殘疾輔助器具法律依據及司法鑑定

2020-10-05 桂林市華源司法鑑定所

殘疾輔助器具法律依據及司法鑑定

一、法律依據:

1.《工傷保險條例》 第三十二條 工傷職工因日常生活或者就業需要,經勞動能力鑑定委員會確認,可以安裝假肢、矯形器、假眼、假牙和配置輪椅等輔助器具,所需費用按照國家規定的標準從工傷保險基金支付。

第四十七條 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在平等協商的基礎上簽訂服務協議,並公布籤訂服務協議的醫療機構、輔助器具配置機構的名單。具體辦法由國務院社會保險行政部門分別會同國務院衛生行政部門、民政部門等部門制定。

第四十八條 經辦機構按照協議和國家有關目錄、標準對工傷職工醫療費用、康復費用、輔助器具費用的使用情況進行核查,並按時足額結算費用。

2.《醫療事故處理條例》(2002年9月1日):第50條第6項 殘疾用具費:因殘疾需要配置補償功能器具的,憑醫療機構證明,按照普及型器具的費用計算。

3.《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26條: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4.《侵權責任法》第十六條:「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損害的,應當賠償醫療費、護理費、交通費等為治療和康復支出的合理費用,以及因誤工減少的收入。造成殘疾的,還應當賠償殘疾生活輔助具費和殘疾賠償金。

根據以上法律依據,除工傷由輔助器具配置機構評定,費用由工傷保險基金支付。其他人身損害司法解釋中規定了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費用標準欠妥當。因各家機構配製的器具型號、功能均有差異,在市場經濟下,器具價格也是差異較大。導致司法實踐中難以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 殘疾輔助器具的適用標準及具體價格,應該以鑑定機構的鑑定結論為準,而不是配製機構的意見。



二、殘疾輔助器具司法鑑定

殘疾輔助器具是指能夠有效地防止、補償或代償、減輕或消除損傷、活動限制和參與限制,提高、維持或改善傷殘者功能的任何產品、器械、設備或技術系統。通俗地說,凡是能夠有效減輕殘疾影響, 提高傷殘者生活質量和社會參與能力的器具。其主要作用: 1) 功能代償的作用; 2) 功能補償的作用; 3) 支撐和穩定的作用; 4) 預防/矯正畸形作用; 5) 促進和改善功能的作用。

依據司法部《人身損害後續治療項目評定指南》(SF/ZJD0103008-2015)第3.2條,後續診療費指原始損害的病情穩定或針對原始損害的治療結束後,傷者仍遺留系統、器官或組織的功能障礙,為降低這些功能障礙而必需的後期治療、康復以及殘疾輔助用具配置等項目。一般包括二次手術、繼續用藥、康復、殘疾輔助用具等。

《指南》3.7 假肢 是指用於整體或部分替代一個缺失或缺陷肢體的體外使用裝置,又稱假肢裝置。

《指南》10.10 創傷性肢體離斷 a) 康復訓練。 b) 安裝假肢2),穿戴假肢後的康復訓練。 c) 肩部離斷者可安裝肩部假肢。 d) 肘上缺失者可安裝上臂假肢。 e) 腕上缺失者可視情況安裝前臂腕離斷簡易假肢、前臂手等。 f) 手(指)缺失者,可行斷指再植及移植手術治療,可配置部分手假肢。 g) 足部缺損者可視情況配置部分足假肢,矯形鞋等。 h) 單側踝上截肢者,可視情況配置踝離斷假肢、小腿假肢、雙拐等殘疾輔助器具。 I) 單側膝上截肢者,可配置膝離斷假肢、大腿假肢、髖離斷假肢、輪椅和雙拐等殘疾輔助器具。 j) 兩肢以上缺失者可配置輪椅、電動起立床等輔助器具;待康復訓練滿 6 個月評估合格後,行相應的輔助器具評價。

假肢的更換期限:成年人配置假肢的更換期限,一般按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規定的產品使用壽命來確定,或參考假肢生產單位的產品說明書中規定的產品使用壽命來確定。

未成年人(年齡未滿18周歲)配置假肢產品的更換期限,除根據產品的使用壽命外,還要考慮肢體傷殘者的生長發育情況,年齡未滿18周歲前,假肢產品每年至少需要更換一次接受腔或者也可以每年更換一次假肢。

假肢日常維修費用:包括假肢的保養和更換易損件的費用。

假肢配置的費用,不包含配置假肢時的交通食宿及護理費用。

殘疾輔助器具費不僅僅是假肢,還主要包括(1)肢殘者用的支輔器、假肢及其零部件,假眼、假鼻、內臟託帶、矯形器、矯形鞋、非機動助行器、代步工具(不包括汽車、摩託車)、生活自助具、特殊衛生用品;(2)視力殘疾者使用的盲杖、導盲鏡、助視器、盲人閱讀器;(3)語言、聽力殘疾者使用的語言訓練器、助聽器;(4)智力殘疾者使用的行為訓練器、生活能力訓練用品。(王利明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釋義〉第76頁)。

另輔助器具基本配置目錄可參照中國殘疾人聯合會2010年3月19日殘聯[2010]50號關於印發《殘疾人輔助器具基本配置目錄》的通知。

殘疾輔助器具鑑定需要的資料:被鑑定人病歷,醫學影像資料等。鑑定檢驗:1.測量殘肢的尺寸;2殘肢的醫學影像資料;3檢查殘肢的皮膚,有無疤痕,有無神經痛;檢查殘肢的軟組織;檢查殘肢骨骼,有無骨突、骨刺;檢查殘肢有無患肢痛;檢查殘肢的肌力;4檢查殘肢關節的活動範圍。5詢問受鑑定人有無影響假肢安裝和使用的疾病。

鑑定意見書應包括:被受鑑定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性別、出生日期、截肢日期,殘肢檢查和測量的基本情況;被鑑定人適宜配置的假肢產品的品種;假肢產品的價格;假肢產品的更換年限;假肢日常維修費用等。

殘疾輔助器具費用賠償年限按20年,或者按人均預期壽命(目前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數據)減事故時的實際年齡計算年限。賠償年限多由法院審理評定。


相關焦點

  • 不安裝殘疾輔助器具可以多主張護理費?法院不予支持
    後經司法鑑定認定,彭某右下肢踝關節以上缺失傷殘等級屬七級,目前屬部分護理依賴等。彭某向一審法院主張要求胡某及貨車投保的保險公司賠償殘疾賠償金、護理費等費用,其中護理費,彭某主張終身護理,但未主張殘疾輔助器具,也主動放棄對護理期間和殘疾輔助器具費用的鑑定。
  • 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計算年限應如何確定
    原告在訴訟中對敖某傷後殘疾器具費用一項主張為:按照鑑定意見確定的單價及更換年限,計算至原告敖某年滿七十周歲時止,為540000元。四被告對此提出異議,認為這部分計算過高,應當按照20年計算使用年限。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關於審理道路交通師傅賠償案件若干問題的解答》第五條規定:「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問題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十二條的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賠償期限參照護理費的賠償期限確定。即:殘疾輔助器具費的賠償期限根據受害者的年齡、健康等狀況等因素確定,但最長不超過二十年。
  • 司法鑑定人出庭的法律依據及法律責任
    司法鑑定人出庭的法律依據及法律責任一、《司法鑑定程序通則》第五章 司法鑑定人出庭作證  第四十三條 經人民法院依法通知,司法鑑定人應當出庭作證,回答與鑑定事項有關的問題。  第四十四條 司法鑑定機構接到出庭通知後,應當及時與人民法院確認司法鑑定人出庭的時間、地點、人數、費用、要求等。  第四十五條 司法鑑定機構應當支持司法鑑定人出庭作證,為司法鑑定人依法出庭提供必要條件。第四十六條 司法鑑定人出庭作證,應當舉止文明,遵守法庭紀律。
  • ...給付年限能否請求侵權人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殘疾賠償金
    2014年賀美依據2004年5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三十二條第一款「超過確定的護理期限、輔助器具費給付年限或者殘疾賠償金給付年限,賠償權利人向人民法院起訴請求繼續給付護理費、輔助器具費或者殘疾賠償金的,人民法院應予受理。
  • 江西省人民政府 政策文件 法醫臨床司法鑑定若干問題執業規範(試行)
    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司法鑑定行業得到了飛速地發展,司法鑑定基本滿足了訴訟的需要,保障了司法活動的順利進行。但司法鑑定執業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如:司法鑑定部分專業領域缺乏技術標準或技術規範不明確,或雖有標準、規範但比較原則、彈性較大,容易產生歧義,導致在司法鑑定實務中標準理解不一致,執行標準尺度不一的情況,造成同類案件鑑定意見差異較大,引發鑑定爭議,成為影響司法鑑定事業健康發展的一個瓶頸問題,一定層面上影響了司法鑑定行業的公信力。為了解決這類問題,進一步提升司法鑑定證據質量,保障司法活動順利進行,引導本行業健康有序地發展。
  • 吉林省四平市殘聯聽力殘疾兒童康復輔助器具設備採購項目詢價採購...
    吉林省四平市殘聯聽力殘疾兒童康復輔助器具設備採購項目詢價採購公告  項目概況  四平市殘聯聽力殘疾兒童康復輔助器具設備採購項目採購項目的潛在供應商應在網上獲取採購文件,並於 2020年12月15日13點00分(北京時間)前提交響應文件。
  • 民事訴訟法釋義: 民事訴訟法的立法依據
    第二,民事審判工作的經驗和實際情況是制定民事訴訟法的實踐依據。我國民事審判工作早就確定:依靠群眾,調查研究,就地解決,調解為主的民事審判工作方針。   民事訴訟法在總結司法工作經驗的基礎上,將司法的經驗用法律條文固定下來。
  • 關於司法鑑定的合法性和法律效力
    2013年起,四川楠山林業司法鑑定中心已接收了來自包括公安、檢察院、法院以及企業和個人的鑑定委託2000餘件,鑑定相關諮詢上萬個。其中,關於《鑑定報告》或《鑑定意見書》的合法性要求、法律效力、異議處理等是大家比較關心的問題。
  • 關於司法鑑定費用
    隨著普法教育活動的深入開展,人民群眾的法律觀念、法律意識提高,人們拿起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益已經成為普遍的共識。在案件訴訟判決過程中,司法鑑定作為固定證據的重要技術手段之一,在民商事訴訟中越來越顯示出其重要性。法官斷案,往往會依據司法鑑定結果,來認定案件事實並依此作出判決。但司法鑑定是會產生相應費用的,那麼司法鑑定費用由誰來承擔呢?
  • 不幸遭遇車禍,受害人主張事故賠償金額一覽表附法律依據
    發生交通事故可以主張賠償的項目主要包括醫療費、誤工費、護理費、交通費、住院夥食補助費、喪葬費、殘疾賠償金等等。下文羅列交通事故賠償項目具體金額的計算公式以及法律依據,希望對有需要的人有幫助。殘疾輔助器具費賠償標準  《人身損害賠償解釋》第26條規定,殘疾輔助器具費按照普通適用器具的合理費用標準計算。傷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參照輔助器具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相應的合理費用標準。輔助器具的更換周期和賠償期限參照配製機構的意見確定。
  • 走在實處 情暖人心 市中院為幫扶聯繫戶送去殘疾輔助器具
    走在實處 情暖人心 市中院為幫扶聯繫戶送去殘疾輔助器具 2020-04-17 17:2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關於建設工程司法鑑定常見法律問題的辨析
    而司法鑑定即為鑑定人運用科學技術或者專門知識對訴訟涉及的專門性問題進行鑑別和判斷並提供鑑定意見。筆者根據建設工程法律服務領域遇到的關於司法鑑定的相關問題,對該類問題結合相關典型司法案例加以分析。本文將從司法鑑定的性質及對象、法律效力、啟動程序等六方面,結合近兩年最高人民法院(下稱「最高院」)司法判例,對涉及司法鑑定的相關問題進行辨析,並通過如下六個問題的問答梳理來進行歸納和總結。
  • 帶你初識神秘的司法精神病學鑑定
    司法精神病學鑑定又稱精神疾病司法鑑定或法醫精神病司法鑑定,是司法精神病學的一門分支學科。它
  • 細緻入微+專業技術 司法鑑定維護公平公正
    ,人民法院通知司法鑑定人出庭說明鑑定意見及其依據。當事人被打傷後,應當先到公安機關報案,公安機關立案後,可由公安司法鑑定部門進行鑑定,也可以由公安機關委託有資質的司法鑑定機構進行損傷程度鑑定。法醫臨床鑑定,需要區分損傷的類型來確定鑑定時機。以原發性損傷為主要鑑定依據的,傷後即可進行鑑定;以損傷所致的併發症為主要鑑定依據的,在醫療終結、傷情穩定後進行鑑定。
  • 「筆跡鑑定+司法救助」讓申請人看到希望
    今年7月中旬,腿部殘疾的王某和父親來到石家莊市長安區檢察院對一起民事生效判決申請監督。原來,王某前夫在夫妻婚姻存續期間,未經她允許將家庭共有房屋抵押擔保,瞞著她借貸了80萬元,還替她籤字將其列為擔保人。2018年,因前夫無力償還借款,債權人將前夫和她訴至法院。在訴訟期間,前夫未出庭應訴,也沒有通知她。
  • 人身損害賠償案件司法解釋(2021)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會法》若干問題的解釋〉等二十七件民事類司法解釋的決定》修正)為正確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依法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等有關法律規定,結合審判實踐,制定本解釋。
  • 我省出臺殘疾人基本型輔助器具適配補貼新政策
    近日,省殘聯、省民政廳、省財政廳、省衛生健康委聯合制定了《江西省殘疾人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補貼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補貼辦法》)。《補貼辦法》包括總則、補貼對象、補貼目錄和補貼標準、申請和審批流程、機構組織與管理、資金保障與監管、附則等七個章節,共24項條款,後附輔助器具補貼目錄和申請表,以「保基礎、全覆蓋」為基本原則,以「基本型、大眾化」為重點,建立對殘疾人適配基本型輔助器具施行貨幣化補貼的長效保障機制。
  • 南京溧水中山路社區發放殘疾人輔助器具
    法制網訊(通訊員 開航 徐明秀 朱晨)12月13日,溧水永陽街道殘聯聯合中山路社區工作人員、社區志願者,對轄區內視力、聽力、肢體重度殘疾部分家庭送溫暖,免費發放殘疾人輔助器具。此次輔助器具的發放是在前期康復需求篩查的基礎上進行的,通過對每位殘疾人進行評估,根據殘疾人的不同特點,針對其因殘疾所喪失的功能,結合其生產生活的環境和不同的輔助器具的補償功能進行適配。最大限度地發揮輔具康復治療及預防的作用。在發放現場,社區志願者和社區工作人員認真為殘疾居民講解輔具使用方式及注意事項,避免因使用不當造成輔具損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