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年高考延期到7月7日至8日舉行。在當前疫情下,考生、家長在做好高考防疫工作,積極備戰高考的同時,還需要警惕網上一些被「打假」的高考舊新聞、舊消息出來蹭熱度,吸引眼球,擾亂高考秩序,引發考生與家長的焦慮情緒。如花錢可買「高考真題」「絕密答案」,花錢能改高考成績等等,大家千萬要識別這些謠言,勿信謠勿傳謠,為高考加油!
謠言1:
花錢可買「高考真題」「絕密答案」
關鍵詞:花錢、買試卷、買答案
每年都會有不法分子在釣魚網站上兜售所謂「高考真題」「絕密答案」等,標榜「準確率極高」「違約退款」等誘惑信息,並以「預付訂金」的名義要求用戶先付款。還有聲稱可以花錢僱傭「槍手」替考的。有的不法分子借傳送「樣題試卷」的名義向用戶電腦或手機發送病毒,套取用戶信息。
案例:2018年高考前夕,呼和浩特市警方破獲一起販賣所謂「高考試題」案件。據悉,有人以「某某考神」「某某教育」為QQ名,建立了「2018高考內部押題」等大量QQ群組,大肆宣傳以每套300元的價格出售高考原題,並保證「每科一半真題」「6月6號上午6點拿到高考真題,下午5點準時發出」。在掌握確鑿證據後,辦案民警將犯罪嫌疑人戴某某抓獲。經過審訊,犯罪嫌疑人戴某某對其詐騙行為供認不諱。戴某某交代,所謂的高考真題,實際上是以每套200元的價格在網上購買的一套高考模擬試卷。
提醒:高考試題屬於國家絕密級材料,其保管和運送都有嚴格的管理措施,所有接觸試卷的人員都實行封閉式管理。廣大考生及家長不要存在僥倖心理,不要相信所謂的提前拿到高考真題和答案。在網上購買所謂「高考真題」「絕密答案」,都是騙子發布的虛假信息。購買涉密材料本身也是違法,切勿嘗試。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明確規定,在法律規定的國家考試中,「組織作弊的」「為他人實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幫助的」「為實施考試作弊行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試題、答案的」「代替他人或者讓他人代替自己參加第一款規定的考試的」,都屬於違法行為。
謠言2:
丟失準考證,急轉尋考生
關鍵詞:高考、撿到、準考證、聯繫電話
每年高考開考當日,網上都會流傳××考生準考證丟失的信息。廣大網民看到後替考生著急,迅速在群內和朋友圈轉發,短時間形成影響範圍較大的輿情。事件發生後,教育部門迅速核實發現有的考生根本沒丟失證件,有的信息完全匹配不上,可以說基本上都是虛假信息。公安機關也證實所留手機號一般都是詐騙電話。詐騙分子虛構情景騙取社會善良。若有好心人按照電話號碼回撥,並且按電話提示音操作,就可能掉入吸費陷阱。
案例:2016年,「朋友撿到一個準考證,有認識的通知一下:姓名:白婭倩,考點:一中,考場:013.座號:11.準考證號:204101311.聯繫電話159****8941.擴散,擴散,別耽誤孩子高考。幫助他人手留餘香!」這是一則在網絡上流傳多年的虛假消息。2017年多地出現準考證丟失的信息,丟準考證的成了「劉明煒」「楊雷雷」「孫超」「黨喜龍」等。2018年「劉明煒」「劉明婷」同學再丟準考證,內容完全照搬了往年的套路。
提醒:看到類似信息後,建議先跟考生所在中學或各省級招生考試機構公布的舉報電話聯繫確認,不建議在未經核實的情況下轉發,或撥打信息後留的聯繫電話。
謠言3:
某地高考閱卷老師冒死揭露閱卷內幕
關鍵詞:高考 閱卷 內幕
每年高考結束,成績公布前後,網上總有人炒作某地的高考閱卷工作極不嚴肅,閱卷教師甚至不管對錯,亂打分。事實證明,發布這些帖子的人往往是出於好奇,還有的高考成績落差比較大或不理想的考生和家長一廂情願認為是閱卷出了問題,武斷猜測亂發信息。
案例:某知名論壇上曾出現了一篇「高考閱卷老師冒死揭露內幕,學生前途就是這樣被耽誤」的帖子。發帖人聲稱曾參與過某省高考閱卷工作,閱卷教師只為趕進度,或者不管對錯亂批閱,或者「一分鐘批作文」,草菅人命。此貼涉及高考內容,吸引眼球,迅速成為熱點,在各大論壇轉載。部分網友大呼「難怪自己當年高考分數低於預期值,原來就是這樣被坑的」。教育部門和公安機關迅速落地查人,據發帖人交代,其只是為了好玩,想吸引網民關注,提高知名度而已,自己也沒有參與過高考閱卷工作,有的是聽傳言,自己做了演繹,已認識到事情的嚴重性,自行刪除了內容並向社會道歉。
提醒:高考閱卷是非常嚴肅的工作。目前通行的「網上閱卷」,從制度設計到實際操作更加體現了公平公正。比如多數省閱卷教師要過「三關」,即資格關,凡是參加評卷工作的中學教師均必須是具有中教一級以上職稱的骨幹教師,科組長和題組長由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具有副教授以上職稱的大學教師擔任,不符合以上資格的一律不得參加評卷;培訓關,所有評卷教師都必須進行評分標準的培訓,熟練掌握評分標準和要求,沒有參加評分標準培訓的一律不得參加評卷工作;考核關,所有評卷教師都必須通過考核,評卷前,每位評卷教師須在10份考核卷中至少通過7份,在評卷過程中還做不定期的考核,兩項考核不過關,一律不得正式評卷。正式評卷前,要先進行試評,根據評分參考以及考生答卷的實際情況,制定科學合理的評分細則,正式評卷時嚴格按照評分細則執行。閱卷一般實行「一人評一題」制度,保障評卷質量。對於語文和英語的作文,更是採取不同教師的「雙評」制度,「雙評」超過一定誤差,則提交第三位教師進行「三評」,確保評卷準確有效。另外,還有嚴格的評卷質量監控程序,對評卷員的評卷質量進行全程檢查、複查和修正,全程監督、糾正評卷教師評卷工作可能出現的寬嚴把握不一的現象。
謠言4:
大數據預測錄取概率 一對一諮詢填報志願
關鍵詞:高考、大數據、填報志願、錄取概率
每年高考志願填報前夕,總有中介或網站宣稱掌握內部大數據。各地教育考試院已明確表示,沒有跟任何社會性機構或企業合作,考試院按照教育部信息公開工作要求,對招生計劃、錄取結果等數據均已進行公開,報考志願前均向考生印發了志願參考資料供研究填報。商家所謂的「內部大數據」純屬造謠,無非是營銷口號,其數據的準確性還有待推敲,而且志願填報存在一些不確定性因素,如考生本次高考發揮會影響成績變化、別的考生志願填報情況等。
案例:某教育培訓機構在其網站上打出「精準填報志願」「一分不浪費」等廣告,考生可以一次購買2萬元、1萬元等不同面額的VIP卡,享受一對一的「精準」指導。高考錄取結束後,記者對購買VIP卡的考生和家長進行了採訪,考生和家長普遍反映公司提供的志願指導專業性不足,而且部分數據不準確。而教育部門印發的近三年的錄取數據、公開解讀的填報志願技巧及密切關注考試院錄取動態信息更準確、更實用。
提醒:奉勸家長和同學們,在面對這些填報志願APP、廣告時需謹慎,提高警惕。
謠言5:
花錢能改高考成績
關鍵詞:熟人、黑客、花錢、更改、高考、成績
每年高考後便有考生和家長經熟人介紹或網上獲悉,得以認識能通過「黑客」進入高招辦系統的高人,修改高考成績,同時索要高價「服務費」,學生們就能得到滿意的成績。
案例:2015年高考結束後,秦淮警方發現轄區內出現以改分數為誘餌的詐騙案件。家住秦淮區的張女士與劉先生就被騙走了近萬元。後經警方偵破,嫌疑人張某交代,其在網上以「黑客」身份發布信息,號稱可以修改高考、大學考試成績,並向受害人索要數千到數萬元不等的「服務費」,這幾年年年都有人上當。
提醒:自稱可修改高考分數的網絡帖子純屬騙局。所謂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數在技術上也行不通。因為高考網上閱卷並非在網際網路上,而是採用內網閱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考生成績發布前都做了原始數據存檔和數據異地備份,通過網絡公布後,考試院會對網上信息進行監控匹配,網站均設立嚴密的防黑客病毒攻擊系統。
謠言6:
老賴女兒高考710分,高校拒絕錄取
關鍵詞:高考、高分、拒絕錄取
每年高考後,網上總會流傳有關「老賴」子女高考未被錄取的故事, 各版本情節相同,都是因為父親是「老賴」,女兒考了710分卻未被錄取,不同的只是考生名字不一樣,今年你看到的是「瀟瀟」,明年可能變成「李娟」「小霞」「露露」。
案例:2019年,網上流傳「老賴女兒高考710分,高校拒絕錄取」的消息。有位姑娘叫小霞,她高考考到了710分的高分,按道理說,其實這個分數已經能上北大清華,但是小霞卻被高校拒絕了,拒絕錄取原因就是因為父親因為生意周轉,借了貸款,隨後錢也賺到了,但是卻拒絕還這筆錢,於是一高校就覺得小霞的父親道德敗壞,拒絕接受這樣的家庭的孩子。
提醒:法律對失信被執行人採取信用懲戒措施,只是限制上高收費的貴族學校,不能把正常的義務教育和高學歷教育等正常的上學都列為限制。
謠言7:
交錢包上大學、花錢買「內部指標」
關鍵詞:中介、熟人、交錢、包上大學 招生 指標
隨著一年一度高考錄取的開始,個別中介機構和個人利用部分學生及家長上學心切、不了解相關政策的心理,使出各種手段坑騙考生。有的亮出 「 內部招生 」 、 「 計劃外招生 」 等幌子,有的打出 「 交錢指路 」 、 「 有路子,低分花錢就能上重點、念熱門專業 」 等招牌,更有甚者偽造高校錄取通知書騙取錢財,往往拿到錢後就逃之夭夭。
案例:某些非法中介人員自稱是高校或招生部門某領導的熟人、親戚,宣稱可幫忙達到二本分數線的考生錄取到一本院校,達到三本分數線的錄取到二本院校,還可以從普通專業調到熱門專業,「 只要交幾萬元,就包你上某某大學的熱門專業。落榜甚至分數低於 2 00分也沒關係,照樣可以上大學」,從中騙取大量錢財。
提 醒:高考招生制度是國家基本教育制度。經過40多年不斷改進完善,我國已經建立起了一整套科學規範、監督有力、公平公正的考試招生體制機制。高考招生錄取工作都是在網上進行,並嚴格執行已公布的招生計劃,根本不存在所謂的「內部指標」,更不會向家長收取高額費用。
值得注意的是,「英語退出高考」「分值改變」「分等級」「高考改革,高一、分班考試」這些統統都是假的!
高考英語取消了?
真相:2020年高考,全國仍然實行目前的考試方式,科目、分值不變。英語退出高考一說,不可信。
降低英語學科分數在高考招生中的權重?
真相:英語150分的分值目前沒有任何方案提出要降低。
英語分等級,英語不夠等級不能錄取?
真相:高考招生不會僅僅依據英語成績來決定是否錄取一名考生。此類突出英語的重要性,一看就是一些社會英語輔導機構的宣傳伎倆,請考生與家長無需理會。
「高考改革,高一、分班考試」臆測!
真相:高考改革方案是政策性的內容,根本不可能涉及此類學校管理內容。而且分班考根本與高考無任何關係。
小編在這裡附上2020年高考防疫關鍵措施10條,祝福高考學子,加油!
[1] [2] 下一頁尾頁
首頁上一頁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