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貼士】走進「民法典」 | 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民法典這樣說

2020-09-03 哈爾濱仲裁委員會



確立自甘風險

告別「受傷即有理」


在推進建設體育強國和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民法典自甘風險原則的確立對於促進全民理性、積極參與體育活動有著重要意義。

可以看到,民法典自甘風險原則在充分尊重個體自由的同時,將風險、責任進行合理的控制和分配。

一方面是行為人需依法承擔與其年齡、智力、行為能力相適應的責任,對其依法自願參與、甘冒風險的活動做到風險自知、風險自擔,而不是「甩鍋」給他人;

另一方面明確了相關活動組織方、承辦方、管理方的責任,未盡到安全管理職責的,即應依法承擔民事賠償責任,督促其更好依法履行主體職責,確保各項文體活動健康有序開展。

如此規定,可以讓各方責任主體更有擔當,責任範圍更加清晰明白,責任承擔更加公平合理,讓法、理、情更加相融相通。

來源:司法部


哈爾濱仲裁委員會(簡稱哈仲,英文簡稱HRBAC)是哈爾濱市人民政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仲裁法》的規定,於1996年8月組建的哈爾濱地區唯一的常設民商事仲裁機構。

哈仲根據當事人的仲裁協議,受理國內外平等主體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之間的合同糾紛和其他財產權益糾紛,主要包括買賣、贈與、借款、租賃、融資租賃、承攬、建設工程、運輸、技術、保管、倉儲、委託等合同糾紛。


您籤訂合同時需要在合同中簽署仲裁條款

標準仲裁條款如下:

凡因本合同引起的或與本合同有關的任何爭議,均提交哈爾濱仲裁委員會,按照該會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補充仲裁協議示範文本:

雙方因 XX 合同產生糾紛,現提交哈爾濱仲裁委員會,按照該會的仲裁規則進行仲裁。仲裁裁決是終局的,對雙方均有約束力。

約定送達條款:

本合同籤訂人所填寫的地址信息,將作為通知、信件、法律文書等一切書面文件的送達地址。若按該地址送達的相關文件無人籤收或被拒絕籤收,則文件退回之日視為送達之日。


哈爾濱仲裁委員會停車位置示意圖:


相關焦點

  • 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民法典這樣說
    即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將自甘風險條款納入侵權責任編。那麼,當風險出現時,就當自己來承擔責任和損害後果的原則。該條款對侵權責任的明確,為從根本上治理「校鬧」、給學校鬆綁提供了法律依據,也對學校開展文體活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進而為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更為有效的法律保障。
  • 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民法典》這樣說
    民法典即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民法典》,將自甘風險條款納入侵權責任編那麼,當風險出現時,就當自己來承擔責任和損害後果的原則。該條款對侵權責任的明確,為從根本上治理「校鬧」、給學校鬆綁提供了法律依據,也對學校開展文體活動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進而為學生的自由全面發展提供更為有效的法律保障。
  • 【以案釋法】學生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民法典這樣說~~
    學生這個群體比較活躍,經常會出現一些受傷的情況,特別是在上體育課的時候。如果孩子在上體育課受傷了應該誰來負責,是家長,學校,還是學生自己?下面來給大家詳細的講解一下。02孩子在上體育課時受傷,如果所做項目是國家規定的教學項目,如果用於體育教學的器材符合國家規定標準,如果授課教師在教學中按教程規定盡到了相關管理和保護義務,如果學校在事故發生後積極搶救並及時通知家長的,學校不存在過錯,承擔責任的可能性很小。
  • 普法課堂 | 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民法典這樣說↓
    一些學校為規避運動風險,簡化了體育課、減少運動量,從長遠來看,這並不利於孩子的健康成長,也非家長所願。即將於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將自甘風險條款納入侵權責任編。該條款對侵權責任的明確,為從根本上治理「校鬧」、給學校鬆綁提供了法律依據,對學校開展文體活動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進而為學生自由全面發展提供法律保障。什麼是自甘風險原則?
  • 【每日學法】孩子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民法典這樣說↓
    編者按:2020年5月28日,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民法典》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施行。那麼《民法典》是什麼?與我們生活有哪些關係?《民法典》中又有哪些亮點?相信廣大讀者都非常關心。「牡丹江公安」整合權威司法部門和法律專家的剖析解讀,為大家帶來更多關於《民法典》的普法知識。
  • 學生上體育課受傷,這醫藥費到底誰來賠?快看,《民法典》給你支支招!
    孩子在學校上體育課,受了傷學校該不該擔責?怎麼擔責?該條款對侵權責任的明確,為從根本上治理「校鬧」、給學校鬆綁提供了法律依據,對學校開展文體活動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進而為學生自由全面發展提供法律保障。什麼是自甘風險原則?自甘風險原則是指,當事人已經意識到某種風險的存在,或者明知將遭受某種風險,卻依然冒險行事。那麼,當風險出現時,就應當自己來承擔責任和損害後果的原則。
  • 廣泛掀起《民法典》宣傳熱潮 讓民法典走進群眾心裡
    二是要確保民法典得到全面有效執行,要形成執法、司法、用法的強大合力,執法部門要嚴格按照流程公正文明執法,司法部門要提高辦案質量和司法公信力,讓人民群眾在每一個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義,讓法律的權威和尊嚴更加彰顯。三是要廣泛開展普法工作,讓民法典走到群眾身邊,走進群眾心裡,成為全體社會成員自覺遵循的法律規範。
  • 走進生活的民法典 · 總則編
    ,妻子回家發現孩子脫水暈厥,便向人民法院申請撤銷了小張的監護人資格。——民法典第181條✍問題5:為保護他人使自己受到損害的,可以找誰負責呢在與歹徒搏鬥過程中,小賈受傷。最後歹徒逃逸,一直沒有抓到。對於自己受到的損害,小賈可以找誰賠償或補償呢?
  • 【法治聲音】孩子校園活動受傷誰來賠?《民法典》「自甘風險」條款來了!
    民法典侵權責任編最大的亮點是填補了很多法律空白增加了自甘風險的法律規定案例分析1案情回顧:於某原系某學院的學生,在校期間參加學院組織的籃球隊,進行小組對抗訓練時,於某左膝扭傷其實就是我們《民法典》新增「自甘風險」條款的規定。《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六條規定:「自願參加具有一定風險的文體活動,因其他參加者的行為受到損害的,受害人不得請求其他參加者承擔侵權責任,但是其他參加者對損害的發生有故意或者重大過失的除外。
  • 法律援助惠民生 《民法典》走進法律援助工作站
    法律援助是一項維護特殊困難群體合法權益得以實現的重要法律保障制度,為切實提高法律援助律師對民法典的精準把握和適用能力。2020年10月12日,敦化市人民法院分別走進勝利街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和渤海街司法所法律援助工作站,為工作站的工作人員送去了《民法典》宣傳彩頁,讓民法典走進法律援助民生工程,更好地維護特殊困難群體的合法權益。
  • 湖北學子三下鄉:深入學習民法典,祝民法典走進生活
    線上交流學習,深入了解民法典7月26日,「愛我中華」夢之隊——民法中華行的小組成員進行了線上交流,內容主題為深入學習民法典,助力民法典走進生活。隊長劉健介紹到,《民法典》被稱為關係每一個普通老百姓從出生到墳墓的一部法律,所以新中國的第一部民法典通過備受全國老百姓關注。但是《民法典》實際上並不是新的法律,也不是對法律的大修大改,它僅僅是九部小法律的一個合集。民法典不是空喊的政治口號,它所建立的各種法律規範和制度都要具體的做到位。
  • 《民法典》走進孩子們的世界
    「我們該如何運用法律的武器保護自己?」我想,任何一個孩子都會對這些問題充滿著疑問,沒錯,孩子的世界裡總是充滿著好奇,那麼既然有這麼多的疑問,我們為你們解答!「雲端」為臨沂郯城勝利鎮初中的孩子們帶去了一堂有意義的普法宣講課程,來解答孩子們的疑問。
  • 法治手牽手,《民法典》走進常州武進「開學第一課」
    來源:交匯點新聞客戶端交匯點訊「在學校上體育課受傷,誰來賠?」「未成年人充值打賞,能不能追回?」「碰到校園欺凌,我們該怎麼辦?」「小明就是你我他,《民法典》是社會生活百科全書,守護我們一生一世。」課堂上,劉飲海從《民法典》的編纂歷程、時代意義、體例與法律效力等方面為同學們深入解讀。同學們認真聽講,不時舉手提問、踴躍搶答,現場氣氛熱烈。
  • 暴雨後財產受損,誰來賠你?看民法典怎麼說!
    誰來賠你?暴雨等自然災害的發生或許無法避免,但是人們對於暴雨可能對財產安全帶來的危害,卻可以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進行有效預防和事後補救。來看看社會生活的百科全書《民法典》怎麼說!路邊廣告牌、樹木砸車傷人怎麼辦?
  • 孩子校園活動受傷誰來賠?《民法典》「自甘風險」條款來了…
    孩子在學校上足球課,受了傷,學校該不該擔責?怎麼擔責?這些糾紛十分常見,實踐中對此類事件責任的判定難度較大。同時,《民法典》還明確了體育場館等場所的經營者、管理者或群眾性活動組織者的安全保障義務。這就意味著,如果踢球時被朋友碰到受了傷,如果不是故意或有重大過失,受傷者不得請求朋友承擔侵權責任。但如果孩子在學校上體育課時受傷,學校未盡到教育、管理職責的,應當承擔侵權責任。
  • 民法典來了|結合民法典話說「性騷擾」
    下面,北京二中院法官結合幾個案例來說說《民法典》中的法律規定。民法典來了|高空拋物、好意同乘、自甘風險……看侵權責任編如何回應民生熱點民法典來了|「緊急自衛權」,行使需有道民法典來了|肖像權保護,看民法典如何守護你的「臉面」民法典來了丨設立居住權,讓大家真正做到「都挺好」
  • 【解讀民法典】隱私權能放棄嗎?被上司性騷擾怎麼辦?民法典這樣說...
    【解讀民法典】隱私權能放棄嗎?被上司性騷擾怎麼辦?民法典這樣說......你的權益,民法典來保障!你的幸福,民法典來守護!根據民法典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除法律另有規定或者權利人明確同意外,任何組織或者個人不得以電話、簡訊、即時通訊工具、電子郵件、傳單等方式侵擾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寧。」07問:狗仔、私生跟蹤明星的私人行程合法嗎?答:不合法。根據民法典規定「自然人享有隱私權。
  • 民法典救救我丨八歲以下打籃球,在校受傷誰擔責?
    第二季 侵權責任篇第17集 八歲以下打籃球,在校受傷誰擔責?小德很苦惱,民法典呀,救救我吧。【民法典來拯救你】小德、小小德,你們都不要著急,民法典可以來拯救你。雖然自甘風險行為在法律上確實不再被規定為一種侵權,但是民法典1176條第二款同時也規定,組織者和活動參加者在法律上的要求是不一樣的,參加者之間確實可以適用自甘風險原則,但是組織者仍然要適用安全保障義務。尤其是學校等教育機構在面對無民事行為能力人的時候,採取的是一種過錯推定原則。什麼意思呢?
  • 《民法典》太難背?民法典小程序「民法知道」來啦
    民法典審議通過,標誌著民法典時代的到來。與此同時,《民法典》中包羅萬象的1000多個法律條文,也讓不少法律從業人員忍不住在朋友圈裡發出了這樣的「小吐槽」。不用著急,好消息來啦!記者了解到,5月29日上午9點,民法典微信小程序「民法知道」正式上線。即日起,大家可在微信小程序裡搜索「民法知道」點擊進入。據了解,這款民法典微信小程序「民法知道」由檢察日報社聯合科大訊飛開發,旨在民法典領域,打造一款集理論解讀、知識講解、互動諮詢、培訓等內容於一體的集成式法律平臺;同時還可以作為民事檢察工作的連接器和顯示平臺。
  • 【走進民法典】《民法典》人人應當熟知的49個法律要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以下簡稱民法典)於2020年5月28日經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將於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頒布實施民法典意義重大,其中有不少新規法條與我們生活息息相關,這些都是需要我們熟知的內容,特轉載供大家參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