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常州的李女士懷孕26周時在當地醫院發現,胎兒有心臟畸形的可能,醫生建議到上級醫院做進一步的檢查確認。於是李女士來到江蘇省婦幼保健院、江蘇省人民醫院婦幼分院產前診斷中心做了胎兒心臟超聲後,該院小兒胸心外科顧海濤主任醫師初步判斷為完全性大動脈轉位合併室間隔缺損,屬於嚴重的心臟畸形。不過顧主任告訴李女士,從檢查情況看,胎兒出生後仍然有手術治療的機會,建議等胎兒出生後,選擇合適時機手術治療,所以李女士決定留下這個孩子。
今年5月,李女士生產前最後一次在當地醫院產檢時發現胎兒心臟血管的移位畸形嚴重。李女士立即趕到江蘇省婦幼保健院,5月7日18:45李女士順利產下一名男嬰。經過心臟超聲檢查發現,嬰兒的室間隔缺損已經閉合,僅靠動脈導管和卵圓孔的開放維持其生命,而這兩個通道有隨時關閉的可能。
5月8日上午8點,顧主任查房時發現,嬰兒出現嚴重的低氧血症和酸中毒血症,逐漸出現呼吸急促和神志模糊等症狀。顧主任決定立即對嬰兒行急診手術。中午12:30,出生剛剛18個小時的嬰兒被推進了手術室。一切準備工作完成後,顧主任打開嬰兒胸腔,主動脈、腔靜脈插管連接,體外循環,嬰兒缺氧即刻改善。接下來又進行了主動脈肺動脈調轉、左右冠狀動脈移植手術。剛剛出生的嬰兒,吻合血管的縫線比頭髮絲還細。雖然手術難度非常大,但顧主任還是帶領醫護人員成功完成了手術。術後兩天男嬰就能不依靠呼吸機自主呼吸,四天後就抱出重症監護,目前情況良好。
記者 宋淼 楊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