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的港口城市和工業中心安特衛普是歐洲最富有的城市之一。它是全球最大的鑽石加工市場,全世界80%的鑽石都在這座城裡交易。安特衛普一度是文藝復興時期的大都會,今天則是個結合歷史特色與劃時代新意的時尚設計之都。
自從上世紀80年代初,懷揣夢想的「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en Six)開始從這裡走上歐洲時尚界的舞臺,安特衛普便成為歐洲時尚、設計和創意產業繁盛的活力都市。現在的安特衛普人會說,「6英尺以內,必有一個時裝設計師」。去安特衛普旅行的人,可以花10歐元買到一本《時尚漫步》,這本小冊子會告訴你,如何像參觀博物館、搜羅美食一樣,在這座城市裡面尋找獨一無二的時裝店鋪和欣賞設計師個人展。
當下的安特衛普,這座猶如鑽石般的城市依然不斷地在多元文化交融之間找到自己的位置,用建築、設計和音樂向歐洲和全世界證明著自己的特立獨行。她的包容和熱情流淌在城市的每一處罅隙中,向遠方的遊人敞開懷抱,這裡是安特衛普,一座創意永不落幕的低地鑽石之城。
設計人物
安特衛普六君子
1987年,畢業於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6個比利時年輕設計師——安·得穆魯梅斯特、華特·范貝倫東克、德克·范瑟恩、朵利斯·范諾登、德克·畢肯伯格斯、瑪麗娜·易,開一輛破卡車出現在倫敦時裝周上,在官方會場外做了一場前衛時裝發布會。色彩誇張、肆意拼貼的設計作品打破了英國時尚界的沉悶,為他們贏得了「安特衛普六君子」(The Antwerp Six)的稱號。
那個年代,正值時尚浪潮受到種種怪異理念和奇思異想的劇烈衝擊,傳統的時裝概念被一群日本先鋒設計師在巴黎顛覆。而這群來自安特衛普年輕人,也極大地吸收了這些新奇的時裝設計觀念,他們的作品隨即出現一股強勁的「反奢侈」風潮,如運用超大廓型的外套、極長的袖子,將原先用作襯裡的面料直接暴露在外,或是用皺巴巴的織物做正式晚裝等等。他們的前衛設計概念、細緻的剪裁和五彩拼貼的新穎手法,震驚了當時低迷保守的時裝界。
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最初的六位設計師,被視為第一代「安特衛普六君子」,如今這個稱號已經超出了其原始意義,成為上世紀80年代以來畢業於安德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前衛設計師們的代名詞。
安·得穆魯梅斯特
點擊播放 GIF 0.8M
安·得穆魯梅斯特(Ann Demeulemeester)出生在法蘭德斯的Kortrijk,後進入安特衛普皇家學院學習。1987年,她在倫敦舉辦了第一場發布會,同年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她的設計以黑白為主,仿佛在詩歌和搖滾樂的交叉處找到了平衡。她是男人一統天下的時裝設計界中最受人尊敬的女性之一,同時她的作品也是最具男性氣質的女性設計,以不規則的剪裁和材質運用而著稱。安·得穆魯梅斯特討厭矯揉造作的裝飾、花邊、珠鏈,黑白是她的時裝永恆的基調,美國時裝媒體稱她為「安王后」。
朵利斯·范諾登
點擊播放 GIF 0.9M
1958年出生的朵利斯·范諾登(Dries Van Noten)來自一個世代相傳的裁縫師家庭。這位家族的第三代傳人,始終堅持用自己特有的風格詮釋純樸的女性美。懷舊、民俗、色彩與層次感是朵利斯·范諾登的絕活;細碎的印花和細節設計是他設計的著眼點,民族風格的花卉圖案更是他特別鍾情的手法。除了出眾的女裝設計之外,朵利斯·范諾登的男裝也頗為出色,懷舊、自然、具有民族感的休閒風格,正好與多姿多彩的女裝相互呼應。
德克·畢肯伯格斯
點擊播放 GIF 0.8M
1969年的設計師德克·畢肯伯格斯(Dirk Bikkembergs)偏愛軍裝與運動風格,喜歡運用粗獷的材質和簡潔的外形,擅於混搭各種皮革和極具男性氣息的配飾;甚至在他的女裝設計中,也體現出同樣的硬朗特性。另外,他的作品也一向予人多元化的感覺,糅合建築、運動、高科技及不同範疇的美學於一身,別人愛把他的設計稱為「高級時裝般的運動光學、幾何與速度、經典與未來的結合」。
德克·范瑟恩
點擊播放 GIF 0.2M
德克·范瑟恩(Dirk Van Saene)的設計中溢滿了柔和、自然的色彩;他擅長將富于田園氣息的花朵、格子融入柔軟的棉、呢等面料上,塑造甜美的鄰家女孩形象。因此德克·范瑟恩的服裝在線條上,都比較簡約、輕柔,常常運用十分溫暖的色調。甚至,德克·范瑟恩也深信,男裝樸素的設計也可以用非常纖柔、細膩的材質與外形輪廓進行表現。
華特·范貝倫東克
點擊播放 GIF 0.9M
華特·范貝倫東克(Walter Van Beirendonck)是「安特衛普六君子」中最狂野的一位,被安特衛普其他五子稱為「時尚老頑童」。迷戀電玩、網絡和新媒體,他曾是第一個在時裝上運用網絡與CD唱盤的設計師。他把藝術與時裝相結合,在昆蟲、運動、色彩、牛仔、童話中找尋靈感,不規則的線條和安裝在袖子與領口的各種立體配飾,為怪異誇張的服裝增添了不同尋常的趣味細節。他的創作包含了藝術、攝影、影像、小說、卡通和一切超出想像的設計元素。
瑪麗娜·易
點擊播放 GIF 0.4M
瑪麗娜·易(Marina Yee)早期的設計就已贏得了相當熱烈的掌聲,但她卻選擇了沉寂的生活,只是在1986年一度執掌一個名為「Marie」的品牌。在設計上,瑪麗娜·易十分注重服裝的細節,例如混合粗糙的材質與光滑細膩的綢鍛就是她的拿手好戲,她偏愛纖細、修長的輪廓,遊牧民族的生活方式為她的工作帶來了數不盡的設計靈感,這些手法幫助瑪麗娜·易塑造出一個個外形摩登、內心堅強的現代女性形象。
設計教育
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
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Antwerp Royal Academy of Fine Arts)是1663年創建的世界一流的藝術設計學院,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涵括工藝美術、建築學和設計三大專業。視覺藝術和時裝設計下設:攝影、珠寶設計、戲劇服裝設計和工藝美術、時裝設計、平面設計。上世紀80年代,因「安特衛普六君子」的走紅,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逐漸在時裝設計專業方面成為國際最重要的高等學府。著名的建築大師亨利·范德威爾德(Henry Van de Velde)和畫家梵谷(Vincent Van Gogh)都是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校友。
瑪麗·普裡約特肖像
「時尚教母」琳達·洛帕
1964年,英國人瑪麗·普裡約特(Mary Prijot)為古老的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創辦了時裝專業。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工業設計正在歐洲流行,皇家藝術學院先後增加了平面設計、陶藝、攝影等專業,時裝專業也是這股潮流中的一部分。之後,安特衛普「時尚教母」琳達·洛帕(Linda Loppa)出現了,她是時裝專業1971屆畢業生。
洛帕本人的設計沒有成過大氣候,但眼光和品位不群,當年正是她把山本耀司、川久保玲這些比利時人幾乎沒聽說過的新銳設計師的作品引進了她的店鋪。1981年,琳達·洛帕從前輩普裡約特手中接過了安特衛普皇家學院時裝專業的權杖。在時尚史上,這次交接很快將成為「前言」,引領另一場類似川久保玲個人發布會那樣的革命性事件——「安特衛普六君子」。
設計地標
安特衛普港口大樓
2016年9月,由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 Architects)設計的在安特衛普港口大樓(Antwerp Port House)翻新項目建成。該項目位於比利時安特衛普Kattendijk港區63號碼頭的墨西哥島,這原本是一個廢棄多年的消防站。
在海水環繞中,建築通透的玻璃立面如同波紋般起伏不定,反射著天空不停變換的色彩。三角形的玻璃面板大大降低了建設難度,以非曲面的玻璃打造出平滑的曲面,同時也讓建築立面得以從南側的平整流暢的銜接轉換至北側波紋狀的起伏。
新建體量如同船頭般直指斯海爾德河(Scheldt),將建築與安特衛普的母親河連接在一起。設計中新舊元素的交融主要體現在三個設計原則中,新建體量懸浮於舊體量之上,對原始立面的尊重以及對原有設計中未實現塔樓部分的補充。
如同經過體塊切割打造而來的建築外立面根據陽光強度不同產生不同的視覺效果,呈現出一種波光粼粼、漣漪般的質感,完美地詮釋著安特衛普的別稱——鑽石之城。仿佛呼應著不遠處港口水面上的粼粼波光,反映著不斷變化的光與影。
Cogel-Oyslei區
安特衛普城南Cogel-Oyslei所坐落的區域在歷史上曾經是安特衛普城的南部要塞,1880年代初,得益於鐵路的擴張,政府決定將舊的堡壘拆除,並在這裡規劃出居民用地。與此同時,受到比利時建築師維克多·霍塔(Victor Horta)和來自布魯塞爾的建築師古斯塔夫·斯特勞文(Gustave Strauven)的影響,建築師們集中在城南建造新藝術風格的建築,並在新藝術運動(Art Nouveau)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即對佛蘭芒文藝復興和民族性的重讀。
維克多·霍塔是比利時的高迪,作為新藝術運動在比利時的代表人物,在霍塔的建築與室內設計中多採用大量藤蘿狀、相互纏繞扭曲的線條作為裝飾,也因此成為了比利時新藝術運動的典型特徵。上世紀60年代,有人提議將這些奇形怪狀、過時的建築夷為平地,好在一些藝術家將這些建築買了下來,並儘可能地保留著了建築的原貌。正是如此,今天的遊客在路過這些新藝術藝術風格的大門時還可以瞥見房間裡的19世紀末期的典型裝飾。
MoMu時尚博物館
在安特衛普的國家大道上,28號是一座新古典主義的白色圓頂建築,這就是安特衛普時尚的「大腦」——ModeNatie。這座老建築歷史上曾經是男裝成衣店、豪華酒店、貨幣交易所、發電公司,現在它是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時裝學院、法蘭德斯時尚協會(FFI)和MoMu時尚博物館(Mode Museum)。
2002年9月正式開幕的MoMu,比起巴黎或紐約等地的時尚博物館,更願意嘗試較為實驗性的策展手段,以及時常概念化的展覽主題。博物館入口外邊牆壁上,一塊巨大的觸屏可控顯示屏就可以看得出:屏幕上漂浮著各種館內收藏服飾的圖片,參觀者們隨意點開其中一張,便可以從彈出的文字框裡了解每一件服裝的設計師、年份、材質以及風格特點等。
這個以時裝為主旋律的時尚博物館位於安特衛普老城中心,離市政廳、聖母大教堂和普朗坦-莫雷圖斯博物館都不遠,可以一起參觀。博物館專門展示5個世紀以來的時裝和其發展的歷史,從業者也可以在這裡找到很多紡織品的資料和文獻。博物館裡面還有佛蘭德斯時尚學會和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的時裝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