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清潔能源建築應用技術聯盟召開盛會

2020-12-25 中國網生活

2020年12月23日,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和中國清潔能源建築應用技術聯盟清潔供暖年終盛會在北京建築材料檢驗研究院報告廳隆重召開。

本次大會是為了更好的總結「十二五」「十三五」期間,在國家推廣清潔能源的戰略指引下,十年來取得的成果,表彰與我們共同為清潔能源技術應用做過突出貢獻和重大幫助的專家企業;也為了更好的在「十四五」期間為貫徹落實我國「健康中國2030」的戰略部署,保證北京及周邊的藍天計劃實施後的效果,進一步發揮協會及聯盟對於行業的引領作用。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會長、中國清潔能源建築應用技術聯盟理事長王立臣、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鄒燕青、北京建築材料檢驗研究院副總經理谷秀志、北京市生產製造業第三聯合黨委專職副書記張秀琴、北京市住建委原副總工祝根立、北京物資協會秘書長馬力、河北省清潔能源供暖行業協會會長田躍文、天津市供熱協會顧問李向陽、天津市供熱協會秘書長王滿囤、廣東省燃氣採暖熱水爐商會秘書長樓英等多位領導與專家出席會議。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秘書長潘祿做協會2020年度工作總結。協會克服疫情帶來的不便,充分利用網絡技術積極開展網上辦公,召開網絡會議,進行標準編制的討論、研究,確保了2020年協會各項標準的編制(修編)的順利進行。協會在2020年,完成了多個課題任務,包括《建築設計技術資源與服務平臺研發及應用》、《北京市綠色建築和裝配式建築適用技術指南》、《近零能耗建築技術體系及關鍵技術開發》、《經濟發達地區傳統建築文化中的綠色設計理念、方法及其傳承研究》、《京津冀等北方寒冷地區空氣源熱泵替代燃煤供暖的關鍵技術及應對策略調研》等。組織編制多個標準,包括:《農村住宅清潔採暖技術規程》、《居住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程》、《一級能效冷凝式燃氣採暖熱水爐應用技術規程》、《空氣源熱泵商業機組應用技術規程》、《戶式空氣源熱泵應用技術規程》、《地板採暖應用技術規程》、《輕薄型低溫熱水地面輻射採暖》、《建築外牆外保溫工程質量保險規程》、《增強豎絲巖棉複合板應用技術規程》、《施工現場綠色照明應用技術規程》等。協會對於課題和標準制定,做了大量細緻而有效的工作。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副會長金繼宗,就目前協會為鞏固清潔供暖成果,對即將超過五年質保期的煤改電設備進行使用安全性和效果排查,以及如何加強運維保養等工作進行介紹。

十年來,我們聯合有關聯盟、協會、商會、科研院所、設計單位、生產企業、檢測單位,為響應黨中央、國務院的「綠色可持續發展」的國策、北京市政府「藍天保衛戰」計劃,為北京清潔能源供暖技術的推廣應用,作出了應有的貢獻。從空氣源熱泵的初期測試、標準制定、對比分析,到中後期的安裝運維、檢測監督,從一級能效壁掛爐的政策調研、企業調研、到標準制定、政策發布,在清潔供暖的道路上,我們一直走在行業的前端。十年的回顧總結是為了激勵我們堅持初衷,在清潔供暖和建築節能減排的道路上堅持不懈的走下去。

在我們完成的各項工作中,離不開行業專家的支持,離不開業內企業的支持,在大會上,對於給我們工作提供大力支持的專家和企業進行了表彰。

大會首先表彰的是參與2011年建部研究課題《低溫空氣源熱泵、太陽能高效地暖組合式建築採暖系統》,對空氣源熱泵在前期測試和應用上,給予大力支持的專家和企業。清華大學狄洪發教授、北京建築大學張群力教授與山東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大金(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廣東熱立方熱泵系統有限公司、上海安貞暖通設備有限公司、北京清華索蘭環能技術研究所、北京旺安佳新能源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河北日泰新型管材有限公司,獲得清潔供暖開創獎。這個課題被認為是在國內空氣源熱泵利用於我國北方寒冷地區供熱系統的開山之作,具有絕對的引領作用。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會長、中國清潔能源建築應用技術聯盟理事長王立臣為獲獎者頒獎)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會長、中國清潔能源建築應用技術聯盟理事長王立臣、北京市住建委原副總工祝根立獲得引領行業卓越貢獻專家獎。他們在推進清潔能源的應用,推動一級能效壁掛爐的政策等方面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鄒燕青為獲獎者頒獎)

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設備專業顧問總工程師孫敏生獲得清潔供暖技術卓越貢獻獎。

(北京市住建委原副總工祝根立為獲獎者頒獎)

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副會長李德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與節能研究院副院長路賓、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有限公司副院長李道平、廣東省燃氣採暖熱水爐商會秘書長樓英、北京市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賀克瑾、北京建築大學張群力教授、北京建築材料檢驗研究院副總經理谷秀志獲得清潔供暖突出貢獻獎。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會長、中國清潔能源建築應用技術聯盟理事長王立臣為獲獎者頒獎)

國家空調設備質量監督檢驗中心專業總工徐昭煒、北京市燃氣及燃氣用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站長蘭濤、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研究員楊英霞、北京建築材料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經理李培方獲得清潔供暖傑出貢獻專家獎。

(《暖通空調》雜誌社社長兼主編劉承軍為獲獎者頒獎)

同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廣東熱立方熱泵系統有限公司、廣東同益空氣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廣州迪森家用鍋爐製造有限公司、威能(中國)供熱製冷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山東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艾歐史密斯(中國)熱水器有限公司、富麗凱(北京)供熱設備有限公司、北京菲斯曼供熱技術有限公司、廣東諾科冷暖設備有限公司、喜德瑞熱能科技(天津)有限公司、阿里斯頓熱能產品(中國)有限公司、北京聖福來科技有限公司、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佛山歐思丹熱能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清潔供暖優秀企業貢獻獎。

(北京物資協會秘書長馬力、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秘書長潘祿為獲獎企業頒獎)

(北京市生產製造業第三聯合黨委專職副書記張秀琴、天津市供熱協會顧問李向陽為獲獎企業頒獎)

北京建築材料檢驗研究院有限公司、明德倍適(天津)科技有限公司獲得清潔供暖優秀合作夥伴獎。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副會長金繼宗為獲獎企業頒獎)

明德倍適(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在清潔供暖末端系統預製輕薄地板的研製與生產中,獲得了大量的市場份額和寶貴的技術經驗,獲得了清潔供暖及裝配式建築傑出貢獻獎。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會長、中國清潔能源建築應用技術聯盟理事長王立臣為獲獎企業頒獎)

喜德瑞熱能技術(天津)有限公司提供的尚科辦公社區分布式燃氣熱力中心及單管散熱器系統改造項目、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提供的京津現代服務業產業轉移基地—2#樓項目、艾歐史密斯(中國)熱水器有限公司提供的合肥銀杏苑小區和鄭州熱力集團正商玉蘭谷供熱站項目,獲得了第六屆藍天杯優秀清潔能源供暖工程的最高獎。

(《暖通空調》雜誌社社長兼主編劉承軍、北京住建委原副總工祝根立為獲獎企業頒獎)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廣東省燃氣採暖熱水爐商會、歐盟商會供熱分會、北京市燃氣及燃氣用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對參與北京質量誠信的企業進行了授牌。

獲得質量誠信評價AAAA級的企業是:北京菲斯曼供熱技術有限公司、廣東美的廚衛電器製造有限公司、廣州迪森家居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威能(中國)供熱製冷環境技術有限公司、廣東諾科冷暖設備有限公司、阿里斯頓熱能產品(中國)有限公司、喜德瑞熱能技術(天津)有限公司、深圳市海頓熱能技術有限公司、廣東萬和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副會長金繼宗、中國建築節能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鄒燕青為AAAA級企業頒獎)

獲得質量誠信評價AAA級的企業是:富麗凱(北京)供熱設備有限公司、諸暨凱姆熱能設備有限公司、山東愛客多熱能科技有限公司、中山市羽順熱能技術設備有限公司、廣東昊森熱能設備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阿詩丹頓燃具有限公司。

(廣東省燃氣採暖熱水爐商會秘書長樓英、北京市燃氣及燃氣用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副站長顏瑾為AAA級企業頒獎)

由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廣東省燃氣採暖熱水爐商會、歐盟商會供熱分會、北京市燃氣及燃氣用具產品質量監督檢驗站,聯合眾多壁掛爐生產企業,面向全社會發起倡議,大力推進全預混冷凝爐的應用。在大會上,各方代表上臺,啟動了倡議儀式。

《京津冀等北方寒冷地區空氣源熱泵替代燃煤供暖的關鍵技術及應對策略調研》在2020年順利結題。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有限公司、合肥通用機電產品檢測院、中國空調製冷協會熱泵分會、北京工業大學、艾默生環境優化技術(蘇州)有限公司、廣東美的暖通設備有限公司、佛山歐思丹熱能科技有限公司青島海爾空調電子有限公司、廣東熱立方熱泵系統有限公司、同方人工環境有限公司、蘇州英華特渦旋技術有限公司、浙江正理生能科技有限公司、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山東阿爾普爾節能裝備有限公司參與課題,接受銅牌。

(河北省清潔能源供暖行業協會會長田躍文為企業授牌)

對於在2020年特殊的年份中,藉助新媒體推廣工作的優秀工作者進行了表彰,他們是金繼宗(老金說)、施上新(大施兄)、陳龍(採暖君)。

(《暖通空調》雜誌社社長兼主編劉承軍為獲獎者頒獎)

會議最後,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會長、中國清潔能源建築應用技術聯盟理事長王立臣做精彩總結。王會長提到自己在做建築節能工作時深有感觸的三句話:一個部門做不了,沒有政策推不動,沒有技術落不實。王會長再次強調了協會與聯盟的重要責任,要將打造企業發展交流的平臺,科學技術創新支持的平臺,政府依託信任的平臺。

十年的工作經驗告訴我們,要完成我們的目標就要做到:緊跟國家發展戰略的方向不掉隊,掌握行業發展現狀不鬆懈,推動技術應用不停步;了解企業的訴求要主動;與政府主管部門溝通的渠道要通暢;團結整合社會資源的能力要提高;對「橋梁」作用的理解要深刻;對有關行業發展的信息要敏銳;把握工作機會的態度要積極;對每一項工作要有始有終認真完成。

2020年,既是上一個十年的結束之年,又是下一個十年的開篇之年,讓我們攜手共進,共創更美好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工作會會議紀要
    慧聰供熱採暖網 2014年2月20日,北京建築節能與環境工程協會/建築環境設備應用專業委員會工作會議,在北京召開。     專業委員會主任倍適(北京)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武剛、專委會副主任、常務理事等各企業單位代表出席會議。
  •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怎麼樣?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其實就是以前的暖通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培養從事建築環境控制、建築節能和建築設施智能技術領域工作,具有空調、供熱、通風、建築給排水、燃氣供應等公共設施系統、建築熱能供應系統和建築節能的設計、施工、調試、運行管理能力和建築自動化系統方案的制定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名字雖然改了,但是內容還是一樣的。
  • 清華同方熱泵採暖項目獲評清潔能源供暖優秀工程
    7月19日,「清潔能源建築應用技術聯盟成立大會暨藍天杯頒獎大會」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召開,會議發布了首屆「藍天杯」清潔能源供暖優秀工程評選報告。經過層層評選,在69個單位申報的98個項目中,最終有8個項目斬獲「藍天杯」優秀大獎,清華同方「北京密雲司馬臺村低溫空氣源熱泵供暖項目」獲此殊榮。評委會一致認為:項目採用分戶型空氣源熱泵結合地暖,屬於低品位清潔能源供暖範疇,具備良好的推廣規模和示範效應,尤其是項目實施及後續使用獲得的經驗對新農村整體節能改造提供了極好的範例。」
  • 「專業解讀」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
    二、推薦院校 以下是2020年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在校友會排名比較靠前的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建築大學、西安建築科技大學、重慶大學、湖南大學、太原理工大學、哈爾濱工業大學、天津大學、吉林建築大學。三、培養目標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培養具備紮實的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技術基礎、系統的專業知識和工程應用能力,能在建築環境營造和建築能源系統管理第一線從事系統設計、研究開發、設備銷售及技術支持、安裝、系統運營和能源管理與改造等崗位工作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土木學院第二大專業,就業前景廣
    導讀:今天給大家帶來的是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的介紹,以及這一專業將要學習的課程,可以幫助各位考生選擇適合自己的院校,並且告知考生該專業的就業前景以及未來的發展方向。建環專業以培養從事建築環境控制、建築節能和建築設施智能技術領域工作的人才為目標,其中所學內容包括但不限於空調、供熱、通風、建築給排水、燃氣供應等公共設施系統、以及建築熱能供應系統和建築節能的設計、施工、調試。
  • 第四屆中安和平被動式建築技術應用與發展國際研討會召開
    人民論壇網北京10月12日訊 (路方芳),2019年10月12日,第四屆中安和平被動式建築技術應用與發展國際研討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安和平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安和平」)聯合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建築環境與能源研究院、德國達姆施塔特被動式建築研究所及中國建築股份有限公司技術中心共同主辦。
  • 實況:建築節能高層論壇召開 推動行業節能進程
    【王裡】首先,我代表北京歐德威能公司對各位百忙中出席建築節能高層論壇暨歐德威能集成地暖品牌推廣會」表示這列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王裡】建築節能是新世紀的一大趨勢,歐德威能公司致力於打造溫暖舒適的室內環境,不斷改善人們的工作環境和生活環境。
  • 環境與能源工程學院 - 北京建築大學
    建築遺產保護 04建築遺產環境保護工程與技術 3 (1) 101思想政治理論 (2) 201英語一
  • 技術創新帶來建築節能環保新趨勢
    三.深圳市尤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展位號:2F78  深圳市尤佳環境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以環保納米材料的研究和應用為核心的新型高科技企業,專注於納米材料在環保領域的應用。尤佳環境不但自籌5個實驗室用於研發,而且和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深圳大學材料學院、南方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廣東海洋大學分別建立了研發合作關係,並聘請華中科技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院長張延榮教授為首席技術顧問。先後獲得了《全國室內車內環境淨化治理工程施工資質》、ISO9001質量體系認證和ISO14001環境體系認證。
  •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以建築科技進步為己任 推動建築節能和綠色...
    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和行業發展趨勢,在建設部領導和各司局的關心指導下,及時調整科技發展方向,整合資源,成立了 「 建築環境與節能研究院 」 ,重點加強了建築節能、可再生能源、綠色建築、住宅技術、綠色建材等領域的科研工作,並進行工程示範,為推動建築向節能、綠色、智能化方向發展,保持建築業可持續發展起到了積極作用。
  • 未來最有前途的大學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哪些學校實力強?
    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這個專業屬於土木類,畢業時拿的是工學學士學位。建築環境與能源應用工程專業培養從事建築環境控制、建築節能和建築設施智能技術領域工作,具有空調、供熱、通風、建築給排水、燃氣供應等公共設施系統、建築熱能供應系統和建築節能的設計、施工、調試、運行管理能力和建築自動化系統方案的制定能力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人們對居住環境的舒適性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個專業作為未來最有前途的大學專業,建築環境與能源工程哪些學校實力強?
  • 第八屆中國國際建築工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及新裝備博覽會暨...
    第八屆中國國際建築工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及新裝備博覽會暨2020中國國際裝配式建築產業博覽會2019-07-01 | 發布者:小編在線 | 來自工程機械在線   為促進建築業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及新裝備的推廣應用與經貿交流,推動裝配式建築產業升級,由中國國際展覽中心集團公司主辦的2020年全國建築行業開春第一展——第八屆中國國際建築工程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及新裝備博覽會暨中國國際裝配式建築博覽會(以下簡稱:建築四新博覽會)將再次擴大規模,集合近千家參展參會企業,配合豐富的行業活動,吸引包括經銷商、代理商、採購方
  • 珠海市建築節能辦法
    珠海市建築節能辦法(2009年6月11日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68號公布,根據2020年2月21日珠海市人民政府令第128號修改)第一章 總 則  第一條 為了推動和促進建築節能,降低建築物使用能耗,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切實保護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節約能源法
  • 「嘉興首個被動房與主動房節能技術相結合的高品質綠色建築」觀摩...
    7月20日下午,由嘉興市勘察設計行業協會主辦,嘉興市土木建築學會、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六研究所、威盧克斯(中國)有限公司協辦,宏正工程設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ACTIVE HOUSE產業聯盟承辦的「嘉興首個被動房與主動房節能技術相結合的高品質綠色建築」觀摩研討會,在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第三十六研究所
  • 應用節能技術的建築 可申請示範項目補助
    [導讀]近日,記者從市城鄉建設局了解到,凡是市區範圍內新建和擴建的公共建築或居住建築應用太陽能熱水系統或地源熱泵中央空調技術
  • 成都市發布建築節能管理規定
    來源: 鳳凰網房產成都站2月18日,成都市住建局發布《成都市建築節能管理規定》,明確鼓勵開展建築節能的科學研究和技術開發,大力推廣應用節能技術、產品、設備,重點發展綠色低碳的建築節能技術與產品;建築工程項目的設計和施工,應當嚴格執行《公共建築節能設計標準》(GB50189)、《建築節能工程施工質量驗收標準》(GB50411
  • 2018中國(鄭州)裝配式建築與綠色建築建材技術成果展覽會
    為貫徹國務院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關於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築,推動建築產業現代化,促進建築領域生產方式轉型升級等一系列文件會議精神,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技術指導,河南省建設科技協會主辦,河南省裝配式建築產業發展等12家協會支持的「2018中國(鄭州)裝配式建築與綠色建築建材技術成果展覽會
  • 設計學院建築技術團隊參加第一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
    2019年7月19-22日,第一屆華人能源與人工環境國際學術會議(ICCEB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for Global Chinese Academia on Energy and Built Environment)在成都隆重召開。
  • 南方生態建築_2020年南方生態建築資料下載_築龍學社
    綠色建築的"綠色"並不是指一般意義的立體綠化、屋頂花園,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徵,指建築對環境無害,能充分利用環境自然資源,並且在不破壞環境基本生態平衡條件下建造的一種建築,又稱為可持續發展建築、生態建築、回歸大自然建築、節能環保建築等。 綠色建築與傳統建築的區別 第一,綠色建築較傳統建築耗能大大降低。
  • 全省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聯盟大會在淄召開
    □記者 劉磊 通訊員 蔣靜 報導本報淄博訊 10月16日,第四屆山東省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創新聯盟大會在淄博召開。會議就被動式超低能耗綠色建築技術、示範成果等進行了研討。據了解,我省自2014年開始開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示範工程,至今已有省級示範工程6批53個,總建築面積達106萬平方米,覆蓋全省16市。其中,淄博市臨淄區蓮臺養生養老院等15個項目已建設完成並通過驗收。「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能耗低,隔音降噪效果好,室內空氣清潔乾淨,已逐漸被市場接受,將成為未來建築發展的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