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中國作為世界上有名的文明古國,曾經在數千年的演化中誕生了許多的燦爛文化,同時我們的疆域也在不斷地發生著改變,這也導致曾經屬於我們國家的領地如今屬於別的國家,但是無論疆域如何變遷,曾經停留在那片土地上的文化卻永久的烙印在那片土地之上,或許他們被風沙掩埋,但總有一天會重見天日,出現在世人的面前。
就在不久前外蒙古的一處斷崖上,就發現了一塊雕刻著漢朝文字的石塊,石塊上的文字用的是漢代隸書字體,石塊位於杭愛山,或許大家對這個名字不是很熟悉,但杭愛山還有另外一個名字,你肯定聽過,那就是燕然!
燕然曾經在2000多年前的西漢時期是我們國家的領土,這塊石頭的出現引來了外蒙古與中國考古專家們的注意,因為這已經不是第一次發現帶有漢字的石塊了,最早從1980年開始,人們就已經在這片山脈發現過一些石頭,但由於這些石頭體積都偏小,所以當時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而這一次發現的石頭卻很大,同時上面還雕刻著一篇記錄性的文章,在中國專家的翻譯下,這篇文章所記錄的事情被人們所知曉。
這篇文章叫《封燕然山銘》,字體經過研究確認是漢代隸書,因為年代久遠,加上風吹日曬,有不少的文字已經看不清了,但專家們翻譯了大部分之後,大概知道講的是什麼事情。
這篇文章主要記錄了當時漢朝軍隊北上擊退遊牧民族的事,由於當時打了勝仗為了宣揚軍威,將軍竇憲命人依山而鑿並流傳於後世,從翻譯出來的文字上來看,完全可以想像的到那場戰爭是多麼殘酷,負責翻譯這些文字的專家們激動的熱淚盈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