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真是需要管理,面對越來越多的思想、觀點、看法、環境、現實、經歷,每個人都衍生出自己的個性與論證,一件事情的發生,最表面的是"眼球經濟"、隨後利益、傷害、損失,全都可以用數字去計算出來的"值"。
我就想知道,有沒有人去計算過"事件"本身背後的故事?而且我認為了解事件背後的故事比只看"事件"的表面因素更為重要,即事業環境因素與組織過程資產的重要性。對待一件事物不能從簡單的表面去評價,以前我總是想說什麼就說什麼,而現在我選擇了解完事情的緣由客觀的去評價事實,有依據的看待問題。這也是在欣旋培訓受到的啟發。
我們來看一個人物兩個小故事:
故事一《聖經》人物——我們稱為"信心之父"的亞伯拉罕,這個名詞、人物,有些人知道,有些人不知道。在當我第一次聽到"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時候,這個標題充分體現出了"標題"本該有的價值,就是讓我去讀,去了解"信心之父-亞伯拉罕"這件事情。但說句實在話,當我在了解完這位"信心之父-亞伯拉罕"的事跡後,我真的不覺得他是什麼好人,他的生平真的不堪入目,讓人看完就想吐,"牛B"都快吹爆了!好的地方,亞伯拉罕本身家庭環境比較優越。在古猶太社會,每個家庭的長子都可以繼承比其他兄弟更多的家產,並且還可以繼任家長的位置。亞伯拉罕原名亞伯蘭,正是家族中的長子,繼承的產業比他幾個弟兄要多,後改名亞伯拉罕。故事說到這裡,《聖經》第9頁創世紀12:1,"神呼召亞伯蘭"去幹啥幹啥,我就想,上帝(老闆)看中亞伯拉罕(高管)有錢有能力,委派任務給高管去實現老闆的目標,這不就是古代的項目經理嘛!之後亞伯拉罕按照"老闆"的吩咐離開了本地去到了迦南地(現巴勒斯坦及周邊組成的一個地區)在那裡給老闆建了一座祭壇。就因為這所祭壇而被後人稱為"信心之父"。不可否認,我們這位項目經理在第一次的時候項目獲得第一次成功,可見這位老闆沒有看錯人。那為什麼我會認為他不是好人呢?
故事二創世紀12:10,當時迦南地鬧饑荒,亞伯拉罕就帶著全家去到了埃及,他妻子在當時是個美麗夫人,亞伯拉罕知道當時埃及的國情,在快到埃及的時候,擔心自己因被自己妻子的美貌所害,就讓自己的妻子說謊稱是自己的妹妹,他自己也稱是其哥哥。果然在覲見埃及法老時,法老看中亞伯拉罕妻子的美貌用很多的財富與之交換,作為丈夫的他就這樣把他妻子給賣了。這是讓我想起了PMBOK第61頁3.4.4.2領導者的品質和技能中說講得:尊重他人、誠實可信、遵守職業道德、誠信正直。另一方面從婚姻關係的角度來講,丈夫為了自保,偽裝成兄妹,最後還把妻子給賣了,還坑了法老一把,法老知道真相後非常驚訝,就將他妻子還給了他並叫手下把他們全家送走。故事講到這裡,真是可笑,這位項目經理不但坑了法老,還從法老那裡得到許多財富,上帝這位"老闆"真是偏心,因為古埃及人不信奉上帝,所以當時災難是直接下到法老的百姓頭上受苦,而法老心疼自己的子民,就主動承擔起這起事件的責任,將"信心之父"的妻子歸還。我想表揚下這位埃及的國王,他是個好國王,同時,從亞伯拉罕的身上發生的,讓我想起欣旋老師說的一句話:"項目經理要跟對老闆"!
總結,現代人需要自我管理的幾個要素:1、投胎技術要專業2、學習能力要強3、做事要踏實4、人品要誠實可信5、要跟對老闆
最後,請問《聖經》中的人物亞伯拉罕當稱為"信心之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