孚科思家長課堂|識別父母教養類型,促進良好親子關係!

2020-12-20 Focus孚科思專注力

美國心理學家Baumarind,通過研究100多個家庭,發現不同父母教養方式的主要差別在愛和規矩這兩個維度,可以分為4種類型。

專制型父母權威型父母溺愛型父母忽視型父母上周結束的家長課堂就是圍繞這4種家長類型展開的。

其主題是:「識別父母教養類型,促進良好親子關係」,旨在讓家長了解自己是哪一種教養型父母,發揮各個類型的優勢,更好地陪伴孩子。

(主講老師:張雅慧老師)

首先,張老師用了一種藝術治療方式——捏陶泥,讓家長感悟自己是哪一種類型。

每個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是獨立的個體,有自己的天賦和使命。但是有的家長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經想好了將來要讓他們做什麼,想打造什麼樣的孩子。

在捏陶泥過程中,有的家長感悟出來自己的溺愛型,有的說自己是控制性,也有家長說自己是民主型。

(家長在認真捏陶泥)

四種家長類型

專制型:

這類家長依靠懲罰和強制性策略要求孩子無條件服從他們的指令和所制定的規矩,卻很少會考慮孩子自身的需求與意願。

權威型:

這類家長關心、理解並尊重孩子。他們以積極、耐心、肯定的態度與孩子交流,鼓勵孩子表達自己的想法與意見。

同時,他們給孩子提出了很多理解且清晰的規矩,並對其加以詳細的說明和解釋以保證在充分的理解後遵從。

溺愛型:

這類家長,對孩子充滿了無盡的期待與愛,無條件滿足孩子的任何需求而很少會給孩子設立規則或解釋其某些行為的後果。

忽視型:

這類家長很少會投入時間和精力關注孩子的成長。他們不給孩子制定任何規矩,對孩子的需求也不予理睬。

(講述4種類型家長)

如何做一個權威型家長

調查發現,4種家長類型中,權威型的家長培養出來的孩子既有學習能力,又有邊界效應,還十分的陽光、快樂。

那麼如何做一個權威型的家長呢?

張老師給大家講了一個方法:開家庭會議。

在家庭會議上和孩子討論一下家庭公約,哪些是大家共同遵守的,哪些是大家要執行的?

做到既有邊界又有效應,既有回應又有要求。

(如何做好權威型家長)

最後張老師採用了體驗式教學法:

現場的家長,一個人扮演媽媽,一個人扮演爸爸,一個人扮演孩子,一起開一場家庭會議。

家長提出目前家庭教育中令人頭疼的問題,大家展開討論。

最後家長發現,確實要實操一下,不然回去之後也不知道該如何操作。在體驗的過程中,家長可以知道哪些地方操作不當,感悟出一個具體的方法,用在自己的教育上。

家長要了解孩子首先要識別好自己的教養類型,然後形成自己的教養風格,最後要多陪伴孩子,科學引導孩子與他們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模擬家庭會議)

相關焦點

  • 促進良好親子關係的重大因素,家長與孩子的情感交流
    近年來,親子關係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高度重視,交流有利於促進親子雙方情感,通過良好的親子產品,迅速增進互動效果,促進兒童與家長情感升華。親子產品以「互動式」、「情感化」、「預設用途」等為設計理念,進一步創建成功有效親子情感交流,已達到親子之間良好的「生態平衡」。結合學齡期兒童所需要的以及生理、社會性、心理特徵為產品特點。
  • 孩子性格問題源於父母教養方式
    如何培養幼兒有良好的性格,我們應正確看待家庭中的教養方式,注意運用正確的教養方式,給幼兒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使幼兒性格有良好的發展。本文從教養方式的概念出發,對良好的家庭教養方式的意義及父母教養方式類型對幼兒性格的影響進行論述,提出了運用科學的教養方式形成幼兒良好性格的策略。
  • 什麼是良好的親子關係?哪些不良信號需要家長特別注意?
    ,那麼父母與子女之間的親子關係呢?可是,我們卻可以很容易識別親子關係中那些不信任的信號:父母與子女之間,溝通互動不順暢,關係緊張:比如,父母與子女沒有交流,或者交流很少;交流內容單一有限(要麼只談學習,要麼不能談學習);孩子報喜不報憂;子女和父母之間的溝通衝突時候多,和諧時候少等等。
  • 親子溝通始於自知——父母的類型
    親子溝通始於自知——父母的類型 作為父母,我們都希望與孩子保持良好的親子關係,而溝通是建立並保持良好關係的必經之路。親子溝通的效果取決於父母的品質。每個家庭都有自己獨有的特色,每位父母也因其個性品質、教養風格和動機等差異具有不同的特點,分為不同的類型,從而對親子溝通產生不同的影響。親子教育是一門科學,而溝通是這門科學中的科學。
  •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的兩件「法寶」,建議父母們收藏!
    孩子沒有問題,如果孩子有問題,那一定是父母的問題。」----薩提亞(世界著名家庭治療師)親子關係是重要的家庭關係之一。對於未成年的孩子而言,親子關係可能影響到他(她)們一生的性格形成和與人交往模式的建立。和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是所有父母在家庭教育道路上的頭等大事。那麼,如何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呢?
  • 父母教養方式評價量表
    通過小朋友自己在線作答,了解家長的教養方式;或者由家長朋友協助小朋友作答,以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教養方式。當然此量表也適合成人填寫。該量表分父親教養方式和母親教養方式,分別對父親、母親的情感溫暖與理解、過度保護與幹涉、拒絕與否認、懲罰與嚴厲、偏愛被試等方面進行了評估。
  • 「正向教養」之親子溝通公益講座:我們也可以成為優秀的家長
    本次講座由正向教養導師訓練核心導師、親子家庭教育培訓師、青少年拓展教練、擁有14年兒童輔導經驗的江為智導師為現場困境兒童及家庭分析「改錯教育」和「正向教養」的差異,通過體驗式教學方式來傳授「正向教養」親子溝通技巧。
  • 最好的教養,是父母願意成長
    為了幫助家庭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為兒童營造健康成長的環境。11月21日,由四川省民政廳主辦、瀘州市民政局、合江縣民政局指導、救助兒童會支持、臨港街道五裡坡社區、瀘州市心源社會工作服務中心承辦的正向教養家長學習小組在臨港街道五裡坡社區開展。小組課程在進行過程中,家長導師引導家長通過握拳遊戲,認識暴力,分享使用暴力掰開對方拳頭的感受。
  • 親子關係欠佳,孩子更容易出現不良性格,最好的親子關係是這種
    親子關係是否良好會影響孩子的成長生活。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僅讓父母和孩子之間能夠和諧相處,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孩子塑造出良好的性格。而性格和情緒良好的孩子,又可以避免許多問題行為(打人、哭鬧等)的出現。親子關係如何,與教養方式有很大的關係。
  • 走出隔代教養誤區 促進良性互動
    在「隔代教養」成為普遍現象的今天,如何理性發揮祖輩參與家庭教育的作用?如何認真履行父母的主體責任?如何建立良性的親子關係? 9月15日-16日在青島舉行的第十九屆海峽兩岸家庭教育學術研討會給了人們許多重要啟示。此次論壇由中國教育學會和臺灣嘉義大學主辦、中國教育學會家庭教育專業委員會、青島市婦聯、青島市教育局承辦。
  • 「親子遊戲課堂」:改善親子關係 助力家庭教育
    央視網近期推出歷時8個月製作的針對6歲以下孩子家庭的親子遊戲系列精品短視頻,由月亮姐姐擔任「親子遊戲課堂」總教練,通過30個即學即用的親子遊戲錦囊,把遊戲拆解到日常生活的親子互動場景中,並在每期遊戲中為家長講述遊戲的1
  • 父母教養方式與子女學習成績的關係研究
    杭州宗文小營小學   作者:何春蘭 王珍(錄入) 【摘要】 研究目的:探討父母的教養方式與子女學習成績的關係。對此,學校和教師進行了自省反思,學校和老師是有責任,但在這一過程中我們也不免質疑:作為孩子的第一任教師——「父母」,對比學校和老師,他們的教養方式究竟和孩子的學習成績有多大關聯度?父、母雙方應採取怎樣的教養方式才能配合學校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學習成績好的學生,他們的父母的教養方式有什麼特點呢?學業不良的學生到底是受到了教養方式中哪些因素的影響呢?
  •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親子關係質量是關鍵,父母早知早受益
    最近蘭蘭在考慮要不要僱傭一個月嫂全職照看孩子,雖然省心省力,可必然會導致親子關係的逐漸疏遠。幼兒時期是孩子大腦迅速發育的重要階段,6歲之前的教育叫做早期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階段。李岫雲說過:父母是孩子們啟蒙教師,孩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孩子的早期教育主要由家長進行,因此,高質量的親子關係也就成為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父母們早知早受益。
  • 孩子的教養離不開父母的修養,這3條家規,家長們要收好
    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性,我們作為家長,一定要有義務培養出一個有教養的孩子。有教養的孩子,決定了他的前程,培養有教養的孩子,不僅需要學校的努力,而且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在潛移默化中去薰陶孩子。一個孩子教養的高低與家庭有著很大的關係,也請家長們共同努力,孩子的教養確實離不開父母的修養,這3條家規家長們一定要收好。
  • 建立良好的親子互動關係有哪些秘訣?
    【良好親子互動的建立有秘訣】許多父母總是感覺和孩子談不到一塊,像是有一道隔離牆,這是因為一直忽略和孩子建立「共同體」的概念。例如用「你必須做這個,再做那個」的對話模式,孩子是被動者,總讓你指手畫腳,反過來,用「我們」不用「你」,同樣的要求,孩子的感受就完全不同。
  • 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
    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2020-12-04 17:24:04出處:PCbaby作者:佚名因此,在一個家庭中,親子關係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建立好的親子關係,對於孩子的進步成長是非常有利的。時常聽到家長的抱怨,孩子總不如人意不說,親子關係也一塌糊塗,非常的鬱悶。那麼,良好親子關係的意義是什麼?
  • 論父母教養方式與高中生職業生涯探索
    父母教養方式指在家庭生活中以親子關係為中心的,父母在對子女進行撫養和教育的日常活動中所表現出來的一種對孩子的相對穩定的、固定的行為模式和行為傾向,是父母傳達給子女的態度以及由父母的行為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氣氛的集合體。父母的教養方式既包括父母履行其職責的專門的目標定向行為,又包括非目標定向的教養行為。
  • 親子關係:如何建立良好的依戀關係?
    這種親子依戀關係分為兩種類型:安全型依戀和不安全依戀。其中不安全依戀可分為反抗型依戀及迴避型依戀。這種類型的孩子在媽媽離開後,就會大哭大叫,極力反抗。等到媽媽回到他的身邊,他表現出很矛盾,一面想讓媽媽安撫他,另一面又拒絕和媽媽接觸,但會時不時地瞅媽媽一眼。這類小朋友剛上幼兒園時就會哭很長時間。這類孩子沒有和父母建立起特殊的親情關係,不喜歡和父母親近,對媽媽視而不見,喜歡自己玩。
  • 父母雲課堂:呵護疫期親子關係 區「陽光健心」心理輔導中心新推...
    區「陽光健心」心理輔導中心在推出心理援助熱線以外,針對熱線反映的和來訪者的問題,根據心理教師的調查,近期又推出了「陽光·智慧」父母雲課堂。據悉,「陽光·智慧」父母雲課堂首期推出的是《改善青春期親子關係,和孩子共同成長》系列課程,包括四大主題:一是 建立良好親子關係,父母要先提升自己;二是學習長頸鹿語言,用非暴力溝通建立親子連接;三是有效陪伴,激發孩子學習動力;四是培養「微習慣」,宅家合理使用手機。
  • 當父母與孩子共情,才能真正形成良好的親子關係
    她發現,那些被父母稱為「叛逆」的孩子最喜歡說這兩個字。而家長越是把孩子理解為「叛逆」,父母和孩子未來溝通越會很難進行下去。現實生活中,我們發現,大多數父母只關注孩子對事情做出的反應,卻沒有真正理解孩子行為背後隱藏的真實需求,因而往往做出不恰當的回應,而這樣的回應常常會造成親子隔閡,還可能傷害到孩子幼小的心靈,這是導致親子問題的一個主要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