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殼"和「硬殼」不是我們中國人自創的裝備名詞,其直接翻譯自英文的「softshell」和「hardshell」,是道地的國際流行的裝備名詞。這兩個裝備名詞的歷史不算特別悠久,和「衝鋒衣」相比屬於現代裝備詞彙。
"軟殼"和「硬殼」是由知名裝備品牌商用於細化產品線的產物,其本身並不是對功能性外套做進一步的名詞解釋或者定義。簡單的說就是裝備品牌商對自家產品的分類。類似於同樣的防水透溼材料,戈爾公司叫GORE-TEX,哥倫比亞公司叫OMNI-TEC一樣。
但是現在由于越來越多的品牌將傳統衝鋒衣劃分到「硬殼」這一類中,使得人們對傳統衝鋒衣的定位變成了狹義的「硬殼」。這是錯誤的!
無論是"軟殼"還是「硬殼」都是傳統衝鋒衣的一部分。之所以會出現這兩個新名詞有特定的歷史和技術的原因,當然市場的原因似乎會更大一些。
用現代戶外運動的眼光一一從功能性上劃分軟殼與硬殼的定義
硬殼部分請看我們衝鋒衣頻道的介紹(點擊查看)
軟殼通常面料柔軟性要遠好於硬殼,有些面料還帶有一定彈性。防風性是所有軟殼的必備性能,其次有些軟殼與一定厚度的抓絨層複合在一起,擁有適度的保暖性能。還有一些軟殼,在面料中又壓合了防水透氣膜變身為防水軟殼,通常可以達到防中雨級別。
軟殼與硬殼的版型要求有著很大的不同。軟殼最初的用途是做為攀巖、攀冰服飾使用,其後又被其他類型的戶外活動所接納,其特點為柔軟且收身,上衣多為短夾克款式。軟殼通常做為兩層穿著使用,不考慮中層保溫服飾的存在。
軟殼同樣擁有DWR防潑水性處理塗層,有輕度的防水性。軟殼根據防風原理不同劃分為兩大類,既織物防風軟殼及膜防風軟殼,而膜防風軟殼又有一個比較另類的分支為全防水軟殼。
織物防風軟殼是依靠織物纖維的緊密排列起到防風作用。優點是透氣性良好,部分面料擁有較好的彈性,穿著舒適性上佳。但缺點是防風性能相對於膜防風軟殼而言略遜一籌。比較推崇織物防風軟殼的廠家有patagonia及Outdoor Research等。
膜防風軟殼在面料中壓合了防風透氣膜。市場上佔有率最大的也是最優秀的防風透氣膜為Gore WindStopper,在保證良好透氣性的前提下,同時獲得最完美的防風效果。不過膜防風軟殼因受結構影響,透氣性與織物防風軟殼相比卻要略遜一籌。
軟殼分類中還有一種全防水軟殼,一般是將防水透氣膜壓合在面料之中。在常規軟殼防風、柔軟、適度保溫性能的前提下,同時擁有不錯的防水性能,通常可以抵禦中雨級別的降水,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是透氣性表現欠佳。比較另類,頗有些鳥中蝙蝠的意思。
回顧歷史「軟殼」到底從何而來?
早期的衝鋒衣無論是三層還是兩層,其表布一般都是相對堅硬的尼龍層,這本身很容易理解,作為戶外最重要的外層防護,防水透溼其實都在其次,堅固耐磨才是最基本的功能。但是進入到上世紀90年代,隨著面料科技的發展,衝鋒衣的表層已經開始出現使用更為柔軟的材料來替代過去硬邦邦的表布,這種改進意味著戶外愛好者們對於衝鋒衣的功能要求已經從傳統的堅固耐用走向舒適夠用的方向。
限量版的CLOUDWALKER:
在戶外領域,攀巖和攀冰一直都是裝備進步的急先鋒,這次也不例外,歐美的攀登活動十分的活躍,傳統的衝鋒衣無論是保暖還是舒適度甚至透溼性能都不是特別的適合條件艱苦的攀登活動,得益於防水透溼薄膜的成熟和進步,更透溼和防風的薄膜與柔軟有彈力的表布結合形成了具有鮮明特點的材料:WINDSTOPPER
這是現代「軟殼」最終出現的最後和最重要的一步,而MOUNTAIN HARDWARE公司推出的具有裡程碑意義的ALCHEMY夾克實際上就是現代「軟殼「的前身。而在當時「SOFTSHELL」這個名詞作為產品分類已經是呼之欲出。
如果只有WINDSTOPPER材料,」軟殼「可能並不會誕生,因為WINDSTOPPER最大的用途反而是手套,睡袋之類更側重防風保暖的用途。
而ALCHEMY夾克的出現讓「衝鋒衣」在攀登領域有了極大的進步和創新。而這種新型的「衝鋒衣」無論是本身的技術和設計上的進步還是市場熱點的迫切需求,「軟殼」終於出生了。
最先出現的「軟殼」實際上和上個世紀「三層著裝原則」的中間層的區別不大,唯一的區別就是在保暖的基礎上擁有了輕度防潑水和優秀的防風效果。最早的「軟殼」出現在上世紀的80年代初期,那個年代的「軟殼」通常會使用類似 schoeller的彈性面料做表布,聚酯纖維做保溫層。上個世紀少數採用織物防風原理的夾克可以看成是「軟殼」的廣義上的前身。因為差別真的非常小非常小。
而進入21世紀,「軟殼」之所以能替代「衝鋒衣」的概念很大程度上來自軟殼本身的「硬殼化」。沒有這個「硬殼化」SOFTSHELL是無法真正替代「衝鋒衣」。這種「硬殼化」主要體現在「軟殼」在防水方面的強化。無論是上個世紀的「早期軟殼」還是新型的ALCHEMY夾克,防水都是短板,因為這個時期」軟殼「還沒有走向大眾市場只是攀登等少數領域的開路先鋒,而像攀登領域液態水的存在本身就是小概率事件,防水並不是最主要的目標,另外還有彈性材料和壓膠技術的限制。而今天的「軟殼」從內部壓膠到外部壓膠再到雷射剪裁都是在強化「殼」的功能性,彌補早期「軟殼」的短板。而當這些技術進步得以完全的實現之後「軟殼」就成為真正的「殼」,這個時候傳統的衝鋒衣自然被拋棄到一邊。
隨後在很多公司的服裝類別中「softshell」儼然成為一個新的裝備類別。而隨著「輕戶外」在世界各地的興起,「softshell」相比傳統衝鋒衣在功能適應性,尤其是融入性方面絕對的勝出而成為新世紀」衝鋒衣「的代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