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議員和法官的工資與憲法

2021-02-10 美國法務

經過兩個世紀,19歲本科生沃森單槍匹馬,推動了美國憲法第二十七條修正案的生效,給國會上了籠頭。


美國在政治制度上以三權分立制衡著稱,同時是一個實用主義國家,知道一文錢可以難倒英雄漢。「三權」首先要有工資,才可能「分立」,有力量「制衡」。所以總統、議員和法官工資問題是個大事,直接寫在憲法裡,和三千多年前漢謨拉比法典刻在石頭上一樣,想改就不容易了。

2003年紐約遊行反對入侵伊拉克。示威群眾認為戰爭動機就是「錢」。

總統工資:

1789年    $25,000

1873年    $50,000

1909年    $75,000

1949年    $100,000

1969年    $200,000

2001年    $400,000

從小布希總統到川普總統,總統工資20年沒有漲,但不影響大家哭著鬧著當總統的積極性,可能是因為總統還有免稅的5萬美元個人經費補貼、10萬美元旅行費用補貼、1.9萬美元招待費、住白宮不掏房租及坐海軍一號直升機和空軍一號波音747免票。當然如果公器私用,比如川普搭乘總統一號去外地競選演說,就要自掏腰包,補償國家損失。副總統目前工資是$230,700,外加1萬美元經費補貼。

國會議員(眾議員和參議員)工資從2009年調薪到目前還是維持在$174,000。議長等「副國級」工資稍高。

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工資2020年是$277,700,其他八位法官是$265,600。大法官們是終身制,不需要競選,所以工資每年增長2千到3千美元也無所忌諱。

當然,總統、議員們和法官們與其他美國公民一樣,每年要遞交稅表,按章納稅。

掌握美國錢袋子的國會

按照美國憲法,國會控制國家錢包,通過各種開支法案,審批花錢項目,總統負責政府行政,專司花錢。國會對聯邦政府官員工資有最直接控制權。國會通過的開支法案,需要總統籤字才能生效,所以總統也有一定發言權。如果國會議員或總統給自己漲工資過於努力,選民下一屆選舉可能把幹勁過大的議員選下去。所以,納稅人在投票箱中擁有最終發言權。

 

美國官員工資是憲法問題。1787年美國制憲會議代表們知道,通過影響一個人生活來源能控制這個人。因此,憲法第三條第一節規定,聯邦法官有權獲得薪水,在任職期間不得減薪,但不禁止加薪。而第二條第一節規定,在任期內,總統薪水不得增加或減少,聯邦或州政府也不得提供其他補償。川普總統上臺前宣稱不要薪水。但不給總統發工資違憲,不管是出於自願還是被迫。所以川普總統還是領了這40萬美元工資,但捐給了各個聯邦部門,包括國家公園管理局和負責防疫的衛生與公共服務部。

但關於國會議員工資的憲法規定與行政和司法部門不完全相同。憲法第一條第六節規定:「參議員和眾議員必須從美國財政部獲得依法確定的服務薪酬。」 這條規定包含三個要點:

首先,該條款要求國會議員薪酬要「依法確定」,即國會要提高自己薪水,必須像正常立法過程一樣,由眾議院多數和 參議院多數通過並由總統籤字才能生效。這意味著眾議院或參議院無法通過簡單的決議來改變自己薪水。另外,如果總統認為不適當,可以否決議員漲薪法案。

其次,當初制憲代表使用了「必須」一詞,這意味著向國會議員付工資是強制性的,當議員為全職工作,議員不需要開完會就急著回家收麥子。從理論上講,象徵性工資也可以滿足憲法這一規定,但是制憲代表並不贊成象徵性薪水。他們希望吸引獲得最有才能的公民為國家服務,而象徵性工資只會吸引有錢人就職。

第三點是美國財政部是國會議員薪水的資金來源。這一條現在看似理所當然,當初制憲時倒是最有爭議問題之一。該條款的較早版本將其留給各州向國會議員支付工資,但一些制憲代表擔心這將使各州有能力控制議員或影響聯邦政府。當初國會眾議院由各州人民直接選出,但參議員則由各州議會選出,國會參議院變成了一個富翁俱樂部。直到1913美國憲法第十七修正案通過,參議院才由各州人民直接選出。所以說,如果美國憲法沒有規定聯邦政府必須給國會議員發工資,國會參眾兩院都會變成不接地氣的富翁俱樂部了。

專司花錢的白宮


憲法規定了議會掌管美國錢包,但是第一條第六節對議員決定自己工資權力沒有合理限制。當時很多制憲代表很不滿意。兩年後的1789年9月25日,國會通過了12條憲法修正草案,其中一條就要解決這個問題。這條修正草案規定,如果國會通過立法改變議員薪酬,只能在下屆選舉後生效,它的效果就是公民可以投票把急著漲工資的議員在享受到漲薪之前趕出國會。國會通過的憲法修正草案要由四分之三的州立法機構批准後才能正式生效。幾年後,各州批准了12條中的10條修正案,就是現稱的《權利法案》。但那條限制國會議員工資的憲法修正草案當時只有6個州批准。然後大家都把這事給忘了。

1982年,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本科生沃森(Gregory Watson)發現了這個埋藏在檔案館灰塵裡一百九十七年仍然沒有生效的憲法修正草案。心血來潮,他寫了一篇政治科學課程論文交上去了。沃森在論文中認為這個憲法修正草案仍然「活著」,只要有足夠多的州繼續批准,就可以生效。評分的助教哈哈大笑,不過還算客氣,給了個「C」,相當於70多分。沃森不服,找教授上訴,教授維持原判,還是C。其實沃森論文是有道理的。1939年,美國最高法院在Coleman v. Miller一案中裁定,憲法修正草案存活時間是政治問題,國會說了算,不屬於最高法院管轄範圍。只要國會沒有定失效時間,憲法修正草案就持續有效,各州不要著急,可以留給子孫的子孫仔細研讀。這個限制國會議員工資的憲法修正草案就屬於這個情形。

手握鐵飯碗的美國最高法院

雖然論文只得了C,19歲的沃森開始發起推動各州批准該憲法修正草案運動。在沃森的努力下,1983年,緬因州批准,1984年,科羅拉多州批准……隨著1992年5月7日第39個州密西根州的批准,該憲法修正草案在兩個世紀後正式成為美國憲法第27條修正案,也是迄今為止最新一條。

美國人對國會議員漲工資一貫持懷疑態度。在歷史上,國會曾多次批准給自己加薪,然後又被迫取消。1873年,國會為包括總統在內的聯邦公務員大幅加薪。人民很生氣,稱這個法律為 「搶薪法」 (Salary Grab Act),當年就把很多國會議員選下臺,最終該法被廢止。現在的聯邦法律允許按照生活指數每年調整國會議員工資,但國會通常投票拒絕加薪。1991年至2018年28年間,國會13次同意調高議員薪酬,15次否決。目前國會議員工資水平還是2009年通過的,至今未能修改。

前不久網絡盛傳,2020年年底美國參眾兩院已經通過而總統川普尚未批准的近6千頁新冠疫情紓困法案夾帶著無數私貨,其中一項是專門用來給眾議院漲工資的二千五百萬美元。如果你了解美國憲法最後一條修正案,就知道這個傳聞大錯特錯。

———————————————————

本文不構成法律意見

需轉載請聯繫微信:xibaigao

節日快樂!

如果你覺得文章還不錯,就請點擊右上角選擇發送給朋友或者轉發到朋友圈。喜歡就請關注我們。謝謝。

長按二維碼

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美憲法學者:繞道國會修憲,防止總統、國會和聯邦政府阻止美國的發展
    以下是他關於繞道國會修憲,防止總統、國會和聯邦政府阻止美國的發展的看法。喬‧拜登總統幾乎一上任就籤署了一系列行政命令,抹去了川普時代取得的進步,重現了歐巴馬時代的一些最嚴重的弊端。此外,他還提議在過去幾十年的奢侈開支的基礎上大規模地增加新的支出以及更多的國家債務。
  • 維基精選:【美國憲法中的權力分立】
    在美國憲法裡,權力分立這詞從未出現,但其有著清晰的指示。其指出「所有立法權力皆由美國國會所有」、「行政權力則由美國總統所有」、「司法權力由一個美國最高法院和一些可以由國會隨時下令設立的次級法院所有」。憲法通過將政府權力一分為三,以達至權力制衡,防止權力集中與濫權。
  • 美國國會議員不堪辱罵起訴推特:搬出總統命令也沒用
    來源:新浪科技新浪科技 鄭峻發自美國矽谷一位有頭有臉的美國國會議員因為不堪Twitter上匿名用戶的羞辱,決定起訴Twitter要求交出辱罵者的信息。結果慘遭聯邦法官無視,搬出總統行政命令也沒用。而且他還是川普在國會的重要支持者,2016年進入過川普的總統過渡委員會。但努恩斯也是個爭議政治人物,經常發表具有爭議性的言論。他的立場觀點基本和川普一致,也是新冠疫情懷疑論者。在加州宣布居家隔離之前,哪怕確診不斷增長,他還鼓動自己選民多出門聚餐;加州居家隔離之後,即便疫情一直在增長,他也一直要求重開經濟恢復生產。
  • 世界十大總統工資排行榜 美國總統工資最高
    說到世界各國總統的工資這麼敏感的話題,大家一定都會感興趣呢。他們除了身份相對高級一點,但同樣也領著國家發的薪水。相信大家也好奇,各國領導薪資和我們想像有差異嗎?接下來大家不妨和小編一起深入了解世界各國總統工資排行榜吧!
  • 美國《1787憲法》中文譯文
    1787年憲法不僅對美國的政治和經濟的發展有促進作用,而且對當今世界其他很多國家的民主與法制建設都有借鑑意義。 總統在諮詢參議院並經該院出席議員2/3的贊成後,有權締結條約;總統應提出人選,並在諮詢參議院和取得其同意後,任命大使、其它使節和領事、最高法院法官以及任命手續未經本憲法另行規定而須以法律加以規定的其它一切合眾國官員。但國會認為合適的話,可根據法律將下級官員的任命權授予總統一人,或授予各級法院或各部部長。
  • 美國法官為何如此之「牛」?
    、詹奕嘉 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7月在美國,憲法對執法者和立法者的約束主要是由司法部門來實施的,這就是司法審查(judicial review),美國聯邦最高法院有權宣布議會立法和行政機構的所作所為不合法。
  • 比美國大選更重要:新法官巴雷特將如何改變美國的面貌
    在這一背景下,美國國會參議院26日表決,批准總統川普提名的保守派法官埃尼·科米·巴雷特出任聯邦最高法院首席大法官。這是美國歷史上最臨近總統選舉日的大法官提名任命,被視為川普在11月3日投票前一大勝利,可能對未來美國社會發展產生深遠影響。嗯,這一特殊事件可能比川普或拜登在一周內的勝利具有更大的歷史影響。
  • 《美國憲法》答辯問題及解析
    一、為什麼會頒布1787年憲法?【參考答案】1.美國獨立戰爭後,建立起來邦聯制的國家,政治上的鬆散狀態無法形成強有力的中央政府來穩定統治秩序,保護國家的利益與主權。2.面臨既要加強中央集權,又要確保共和制的新問題。3.1786年的謝司起義,使聯邦制的統治者迫切要求強化資產階級權利,完善資產階級統治制度。
  • 美國總統權力變遷史(四)
    川普再過幾天就要卸任了,最近因為他的事美國鬧得厲害,很多共和黨議員也紛紛倒戈,但其實川普在任上是為共和黨立下汗馬功勞的,尤其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他任上任免了三個最高法院大法官,使得最高法院的法官保守派數量佔據了優勢。
  • 大蕭條時期的美國憲法變革:羅斯福曾向最高法院宣戰
    作者:陳平富蘭克林·羅斯福是美國人公認的最偉大的總統之一。在羅斯福擔任總統的20世紀30年代和40年代,美國國內局勢和世界局勢均籠罩在濃重的陰雲之下。面對美國遭受的有史以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羅斯福上任伊始便推出新政,政策法規涉及美國社會的方方面面。新政在使美國逐步走出危機陰影的同時也極大地擴展了聯邦政府的規模和權力。
  • 美國最高法院「一錘定音」 大法官「背叛」了總統
    得州的訴訟一度成為一場「紅藍對決」:18個共和黨州和126名眾議院共和黨議員支持得州,而22個民主黨領導的州和地區支持拜登獲勝的搖擺州。 由此,我們不能不感嘆美國開國先驅們對政治制度設計的縝密和獨具匠心,特別是在司法獨立方面,他們首創了「利益切割」法則:最高法院的大法官是終身任職,除非他們自己主動辭職、退休,或者自然死亡;法官的薪酬一旦定下來
  • 王建勳:1787年美國憲法確立了一個什麼政體?
    麥迪遜,美國第四任總統,主張全盤修改邦聯條款,是一位聯邦主義者,被一些人視為「美國憲法之父」。1到底什麼是共和政體?他說,我們可以看看美國新憲法所構建的政體,看看它是否符合共和原理。首先,我們設計的這個政體權力是來自美國人民的,因為憲法如果不經過人民批准,它根本就生效不了。其次,政體裡的幾乎每一個官員、每一個部門,都是由人民選舉產生的,無論是國會兩院的議員,還是總統,都是由選舉產生的,只有法官不是。
  • 霸道美國總統:停止計票,我們的軍隊在哪裡?南方三州,局面逆轉
    因為這些州的選票,對於美國總統選舉和國會選舉,至關重要。因此,南方重建問題,實際上就是兩個問題,即投票權問題與忠誠問題。當時的美國共和黨內部分為兩派,即溫和派和激進派。林肯被暗殺,詹森又遭到彈劾,最後,還是國會的重建計劃得以施展,按照國會的重建計劃,第一個加入美國的州是田納西州,因為田納西州批准了憲法第十四條修正案,該修正案規定凡是在合眾國出生的人以及加入合眾國的人,都是美國公民,禁止任何曾經參加過邦聯(即在內戰期間脫離的各州組建的美利堅聯盟國)的前國會議員或官員擔任州或聯邦的職務。
  • 王建勳:1787年美國憲法都是些什麼人制訂的?
    因其在「制憲會議」上的卓越貢獻,人們將「美國憲法之父」的稱號送給了他,但他自己非常謙虛,拒絕接受這樣的美譽,認為美國憲法是眾人努力的結果,決不是他一個人或者幾個人的功勞。1789年,麥迪遜又起草了美國憲法前十條修正案,被稱為「《權利法案》」,因此,他又得名「《權利法案》之父」。後來,麥迪遜又當了美國第四任總統,晚年還當了維吉尼亞大學的校長,該校是傑斐遜創辦的。
  • 美國會議員問最高院:4搖擺州遵守了憲法嗎?
    萊斯科在文章開篇表示,包括她在內的126位共和黨國會議員在「法庭之友陳述」( amicus curiae brief)中向聯邦最高法院提出一個問題——在2020年大選中,德州起訴的4個搖擺州(喬治亞州、賓州、威斯康星州和密西根州)是否遵守了憲法?
  • 論美國憲法中的行政組織法定原則
    實際上,在憲法第二條對總統執行權的規定中,才明確了「被任命的公共部長和其他所有官員必須是法律創設的」(established by law)的規範要求。「因為總統顯然不能立法,所以,任何理性的解釋者都會得出這樣的結論:憲法將設置行政組織的權力賦予了國會。」[4]但奇怪的是,作為國會的權限,為何卻規定於總統的執行權條款中?美國憲法是經過制憲會議精雕細琢過的法律文本。
  • 律師拜登即將入主白宮:為什麼美國總統多為律師出身?
    他是美國憲法的主要起草人,被譽為「憲法之父」。4、詹姆斯·門羅1817年當選為美國第5任總統。1758年4月28日出出生於維吉尼亞威斯特摩蘭郡。門羅沉浮政界48年,先後當過律師、議員、駐外使節、州長、國務卿、陸軍部長和總統以及州制憲會議主席等職。
  • 川普說總統有權自我赦免 美國各界都蒙圈了
    美國總統到底有沒有權力豁免自己?這個問題可能遠比想像的要複雜得多。 據界面新聞5日報導,當地時間本周一,川普發表推文稱:「就像很多法學家說的那樣,我有絕對的權力赦免自己。但是我又沒做錯什麼,幹嘛要動用豁免權呢?」 一時間美國媒體、法學界和國會議員全部加入了這場論戰。
  • 法官工資如何確定
    大多數人同意,法官的薪酬理應特殊對待,應該高於普通公務員,但在一些話題上還遠未達成共識,例如加薪應該加多少?怎樣加薪才能避免非議?加薪之後,法官是否應該承擔更多的職責,接受更高標準的考核?這些問題都可以歸結為一個大問題,那就是怎樣確定法官的工資。
  • 美國總統選舉——選舉人團制度
    選舉人團制度規定,美國總統由各州議會選出的選舉人團選舉產生,而不是由選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候選人獲得全國50個州和華盛頓特區總共538張選舉人票的一半以上(270張以上)即可當選。  根據法律規定,全國選民投票是在選舉年11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後的第一個星期二舉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