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閨蜜變婆婆」網紅視頻背後的生意經:千元產品成本僅二十元

2020-12-14 中新經緯

中新經緯客戶端6月22日電(高曉鍈)日前,網絡上「閨蜜變婆婆」的視頻引發熱議。一名自稱安娜的40歲女子在抖音發布視頻稱,她和閨蜜的25歲兒子結婚了。在視頻中,她表示和閨蜜認識已經有17年的時間,最終嫁給了閨蜜的兒子,還曬出了一張結婚證件,引來眾多網友關注。

網紅當事人來源:網絡視頻

中新經緯客戶端關注到,該視頻號曾發布過多條推銷某美容護膚產品的視頻,而視頻號的認證身份是「深圳市精準天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經過調查,這位網紅女主角的現實身份逐漸清晰,同時也牽出其背後的「生意經」。

物業稱女主公司早已搬走

在抖音平臺上,該帳號每天都分享一些關於「40歲老婆與25歲老公」的生活日常視頻,其自稱跟現在的老公在2003年認識時,一個8歲一個23歲,「那時候真把他當孩子」,2018年,她閨蜜的兒子長大,兩人很快確立了情侶關係,兩個月以後領證結婚,而閨蜜關係瞬間變成婆媳關係。

中新經緯記者注意到,該帳號官方認證身份為深圳市精準天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門店地址在深圳市南山區茶光路健興科技大廈B座。

據天眼查顯示,深圳市精準天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為安娜,成立於2016年7月,主要經營生物科技技術開發、技術諮詢、健康養生管理諮詢、醫療美容服務、免疫細胞幹細胞等技術研發。目前,公司經營仍處於存續狀態,參保人數僅1人。

在撥打上述公司註冊的聯繫方式後發現,該號碼為空號。隨後,中新經緯記者聯繫到健興科技大廈,大廈工作人員告知,該公司在去年就已搬走,「早就不在了」。

值得注意的是,前述健康管理公司的經營範圍並不包括銷售產品,但該公司認證帳號的多個視頻卻在推銷護膚品。

網紅朋友圈截圖

中新經緯記者通過安娜的視頻號所發布的聯繫方式,添加了其個人微信。在其微信朋友圈可以看到,每天她都在推薦多款「愛綻放」系列美容產品,有的產品甚至打出「10分鐘馬上見效、1瓶28天改善皮膚」「15天見效」等廣告語。

網紅朋友圈截圖

工商信息顯示,深圳市愛綻放輕奢皮膚管理中心成立於2019年6月,註冊資本10萬元人民幣,法定代表人夏慧琳,經營範圍是化妝品、護膚品、美容產品的零售美容美體(不含醫療美體)、美甲、美睫服務。該網紅或已「另起爐灶」。

「直接客戶你提成10%,間接客戶你還能提5%」

「我們(愛綻放)有自己的官網,但如果不是公司會員是沒辦法買產品的,只有把錢轉給我後,我來幫你們買。」安娜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說,會員可以擁有官網帳號,買產品時將享受7折的會員價,但是非會員就沒有任何優惠。

安娜所推銷部分產品

在展示一套在售的祛斑產品時,安娜稱此套產品售價3980元,平時需要消費3.5萬元後才能成為會員,因為現在趕上618搞活動,所以僅需單次購買兩套產品就可以成為會員。

當中新經緯記者繼續詢問會員的其他優惠時,安娜稱「誘人」的好處還有很多。「你今天下單還能送你產品,4件變成7套,送你潔面精華、防曬素顏美膚霜和可以吃的口紅。」她說,「如果你介紹朋友成為會員,公司會給你獎勵600元,直接打到你卡上,另外你賣一套產品最少有1220元的中間差價可以賺。」

更重要的是,她補充道,如果你拉的朋友買了產品,作為直接客戶你還能有10%的提成,你朋友再介紹朋友來,你還能有5%的提成,以此類推。也就是說,拉的人頭越多,越是頂層的人員拿到的提成就越多。

安娜聊天記錄截圖

當中新經緯記者表示「手頭緊」再考慮下時,安娜提醒到「活動只有當天,第二天開始就要花3.5萬元才能成會員了。」

一位資深反傳銷人士對中新經緯客戶端表示,直銷企業支付直銷員報酬總額不得超過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收入的30%,超過這一比例就是違規行為,涉嫌傳銷。

《直銷管理條例》中明確指出,直銷企業支付給直銷員的報酬只能按照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的收入計算,報酬總額(包括佣金、獎金、各種形式的獎勵以及其他經濟利益等)不得超過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收入的30%。

按照安娜所描述「3980元的套裝至少有1220元差價可賺」的說法,這一報酬比例已超過了「直銷員本人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收入的30%」。

另外,根據《禁止傳銷條例》規定,要求被發展人員交納費用或者以認購商品等方式變相交納費用,取得加入或者發展其他人員加入的資格的行為,定義為牟取非法利益的傳銷行為;要求被發展人員發展其他人員加入,對發展的人員以其直接或者間接滾動發展的人員數量為依據計算和給付報酬,牟取非法利益的也屬於傳銷。

上海漢盛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李旻表示,《禁止傳銷條例》中涉及的傳銷概念是指「層壓式推銷」,又稱「金字塔式推銷」,其運作依靠的是會員數目的指數級增長,通過拉人頭來獲取高額收益。但後進入的會員會面臨發展不到人,因此這種方式不可能持久賺錢。

號稱「4天見效」 律師:涉嫌虛假宣傳

愛綻放內部代理官網顯示,目前在售的產品共有6種,分別是淨顏鉑美人修護原液、淨顏鉑美人套裝、沁碧親膚潔面精華液、瓷肌美膚霜、青春定格原液和肽青春時光逆齡面膜。價格在168元至3980元不等。

國家藥監局官網

據國家藥監局官網顯示,上述產品雖然均有在國產非特殊用途化妝品中備案,但自主生產企業卻各自不同。

中新經緯記者聯繫到其中一家生產廠家——廣州雅頌化妝品製造有限公司,該公司銷售人員稱,公司是一家OEM(貼牌生產)/ODM(原始設計製造商)企業,主要負責包裝設計、包材代採購、產品備案、配方研發和產品生產。

廣州雅頌化妝品製造有限公司官網截圖

在這家公司官網中,還特別註明是一家「專注於電商、微商、實體客戶」的一站式化妝品品牌服務加工平臺。

上述銷售人員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產品方案的專利一般要歸廠家所有,因為這樣更方便備案,如果給到公司就必須要走雙方備案,這樣手續就比較麻煩,時間也會比較長。「像是ISO(國際標準化組織)、GMPC(化妝品良好生產規範)這些基礎認證我們都有,都可以打到產品包裝上。」

「愛綻放的這款青春定格液是我們做的,一瓶的成本在二十幾塊錢,其他的乳液、淨顏液、淨顏霜的成本也大致在二十元左右。」該廠家銷售人員說。

據安娜介紹稱,產品是獨家秘方,萃取植物最活性的細胞,能深入滲進皮膚的最深層,達到皮膚的受損肌膚修復,達到祛斑、美白、補水、祛黃、細緻毛孔、緊緻提升,能激活面部彈力蛋白再生,達到皮膚緊緻、飽滿、水潤。並保證「7天見效,1個療程達到皮膚細膩白嫩」。

產品介紹截圖

類似「4天見效」「28天煥顏」等廣告語在上述產品說明書中也屢次出現。京師律師事務所律師孟博在接受中新經緯客戶端採訪時表示,對於化妝品中出現的有關使用效果的宣傳,界定其是否為「虛假宣傳」的主要依據是看其是否虛構或者誇大化妝品性能。他說,「在產品廣告中,使用諸如『X天見效』、『兩周淡紋』等宣傳語時,應當在顯著位置明確註明具體來源。否則,可能存在誤導消費者的情形。」經查看,該產品並無標註任何數據來源。

北京市中聞律師事務所律師李亞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化妝品的宣傳用語如果具有誇大效果、明示或暗示具有醫療作用或頗具煽動性的宣傳用語、絕對化詞意、虛假性詞意、誇大性詞意等都可能會構成虛假宣傳。而廣告文案中若採用具體語言描述效果,也將會構成《識別化妝品違法宣稱和虛假宣傳》中的虛假宣傳。

此外,中新經緯記者還注意到,在產品廣告中,多次標註產品曾獲得「中國315誠信品牌」稱號,授予方為中國產品質量技術監督中心。

安娜朋友圈截圖

經查,該質量技術監督中心曾在2015年1月份遭到北京衛視青年臺《誰在說》節目曝光,該中心只是一間私人公司,任何人繳交1500-2000元後附上工商登記證影本就能獲得任何獎項,包含全國百強企業、知名AAA品牌等各種名目的鍍金牌匾和證書。

報導稱,由於該公司頒發的證書只有「行業協會自治標準效果」沒有國家認證效果,所以很難認定其有刑法違法行為,至今該公司還在運作並頒發獎狀。

網紅帶貨亂象叢生 監管亟待加強

當前,各大短視頻和直播平臺的「網紅」憑藉其強大的帶貨能力,已成為商家不斷追捧的「寵兒」。

然而其背後卻存在不少「坑」,讓消費者防不勝防。據新華網統計,目前網紅帶貨主要存在三大「神坑」:虛假宣傳泛濫,產品質量不過關;直播數據造假成災,暗藏灰色產業鏈;付款方式隨意,退換貨維權難。

報導稱,目前多數平臺採用「AI+人工」的方式進行內容審核,也有平臺將內容審核工作交由第三方機構開展。但是,很多平臺審核機制只能判斷視頻內容和形式是否符合規範,難以判定視頻裡的商品是否為假冒偽劣。北京一位曾在某短視頻平臺從事內容審核工作的業內人士表示「如果每條『帶貨』視頻都增加商品質量審核流程的話,目前很難實現。」

「準入門檻低、違法成本低、所獲收益高,是該行業亂象頻出的重要原因。加強對此類亂象的監管,需要多方主體的共同努力。」孟博告訴中新經緯客戶端,就直播平臺而言,一方面要從主播的職業素養和產品質量等方面提高準入門檻,另一方面要嚴格按照相關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健全合規內控制度,如把劣跡信息較多的主播列入黑名單等。

「從監管的角度來看,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要加大懲罰力度,提升違法者的違法成本,例如,強化產品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加強對平臺的監管力度等。此外,來自於消費者和媒體的監督,對於治理此類亂象,也具有很大積極意義。」孟博補充道。(中新經緯APP)

中新經緯版權所有,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或以其它方式使用。

相關焦點

  • 起底「長壽藥」概念股暴漲背後:產品售價1499元,成本僅87元
    售價1499元,NMN成本僅87元經有牛財經查詢,目前NMN產品在國內電商平臺上的售價在900-3000元不等。DRB電商平臺上的NMN產品預定到手價為1499/瓶,每瓶60粒。與之相比,跨境電商平臺上的NMN產品售價則便宜了很多。
  • 滬一餐廳人均千元,甜點全從網紅店打包?35元買入,120元賣出
    滬一餐廳人均千元,甜點全從網紅店打包?這些在各家甜品店售價35-88元的產品在Le Bistrot de Racine被賣到120元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根據點評網站介紹,Le Bistrot de Racine被評為2020年黑珍珠一鑽餐廳
  • 價格幾十元至上千元不等,宣稱解除疲勞、快速瘦身……揭秘網紅...
    1萬餘件幾乎「秒搶」,筋膜槍成網絡爆紅「按摩神器」「看完確實很心動,下一秒就想點連結購買。」在北京工作的白領楊先生說,最近不管是刷視頻還是看文章,頻頻遇到筋膜槍的廣告宣傳。除了消費端,帶貨端的博主們也有類似感受。
  • 記者臥底奈瑞兒揭美容暴利:600元護理成本僅百元
    原標題:記者臥底奈瑞兒揭秘美容暴利:600元一次護理成本僅百元   原標題:記者臥底奈瑞兒揭秘美容暴利:600元一次護理成本僅百元 一小時左右的面部護理動輒幾百元,一次減肥和豐胸護理則可高至上千元,大部分顧客總體花費數萬元、甚至數十萬元。   店裡的員工舉例,「劉小姐在他們店裡開了四個卡項,每次來四個項目都做,平均每次花掉六千多元。」   奈瑞爾為什麼這麼貴?它的豐胸和纖體手法有效嗎?
  • 40元燕窩成本不到1元?即食燕窩收割智商稅?
    近日,職業打假人王海與網紅辛巴愈演愈烈的對峙,讓燕窩成為了輿論的焦點。《2019年中國大健康消費發展白皮書》顯示,在滋補養生類目中,燕窩獨佔鰲頭,成交額佔比接近三成。引人矚目的是,作為傳統滋補品的燕窩,正成為青年群體養生與饋贈消費的心頭好。在朋友圈各種燕窩營銷廣告刷屏,電商平臺直播網紅也紛紛帶貨即食燕窩背後,卻是產品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亂象。
  • 千百元眼鏡片成本僅6元?「聞鏡色變」的行業內幕
    你曾是否有過懷疑,報價1000元的眼鏡,砍價砍掉一半,商家為何依然面帶微笑。原來,你佩戴的眼鏡,成本低得嚇人。據相關消息報導:明月鏡片2019年營收5.53億元,廣告費3年增5倍。明月鏡片的鏡片、鏡架的平均售價也分別為13.48元/片和29.16元/副,直接銷售的成鏡為126.05元/副,而公司鏡片、鏡架單位成本大約在6元、21元左右,而成鏡成本也不過約56元。所以說,你看到的經營慘澹,實則背後一本萬利;你擔心的日漸衰落,實則背後富麗堂皇,這就是一天沒見賣幾副眼鏡,老闆們卻從不擔心店會關閉的原因。
  • 蓋得排行:百元級的網紅電吹風,居然有千元級的大風量
    小適A5是一款很網紅的電吹風,橄欖綠的配色,磨砂質感的噴漆,搭配上簡潔利落的造型,你很難不喜歡它,在小紅書上,它也賺足了眼球。小適A5不光是好看,風力也遠超我們的預期。我們實測,它的最大風力接近千元級電吹風的水平。冷、熱、恆溫三檔中,我們更喜歡恆溫檔。舒適的溫感配合大風力,齊腰的長髮也只要10分鐘就能吹到7~8分幹。
  • 這款號稱「千元配置」的百元魚竿,真的那麼優秀?先看看參數再說
    要說現在哪個魚竿最火,肯定非「漢鼎一號三代」莫屬了,它在網上的月銷量在1.5萬左右,妥妥的銷量王啊(月銷量排進前三)而且各大自媒體平臺都出現了關於這款魚竿的測評視頻,又狠狠地讓它火了一把,所以稱之為網紅竿一點也不為過但是銷量高真的代表魚竿好?網紅竿就一定值得入手?
  • 保健品業內自揭利潤鏈暴利 198元補腦產品成本僅8元
    保健品熱銷背後的市場混亂與利潤鏈條,也通過記者的調查與業內人士的揭露,得以曝光。考生需求拉動保健品熱銷周六中午的南六藥品批發市場,已沒有了平日的喧囂。藥品批發商要麼停業,要麼暫休,兩家開放的藥品批發公司銷售大廳內零零散散有幾位進貨的顧客。與此相映成趣的是,數十家保健品商店不時有顧客進出,店家表示買主多數為考生家長。
  • 40元燕窩成本不到1元,即食燕窩收割智商稅?
    在朋友圈各種燕窩營銷廣告刷屏,電商平臺直播網紅也紛紛帶貨即食燕窩背後,卻是產品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亂象。 真假燕窩再曝直播帶貨亂象 「燕窩變糖水」,即食燕窩行業水有多深? 據辛巴方面發布的聲明顯示,直播間推廣的即食燕窩價格為258元15碗,即每碗17.2元。記者在天貓「茗摯旗艦店」發現,在售的10碗裝價格為398元,相當於一碗39.8元。如此比較,辛巴難道是「血虧價」賣給粉絲?
  • 微商網紅「減肥神藥」實為成本50元的有毒有害食品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7月20日訊(全媒體記者 聶映榮 通訊員 周衛偉)一些年輕女孩希望通過吃減肥藥的方式輕輕鬆鬆減肥,她們沒想到的是,不法微商聲稱能讓人「月瘦30斤」的「減肥神藥」其實是有毒有害食品;她們更沒想到的是,售價880元的「減肥神藥」其實成本僅50元,而且是在安置民房內加工生產出來的
  • 漲到30元?一杯奶茶等於10瓶雪碧,成本僅在3元以內
    比如"喜茶"的數款產品上漲了2元,而"奈雪的茶"的個別產品的價格上調了1元。不要小看這1塊2塊的漲價,有媒體驚呼奶茶30元時代到來,如果真到了30元,那麼相當於10瓶快樂水雪碧可樂的價格。對此有網友表示,不喝奶茶了,改喝水了,一天工資夠兩杯。
  • 中國版摩飛火爆來襲,法迪歐網紅料理鍋千元品質、一半價格!
    以摩飛為例,在一眾講求低調實力的廚電面前顏值的確非常高,但千餘元才能集齊整套鍋具,這價格對於一般家庭來說並不算友好。不過,最近廚電輕奢品牌法迪歐推出的一款多功能網紅料理鍋,包含五種功能盤的尊享款熱銷價僅599元,近乎摩飛的腰斬價,至於它的功能配置與摩飛相比又如何呢?接下來讓我們一探究竟。一鍋配齊五種料理盤!"中國版摩飛"價格僅一半?
  • 揭高端吸油煙機背後暴利:成本不足千元利潤翻9倍
    「一臺煙機的成本價不超過一千元」,有業內人士一語洩露天機。另一人士更稱,吸油煙機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它甚至更像是「五金產品」。雖然小家電利潤空間要遠高於大家電是行業不爭的事實,但如果產品的售價竟然高出成本價8倍之多,這正常嗎?為此,信息時報記者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
  • 媒體曝美容行業暴利鏈條:百元成本賣千元高價
    然而,你可知道,這些動輒開價萬元的美容項目,成本甚至不足千元,而且大多數療效甚微?  連日來,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暗訪廣州、上海等多家美容機構及供應商、加盟商,採訪多名業內資深人士,試圖從多個角度為消費者揭開這些美容機構的暴利真相。  據中研普華發布研報顯示,截至2013年末,全國美發美容企業單店達180萬家,從業人員1600萬人,營業額高達一萬億元。
  • 30元一塊的網紅蛋糕,有29元給了「網紅」?
    但誰也沒想到,就是這款存在感越來越弱的食物,被《舌尖上的中國2》推薦後,搖身一變,成了備受追捧的網紅小吃。一家名叫「圍爐鍋盔」的專門店便是受益者。自從鍋盔成了網紅,店裡一天能賣出上千個,這家不起眼的小店走向全國,開出了近800家連鎖店。另一個例子來自一個山東女孩把自家的鍋盔製作過程,拍成視頻傳到網上後,她家的鍋盔從此「身嬌肉貴」,賣到了12元一個,可依然每天供不應求。
  • 辛巴團隊帶貨被指售假40元燕窩成本不到1元 即食燕窩收割智商稅?
    近日,職業打假人王海與網紅辛巴愈演愈烈的對峙,讓燕窩成為了輿論的焦點。《2019年中國大健康消費發展白皮書》顯示,在滋補養生類目中,燕窩獨佔鰲頭,成交額佔比接近三成。引人注目的是,作為傳統滋補品的燕窩,正成為青年群體養生與饋贈消費的心頭好。在朋友圈各種燕窩營銷廣告刷屏,電商平臺直播網紅也紛紛帶貨即食燕窩背後,卻是產品良莠不齊、真假難辨的亂象。
  • 網紅吃播的大龍蝦有「貓膩」,成本僅需幾十元,網友:我也吃得起
    現在網上直播非常的盛行,有的時候這種直播可能起到一種愉悅大眾的感受,但是看到很多的吃播中很多網紅的大龍蝦,也是非常讓人羨慕的。有的時候看著裡面主播的吃相也是會跟著一起流口水,可是無奈看看自己的錢包也是不允許的,但是其實網紅吃播的大龍蝦有「貓膩」,成本僅需幾十元,網友:這樣的龍蝦誰都能吃得起。我們都知道一般這種體型較大的龍蝦並不是我們國家生產的,通常在很多熱帶的國家因為氣候等自然條件比較適宜,所以這種大型龍蝦也是比較常見的。
  • 因原料等成本提升 麥當勞部分產品漲價6元早餐變9元
    原標題:因原料等成本提升,麥當勞部分產品漲價,6元早餐變9元   因原料等
  • 千元以上,網紅嬰兒床測評
    上期我們測評了千元以下的嬰兒床,得到不少媽媽私信,希望測評一下千元以上的嬰兒床產品。應給位媽媽的要求,我們這期測評如約誕生。千元以上的相比較千元以下的嬰兒床,做工相對精細。評價:顏值較高,網紅款,承重能力強。可根據年齡變身尿布臺、書桌,但性價比一般,變身的書桌不太實用。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