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四大名著是什麼?相信大家都會脫口而出的說到:《西遊記》,《紅樓夢》《水滸傳》《三國演義》。其中,《西遊記》可以說是我們最耳熟能詳,同時也是最受歡迎的一部名著了。《西遊記》的作者是明代傑出小說家吳承恩,故事主要以「唐僧取經」為藍本,描繪出了一部讓人驚嘆的神話故事。
1986年版的《西遊記》播出以後,立刻就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和熱議,一度被奉為最經典的《西遊記》。由六小齡童扮演的孫悟空在劇中天上入地,無所不能,成為了很多人兒時的偶像。一直到目前為止,《西遊記》已經翻拍了無數的電視劇和電影版本,熱度依然不減。但是有這樣一個11歲的小女孩,她在觀看《西遊記》的時候發現了一個「漏洞」,大家能猜出來是什麼嗎?
這個小女孩叫做馬思齊,當時只有11歲的她是某小學的一名五年級學生。在看電視劇版《西遊記》的時候,因為她過於的痴迷,於是就找來了《西遊記》的原著仔細閱讀。結果在閱讀的過程當中,馬思齊發現了書中的「漏洞」,而且這個「漏洞」當時還沒有其他人發現。
馬思齊發現在唐僧師徒取經的過程中,飲食方面吃的幾乎都是米飯,豆腐,蘿蔔。按理說,從東土大唐到西天取經的過程中會經過很多國家,每個國家的飲食習慣和風俗習慣都是不同的。但是他們師徒四人每天吃的東西卻沒有變過,所以值得讓人懷疑。
後來,小女孩馬思齊將自己的疑惑寫成了一篇叫做《西行路上的宴會菜》的作文,發布到網上以後引發了網友們的討論。在《西遊記》中,孫悟空經常會到一些普通百姓家裡化緣,但是每次得到的食物都是差不多相同的,這樣就非常不合理了。
馬思齊的作文發表不久就引起了專家的注意,專家對馬思齊這種善於發現問題和善於提出問題的做法表示了讚賞。《西遊記》流傳了數百年的歷史,很多人也都翻閱過原著,但是都沒有發現這個問題。當時年僅11歲的馬思齊能夠發現這個問題,可見她的心思十分縝密。
事後專家解釋說:這個「漏洞」其實不能怪吳承恩。因為古代人對見識方面的局限性,所以很多事情都是需要靠想像的,只能按照自己的思維來進行創作。故事情節和人物形象可以通過想像力,但是在飲食方面卻要非常貼近生活,所以作者也只能以自己生活中的飲食作為依據了。
雖然《西遊記》被馬思齊發現存在漏洞,但是根本不影響它成為一部偉大的世界名著。如今,《西遊記》依然是大家最喜歡的名著之一,相信未來肯定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