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茅臺還賺錢!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這個行業為何如此「暴利」?

2020-12-23 騰訊網

編輯:三三

來源:正和島

眼鏡行業流傳著這麼一句話:「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

眼鏡是個暴利行業,是大家心照不宣的「共識」。

2018年6月,國家衛健委透露的數據顯示,我國的近視總人數已經超過4.5億人。根據科學家們的預測,到2050年,全球的近視眼人數將超過47億,佔比超過一半。

這麼看來,眼鏡行業確實藏著無限商機。但,表面看起來的暴利實際上真的賺錢嗎?

01、成本價6.23元,售價少則幾百多則上千

門店售價2000元的眼鏡,淘寶上400元就能拿到手,眼鏡行業到底有多「暴利」?

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準備上市,招股說明書提到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

此外,A股唯一一家眼鏡上市公司博士眼鏡也是如此,2019年毛利率高達71.17%,這意味著眼鏡成本僅為售價的3成不到。

還有五大眼鏡生產基地之一的丹陽,佔據著全國80%的眼鏡市場。

在丹陽有個說法是「丹陽的眼鏡論斤賣」,價格便宜到你想不到:

「鏡框純肽的,22元;記憶金屬,13元;板材的,22元。」

「鏡片最低15元;好點兒的30、40,不過都不超過50塊錢。」

能在一百塊錢以內配上眼鏡,是丹陽眼鏡生產基地的常態。

但是,現在我們配一副眼鏡需要多少錢呢?少則幾百元,多則上千元。

杭州王先生的妻子,情人節時在某全國著名連鎖店買了一副眼鏡,據店家說鏡框是由全18K黃金製作,黃金重量達到9.8克,花了將近2萬塊錢。

有位媽媽,孩子第一次配眼鏡,所以就想配一副好點的,減少對眼睛的傷害,花了近4000塊錢。

也許你會說,眼鏡也不是都那麼貴,一分價錢一分貨,價格貴自然有價格貴的道理。現在戴眼鏡的人越來越多,並且越來越低齡化,配過眼鏡的人都知道,配副一般的眼鏡也得四五百。

成本幾十塊錢,售價少則幾百塊,多則上千塊,這當中的利潤,可想而知有多大,但事實上眼鏡行業真的如此暴利嗎?

02、眼鏡行業暴利是「假性暴利」

2018年,博士眼鏡新開門店74家,其中直營門店66家,加盟門店8家;同期,關店46家,其中直營門店42家,加盟門店4家。

除了數據統計之外,我們在生活中應該也會有直觀的感覺,很多位於繁華地帶的眼鏡店,關店或者重新換地址的越來越多。

既然如大眾所說,眼鏡行業是暴利行業,為何知名眼鏡店還關店那麼多?

原因在於眼鏡行業是「假性暴利」。

據一家中高端眼鏡店的銷售人員所說,眼鏡「暴利』是看待問題的角度不同所導致,從顧客角度看確實是暴利行業,因為售價是進價的三倍,但從商家角度看,可能只是」假性暴利「。

為什麼說眼鏡行業沒有想像中那麼賺錢呢?

1、供貨還要培訓

有記者深入眼鏡行業進行調查,每個人使用的眼鏡鏡片度數並不相同,但工廠一般會預先生產涵蓋所有度數的鏡片銷售給經銷商,專門定製的鏡片只佔總產量的10%不到。

採購來的大多數鏡片會以30元左右的均價銷售給下遊眼鏡店,相比十幾元的出廠價,雖然看似利潤很高,但銷售的壓力並不小。

除了採購鏡片和眼鏡架的成本外,經銷商還需要給眼鏡店提供培訓服務,負責店鋪鏡片的退貨以及對報損產品進行更換。

算下來,利潤並不高,目前行業內淨利率普遍維持在8%左右。

2、店鋪租金、人工費用高

有眼鏡店老闆說,自己開了十幾年的眼鏡店了,運營管控比較健康,一年的運營成本在50萬-60萬左右。

而運營一家眼鏡店,最大的費用就是人工和房租,這兩者加起來佔到總支出的90%。他本人的眼鏡店大概60平米,每年租金要20多萬元,按成本來算,每天的銷售額需要達到1600元以上才可以保本。

眼鏡的更換周期一般是比較長的,一副眼鏡可以用好久,因此大部分眼鏡店的生意並不多,店鋪只能採用高客單價的方式進行銷售。

看似暴利,實際上扣除雜七雜八的費用之後,賺不了太多錢。

拿連鎖店博士眼鏡來看,在扣除工資、社保、租金、物業及水電費等之後,2018年博士眼鏡在營收5.66億元人民幣的情況下,淨利潤僅有0.59億元,淨利率僅為10.5%。相當於零售價1000元的眼鏡,實際只賺了105元。

賣得貴,賺的少,眼鏡行業大概只是「假性暴利」。

03、眼鏡行業依然

世界衛生組織調查顯示,全世界14億近視人口中,有6億人生活在中國。

「我不知道每副眼鏡有多少利潤,但眼鏡對我而言是必需品,不能不戴,總想著一分價錢一分貨,就當買個心理安慰。」

除了近視鏡、老花鏡,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美的追求、生活品質的提升,太陽鏡、裝飾鏡等等的許需求也越來越多。

近些年,眼鏡行業的整體收益持續上漲,2017年的市場規模是730億元,有人推測,在2020年將達到850億元。

不可否認,眼鏡行業,仍然奔馳在巨大的人口紅利賽道上。

參考資料:

《850億市場規模,為何暴利的眼鏡行業,工廠卻賺不到錢?》 電商在線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新芽NewSeed

《出廠價幾十元,售價上千元!一紙招股書,透露這個行業「暴利」內幕!錢都去了哪?》央視財經

相關焦點

  • 千元眼鏡成本僅20塊,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馬力覺得自己再也不會去線下眼鏡店配眼鏡了。眼鏡行業裡流傳著這麼一句話:「 20 元的鏡架, 200 元賣你是講人情, 300 元賣給你是講交情, 400 元賣給你是講行情。」洗牌、重塑,一場眼鏡行業的拐點正在來臨。暴利的秘密:成本 10 多元,賣價 1000 元門店售價 2000 元的眼鏡,淘寶上 400 元就能拿到手,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隨著眼鏡行業第一股——博士眼鏡的上市,行業利潤的秘密被公之於眾。
  • 成本20賣2000?入行24年的老廠長,帶你解讀眼鏡暴利背後的真相
    動輒上千元甚至幾千元一副的眼鏡,簡直就是暴利的代名詞。不過在這篇文章中,五環君只給大家講一講關於眼鏡行業的一些知識點,聽完這些,你或許會對眼鏡從品牌到價格,有一個全新的認知。眼鏡這個行業是不是真的像大家想像的那麼「暴利」?
  • 千元眼鏡進價不到百元?揭秘6億近視人口的「暴利」行業真相
    去眼鏡店配過眼鏡的人應該都深有體會,一副眼鏡配下來,幾百塊是常事,上千塊也不在少數,但是從上市眼鏡公司博士眼鏡發布的數據顯示,2016年博士眼鏡的鏡架平均成本89元左右,鏡片29元左右,隱形眼鏡49元左右,「成本價」均在百元之內,看似銷售利潤高的驚人,然而近幾年很多眼鏡店都在關店。
  • 起底暴利眼鏡行業:售價千元的眼鏡成本不足30元,錢都被誰賺了?
    原標題:一副眼鏡出廠價幾十元,售價上千元,錢被誰賺了?近日,明月鏡片向證監會遞交了招股說明書,準備上市。眼鏡行業歷來被人們稱為「暴利」,而在明月鏡片的招股說明書裡似乎也印證了這一點,鏡片的平均成本僅為6.23元。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
  • 千元眼鏡成本僅為20塊,高達100倍的利潤被誰賺走了?
    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的:門店售價2000元的眼鏡,淘寶上400元就能拿到手。不僅如此,眼鏡行業還流傳著這麼一句話:出廠價20元的鏡架,200元賣給你是講人情,300元賣給你是講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講行情。
  • 揭眼鏡行業暴利之謎:30元鏡片賣240多 竟然不賺錢
    (原標題:揭開眼鏡行業「暴利」之謎:30元的鏡片賣240多元,竟然還是不賺錢!)
  • 成本40元,賣1000元,眼鏡為何如此「暴利」?
    不光是孩子,看看接觸電子產品比較多的成年人,可以說,完全不近視的成年人還是很少的,眼鏡行業是很多人都會接觸到的一個行業。 根據最近央視披露的信息我們了解到,眼鏡框的成本最低只需要30元,鏡片則是10元。但是大家都知道,我們去眼鏡店配眼鏡,往往是幾百上千才能買到一副眼鏡,為什麼同樣的東西到了商家這裡,價格升了這麼多?
  • 眼鏡行業有多暴利?分析博士眼鏡財務報表
    買過眼鏡的人都在喊眼鏡是暴利行業。眼鏡行業有多暴利?我上網搜了一下,還真有相當多的「內行」人士網上吐槽。 一位自稱是「北京眼鏡大叔」的網友將眼鏡行業的經營數據做了剖析,作為一名業內人士能把這個行業的數據講述的如此有邏輯性,也是用心了。
  • 眼鏡暴利!6元成本,毛利近95%!
    眼鏡和牙科,這兩個行業的利潤非常高,隨便配一副眼鏡就要七八百,有時候,眼鏡架比眼鏡片更貴,按理說鏡片的科技含量應該比塑料的鏡架貴才對,但這個畸形的行業已經很難用正常思維判斷價值。8月21號,有媒體報導了眼鏡行業暴利的相關新聞,在知名鏡片公司的招股書內,披露的鏡片成本才6元,而能賣到2000元,預計2023年,眼鏡這行業的市場規模有望達到1000億元。
  • 一副眼鏡背後的暴利,售價上千元,成本只有幾十元,錢究竟去了哪
    成本均價在幾十元左右的鏡片,市場售價卻能達到百元甚至千元的價格,眼鏡行業究竟有多暴利?近日,明月鏡片準備上市,在其遞交的招股說明書中我們發現,鏡片的平均成本價居然只有6.23元,這讓許多眼鏡使用者感到大受打擊,如此低廉的成本價格,為何買到手卻需要成百上千元呢?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眼鏡價格虛高還有人消費
    眼鏡一直是暴利行業,由於眼鏡是剛需,即便價格高還是有不少人消費。鏡片成本通常都不會很高。像明月鏡片這種大品牌,請了陳道明做宣傳,成本也是低得嚇人。鏡片僅僅6塊錢成本,但一副眼鏡價格要賣到200塊以上。即便加上鏡架,成本也不會大到哪去,眼鏡如此暴利也是有原因的。01、眼鏡大多數是近視的人需要,利潤高銷量不高眼鏡本身就是近視人群才需要,裝飾眼鏡除外。光這個固定消費圈就限制眼鏡店發展,算上同行競爭,如果走低價格路線,眼鏡店得倒閉不少。
  • 「暴利行業」浮出水面,成本6元的眼鏡片,卻賣出2000元的高價
    由此,近視催生了眼鏡這一「暴利行業」。近日,明月鏡片上市文件獲受理,在招股書中,揭示了眼鏡行業的暴利。據公開資料顯示:明月鏡片於2002年成立,產品遠銷日、美、義大利等國家和地區。
  • 進價幾元賣到上千!眼鏡行業是真暴利?業內人士現身說法
    文/林回聲「我在老家的眼鏡店配一副眼鏡要400元-500元,但是我買一雙還不錯的鞋子才幾十塊。 」 家在河南信陽某縣城、患有輕度近視的小李抱怨道。網上也有一句順口溜如此形容: 「20元的眼鏡,200元賣給你是人情,300元賣給你是交情,400元賣給你是行情。
  • 明月鏡片成本6元零售價上百 揭秘眼鏡行業背後暴利
    與市面上動輒售價上百元的鏡片相比,明月鏡片出產的鏡片的生產成本只有幾塊錢,行業堪稱「暴利」。2019年,明月鏡片生產的鏡片成本價為6.23元/個,成鏡約為56元/副。然而在京東平臺上,明月鏡片每副最低銷售價格為228元。與之相伴的是公司線上自營零售的成鏡毛利率為74.58%。
  • 眼鏡行「暴利」!售價上千元,出廠價僅幾十元
    眼鏡行業歷來被人們稱為「暴利」。那麼一副眼鏡生產成本究竟是多少?江蘇省丹陽市,一直有著眼鏡之都的美譽,每年生產的鏡片達4億多副,佔全國總產量的7成以上,是世界上最大的鏡片生產基地,也是國內的最大的眼鏡交易集散地。
  • 明月眼鏡鏡片成本僅6元,為何我去買眼鏡卻要花幾百塊錢?
    因為眼鏡的需求是剛需,只要你有需要就得去買,去換,對那些眼鏡店來說,賣出去一副眼鏡可以有好多利潤,也就是我們俗話說的「半年不開張,開張吃半年」。01、明月眼鏡成本價僅要6元?說出來你可能不信,我們日常生活中戴的眼鏡,成本僅有幾塊錢,其中陳道明代言的明月眼睛,成本價更是只有6元錢,但是到了眼鏡店中,這一副眼鏡的價格至少就是二百多元錢,除去中間商的差價,那些眼鏡商至少還有150+的利潤握在手裡。當然,其他一些牌子的眼鏡鏡片還是挺貴的,但是確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貴,因為買的比較多,所以說價錢就逐漸提高,變成了現在的暴利行業。
  • 眼鏡行業的「暴利」被揭開,成本幾十賣上千,實際利潤有多少?
    可以說我國眼鏡行業的市場份額非常巨大,中國人口就算是14億,一半就是7億人,這麼龐大的市場份額誰不「心動」?眼鏡行業一直被人們稱為「暴利」行業,很多人都知道是市面上,售價幾百元的眼鏡,可能成本只有幾十元。甚至有些商家,會將成本幾十的眼鏡賣出上千元的「天價」。
  • 成本幾十售價上千,果真「暴利」行業?深圳橫崗眼鏡城實探:顧客寥寥...
    其招股書披露,一片鏡片的成本只有6塊錢,一副成鏡也只有幾十塊。消費者紛紛大呼「被宰」,為何幾十塊的成本能賣出成百上千元的價格?證券時報記者實地探訪了深圳橫崗眼鏡城,在這裡聚集了上百家眼鏡生產商和零售店,從生產到批發再到銷售的加價環節逐漸清晰,眼鏡行業低頻消費、半醫半商等特點成為了推高價格的因素。
  • 這三個行業很暴利,平時看著不起眼,但是賺錢能力你看了都是服氣
    這三個行業很暴利,平時看著不起眼,但是賺錢能力你看了都是服氣下面這三種行業都是非常暴利的,你平時可能接觸不到,但是一遇到的話你都不得不服氣,就算明知道賺了你很多錢也不得不買單。本來去補一小塊的牙齒花個幾百塊就覺得貴了,但是如果你知道牙齒壞了種個牙要花上萬塊一顆的話,你就會知道這個行業很黑了。據說這個行業一萬塊的牙齒就是賣一兩千志錢而已,這利潤可是好幾倍的。其它都是一些操作的費用,雖然知道很暴利,但是對於患者來說,你不得不花錢種個牙,真的沒有辦法的。據說牙科醫生一個月都能賺5萬塊以上的。
  • 200元眼鏡賣2萬 記者探訪武漢眼鏡行業暴利
    深圳某生產商透露,「一副幾塊或十多塊錢的鏡片,在零售店賣1000多元是很正常的事情。」並稱,「一副眼鏡的成本決不會超過50元,不管什麼材質的,貴就貴在牌子和款式設計」,「國外很多品牌的產品都在國內生產,大牌子的、質量好一點的也是放在深圳這邊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