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歲是孩子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很多父母都習慣在這個時候用一些營養品或者輔食,給孩子進行補充,從而讓寶寶發育更完全。其實,這樣的方式現在看來並不可取,我們都知道孩子的生長除了要汲取必備的營養外,更重要的是思維和性格的培養,這才是影響大腦發育的關鍵因素。
例如:在生活中,孩子正在客廳裡和小夥伴搭積木,可能花費了很長時間都沒有完成,這個時候,有些父母就會直接走過去,二話不說,一下弄好放到孩子面前,儘管你認為寶寶應該會很開心,恰恰相反,我們在無形之中,遏制了孩子想像力和動手能力的發展,直接告訴孩子最終答案,看似減少孩子思考時間,實則是阻礙了孩子大腦的發育。
根據相關數據表明,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最快的時期,也是記憶力和感知力較強的時期。因此,在早期教育階段,父母應該用科學的育兒方式促進孩子成長,避免一些常見的錯誤的管教方式,否則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
1,讓孩子進行自由探索
舉個簡單的例子:在孩子面前擺放不同的物品,讓孩子自己抓取,不論物品的軟硬,孩子都可以通過接觸,從而很好地完成探索的過程,第一次或許因為太光滑沒抓住,那麼,下一次,孩子就會記住如何抓取。
嬰幼兒時期,孩子的視覺、聽覺、觸覺、味覺等各種感覺系統高速發育,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的感覺系統充分施展出來,並且不斷跟外界環境相互交流,這樣有利於孩子大腦的發育。
2,安慰孩子的負面情緒
情緒,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關鍵步驟,樂觀向上的孩子,長大之後,更容易自信和勇敢的解決身邊的事情。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家長需要關注孩子的情感變化,並及時予以回應和反饋,促進孩子情緒穩定。
例如:孩子大哭大鬧,家長可以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輕輕地抱一抱寶寶,在他耳邊說:「寶寶不哭,媽媽永遠在你身邊,有什麼事都可以找媽媽~」輕撫後背和肩膀,讓孩子有安全感,等孩子安靜後,再繼續詢問哭鬧的原因。
3,陪伴孩子一起運動
通過身體鍛鍊和早教遊戲,也能為孩子的大腦發育起到良好的作用。運動可以讓孩子活動腿腳,因為運動通過建立神經聯絡點對大腦產生影響,而這些神經聯絡點正是位於大腦中負責「記憶」和「執行功能」的地方,它們幫助孩子學會做計劃、指揮孩子的行為。
運動的過程,孩子的肢體動作和體能,都會根據大腦的指令進行,比如:跑、跳、走、爬行等等,這些刺激都能很好的鍛鍊;早教遊戲,不僅可以讓親子關係更加密切,同時,也會提升孩子的思維能力和大腦發育。
4,引導和重複
孩子的大腦發育,需要家長平時的耐心引導,並且進行重複練習。
比如:孩子不知道這個物品的重量,剛開始拿的時候,感覺自己拿不住,容易掉在地上,這個時候,家長可以用相同的物品,引導孩子對於重量的認知,然後重複進行練習,這樣在下一次拿東西的時候,孩子會進行預判,大腦會給出相應的信號。
更多關於早教和育兒相關的知識,大家可以關注紐哈頓國際早教,我們會及時給大家分享,歡迎大家留言區評論互動,轉發關注,點讚分享給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