病情發展快,導致死亡。目前缺乏有效治療藥物主要對症治療。由於夏秋交替之際是該病的高發期,所以對於每年9月入園的那批寶寶來說,存在大面積爆發的可能,家長需要格外的注意。
  • 天熱了,手足口病進入高發期 孩子若高燒別驚慌
    昨天下午,金華市中心醫院發熱門診,長長的隊伍裡,一溜兒都是抱著孩子的家長。最近,中心醫院最多的時候,一天要接診60來個手足口病的小患者。手足口病的典型症狀是:手足口和臀部有紅色疹子而且周圍有紅暈;高熱不退、頭疼、精神差、表情淡漠、嘔吐。
  • 又到了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家裡有寶寶的一定要注意啦!
    手足口病是一種由腸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以嬰幼兒發病為主,由於這種病毒適合在夏季環境下生存,所以每年的夏季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主要症狀是發燒和手足口三個主要部位出現丘疹樣的皮疹。主要症狀手足口病潛伏期一般3-5天,一般常見於5歲以下孩童,沒有明顯先期症狀,因此家長一定要時刻留意孩子的身體狀況。手足口病是一種發病急、傳播快嬰幼兒傳染病,在幼兒園的集體環境中,一旦有人染病就很容易相互傳染。
  • 注意!又到手足口病高發季,成人也可能是病毒攜帶者
    讓家長們頭疼的手足口病又要來了。 手足口病往往從4月起進入高發期,但今年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措施到位,陽江手足口病的發病率較低。但隨著幼兒園陸續開學,手足口病仍存有反彈甚至爆發的風險。
  • 手足口病進入第二個高發期,孩子有這6種症狀,需馬上就醫!
    「手足口病」就是其中的一種,而且這段時間它也進入了每年的第二個高發期,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躲過,但有時候又會不小心「中招」。 手足口病引起的發熱通常會持續2~3天,體溫一般低於38.5℃。 在舌頭、牙齦和/或兩頰內側等口腔部位出現水皰,痛感明顯,這些水皰初期為細小紅點,後形成潰瘍。
  •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 手足口病應該這樣治療
    小孩手足口病症狀手足口病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手足口病有三到七天的潛伏期,小孩得了手足口病之後,初期會出現發熱、咳嗽、流涕等類似上呼吸道感染的症狀,隨著病情發展,患兒的手、足及口腔會出現皰疹,皰疹發癢發疼;由於口腔患處疼痛,患兒食慾下降,精神不振。
  • 手足口病高發,小心孩子中招 醫生提醒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
    4月-7月,手足口病等疾病進入高發期。 5月來,僅長沙市中心醫院就接診了近7000例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峽炎患兒,醫生說自己的診室都要「被孩子包圍了」。市疾控中心提醒,預防手足口病最好是保持良好的個人衛生和環境衛生,少帶孩子去人口密集和空氣不流通的地方。家長平時和孩子親密接觸時也要多注意。
  • 手足口病高發期又來了!健康空調來幫忙
    9個月的火火,15日開始發燒,16日入院,最高燒至40℃,口腔內全是皰疹,病程中出現高熱搶救一次,呼吸不暢憋氣吸氧搶救一次,也確診為了手足口病。寶寶越越13日就開始發燒,在21日至23日低燒高燒反覆,被確診為支氣管炎。沒有寶寶的小編看到這篇報導都觸目驚心,不知道有寶寶的媽媽們看到這樣的報導會有什麼想法。
  • 手足口病幾天能好?這樣做可避免感染此病
    每年四五月份都是手足口病的高發期,對於家有小朋友的家長來說,真的是聽到手足口病都會覺得害怕。如果不幸感染手足口的話,寶寶的口腔和四肢會長出很好的皰疹,嚴重的影響了寶寶的健康。對於家長來說真的很想知道如何才能避免感染手足口病,如果不小心感染手足口病的話需要多少天才能痊癒。
  • 手足口病傳染係數是新冠病毒3倍 手足口病的傳播途徑
    手足口病是一種常見於五歲以下的寶寶出現的急性傳染病,在夏秋交替的時候,是該病的高發期,所以對於每年九月份要進入幼兒園的這一批寶寶們來說,會存在大面積爆發的可能,這個時候家長也要格外的注意。但是家長們也不用過於,擔憂絕大多數被感染的寶寶會在1到2周之內治癒,但是也不排除極少數的寶寶可能會出現比較危險的情況,例如患上腦膜炎或者引起眼睛發炎的併發症症,嚴重的話還會導致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