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讓網癮少年變成學霸

2020-08-16 颶風666

(原創)

一、孩子為什麼會有網癮?

1.與家長缺乏溝通與互動

溝通越少,家長對孩子了解越少,家長了解越少,對孩子越感覺無從下手,與孩子交流越難於找到交流點。

交流越少,孩子與家長的心理距離越遠越陌生。

家長心中,孩子是心頭肉,疼不夠,愛不完。家長心中,孩子就應該是學習狀態中,看到孩子玩一會兒,心中就急,忍不住就問:作業寫完了嗎?寫完了看看書,預習或複習,看電視能學到什麼?考試又不考看電視!玩手機除了毀眼睛,寫作業去吧~哦,作業寫完了,那就看書!

孩子此時心中多想聽您一句:歇歇吧孩子,咱們一塊逛逛公園吧?

孩子此時多想聽您一句:來,乖孩子,告訴我,你們學校又有什麼有意思的事?

孩子無從交流,無法得到心理上需要的,如果給孩子一部手機,孩子很容易迷戀手機網遊。

2.言必學習讓孩子缺少溫情感

家長與孩子交流,第一句不是問學習的事,第二句必然是學習的事,十句話裡八句話說學習說作業,另兩句話可能也是為問學習的事而作的「引言」。孩子需要的,家長沒說,孩子討厭提的,家長一日三提。

孩子對家長的感覺就是,在學校老師天天說學習,回家是換了個班主任,更是讓人心煩了。

心中煩惱無處訴,無人給排解;委屈無處訴,無人給安慰;心中迷茫無人訴,無人指點迷津……家,甚至不如學校。孩子來到家,想回學校,到了學校,又想回家。這種心理,請讀者想像一下,如果有部手機,孩子怎能不沉迷遊戲?!

3.缺少有意義的活動

除了學習,除了作業,孩子沒有很好的活動打發疲憊的休息時間,孩子只有睡覺或者遊戲。

去年,有個女學生,且叫她小玉,手機遊戲網癮較大。小玉有三個孩子,小玉是大孩子,小玉有個妹妹和弟弟。做為三代單傳的家庭,終於三胎有個兒子,小玉爸媽精力傾注到兒子身上的要是用在女兒身上的數倍。

小玉上初一,很文靜,爸媽除了問學習怎麼樣,其他基本上都不問。小玉受的批評多,讓幹的家務多,學習有耽擱,成績下降,爹一陣批,媽一陣吵,小玉便養成什麼都隱忍不言的性格。平常學習,作業之餘,空坐幹愣能一兩個小時。這樣的孩子,若是有部手機,很容易沉迷遊戲。

4.對新知識學不會,「學困型」孩子

孩子學習上因某一節課或幾節課沒有上心學習,課上聽不懂,課下學不會,作業抄答案。

結果,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對學習失去興趣,但是又沒有得到及時補救。

如果孩子能夠與家長很好溝通,把情況告訴家長,家長想辦法溝通老師,及時把「」斷層」部分補上,則情況好些。但是,現在的孩子,往往是不喜歡告訴家長,若是孩子手中有手機,很容易通過玩手機遊戲,尋求一時快感。

正如一個學生說:「手機遊戲可以給我現實中得不到的快樂…」

有些孩子,幾個人聯網玩大型遊戲,更容易上癮。

二、如何把網癮少年變學霸少年

1.嚴禁學生帶手機等與學習無關的電子產品

手機對於無自制力的孩子,有百害而無一利。學生學習壓力大,與家長溝通少,煩惱情緒無處排解,往往是通過玩手機遊戲來尋求心理安慰。今天一小時,明天一小時,時間久了,可能越來越依賴手機。有人寫文章《若想毀了一個孩子,就請給他一部手機》

2.加強與孩子的溝通從傾聽孩子傾訴開始

上文小玉家長把孩子交給我,讓我了解一下孩子問題出在哪裡。

第一天,關於學習的事情,我什麼都不說,只帶著小玉玩各種益智遊戲;第二天,仍然只聊些學習之外的,玩些與學習無關的,與文化課學習沾邊的絕不提。

第三天下午終於忍不住了,問我:「老師,您為什麼不問我學習的事呢?……」

……

讓孩子主動給您談學習的事,聽孩子傾訴,家長做孩子的朋友。

……

小玉經過一個月的調整,這孩子把心中想的什麼,什麼委屈的事情都說了出來,老師了解了孩子的情況,與孩子家長溝通,家長做了很好的配合。又過半個月,孩子學習態度端正,活潑開朗,學習之餘也不再玩手機,僅在周末玩半小時手機。

學期末,小玉成績已由班級倒數上升到中等。

學年末,小玉成績已進入班級前十名。

3.豐富課餘生活,課餘時間趣味化

本人長時間跟蹤考察過一所學校管理情況,這所學校招收了很多成績特別差的學生,中招成績平均分300分左右,據調查,大部分孩子是因為沉迷手機遊戲如三國殤、王者榮耀、和平精英或者電腦遊戲英雄聯盟,耽誤了學習。

這所學校採用軍事化管理,他們的作息時間表安排非常緊湊,早晨操練從五點半開始,早飯後是列隊早讀,晚飯後安排有半小時操練。操練內容豐富,有軍體拳,有舞蹈,有太極拳等等。學生除了學習和操練,自己安排的「無聊時間」幾乎沒有。

4.家長陪讀和安排一對一補課相結合

孩子學習出現問題,通過孩子自己去處理這些問題肯定是非常困難的。家長最好與學校老師結合,把孩子學習上出現問題的學科,通過課下輔導或補課重講,讓知識脫節部分銜接上。如果孩子屬於難管的、不自覺的那種,家長可通過一段時間的陪讀,幫助孩子步入正軌。

原創不易,轉載請註明出處。

歡迎轉發,歡迎提出批評改正意見!

歡迎評論區留言,請文明用語。

相關焦點

  • 網癮少年試穿哈佛博士袍
    本報訊 (記者丁文亞)3月3日下午,20多名網癮少年搶著戴上哈佛博士帽、穿起博士袍,過了把博士癮。  3月3日下午,香港心理學會輔導學會會長、美國哈佛大學心理學嶽曉東博士受邀出現在中國最大的網癮戒除機構——中國青少年成長基地,以自己的親身經歷與在此接受心理治療的24名網癮少年共同制定「生涯規劃」。
  • 細數元氣騎士中的玩梗武器 網癮少年網癮少女居然是對他的諷刺
    這次是兩把武器——網癮少年、網癮少女。當年楊永信楊院長叱吒風雲,一座豫章書院鎮壓全國網癮少年、網癮少女,一把電療椅使得無數桀驁青年最終痛哭流涕,使得所有網癮少年的家長奉之若神,真可謂是人渣魁首、敗類模範。涼屋也截取其中精華為他做了兩把武器——網癮少年、網癮少女。
  • 電擊怎樣拯救網癮少年|大象公會
    在當代中國,電擊似乎能包治一切精神疾病和精神領域的「疾病」,不僅可以戒斷網癮,還被一些機構拿來矯正抽菸、喝酒、晚婚、同性戀等。▍親自電擊「網癮少年」的楊永信 / 視頻來自 CCTV-10 節目《網癮治療專家 楊永信》電擊為什麼如此全能?它的依據又是什麼?回答這些問題,得從精神科的兩種刺激奇妙的療法說起。
  • 當寶可夢穿上了衣服,卡比獸變成了學霸,不良少年噴火龍登場
    當寶可夢穿上了衣服,卡比獸變成了學霸,不良少年噴火龍登場。一起來看看唄~PS:常磐森林的悲劇鎮樓!皮~皮卡丘到處都有皮卡丘,這並不是空穴來風。就在衣服上,皮卡丘也擁有自己的特色。皮卡丘原本是一隻「電氣肥老鼠」,在衣服的掩蓋下,原本胖嘟嘟的皮卡丘成了「穿衣顯瘦」的代表。
  • 案例:「網癮少年」的自我救贖
    就在一年前,他還被別人貼著「網癮少年」的標籤,如今他是該校重點班的學生,學習成績排名靠前。   「我對遊戲不上癮,就是對網絡小說上癮,喜歡看玄幻類的作品。」劉小志告訴記者,在虛擬世界裡他感到無比快樂。   見過父親摔電風扇,也習慣父母打架……這是他內心揮之不去的陰影。
  • 「電競勸退」興起背後,是「網癮少年」家長的無奈與押注
    他們大部分本就是「深度網癮」的遊戲玩家,玩遊戲時間較長,做陪練的服務對象大多也是是沒有任何經驗的網癮少年。由於多數有遊戲癮的孩子沒有過多零花錢,因此這些孩子玩遊戲時請陪練、代練的預算也十分有限,大多時候請陪練只能付幾元十幾元,難以滿足那些「深度網癮」玩家的需求。
  • 當年的「網癮少年」,用2塊原子筆畫一頭牛價值千億,後來怎樣了
    當年的「網癮少年」,用2塊原子筆畫一頭牛價值千億,後來怎樣了世界上兒童千千萬萬個,每一個人都有不一樣的童年生活,有的人的童年生活一帆風順,有的人的童年生活卻充斥著暴力,他們的童年生活過得非常的坎坷,所以那些童年生活幸福的孩子
  • 我採訪了三個從網癮中心出來的少年 他們到底經歷了什麼
    文中,網友雷斯林分別對三個從網癮中心走出來的少年進行了採訪,講述了他們當年在「網癮治療中心」的遭遇,以及「電擊療法」對他們後來生活帶來的影響。 原文如下: 《我採訪了三個從網癮中心出來的少年,但這可能是我最後一次寫楊永信相關的文章了》 作者:雷斯林 戰網魔,其實戰的是家長的心魔 之前我在楊永信,一個惡魔還在逍遙法外中提到了當年被曝出用不正規手段治療「網癮少年」的某教授依然在進行著治療網癮的事業
  • 網癮少年逆襲記:高一就被清華破格錄取,搖身一變計算機科學家
    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在不斷的變化著,有的人變的一蹶不振,從高處跌落,比如說方仲永,但也有人變的更加優秀,超越了自己,我們今天就要說這樣一個人,他曾經是一個網癮少年,如今是計算機科學家,有人說,無法想像這兩者都發生在同一個人的身上,因為這兩者之間的差距是雲泥之別,
  • 「網癮學霸」陳立傑:18歲獲奧賽金牌進姚班,曾得清華特等獎學金
    他高一時收到清華錄取通知書,高三婉拒谷歌實習邀請,曾放棄自己鍾愛的遊戲,努力學習,從重度網癮少年蛻變為一名理論計算機研究員。他是姚班學霸陳立傑,拿過清華特獎,如今在MIT讀理論計算機方向的博士。並非從小是優等生,曾是網癮少年陳立傑這樣的少年天才,並非從小是優等生。他一開始成績平平,還被一度被人當成了網癮少年,其間的逆風翻轉,令人倍感敬佩。小學時,他的整體成績一般,唯獨數學科目還算OK。因為他對學習不上心,反倒對信息技術感興趣。
  • 少年說:那個網癮少年還記得嗎?老師放話說solo,現在怎麼樣了?
    少年說:那個網癮少年還記得嗎?放話跟老師solo,現在怎麼樣了?今天又想給大家聊一聊《少年說》了,畢竟這檔綜藝節目特別勵志向上,非常的充滿正能量,節目的方式是深入全國各地12所中小學,尋找具有真實訴求的中小學生,展示中國新一代青少年的風採,中小學生是「祖國的花朵未來的希望」。
  • 山東建築大學:「網癮少年」的逆襲
    但其實,他也曾是個讓師長頭疼的叛逆少年,只是越努力,越幸運罷了。 高中的叛逆少年 誰都不會想到,高中時期的史善力,是個不折不扣的網癮少年,逃課去網吧是常事,喝酒打架也沒少幹
  • 好心情私人醫生服務:助力網癮少年脫離網癮,重獲新生
    既然要上網課,那家長就得給孩子配備平板、電腦、手機,看似是為了學習,時間久了很多家長卻發現,這電子產品配備齊全之後,孩子也有了更多的時間來上網、打遊戲,甚至形成網癮。掐指一算,距離2020年秋季開學僅剩十幾天,如何在這短短的日子幫助孩子回歸正常學習生活,逃離網癮的「束縛」呢?
  • 網癮少年訓練營離奇身亡事件再調查
    導讀  廣西桂林市資源縣一名16歲的網癮少年,在進入「南寧起航拯救訓練營」戒除網癮10多個小時後離奇身亡,引起社會強烈反應。記者在深入調查中發現,這種事情的發生絕非偶然。目前,「網癮戒除」培訓機構沒有一個全國統一的評價標準,培訓機構可以說是「泥沙俱下」。
  • "網蟲"變成陽光大學生 現身說法欲幫忙網癮少年
    前不久,王舜召在網上看到本報一篇報導,講的是東方一初三學生因沉迷網路遊戲多次逃學,他立刻與記者聯繫說,他有過同樣的經歷,願意現身說法,把自己以前沉迷網癮的經歷公布出來,並願意在寒假回鄉期間與小網蟲們面對面交流,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幫他們戒除網癮。  1月19日,王舜召從雲南回到海口來到本報接受採訪。以下是他所講述的自己成功戒除網癮的故事。
  • 所謂電競選手,真的只不過是一群中途輟學的網癮少年嗎
    很多人都在網上指出所謂的電競選手,只不過是一群中途輟學的網癮少年罷了。電競選手真的只是一群中途輟學的網癮少年嗎?電競選手,到底意味著什麼?財富?榮耀?名聲?還是一份單純的熱愛。或許這些所謂的電競選手,他們以前真的只不過是一群中途輟學的網癮少年,但是在他們選擇了自己的人生之後,他們為了自己的選擇付出了努力,最後他們也獲得了屬於他們自己的成功。
  • 看了LDL選手的作息表,網癮少年表示再也不想著打職業了……
    看了LDL選手的作息表,網癮少年表示再也不想著打職業了……隨著時代的發展,電子競技被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去年的雅加達亞運會,LOL中國隊代表國家拿到金牌一枚,這代表著中國電競一個裡程碑意義的發展。而在微博之夜上,除了現場到來很多大腕明星之外,還有很多電競選手,在去年RNG季中賽奪冠,IG世界賽奪冠都有很大的熱度,電子圈正在一步步發展長大,這讓很多網癮少年覺得:打職業真好。有很多網癮少年對自己的好玩找到了理由,好好學習不就是為了賺錢,既然玩遊戲都能賺錢,為什麼要好好學習呢?
  • 網癮少年——聽陶宏開教授講座有感
    可現在不少人卻沾染上了嚴重的網癮,每天沉迷於虛擬的遊戲中無法自拔。其中絕大多數是青少年。  本該在學校裡學習知識的青少年卻成了一個個網蟲。本來健康的身體也變得虛弱,人也變得沒有精神,成績下滑,有的甚至為了上網退學。  有的人說青少年都是祖國的花朵,可是祖國未來的花朵卻都沉迷在網絡世界裡。
  • 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網癮少年」,現在少了很多?一網管講出實情
    為什麼以前常見的「網癮少年」,現在少了很多?一網管講出實情因為網絡技術的發達,相信大家對「網癮少年」一詞並不陌生,所以當提到網癮時,人們腦中浮現出來的往往就是那些不分白天黑夜在網吧打遊戲的少年和跟其身後父母不斷的思想及暴力教育。
  • 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一部非常勵志的電影,網癮少年變成億萬富翁
    今天給大家講一個由真實故事改編的屌絲青年逆襲億萬富翁的電影《億萬少年頂級秘密》,影片的開始19歲的男主來找到銀行貸款一千萬,可是貸款員工並不買男主的帳,男主心裡也清楚,就想著去說服貸款員工,男主高中的時候是一個網癮少年,天天除了玩遊戲就是玩遊戲,不過運氣爆表的他愣是刷出一套極品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