境內確診218例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
武漢市衛健委21日發布通報,1月19日22時-1月19日24時,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死亡1例,無出院病例和新增病例。此外,武漢市共有15名醫務人員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另有1名為疑似病例。上海衛健委21日早晨發布通報,上海確診第二例輸入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病例。截至21日7點30分,我國境內累計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病例219例(武漢198例,北京5例,廣東14例,上海2例)。
另據新華社報導,截至1月20日18時,疑似病例7例(四川省2例,雲南省1例,上海市2例,廣西壯族自治區1例,山東省1例)。日本通報確診病例1例,泰國通報確診病例2例,韓國通報確診病例1例。
白巖松八問鍾南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情況到底如何?
新型冠狀病毒傳播途徑是什麼?跟SARS有何區別?針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有關防控情況,國家衛健委高級別專家組組長鍾南山院士接受了白巖松採訪,回應了民眾的關切。
1、白巖松: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跟SARS區別是什麼?
鍾南山: 現在出現的新型冠狀病毒,既跟SARS不一樣,也跟中東呼吸症候群不一樣,是完全不同性質的一個病毒。新型冠狀病毒的感染現在剛剛開始,同時正在爬坡 ,所以跟SARS那個時候相比傳染性沒有那麼強,毒力也還沒那麼大 。我覺得從疾病的嚴重性跟傳播力來說,兩者還是有差別的。
2、白巖松:1月19日,武漢市的累計確診病例198,但累計死亡病例是3(截至20日20時)。這個數字是否意味著它對人的威脅性遠遠小於2003年的SARS?還是因為我們積累了打SARS那場戰役有很多的經驗,因此導致「3」這樣一個數字不至於讓大家太過擔心?
鍾南山: 兩個因素都有。一旦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話,我們確實積累了一定的經驗。治療的措施比以前有很大進步。另外一方面,因為這個疾病是處於一個起始階段,現在的病死率不能說明全面,恐怕還得看這個疾病的發展。在這個問題上,我們應該提高警惕。當前這個情況並不能代表它的全貌,因為這個疾病剛剛開始,也處於一個爬坡的階段。
3、白巖松: 這兩天一下子新增病例非常非常多,是由於我們採用了新的試劑來進行判斷,包括檢測速度更快了、更準了,還是也跟病毒自身規律有關?
鍾南山: 兩個原因都有。對新的疾病,各地的試劑各方面不一樣,需要一個權威的單位來進一步印證,需要拖一些時間。另外一個因素,這幾天情況都有不同,在一定意義上說明,這個疾病在局部發展是比較快的。
4、白巖松: 跟SARS比較,這次集中在武漢,而且像上海、廣東等地都是輸入性的病例,這對防控來說是一個好消息嗎?
鍾南山: 任何急性的傳染病出現都不是好消息!在一定意義上從流行病學看,它不單是集中在武漢,而且集中在兩個區,這兩個區大概佔了45%。這兩個區有一個特點,有一個比較大的所謂海鮮市場。實際上並不是海鮮,而是野味,野生動物。從各方面初步流行病學分析,它實際上通過野生動物傳到人,這是比較大的可能。 但是現在還是出現人傳人的現象,這是我們應該提高警惕的時候。
5、白巖松:怎麼判斷是 人傳人的?
鍾南山:目前資料顯示,它是肯定有人傳人的。在武漢有這樣的肯定證據,在廣東有兩個病人沒去過武漢,但是家人去了武漢以後,染上了新型冠狀病毒,所以現在可以肯定有人傳人的現象。
6、白巖松: 因為是一種新型冠狀病毒,我們對它的了解到了哪個程度?離知道它的病原還有多遠?
鍾南山: 現在對它的了解還是很不夠。我們只能從原則上,第一,它是一個新型的冠狀病毒。它引起的一些症狀,跟以前SARS有些相似。第二,它的源頭是什麼動物,基本上還不清楚。只是從各方面的流行病學調查的話,是來自一個野生動物可能性比較大,比如說像竹鼠、獾這一類這些。
7、白巖松: 從醫學專家的角度,包括整個醫療體系,該怎麼辦? 普通人應該怎麼防範?
鍾南山: 它的傳染性,現在已經存在人傳人,同時醫務人員也有傳染,要提高警惕了。關鍵的幾條:一個就是預防,沒有特殊的情況不要去武漢,這個是很重要的。 如果有不舒服或者感冒,應該到當地的發熱門診去看,必要的時候進行排查。不舒服的話是要戴口罩,戴口罩還是有用的,實際上並不一定非要戴N95。 因為這些病毒不是單獨的存在,它常常存在飛沫裡。一般的外科口罩還是能夠阻擋大部分的,戴口罩還是有用的。
8、 白巖松: 普通人出現什麼症狀就一定要去醫院治療,是發燒嗎?
鍾南山: 因為在冬季,流感比較多,光是發燒還是不夠。一個是去過武漢或者說家裡邊有從武漢過來的,這是一個前提。另外,自己有發燒,這個就要警惕了,必須到發燒門診去看,同時,必要的時候做核酸檢測。
新型2019-nCoV病毒,到底是什麼?
預防大法請收好!
一場持續40天、多達30億人次的大遷徙——一年一度的中國春運此刻正在進行中,公眾在此期間應如何做好傳染病的自我防護?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新型冠狀病毒防護建議包括,保持基本的手部和呼吸道衛生,堅持安全飲食習慣,並儘可能避免與任何表現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狀(如咳嗽和打噴嚏等)的人密切接觸。
武漢市衛健委則建議,目前正處於冬春季傳染病高發季節,市民要加強鍛鍊、規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同時注意保持室內空氣流通,避免到封閉、空氣不流通的公眾場合和人多集中地方,必要時要佩戴口罩。
外出回家後,及時洗手、洗鼻子。如有發熱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狀,特別是持續發熱不退,應佩戴口罩,及時到醫療機構就醫。
01如何洗手?
世界衛生組織(WHO)推薦的新型冠狀病毒防護貼士建議的第一條就是——勤洗手。WHO建議,咳嗽或打噴嚏後、護理患者後、準備食物前中後、用餐前、上廁所後、當手髒了時,接觸動物或處理動物糞便後,都應洗手。
洗手的正確方法是,當手部有可見髒汙時,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如果手部的髒汙不可見,使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或者使用含有酒精成分的免洗手液。
武漢市衛健委建議,公眾用流動的水和使用肥皂液洗手時,揉搓時間不少於15秒。洗手的正確姿勢請記住7字口訣——內、外、夾、弓、大、立、腕。
內——即掌心對掌心,相互揉搓;外——掌心對手背,兩手交叉揉搓;夾——即掌心對掌心,十指交叉揉搓;弓——即十指彎曲緊扣,轉動揉搓;大——即拇指握在掌心,轉動揉搓;立——即指尖在掌心揉搓;腕——即清潔手腕。
02如何佩戴口罩?
戴口罩是阻斷呼吸道分泌物傳播的有效手段,選擇醫用外科口罩能很好地預防呼吸道疾病。一次性醫用口罩佩戴時,要將折面完全展開,將嘴、鼻、下頜完全包住,然後壓緊鼻夾,使口罩與面部完全貼合。
武漢是衛健委表示,戴口罩前應洗手,或者在戴口罩過程中避免手接觸到口罩內側面,減少口罩被汙染的可能,分清楚口罩的內外、上下,淺色面為內,應該貼著嘴鼻,深色面朝外;金屬條(鼻夾)一端是口罩的上方。
要定期更換口罩,不可反著戴,更不能兩面輪流戴。
北京大學醫學部基礎醫學院免疫學系副主任王月丹表示,N95級別口罩會增加呼阻力,不主張公眾平時使用,只有在接觸患者或疑似患者時才需要使用。一般情況下使用外科口罩即可,必要情況下可以使用護目鏡。
一般供外科手術使用的口罩及N95口罩,都有預防飛沫傳染的功效。「防控新型冠狀病毒重要,但也要科學使用防治措施,不能草木皆兵。」他說。
03若出行注意什麼?
對於要出行的公眾,香港衛生署建議採取如下防護措施:
避免在可能出現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傳播的國家/地區與發燒或有呼吸道病徵的人士有密切接觸。如果不可避免與他們接觸,應戴上外科口罩,並繼續佩戴直至返回後14天;避免到訪醫院。如有必要到訪醫院,應佩戴外科口罩及時刻注重個人和手部衛生;避免接觸動物(包括野味)、禽鳥或其糞便;避免到溼貨街市、活家禽市場或農場;避免近距離接觸患者,特別是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狀的患者;切勿進食野味及切勿光顧有提供野味的食肆;注意食物安全和衛生,避免進食或飲用生或未熟透的動物產品,包括奶類、蛋類和肉類,或食用可能被動物分泌物、排洩物(例如尿液)或產品汙染的食物,除非已經煮熟、洗淨或妥為去皮;
王月丹建議,從當前情況看,出行時沒有必要刻意避開武漢,但也應儘量縮短在武漢的停留時間,以減少接觸病原的機會。他還建議,最近到過武漢的旅客應自願隔離在家,如有發熱等症狀應該及時就醫。
04若身體出現不適,應採取何種措施?
當身處外地時,如身體不適,特別是有發燒或咳嗽,應戴上外科口罩,立即通知酒店職員或旅遊領隊,並儘快求診;
若出現發燒或其他病徵,應立即求診,主動告訴醫生最近曾到訪的地方及有否接觸動物;並佩戴外科口罩,以防傳染他人。
05本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表現是什麼?
據武漢市衛健委介紹,此次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者的臨床表現一般症狀是:發熱、乏力、乾咳、逐漸出現呼吸困難。部分患者起病症狀輕微,可無發熱。嚴重的臨床症狀包括急性呼吸窘迫症候群、膿毒症休克、難以糾正的代謝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礙。
當出現呼吸道感染病徵,應戴上外科口罩,不應上班或上學,避免前往人多擠迫的地方,及儘早向醫生求診。
06在家可如何防護?
妥善保養排水渠管和定期(約每星期一次)把約半公升的清水注入每一排水口(U型隔氣口),以確保環境衛生;
打噴嚏或咳嗽時應用紙巾掩蓋口鼻,把用過的紙巾棄置於有蓋垃圾箱內,然後徹底清潔雙手。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中宇資訊。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張洋 HN0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