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親子關係質量是關鍵,父母早知早受益

2020-09-09 薔薇媽媽育兒記

我的同事蘭蘭有一個可愛的女兒,現在2歲了。蘭蘭覺得帶孩子太累了,要給孩子洗澡、做飯、換尿布、衝奶粉、洗衣服等,帶了幾年孩子,她時常感到厭煩。

有時孩子哭了也不想理會,孩子有什麼需求也懶於滿足。最近蘭蘭在考慮要不要僱傭一個月嫂全職照看孩子,雖然省心省力,可必然會導致親子關係的逐漸疏遠。

幼兒時期是孩子大腦迅速發育的重要階段,6歲之前的教育叫做早期教育,是最重要的教育階段。李岫雲說過:父母是孩子們啟蒙教師,孩子是母親的一面鏡子。

孩子的早期教育主要由家長進行,因此,高質量的親子關係也就成為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父母們早知早受益。

為什麼要重視早期家庭教育?

一,遵循孩子成長規律

根據研究數據,幼兒時期是大腦迅速發展的重要階段,2 歲時大腦重量已經達到 1000 克,是出生時的3 倍左右,相當於成人腦重的 2/3。到6歲時,腦重約為1300克,已基本接近成人的腦重。

為什麼要重視早期教育?因為在孩子6歲以前是大腦成長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這一時期也就成為發展孩子大腦的黃金時期。

用進廢退,當一些功能沒有用到時,大腦中的突觸便會退化,因此,家長在這一時期對孩子進行豐富且有效的刺激,促進大腦的發育。

&34;不在大腦發展的黃金時期訓練和培養孩子,錯過了,日後如因此有缺陷,便再也無法彌補。

二,重視培養親子關係

&34;培養好一個孩子,不是光靠方法論便可以搞定。

雅思貝爾斯認為:&34;

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一是因為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最主要的方式,家長與孩子關係親近,孩子才會更信任家長,有利於家長對孩子的教育。

二是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的過程中,家長與孩子的交流也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和孩子一起做早操時,不僅對孩子的聽覺和視覺進行刺激,還鍛鍊了孩子的身體協調能力。

家長可採用哪些方式培養親子關係?

1)豐富而有親和力的表情

曾有這樣一個實驗,在一個嬰兒面前,母親被要求以不同的態度回應孩子的各種舉動。第一次,當孩子哭或者笑時,母親根據孩子的表現做出相應的表情。

當孩子笑時,母親也跟著笑;當孩子想哭時,母親露出心疼或難過的表情,以此類推。在這一次實驗中,母親和孩子的感情加深了。

第二次,母親被要求無論孩子如何表現,母親都面無表情地看著孩子。一開始孩子大笑、發出聲響或通過其他方式企圖引起母親的注意,但當孩子發現無論如何母親都不會有反應時便開始焦急大哭了。

心理學表示:&34;而第二次的實驗明顯會使親子關係變得更加疏遠。

因此,如果父母想要培養良好的親子關係,當孩子有什麼表現時,父母要跟隨孩子的情緒做出相應的豐富表情,孩子認為父母是關心他的,是愛他的,便會與父母更加親近。

2)經常用肢體動作與孩子互動

在我的家鄉,喜歡小孩的大人在見到可愛的孩子時常常會做幾個動作,當然,也可能是所有地區都會這樣。

第一個動作是兩手遮住自己的臉,然後再突然拿走,配合語言,孩子在看到消失的面龐又突然出現時,往往會被逗得大笑。這個動作也是大人們最常用的動作。

還有一個動作叫做&34;,口訣是&34;,兩手食指相點觸,在念到&34;時再突然放開。

用這兩個動作常常能將快要哭出來的孩子鬨笑,在做動作的同時,其實也是和孩子情緒上的交流,大人感受孩子的情緒,孩子感受大人的關心,有助於親子關係的促進。

心理學家弗爾德對早產兒做過撫摸實驗,受撫摸的孩子明顯成長得更好,這種現象叫做&34;。

與孩子進行親密接觸,比如經常撫摸孩子,說話時拉起孩子的手輕輕擺弄,抱著孩子晃動身體等。這種接觸常常出現在日常生活中,往往是無意識的小動作,卻是對孩子愛的真情流露。也可以和孩子玩一玩小遊戲,比如&34;的遊戲,有利於孩子的成長和發育。

3)語言上與孩子交流

有的父母覺得,孩子還小的時候沒有必要和孩子聊天,因為孩子並不知道爸爸媽媽在和自己說些什麼,只要照顧好孩子就行了,這是不對的。

和孩子說話是一種互動,是一種關心,是愛的流露。孩子可能不知道爸爸媽媽在說什麼,卻知道爸爸媽媽正在關心他,和他玩。

前幾年在國外一檔育兒節目中,家裡妹妹哭了,育兒專家建議父母一定不要去抱孩子,撫摸孩子,這樣孩子會哭的沒完沒了。那時,這種育兒觀念成為一種潮流,許多家庭紛紛效仿。

但是,孩子需要父母的安慰,研究表明,那些小時候沒有得到父母足夠關注的孩子,長大後往往冷漠疏離。不理孩子雖然會讓孩子很快停止哭泣,卻疏遠了親子關係,傷害了孩子幼小的心靈,是不可取的。

當孩子向家長展現物件或情緒時,家長應及時給出反應。比如我家老二畫了一幅畫,興衝衝地向我展示她的作品時,我點點頭,對她說:&34;糖糖很開心地拿著畫在房間跳舞。

寫到最後

高爾基曾經說過,"愛孩子,母雞都會。但是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其實孩子需要的只是父母的關心,當他們感到焦慮時便會用各種辦法吸引我們的注意。

我們要做的就是關愛孩子,積極對孩子的行為作出各種反應,讓孩子知道他是被愛著的,這樣,親子之間才會變得親密,更有利於孩子早期的發育與成長。

我是@薔薇媽媽,兩個寶貝的媽媽,善於記錄和反思生活中的育兒經歷,分享實用的乾貨助力你科學育兒,另外配圖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第一時間聯繫我刪除喲。

相關焦點

  • 父母想促進孩子的大腦成長,發展注意力、親子聯結、交流是關鍵!
    ※注意力——促進大腦系統發育,奠定未來的學習基礎教育家蒙臺梭利曾經有一句經典的話:「給孩子最好的學習方法就是讓孩子聚精會神的去學習。」——塑造大腦結構,適應未來的環境變化親子關係能與孩子建立腦間聯結。父母要儘量自己哺育孩子,主動的與孩子進行互動,只有在與孩子的互動中,才能與孩子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
  • 如何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親子關係、合理運動、合理膳食很重要
    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在孩子的早期發展中,我們和孩子建立起良好的親子關係,多和他們進行語言的交流互動,多陪伴他們閱讀、遊戲等,給予他們多感官刺激,幫助他們積累大量的生活經驗基礎等,這些都有助於孩子大腦建立更精細的神經元交流系統,促進他們大腦的發展。
  • 如何促進孩子的大腦成長,親子關係是關鍵!這幾點你有做嗎
    其實父母為孩子付出,照顧孩子,同樣是可以獲得正向的情感力量的,家長們之所以會產生「為孩子而活」的想法。其實還是沒有正確看待親子關係導致的。良好的親子關係不僅能減少家長的不良情緒,還能促進孩子的大腦成長,有關和孩子相處的這些問題家長們都有注意嗎?
  • 1歲前孩子按月齡出現這5種現象,說明智力發育很好,早知早受益
    1歲前孩子按月齡出現這5種現象,說明智力發育很好,早知早受益導語小寶寶從出生到長到一歲是生長速度最快的階段,雖然這個階段寶寶們還不能用語言表達自己的需求,也不能和父母進行交流,但是,他們所表現出來的一些行為和舉動也能反映出寶寶的智力高低。
  • 春恬花花託育怎麼促進孩子小孩大腦發育 幫助孩子大腦發育的方法
    怎麼促進孩子小孩大腦發育 幫助孩子大腦發育的方法導讀: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要抓住黃金階段,0-3歲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家長可以通過一些親子遊戲,聽音樂繪本等方式幫助孩子,那麼,怎麼促進小孩大腦發育?下面八寶網小編就來說說。怎麼促進小促進孩子大腦發育,要抓住黃金階段,0-3歲是大腦的重要時期。
  • 大腦也有發育敏感期,父母這樣做,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2、兒時的成長環境和經歷會永久性影響大腦。在大腦發育的關鍵時期,如果環境不利於大腦發育,就會造成永久性的影響,一些傷害一旦造成,就再也無法挽回和彌補了,錯過的,也無法改正,這也是很多育兒專家呼籲在孩子3歲前要自己帶的原因。刺激剝奪會造成大腦的永久性損傷。
  • 冬天帶娃常做這4件事,孩子抵抗力差且易生病,父母早知早受益
    導讀:冬天帶娃常做這4件事,孩子抵抗力差且易生病,父母早知早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冬天帶娃常做這4件事,孩子抵抗力差且易生病,父母早知早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兒童發展心理學:0到2歲孩子的智力發展,爸媽早知寶寶早受益
    兒童發展心理學:0到2歲孩子的智力發展,爸媽早知寶寶早受益昨天在和閨蜜聊天的時候,她就在不停的感嘆說她兒子的一些事,說從更出生的什麼都不知道到現在已經兩歲了,會認識簡單的顏色、畫畫、聽到歌曲也會不由自主的哼哼唧唧,有時候還跟著舞起來。
  • 大腦額葉是理性判斷的基礎,3種促進孩子額葉發育的方法,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由於認知能力較低且心理髮育不完善,同時身心又在加速發展等原因,導致當孩子面對自己需求難以滿足的時候,就會出現叛逆心理。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有的孩子即使處在叛逆期,也表現的很溫和,但有的孩子卻很難管教。其實,這也跟孩子大腦發育程序有關。人的理智都是靠額葉來保持。
  • 6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期,父母做好這3點,孩子聰明又受益
    人的大腦在25歲左右才發育成熟,但其實在3歲前,大腦發育已完成80%,從大腦的整個發育水平來說,6歲前是大腦發育的高峰期。6歲前,孩子的大腦可塑性很強,父母若能及早對孩子進行感官訓練,促進他的右腦發育父母給予孩子更多優質的刺激,就能幫助孩子建立更多優質的神經元連接,而越來越多的神經元連接,能讓大腦信息網越來越牢固,記憶力會越來越好,孩子會更聰明。那麼,具體要怎麼做呢?
  • 3種促進孩子額葉發育的方法,讓親子關係更融洽
    由於認知能力較低且心理髮育不完善,同時身心又在加速發展等原因,導致當孩子面對自己需求難以滿足的時候,就會出現叛逆心理。每個孩子都會經歷叛逆期,有的孩子即使處在叛逆期,也表現的很溫和,但有的孩子卻很難管教。其實,這也跟孩子大腦發育程序有關。
  • 給父母的忠告:這4樣東西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教育孩子本身就是很艱難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真的是費錢又費力,尤其是針對普通的家庭來說,養孩子真的是添加了不少負擔,每天的生活都必須精打細算,覺得能省一點是一點。但是養育孩子的時候,物質上的需求可以省,生活上的必需品是不能省的,給父母的忠告:這4樣東西能促進孩子大腦發育,再窮也不要斷太早!
  •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3個方法,家長要早點知道
    說到孩子大腦發育一直都是一個神秘的話題,所以對大腦發育的話題也是層出不窮,有的人覺得孩子的大腦發育3歲就停止了,有人說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高峰期,有人認為孩子能做到這幾件事就說明,做不到就是笨。但愛因斯坦曾說過:每個人都是天才,但如果用爬樹的能力來評斷一條魚,它將終其一生認定自己是個笨蛋。
  • 美國兒科協會: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是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隨著科學育兒觀念的深入人心,越來越多的父母在孩子的教育問題上已經達成一致:要想孩子不被落在起跑線上,家長就一定要抓住孩子大腦發育的關鍵期,通過早教助力養出聰明寶寶。在這種「早教風潮」下,閱讀繪本也甚至一度成為最受歡迎的早教材料。
  • 有娃後想讓日子越過越紅火,這兩種家庭排序不能錯,早知早受益
    導讀:有娃後想讓日子越過越紅火,這兩種家庭排序不能錯,早知早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有娃後想讓日子越過越紅火,這兩種家庭排序不能錯,早知早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最新研究: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是這種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可你有沒有發現,明明都在看繪本,為啥自己的寶貝看起來並沒有其他的孩子聰明呢? 為此,研究人員指出,真正能夠影響寶寶早期智力發育的不是閱讀繪本,恰恰是這種被父母禁止的行為——遊戲。
  • 最新研究:促進孩子大腦發育的不是閱讀,是這種被父母禁止的行為
    文/貝貝豆育兒課堂(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寶寶的大腦發育一直是父母最關心的內容。為了讓寶寶的大腦發育沒有短板,一些父母甚至會早早地開啟早教工作。閱讀繪本甚至成為最受追捧的早教材料。這一點似乎和傳統認識中,閱讀更有利於大腦發育的觀點截然相反。隨即研究人員在某學術報上公布了自己研究結論,或許父母陷入了認識的錯誤誤區:單純的閱讀對大腦發育的影響微乎其微,反而是一直被父母禁止的遊戲能起到更好地促進腦發育的效果。
  • 促進孩子大腦發育,方法很簡單,家長需要做好這4件事情
    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很多父母都習慣在這個時候用一些營養品或者輔食,給孩子進行補充,從而讓寶寶發育更完全。其實,這樣的方式現在看來並不可取,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生長除了要汲取必備的營養外,更重要的是思維和性格的培養,這才是影響大腦發育的關鍵因素。
  • 多半是這些原因,爸媽早知早受益
    多半是這些原因,爸媽早知早受益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何小寶寶晚上容易醒又愛哭鬧?多半是這些原因,爸媽早知早受益!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哈佛大學兒童發展研究中心:通過遊戲促進孩子大腦發育
    大腦迴路經過反覆的使用得到了加強,在這發展過程中一個主要的因素是孩子與父母或其他照顧者之間的互動。如果沒有及時的照料,或者反應不可靠或不合適,那麼大腦的結構將無法按預期形成,這可能導致學習和行為上的差異。這也是為什麼有些孩子會發展韌性或克服重大逆境的能力,而有些孩子則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