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家長課堂|想培養出有教養的孩子?一般父母都有這四個特點

2020-09-26 一賦一涵

智慧的父母都知道,教育孩子的根本,是教會他做一個有教養的人。

有教養,才是孩子人生最好的起跑線。

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在人類心靈的花園中,最質樸、最美麗和最平凡的花朵就是人的教養。

有一次去逛童裝店,看到一對父母帶著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孩子。

爸爸坐在沙發上玩手機,媽媽在挑選衣服,孩子在店裡四處亂跑。

媽媽時不時的看一下孩子,確認孩子在視線範圍內就繼續挑選衣服了。

大家都挺無奈的,只能刻意避免那孩子。

誰知道,突然那孩子在店裡面直接撒尿了。

店長趕緊拿來拖把:「哎喲,這齣門左拐就是廁所了,怎麼尿在店裡呢。」

這時候,孩子的父母毫不在意的說道:「小孩子有尿憋不住很正常嘛,你拖一下就好了。」

說著就把孩子抱走了,店長看著拖把,又看了看離開的一家三口,嘴裡嘟囔著:「這都是一家什麼人啊!」

目睹這一幕的我,忍住想果然孩子沒教養的背後一定有個沒教養的父母。

小孩子還小,沒有學會憋尿,尚可理解。但是作為家長,看到孩子尿在別人店裡,是否應該說一聲「對不起」?是否應該自己處理好,以免給別人造成麻煩?

我們都知道,孩子的行為都在潛意識的模仿父母的行為。

父母的言行舉止都是教育孩子。

央視曾經拍過一部紀錄片《鏡子》,其中有一句孩子的自白叫人難以忘記:

我是一面鏡子,我的面孔,能照出我是如何忠實於我的父母,無論是外表,還是內心,與他們是多麼的相似。

父母的修養,就預示著孩子以後的教養。

種下什麼樣的因,就會結什麼樣的果。孩子身上藏著父母最真實的品行。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父母不但不加以指責,反而是縱容孩子的行為,那孩子一生可能就不懂得何為規則、何為尊重!

如果孩子做錯了事,父母不是教會孩子承擔責任,而是幫孩子出頭、逃避,那孩子一生可能都無法分辨善惡美醜。

如果父母素質低下、蠻橫無理,換來的可能就是孩子一生的面目猙獰。

教養不是與生俱來的,它是在家庭父母身上耳濡目染,融入到每個人的骨子裡的。

正如楊絳所說,好的教育不是被動受教,而是啟發學習的自覺,在不知不覺中受教,家風對於孩子的影響,便是如此。

教養是什麼?

教養是懂得尊重別人;

得到別人的幫助能主動說謝謝;

遞給別人東西的時候,儘量用雙手而不是隨手甩過去;

說話時,不大聲嚷嚷,不尖酸刻薄。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3歲小男孩端坐的樣子意外走紅。

那麼小小的一隻,不多佔座位端端正正的坐著,小手放在膝蓋上,緊緊的靠在媽媽身邊,即使媽媽在玩手機沒有理他,也自己安安靜靜的坐著,不吵不鬧。

不少人看到這張照片之後,紛紛感慨:這才是有教養!

有教養的孩子真的很美!

知乎上有個熱門提問:「哪些行為讓你覺得對方很高級很有教養?」

其中的高贊回答是這樣的:這些固然很好,可我不想要,你不會勸。那些你不喜歡,但我心儀,你絕不會出言掃興。

如何培養孩子有教養?

言傳身教,做孩子的榜樣

教養不是天生的,是孩子出生之後從周圍環境,父母的身上耳濡目染學到的。

父母要在生活中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身體力行的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孩子在父母身上體會到了尊重,自然而然也會懂得尊重他人。

有教養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的言傳身教,從而懷著強烈的好奇心與責任感成長,會懂得包容和理解他人,會眼裡有光,心底有愛。

多讀書,幫助孩子打開眼界

尼採有句名言:一個人的認知邊界,就是他的世界盡頭。

教養和一個人的財富程度並非是正相關的關係,而是與一個人的認知、眼界緊密相連的。

父母要懂得幫助孩子從小養成閱讀的好習慣。開闊孩子的眼界,孩子心中都有一個自己的小小天地。這樣孩子對這個世界會形成自己的認知。

好的教育是根植於內心的修養,是無需提醒的自覺,是以約束為前提的自由,是為別人著想的善良。

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了一個人飛的高不高,而一個人的教養則決定了一個人飛的遠不遠。

願為人父母都能以身作則,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

相關焦點

  • 湖南家長課堂|如何培養出一位有教養的孩子?先做有修養的父母吧
    孩子有教養有人說,最貴不過教養,最難不過修養。有教養是最沒門檻的美德,也是最為難得的美譽。對於孩子來說,亦是如此。做有修養的父母一個人有沒有教養,總能從細節中體現出來。要想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首先自己得成為有教養的人。每個「熊孩子」的背後都有個「熊家長」父母需要以身作則、言傳身教。
  • 有教養的孩子,一般身上都有這三種表現,能直接反映出家長的素質
    都說孩子是父母的一張臉,孩子在外邊的表現,一定程度反映著家長的素質。如果家長素質很好,孩子的教養往往也不會太差。但是現在很多家長都喜歡寵著孩子,孩子做了錯事,別人還沒開口,家長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讓對方沒有心情和你辯解。可是這樣的教育方式,不僅對孩子成長沒有益處,還會讓孩子變得任性蠻橫不講理。
  • 窮養富養不如教養,「沒教養」的孩子有5個特點,家長心裡要有數
    在生活中,我們會遇到各種類型的孩子,有的古靈精怪招人喜歡,而有的則讓人望而生畏,只希望不要再遇到;而後者在大多數人的嘴裡都是「沒教養」的孩子,而這些話只有大家背地裡才會說,不會當著家長的面說。沒教養的孩子有5個特點,家長心裡要有數1.不分場合撒潑很多寶寶並不知道什麼場合應該做什麼,他們的情緒表達也非常直接,基本上不會委屈自己,看起來孩子天真活潑,但實際上某些場合真不是應該亂鬧,尤其是一些正式的公開場合。
  • 有教養的孩子,會被世界溫柔以待,走到哪都受歡迎!
    8、有同理心的人能夠站在別人的角度思考問題,能夠感受他人之感受,當人們心理裝的不僅僅是「我」以後,欲望和戾氣就少了許多,這一點如今很多大人都嚴重缺乏,體現在孩子身上實屬不易,有教養的孩子背後是明事理的家長。9、小孩素質真的體現家庭教育,所以也希望各路家長真的好好管教孩子吧。
  • 培養有教養的孩子,父母請經常跟孩子說這幾句話,不是客氣是尊重
    說一個有教養的孩子,就是最高級別的炫富。略略對於這句話是深信不疑的!什麼是教養,言行舉止中無時不刻都透露著素質和修養。這不是兩三天就能達到的,是需要長期的培養。都說培養一個紳士需要三代人的努力,那麼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也需要父母耐心的堅持做到言傳身教。如何做到正確的言傳身教?
  • 不僅要培養一個有教養的孩子,還要培養出孩子的高情商
    不能因為小,因為不忍心,就放任孩子無理取鬧,一個沒有規矩的人,在外是很難立足的。孩子都是很單純的,若是自己在家是個小霸王,那麼出門就也會是個小霸王。這樣自私、任性、沒規矩的孩子,又怎麼會受歡迎?當你想跟別人一起玩玩具時,要有禮貌的徵求主人的意見,別人同意的情況下才可以碰。我女兒還不到兩歲半,這些要求其實她可能還不是特別懂,但是她從不欺負別的孩子,玩遊戲從來都排著隊,遇到比她小的小孩子,她還會讓一下,也從不亂碰別人的東西。雖然有時玩的太開心,瘋跑的時候也會碰到別的小朋友,但是每次都會主動給小朋友吹吹,我也會趕緊跟人家道歉。當然除了這些,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也要教會孩子守規矩。
  • 「他還只是個孩子!」——孩子沒教養,責任全在家長
    沒想到把事情說了之後,對方家長根本不承認有這回事。我說:「帶頭扔書包的事情,當時很多同學都看到了。」對方家長回覆:「我剛問過孩子了,他說不是他帶的頭,他只是看你家孩子的書包在桌子上,拿起來看看有多重,又放地上了。」我差點氣笑了,這護犢子護的,也真是沒誰了。什麼叫拿起來看看有多重?
  • 幸福微語 | 做權威型父母,培養有自控力的孩子
    與此同時,他們會表現出對孩子的愛,並認真聽取孩子的想法,回應孩子的感受。在這種教養方式下長大的孩子,有很強的自信心和較好的自我控制能力,並且會比較樂觀、積極。專制型的特點是嚴格但不民主。專制型的家長要求孩子無條件地服從自己。
  • 孚科思家長課堂|識別父母教養類型,促進良好親子關係!
    美國心理學家Baumarind,通過研究100多個家庭,發現不同父母教養方式的主要差別在愛和規矩這兩個維度,可以分為4種類型。專制型父母權威型父母溺愛型父母忽視型父母上周結束的家長課堂就是圍繞這4種家長類型展開的。
  • 智慧父母8|"過度教養"的父母會讓孩子更焦慮,給孩子成長的空間
    你是否過度捲入了孩子的生活,該如何與孩子正確的相處呢? 今天和你分享的這本《生活中的心理學》將為你解答。 日本作家林真理子小說《平民之宴》裡描寫了一種怪獸,怪獸家長是指那些為孩子成績抓狂的家長,他們有些曾經堅信要給孩子快樂的童年。然而,當孩子剛讀小學一年級,功課跟不上,考試墊底兒,他們關於教育的自信瞬間垮塌了。
  • 讓孩子成為有教養的人,是父母的重要責任,教養是孩子的人生名片
    有這樣一句話:窮養、富養,不如給孩子教養。教養的好壞,跟貧富沒有直接關係,教養家庭的鏡子,能夠映射出這個家庭成員的素養,就像血液一樣,流淌在人的身體中,融合在人的思想中,顯現在人的行為中,是一個人行走社會最好的名片,影響著一個人生命層次的高低。
  • 有教養的孩子,來自有教養的家庭,這是關鍵因素
    一個有教養的孩子,不僅在生活中處處體現著禮貌和修養,而且能夠在很多事情上處理得當。同樣一件事情,有教養的孩子會讓周圍人覺得很懂事,而沒有教養的孩子總是「橫衝直撞」「目無規矩」,被人們稱呼為「熊孩子」。教養,對一個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是孩子後天發展必備的好習慣之一。前段時間,在網絡上看到一則新聞事件。
  • 父母學堂:【你持哪種態度教養孩子,對孩子性格的影響】
    美國學者斯特拉·切斯和業歷山大·託馬斯對135名兒童從嬰兒期直到成年進行追蹤研究,發現有兩種力量在塑造孩子的個性,一是孩子的氣質,二是父母對孩子作出的反應,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是其天性和父母的養育相互作用的結果。
  • 父母教養態度一致的孩子性格好
    父母教養態度一致的孩子性格好 文、韓三奇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父母意見不一致是最常見的現象。面對兩個心目中同樣重要的人,孩子往往無所適從,導致內心經常處於衝突狀態。成人之後,他們會有一個明顯的心理特點:遇事糾結,無從判斷,常常為拿不定主意而煩惱。教養孩子的對與錯,很多時候分不清楚,因為那些導致父母爭執的事情,無非是些瑣碎小事,原則上的事情一般不會有太大衝突。當然,有些父母根本說不清楚原則,或者各自製訂自認為對的原則,到處生搬硬套。
  • 孩子的教養究竟有多重要?父母應該怎麼培養孩子,應該了解這幾點
    文/天意媽媽談育兒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從出生起的一切行為都被父母影響著,甚至孩子的言行舉止都是在向父母學習,可見父母對孩子的一生究竟有多重要。寶媽帶5歲女兒剛參加完「貴族聚會」,回家後就發現被踢出了群聊麗麗是一個普通的工薪階級,有一個孩子今年剛剛5歲,因為想給孩子最好的教育,於是家裡就湊了點錢,希望孩子能夠上一個好一點的幼兒園,於是麗麗就選擇了當地一個非常有名的貴族幼兒園,就希望這個幼兒園能讓孩子變得優秀。
  • 「智慧課堂」 周五預告《新生家長加油站-家有小學生》
    智慧課堂>開課啦第28課 《新生家長加油站-家有小學生》近期,學校已經陸續開學。很多新生家長是既興奮又困惑,興奮是因為終於可以送「小神獸」去學校了,困惑是因為他們還不知道如何正確教育培養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本周五的智慧父母家長課堂,我們為您帶來《新生家長加油站-家有小學生》。本期節目邀請到專家幫助您分析這個階段孩子的心理發展特點,指導家長們如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協助孩子們儘快適應學校生活。
  • 四種不同的教養方式培養出四種性格的孩子,你的孩子屬於哪一種?
    鄰居夫妻二人平時工作都比較忙,孩子大多時候都由爺爺奶奶照看。周末有了時間能夠陪陪孩子,鄰居也經常在家對著電腦或手機,孩子問個問題也都是很敷衍地回答,孩子想做什麼,只要不是太過分的事情,鄰居一般也都會放手讓孩子去做。
  • 看美國父母是怎樣教出有教養、有禮貌的孩子內附禮儀教養書單
    文 | 米粒媽看到這個標題,你是不是會問,米粒媽,你也太崇洋媚外了,為啥美國父母能把孩子教育得有禮貌,中國家長也一樣可以呀!其實我不是這個意思。寫這篇文章是因為上周末,米粒媽的親生閨蜜Rebecca回國探親。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她已經定居紐約12年了,從當年青澀的女大學生,變成了一兒一女倆娃媽,紐約的幾家便利店店主,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 這四種父母,最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
    所有的父母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父母培養孩子的心都是相同的,但是為何培養出來的結果卻千差萬別呢,關鍵在於不同的父母培養孩子的方式不同,觀察什麼樣的父母更容易培養出優秀的孩子呢,以下四種類型的父母培養出來的孩子情商更高,更加容易成才,都是哪四類,一起來看看吧。
  • 人民日報盛讚男孩檢討書:有教養的孩子背後,都藏著三觀正的父母
    01 三觀正的父母,才養得出有教養的孩子前段時間,人民日報上一則「8歲男孩亂按電梯寫檢討書」的新聞,引發了一大波網友的熱議。父母的三觀正,就如春風化雨,一言一行都會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時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從而變成一個有教養的人。 只有三觀正的父母,才能養育出有教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