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提醒,吸油煙機行業這個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卻可以賣出高價甚至是暴利,在於有關廠家掌握了消費心理,其實高價不等於高端。
主打高價的老闆電器表示,希望大家不要關注此類話題,老闆定義的高端是要讓消費者願意比其他品牌付出更多來購買「老闆」。
一臺42寸的智能電視售價是3399元,一臺歐式煙機產品的售價卻高達9600元。在行業高喊「賣家電不如賣白菜」大倒微利苦水的同時,廚電行業的明星——吸油煙機卻異軍突起,不停上演著「沒有最高,只有更高的」行業神話。
「一臺煙機的成本價不超過一千元」,有業內人士一語洩露天機。另一人士更稱,吸油煙機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它甚至更像是「五金產品」。雖然小家電利潤空間要遠高於大家電是行業不爭的事實,但如果產品的售價竟然高出成本價8倍之多,這正常嗎?為此,信息時報記者展開了一系列的調查。
近日,記者走訪廣州蘇寧、國美、廣百電器等家電大賣場發現,與冰箱、洗衣機、彩電、空調等家電拼命拼低價不同,吸油煙機卻仿佛在擰著勁拼「高價」,最高的一款老闆電器的吸油煙機高達近上萬元(見下表)。通過圖表可以發現,在高端產品領域,按價格定位似乎又形成了兩大陣營,即以華帝、美的、萬和、萬家樂為主要品牌的珠三角煙機企業,以及以老闆、方太、帥康、德意為主的長三角煙機企業。而同為高端機型,後者的售價差不多要高出前者的一倍。
即使不用單品牌最高價格來對比,按照家電賣場提供給記者的數據顯示:珠三角品牌高端煙機的均價為4000元左右,而長三角品牌高端產品均價則達到6000元以上。
成本分析:成本不足千元利潤翻至9倍
佛山市順德區燃氣具協會理事覃吉明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通常一臺煙機的成本在300元~800元,即使是最高端的產品出廠價也不會超過1000元。
記者向另一煙機製造企業相關負責人求證也被告之:中式煙機的純生產成本為300元~400元、弧形玻璃機的為600元~700元,T型全鋼板機為1000元左右。
上述人士告訴記者,煙機結構比較簡單,材料成本主要由三大塊構成:外殼材料費、電機、控制系統(包括顯示屏),分別佔到總成本的30%、10%和15%左右,此外是一些製造附加成本,比如生產設備的採購和折舊以及人力成本等。
他不認為珠三角、長三角兩地同為高端的煙機產品差價高達數千元,是因為後者用了更好的材料,或者其他更高生產成本因素的存在。「就算所有的零配件都用頂級材料,總材料費也增加不了多少;而製造附加成本,比如生產設備的採購和折舊以及人力成本等,」設備的投入多金額來看是比較巨大的,即便如此,分攤到每個單品,其成本的增加也不會超過10%,「那些自動化程度高的企業,生產線上不需要那麼多的人力,生產成本反而是降低了」。
「煙機行業市場門檻低,無論是從研發、工藝、生產、組裝等層面,幾乎沒有什麼技術難度,與冰箱、空調、洗衣機等這些大家電相比,尤其是與彩電產品相比,煙機產品可以說沒什麼技術含量——它甚至稱不上是家電產品,更多像是一個五金產品」,一位業內人士告訴記者,「現在一臺42英寸智能電視平板電視的售價才3000多元,而一臺所謂高端煙機的售價卻要8000元~9000元,這很畸形,煙機行業確實存在暴利」。
當然,任何一件商品,從出廠價到終端銷售價,由於中間還有大量的物流、倉儲、營銷(廣告)、售後等費用的增加,以及要留出合理的利潤空間,最後終端的價格往往會高於出廠價。至於高出多少才算合理?覃吉明告訴記者,目前市面上煙機產品的終端價格通常是按出廠價的3~5倍來定價的,這已經充分考慮了各環節合理的成本、利潤空間了,超過這個倍數的就不好說了。
功能比較:自動洗是未來煙機發展方向
記者在走訪市場的過程中發現,珠三角和長三角煙機企業在宣傳自己的高端產品的支撐點也各不相同:長三角主要還是聚焦在吸油煙機的基礎需求比如大吸力和靜音,而珠三角企業則著力於豐富功能需求比如吸油煙機的自動洗清潔功能。
據了解,近年來,老闆電器推出了以排風量達到17立方米/分鐘以上為主打的「大吸力」產品,並迅速搶下了不少高端份額;而方太則以靜音為主打長期踞守高端,宣稱煙機運行噪音僅為64~65分貝。此外,隨著去年10月1日煙機新能效國家標準的實施,兩者又齊齊打出「高效牌」,增加了「1級能效產品」為主賣點,老闆電器就宣稱去年其1級能效產品高達90%以上。
對此,華帝燃氣具技術開發人員指出,目前行業普遍排風量在15立方米/分鐘,從技術層面來看,大部分的一線品牌都能做到17立方米/分鐘,「大家沒有跟進的原因是因為從排煙效果上來看,15立方米已經完全夠用,由於煙機和灶具正常的間距是70公分,如果排風值過大,反而會影響灶具的熱效率。」他表示,目前在煙機噪音方面,國家標準是低於74分貝,行業普遍水平為66~67分貝,「方太的65分貝僅比行業平均水平高出了2分貝,這麼細小的差別消費者甚至是感受不到的,但消費者仍然買帳,這說明它們的廣告起了作用,很好地利用了消費者消息不對稱因素」。
而對於高能效是否可以成為高價的理由?中國家電商業協會營銷委員會執行會長洪仕斌則直言,吸油煙機的高能效可謂不值一提,其本身耗電量不大,在此基礎上過多追求高能效,實際意義並不大。如果吸油煙機不同能效等級產品的售價相差較大的話,那麼高能效極有可能淪為企業的宣傳噱頭,消費者並不能真正從中得到實惠。
據介紹,目前行業主流產品電機功率一般在200瓦左右,而1000瓦每小時是一度電,在加上普通消費者每天使用吸油煙機時間不會太長,吸油煙機本來就不怎麼費電,所以省電意義並不大。這也是為什麼同為廚衛電器的熱水器早早地出臺了能效等級制度,而吸油煙機卻直到去年才開始實施。
反觀珠三角煙機企業,除了上述提到的產品基礎需求外,他們更注重消費者使用體驗,比如煙機的難清洗已為消費者最大的垢病(市面上甚至出現了洗一次煙機收費50元~300元的煙機清洗專業戶),針對這一消費需求,華帝、美的等珠三角企業研發推出了可以自動清洗的煙機產品,分別以加熱自動洗和智能蒸汽洗為功能賣點,據稱潔淨率達到85%以上。
而長期盤據高端市場的外資品牌西門子也站到了自動洗陣營,主推「均衡自動洗」煙機產品。
記者走訪蘇寧、國美、廣百、友誼商場等各大家電商城發現,「自動洗」功能已成為上述三個品牌中高端產品的標準配準,售價在4000元左右,而老闆、方太這些長三角企業並沒有此功能的產品的售價有的卻高達8000元~9000元。
對此,老闆電器市場部有關人士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老闆定義的高端就是要讓消費者願意比其他品牌付出更多來購買「老闆」。因為老闆有35年行業積累,用品質和專業技術創新,為消費者提供烹飪樂趣。
消費心理:定位高端就要高價「宰客」嗎?
「這可以說企業定位、所走的路線不同」,洪仕斌表示,從定價這個角度來看,珠三角致力於走性價比和實用路線,而長三角企業則屬於營銷驅動型企業,他們希望竭力打造「高端=高價」或「高價=高端」這樣一個品牌形象。另一方面,珠三角和長三角企業從營銷體系來說,前者是代理商模式,或者是分公司直營模式。「從定價的角度來說,代理商最怕的是產品賣不出去,所以通常不會主張高價,而分公司則可以自主定價,有時它們為了拉開價格梯位,故意定出一個極高的價位做為第一梯隊,主銷的卻是第二梯隊的價格,」這種定價策略,往往讓消費者出了高價,還以為佔了便宜。從消費者的角度出發,這實際上就是變相宰客!
另一家電調研公司有關負責人則告訴記者,以彩電為例,十年前一臺29寸彩電售價就要3000多元,現在一臺大平板彩電的價格也是3000多元,這說明「家電產品的價格是不增反跌的」。但煙機行業這個低技術含量的產品卻可以賣出高價甚至是暴利,則在於有關廠家掌握了一個消費心理——消費者在「精裝修」時通常會捨得在廚房和衛浴上花錢,並且有相當預算。為此,他提醒消費者,高價的吸油煙機在消費體驗方面並不一定優於高性價比產品,高價也並不就代表高品質。
(責任編輯:DF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