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1日下午,2019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深圳)大鵬分展場推廣會暨參展人工作坊(第二期)在大鵬所城南門城樓2樓成功舉辦。本次推廣會暨參展人工作坊以大鵬分展場展覽主題——「時間之海」(The Sea of Time)為切入點,主要探討大鵬在地緣維度上的獨特性,延展出灣區發展與生態永續、歷史遺存的利用與交互升級等話題。本次展覽由深圳市大鵬新區管理委員會指導,深圳華僑城東部投資有限公司主辦,深圳華僑城鵬城發展有限公司、深圳市上啟文化藝術有限公司承辦,將於2019年12月開幕,展期為3個月。
出席的嘉賓、領導合影
本次推廣會暨參展人工作坊由策展人楊勇主持,出席領導包括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大鵬管理局副局長馮屹,大鵬新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副局長翁松齡,大鵬古城博物館館長胡勇,深圳華僑城東部投資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深圳華僑城鵬城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盧紅綱,深圳華僑城鵬城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迎春、副總經理李敏。阿斯瑪·卡茲米(Asma Kazmi)、黃偉文、江衡、阮文韜、史建、張之楊、鍾波濤、鍾剛等八位參展人也來到現場參與分享和討論。
策展人楊勇發言
推廣會首先發布大鵬分展場宣傳片,向嘉賓和觀眾展示了大鵬分展場的展覽主題和策展理念,記錄了多位參展人在大鵬進行在地調研和創作的瞬間。據悉,本次展覽將從歷史傳承、空間梳理、藝術介入、產業交互四個角度開展實踐,通過系列展覽、工作坊、公眾活動、競賽等形式,以包容性的理念探索構築出區域升級發展的路徑。
現場討論
在討論環節,受邀嘉賓從各自研究領域出發,開啟以「時間之海——濱海歷史場域更新與發展」為主題的討論,深入分析大鵬所城和較場尾這兩個地理位置鄰近、空間異質化發展的區域,在未來城市升級和旅遊業發展背景下,進行傳承與創新、多元化更新的方式,為大鵬分展場的展覽籌備和在地研究工作提供了更具實踐性的理論指導。
現場討論
針對大鵬所城所面對的傳承和創新、保護和運用,以及多元化升級的難題,參展人黃偉文以大鵬所城的傳統文化和文物價值出發,向在場的嘉賓及觀眾分享了大鵬所城與人、與區域、與城市之間的關聯,提到了所城與城市更新的關係。他認為大鵬、南頭兩個所城記錄著深圳的歷史,都是和當代生活、當代漁民、當代居民混雜在一起,給深圳的城市發展留下一個特別大的難題。雖然文創旅遊對於所城來說是一個緩衝,但還可以做得更真實一點,讓文化含量更高的內容與大鵬所城相互融合。通過展覽和「講故事」的方式,深入挖掘所城歷史,在歷史保護和文物保護的框架下,兼顧本地居民、房東的居住利益,同時鼓勵新文化產生,有助於推動歷史建築的保育與傳承。
參展人黃偉文
參展人鍾波濤認為,當政府、機構、藝術家及當地居民的共同參與和介入討論,讓公共事務展現出新的活力。大鵬所城具備旅遊的片斷性,但缺乏居住的生活性,他建議各方多關注所城的交通狀況,改善節假日堵車嚴重的問題,增加持續的生活性。阮文韜則從香港皇后碼頭保育、日本瀨戶內國際藝術祭等案例,提出「海上坐船」的概念,為整個旅遊、觀展過程提供新的體驗。
參展人鍾波濤
參展人阮文韜
參展人們在討論會上表達了自己的觀點,並對所城的更新提出了新的建議。現場觀眾就本地文化、歷史高度等方面提出大鵬所城規劃的相關問題,並與參展人們進行交流和討論。2019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大鵬分展場,將帶領更多人走進最具有歷史文化底蘊和生態價值的大鵬新區,成為開闢展示深圳歷史根脈和文化精神的新窗口。
推廣會現場
兩年一度的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是全球唯一一個以「城市和城市化」為固定主題的展覽。2019深港城市\建築雙城雙年展大鵬分展場由深圳市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大鵬所城、濱海民宿小鎮較場尾兩個片區構成。在大鵬新區探索實現「世界級濱海度假區」發展目標的指導下,本次展覽將為大鵬區域產業升級發展帶來持續推動力。
原文轉自:雅昌藝術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