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芪補氣排第一,中醫專家教你:黃芪4種藥效搭配,用對效果更好

2020-12-20 騰訊網

說到黃芪,很多人應該都不陌生,因為它的利用率在中藥材當中還是比較高的。合理使用黃芪,有很多的好處,尤其是補氣這個功效。那麼,黃芪到底有哪些功效?食用黃芪又需要注意哪些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黃芪的功效主要有哪些?

1、黃芪,大家對它的功效,最有印象的應該就是補氣。因為它藥性甘,微溫,可以入脾經,所以,對於脾氣虧虛引起的面色萎黃、精神不振、胃脹等症狀,都有很明顯的改善效果。臨床上常常將它和當歸一起搭配食用,可有效補充氣血。

2、黃芪還可以輔助治療心血管疾病,因為它當中的某些成分,可以降低血液的粘稠度,儘量避免血栓的形成;不僅如此,它還有雙向調節血糖,保護心臟的功效。

3、適當用黃芪泡點水喝,還有助於提高我們身體的免疫力,幫助我們更好的對抗疾病,尤其是秋冬或者流感比較高發時期,可以幫助我們有效防治感冒。

4、很多人,早上起來的時候,會有水腫的表現,還有一部分高血壓患者也會出現,像這些情況都可以嘗試用黃芪泡水來喝,可得到一定的緩解。

黃芪的功效還有很多,比如抗病菌、抗病毒等,平時可以適當用黃芪泡水喝,以此起到養生的功效。

黃芪怎麼吃好?搭配不同,收效各不同

黃芪的搭配方法有很多,搭配的藥材不同,起到的功效也不一樣。使用黃芪,最好是有針對性的進行,建議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食用黃芪,這樣才可以達到更精準的養生效果。下面給大家推薦6個常見的黃芪搭配方法:

搭配一、黃芪大家都知道,可補氣,而人參更是有過之而不及,所以這兩者搭配使用,效果會更高。

搭配二、黃芪還可以與金銀花一起食用,後者有解熱解毒的功效,搭配使用,還可以治療各種腎臟疾病。

搭配三、黃芪搭配當歸泡水喝,可補氣血。

搭配四、黃芪搭配山藥,可起到健脾益氣、補氣血、降低血糖的功效。

不過,需要提醒大家的是:黃芪雖然有很多的功效,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吃,如果盲目食用黃芪,不僅得不到好處,還可以危及自身健康,所以,在準備食用黃芪之前,一定要了解清楚。

這些人不適合進補黃芪,可能適得其反

首先,已經懷有寶寶的女性是禁止使用黃芪的,很容易流產,一定要注意。此外,經期的時候也要儘量避免。

其次,陰虛、溼熱、熱毒熾盛者,也要儘量避免食用黃芪,因為黃芪性味甘、微溫,這些患者服用後,容易加重病情。

再次,感冒期間也不宜食用黃芪,因為黃芪是固表的,可幫助我們不讓外邪入侵,而感冒的時候,說明病毒已經入侵了,這時候服用黃芪,容易把病毒關在體內,這樣感冒的症狀就會加重。

黃芪雖然很多的好處,但畢竟它還是屬於一種藥材,所以不建議大家長期或大量食用,不然很容易會起到反效果。最安全的做法就是,在食用黃芪之前,請專業的醫生幫你制定合適的調補方案,這樣起到的效果不僅更有針對性,也可以避免用錯黃芪給身體帶來傷害。

你平時會如何使用黃芪呢?

參考資料:

[1]《【健康】黃芪常喝百病少,加一寶功效更好!可惜很多人不知道...》,新浪新聞,2017-05-17

[2]《黃芪泡水喝的功效與禁忌,這類人絕對不能喝!》,東北新聞網,2017-10-02

[3]《黃芪泡水喝的好處多多 哪些人不適合喝黃芪泡水》,人民網,2018-03-26

[4]《秋天吃黃芪,益氣又補脾!》,39健康網,2018-09-2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相關焦點

  • 補氣必用良藥:黃芪
    老人形瘦,面肌淡黃,人們以尊老之稱而敬呼之「黃耆」,老人去世後,人們為紀念他,便將老人墓旁生長的一種味甜,具有補中益氣、止汗、利水消腫、除毒生肌作用的草藥稱為「黃芪」,並用它救治了很多病人,在民間廣為流傳應用。  黃芪始載於《神農本草經》,古代寫作黃耆。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釋其名曰:「耆,長也。黃耆色黃,為補藥之長,故名。」它來源於豆科植物黃芪或內蒙黃芪的乾燥根。
  • 同為補氣良藥 黃芪與人參有何不同?
    黃芪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中藥藥材,黃芪的營養價值很高,而且用來泡水喝養生功效更好。適當的飲用不僅可以提高人體免疫力,而且還能達到保護心血管系統的功效。那麼你知道黃芪怎麼泡水嗎?黃芪泡水喝的功效有哪些呢?黃芪又叫做北芪,其性溫、味甘,能夠補氣固表,是生活中常見的一味中藥,其藥用歷史迄今已有2000多年。
  • 枸杞補腎,黃芪補氣,可以一起泡水喝嗎?
    比如常見的黃芪、枸杞、太子參,靈芝,茯苓,麥冬等。大多數人都知道黃芪是有補氣的效果,而枸杞有補腎、護肝等功效。也經常會有人直接將黃芪和枸杞直接泡水喝。那麼,黃芪和枸杞是否可以泡水喝,兩者一起泡水喝會對身體有什麼好處?接下來介紹黃芪和枸杞,一起泡水喝的功效以及注意事項。
  • 西洋參和黃芪都能補氣,到底哪個補氣更好?哪個會適合你?
    注重養生的人對兩樣東西,應該都是比較熟悉,就是黃芪和西洋參,它們都是用來補氣的,效果也都特別的好,重要的是兩者都不算很貴,一般人都能夠接受。既然兩者都能夠幫助補氣,有人就會將兩樣東西放在一起比較,想要知道兩者之間,到底哪個補氣效果會更好?在用的時候,也能有好的選擇。
  • 「補藥之長」聖藥黃芪烘乾工藝
    黃芪,補氣之聖藥,被李時珍稱為「補藥之長」。本品為豆科植物蒙古黃芪的根。春、秋季採挖,除去泥土、鬚根及根頭,曬至六七成幹,理直扎捆後曬乾。功能主治補氣固表,利尿託毒,排膿,斂瘡生肌。用於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久瀉脫肛,便血崩漏,表虛自汗,氣虛水腫,癰疽難潰,久潰不斂,血虛痿黃,內熱消渴;慢性腎炎蛋白尿,糖尿病。
  • 黃芪補氣第一位?8個方面分析黃芪
    如表氣不固,而汗出,用黃芪配白朮、防風治之,久服必效。方如玉屏風散;也可配浮小麥、麻黃根等。2、陰虛盜汗:可與生地、麥冬等滋陰藥同用。3、急性腎炎水腫:用於陽氣不足所致的虛性水腫,並常與防已、茯苓、白朮等合而用,方如防己黃芪湯。4、慢性腎炎水腫、脾腎虛:常與黨參、白朮、茯苓同用。5、陽氣虛弱:用於瘡瘍久不潰破而內陷,有促進潰破及局限作用。
  • 常用黃芪泡水喝,4個好處或「名不虛傳」!若正確搭配,效果翻倍
    現在的人越來越注重養生,除了會選擇用枸杞泡水喝之外,也開始喜歡上了黃芪。黃芪被稱為「補氣的高手」。俗話說:外行吃人參,內行吃黃芪。在日常生活中堅持用黃芪泡水喝,你的身體也會收穫不小的好處。常用黃芪泡水喝,4個好處或「名不虛傳」!
  • 黃芪是個寶?中醫大實話:正確搭配,養生效果翻倍
    或者說怎麼搭配黃芪,才能讓疾病拒之門外、養生效果翻倍呢?今天就讓大眾微健康的中醫專家來告訴我們真相吧!黃芪是個寶,配什么喝好?3、配桑葉——降低血壓現代醫學證明,黃芪含有的γ-氨基丁酸,是有效的降壓成分,可用來治療高血壓等症;而桑葉中含有的芸香苷、槲皮苷以及槲皮素等物質在進入人體之後具有降低血壓的作用。兩者搭配,降低血壓效果更好,需要的朋友可以搭配起來食用。
  • 黃芪補氣功效第一, 和它搭配百病消退!
    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補充能量 :如果感覺身體氣虛無力,幹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這是「氣虛」的表現,連喝兩天黃芪白朮湯,你會發現整個人非常有活力。防衰老 :益母草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可以有效抗衰老、抗疲勞,以及抑制癌細胞的增生。
  • 黃芪怎麼吃補氣效果最好?5種吃法效果很好!
    黃芪是較為珍貴一味藥材,其含有胺基酸、維生素、蛋白質等營養物質,能補氣固表、利尿、生肌,藥用價值也較為廣泛,那麼黃芪怎麼吃補氣效果最好呢?(3)將雞塊、黃芪、蓮子放入壓力鍋中,倒入清水燉一個小時。 (4)轉砂鍋,放入紅棗煮二十分鐘,再放入枸杞煮十分鐘,最後加入花生油。 3、黃芪當歸茶材料: 黃芪30克,當歸、紅棗各10克。
  • 生黃芪和蜜黃芪?該怎麼用?中醫給出幾個說法
    說起黃芪,很多人都不陌生。黃芪入藥最早始於《神農本草經》,至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被人們譽為「補氣聖藥」。 黃芪味甘,性微溫,氣薄而味濃,有補氣固表、利水、託毒排膿、斂瘡生肌之功。對氣虛乏力、食少便溏、中氣下陷、貧血萎黃等均有很好的治療作用。
  • 黃芪不僅補氣還能消浮腫 如何鑑別真假黃芪?
    《本草求真》記載:「黃耆,入肺補氣,入表實衛,為補氣諸藥之最」,治療肺氣虧虛,短氣虛喘,常與人參、蛤蚧、紫菀、款冬花等補益肺腎、止咳定喘之品同用。   益衛固表。脾主肌肉,肺主皮毛,因此黃芪具有益衛固表之效,治療氣虛衛表不固,自汗惡風。《靈樞》中指出:「黃耆既補三焦,實衛氣……脾胃一虛,肺氣先絕,必用黃耆溫分肉,益皮毛,實腠理,不令汗出,以益元氣而補三焦。」
  • 黃芪堪稱「補氣高手」,謹記「四喝、三不喝」,養生效果事半功倍
    黃芪堪稱「補氣高手」,謹記「四喝、三不喝」,養生效果事半功倍四喝增強心肌收縮力。在平時堅持喝黃芪泡水,能夠幫助加強心肌收縮率,擴張冠狀動脈,幫助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出現心臟衰竭的問題,保護心臟的健康。氣血虛弱的人。
  • 同樣能補氣,西洋參和黃芪到底有何區別?哪個補氣會更好?
    黃芪和西洋參,對於養生人士來說,一點都不陌生。兩樣東西常常會被用來泡水喝,也能相應地給身體帶來好處。兩者也有相似之處,就是都能補氣,價格也都很合理,不算貴平常人都能吃得起。都有補氣的效果,有人喜歡用黃芪,有人則喜歡用西洋參,喜好不同還能產生爭辯,各說各的好。
  • 中醫:黃芪搭配4物,可防上火,經常喝,補氣健脾,氣血也充足
    黃芪是生活中,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了解養生的人應該對它都不陌生,黃芪的保健作用非常好,在幾千年前,我國就已經開始使用黃芪入藥。黃芪最廣為大家所知的應該就是他補氣的作用,經常飲用黃芪水,還有助於身體增強免疫力,對於女性來說,適當飲用黃芪,還具有延緩衰老的作用。
  • 黃芪泡水好處多,搭配幾物換種吃法也不錯,對肝腎還有好處
    而黃芪就是其中之一。黃芪是一種深受中醫喜愛的食材,特別是黃芪的補氣作用,使得黃芪的用途十分的廣泛。女性氣血不足,可以喝黃芪泡水;脾胃不好的人也可以額用黃芪來補氣,調理脾臟;黃芪的利尿作用,自然也對腎是有好處的。只是,別忘了,在中醫的使用中,一般是不會單獨靠一種食材進行調理的,往往都要進行著合理的搭配,黃芪同樣也是如此。
  • 黃芪和它「天作之合」,一起泡水喝,祛溼補氣,給肝腎「大掃除」
    黃芪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一種營養價值非常高的養生保健食材,而且有句老話叫:常喝黃芪湯,防病保健康。黃芪泡水能夠有效地幫助排出身體中的毒素和垃圾,衝刷血管,呵護血管的健康,而且還能夠幫助補氣固表,增強身體的抵抗力和免疫力。如果學會正確搭配的話,養生效果會事半功倍。
  • 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最佳搭配,什麼人不能吃黃芪呢
    黃芪大家是否有過了解呢?黃芪在我國的中醫裡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中藥材,也是具有食療價值的養生食材,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用黃芪來泡水以及煲湯都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適當的搭配一些蜂蜜或冰糖等調味品一塊服用效果可能會更佳,能夠對我們的身體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具有很好的緩解效果,具有補氣血以及滋補肝腎等功效,下面就隨開心養道小騙一起來看看黃芪的功效與作用及正確吃法,不適合吃黃芪的人群有哪些!
  • 生產成績差跟「補氣」有關嗎?小小黃芪解決豬場大問題,怎麼用?
    這不一年過去了,一家人坐在一起,分析兩種養豬模式哪個更好。結果一算,老李豬場生產成績更勝一籌,尤其是母豬產仔數和仔豬活力,PSY(母豬年斷奶仔豬頭數)比小李多1.2頭。小李百思不得其解,仔細一想,父親喜歡逛中藥市場,不僅自己平時泡水、煲湯放一些中藥,也會定期用中藥熬製餵豬,尤其是黃芪用量很大,是不是與這個有關呢?
  • 每天喝杯黃芪水,好處輕鬆收入囊中,學會巧妙搭配,效果更喜人
    經常喝黃芪泡水,能補中益氣、強心固表、利水消腫,能幫助身體美容養顏,輔助降血壓,保護心腦血管,養護肝臟等。經常喝黃芪水,能很好的強身健體,增強免疫力,對身體好處多多。黃芪泡水好雖好,但若只知道用黃芪泡水就有些太虧了。黃芪有很多「黃金搭檔」,經常搭配在一起泡水喝,能發揮更大的功效,養生效果更喜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