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更新關注|文化創意產業,為城市更新注入新活力

2020-12-20 關注城市運營

01

文化創意產業之緣去緣來

文化創意產業是20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這種理念認為,當代經濟的真正財富是由思想、知識、文化、技能和創造力等構成的創意,這種創意來自人的頭腦,它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服務、新市場、新就業機會、新社會財富,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一些專家甚至提出,文化創意產業將會從現代服務業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更高層次的全新產業形態,也就是所謂的「第四產業」。

——英國《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

以創作、創造、創新為根本手段,以文化內容和創意成果為核心價值,以智慧財產權實現或消費為交易特徵,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體驗的具有內在聯繫的產業集合。」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標準》

「基於文化的優勢是最根本的、最難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競爭優勢。」

——《競爭戰略之父麥可·波特》

《競爭戰略之父麥可·波特》 和《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更新》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標準》將文化創意產業分為九個大門類分別是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軟體、網絡及計算機服務,廣告會展,藝術品交易,設計服務,旅遊、休閒娛樂和其他輔助服務。

創意產業涉及相當多的產業門類,它旨在利用人的創造力為現有的產業進行進一步的革新和二次開發。對比當下,創意產業產品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無時無刻都在出現新的產品。

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現場

在當下第三產業外延越來越寬泛的環境中,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高附加值、高競爭力的重要產業門類,成為一個健康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為城市競爭中獨一無二的核心力量。

02

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更新生來密不可分

產業與空間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概念。城市想要創意產業為其添磚加瓦,從空間入手去建設是屢見不鮮的思路。由此,在政府引領與市場驅動高端雙重作用下,很多城市開始湧現出一大批「文化創意產業園」、「眾創空間」。眾多項目之中,存量改造項目並不少見。

我們縱觀創意產業的萌生與發展,可以說創意產業與城市更新帶來的機會密不可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勞動力與土地的成本日益提高,驅使著城市經濟增長結構的調整優化,要素驅動的城市發展開始轉變為創新驅動的城市發展。

創意產業在城市更新過程中逐漸萌發,同時城市的空間更新也為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創意產業作為一種高附加值、佔地小、低汙染、經營靈活的新興產業,顯然是促進城市舊城發展的最佳選擇。它產業複合能力強,可以融入各個行業中去。同時舊城區的文化底蘊更是創意產業的靈感源泉,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城市歷史文脈如何帶動創意產業的興起」,「創意產業推動城市工業建築遺產再利用」等問題被人們一再提及。

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安特衛普的復興過程,即是城市更新與文創產業關係的體現。

比利時安特衛普城市街景

安特衛普是一座依靠海運繁榮起來的港口城市,在經歷過高水平城市發展之後,出現了中心區人口外流,交通日益擁堵,建築物利用不足等問題。藉助歐盟推行的城市復興計劃,安特衛普也提出了中央火車站片區改造計劃。

比利時安特衛普中央火車站

中央火車站片區佔地500公頃,居住了6.6萬居民。項目開啟後,投入了1700萬歐元,主要的改造項目有:

(1)「福特」加油站改建為中央圖書館;

(2)唐人社區街道改造;

(3)新建「地圖大廈」增添文化交流活動空間;

(4)新建設計中心,為設計師、建築師、多媒體專家等文創工作者提供辦公空間;

(5)將一個老舊學校改造為NOA商務中心,為新興中小企業提供服務與支持;

(6)中央火車站擴建工程,將其容量擴充了2.5倍,同時也高度保留了它的歷史文化元素。

安特衛普利用中央火車站片區等市更新項目,激勵了區域文創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老城區的復興。

文創產業視角的下的城市更新,通常可以依據產業功能特點將其分為兩類:以創意辦公為主導的文創園區、以商業休閒為主導的文創園區

創意辦公主導的文創產業園區

//

此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核心功能是創意辦公,其他配套所佔比例較小,主要服務於創意產業的從業者。

針對創意產業從業人員,一方面要提供多樣化且複合化的辦公空間,激發創新活力;另一方面也要兼顧其他商業服務配套功能,比如洽談、展示和商務活動等,為他們提供富有創意且全面的空間與服務,使得園區成為創意的生產地。

//

西安——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

「老鋼廠」位於西安市建大華清學院校內。產業園依託「工業遺存」,將一座曾經輝煌而今廢棄的老廠房改造再生。園區總佔地面積約五十畝,改造後的總建築面積約四萬平米,是西北首家以設計創意為主題的城市主題產業園。

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園景

主要特色:

實施準入制度,打造產業集群產業園實施文化產業高端化發展戰略,實施產業準入制度,推進高端定位,重點發展文化傳媒、廣告會展、設計創意等優勢產業,大力引進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的移動新媒體、數字文化產業等新興產業,形成較為完善的文創產業鏈條

利用空間特色,功能有機融合整個園區利用老鋼廠廠房開闊高挑的空間特點,當代藝術、建築空間、文化產業、歷史文化及城市生活有機融合,以「soho式藝術群落」與「loft式生活方式」為主題,集創意辦公、創意集市、信息交流、產業研發、自主創業為一體,適合多種文創業態進駐。

休閒商業主導的文創產業園區

//

此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核心功能是休閒商業,以花樣繁多的商業業態為主,包含零售餐飲,文化娛樂等多種商業形態。

此類園區注重文化創意與消費端的搭接,針對消費者提供富於創意的產品以及服務,比如文創實體產品、藝術活動和影視IP打造等等,使得園區成為消費者享受創意的樂園。

//

臺灣——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被稱為臺灣文創產業的「旗艦」,它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位於臺北市,佔地面積約7.21公頃。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該項目前身為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曾是臺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之後酒廠遷址,華山開始閒置。1997年1月,由"金枝演社"進入廢棄酒廠演出《古國之神——祭特洛伊》而引起的"侵佔國產"事件,使臺北酒廠迅速引發關注。文化事件推動了華山的更新轉型。1999年,臺北酒廠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

主要特點:

01

產業發展基於市民需求,符合市場

從園區開啟之初,本身就為滿足臺北市民的文化娛樂需要。而後經過發展,園區產生了極有特色的熱銷商品。創意產品有主題、有品牌,包括文創設計商品、節慶禮品、觀光紀念品等,它們立足當地文化特色,利用創意開拓出無限可能。

園區內的青鳥書店

02

打造產業鏈條,保證園區持續發展

目前,華山園區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從創作、製造、加值、流通到消費端等所有方面,是從參與製作、創造到分享、傳播、推廣的過程,是生產、生活和生態相互有機結合促進的環境。

03

富於創意的經營使得園區始終充滿藝術活力

華山園區的經營理念不以單純招商引資為目標,而是通過搭建創意平臺匯聚人流,吸引有效的商家進駐。同時以不間斷的高頻率的藝術活動來為空間賦能,增加空間活力

華山最新活動的宣傳海報

重慶——鵝嶺二廠

鵝嶺二廠位於重慶渝中區,曾經是民國政府中央銀行制幣廠,從1950至1970年,重慶人在生活中使用的糧票、肉票、代金券等,都是這裡生產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曾是重慶彩印中心和西南印刷工業彩印巨頭的印製二廠漸漸衰微,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2012年,印製二廠整體搬遷,原來老舊的廠房依然保存,渝中區決定在二廠原址打造一個文創公園。而後,隨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熱播,鵝嶺二廠成為了新一代的網紅打卡地。

改造後的鵝嶺二廠

鵝嶺二廠夜景

主要特點:

01

大師營造空間,創造全新特色體驗

鵝嶺二廠的改造項目由設計師艾爾索普擔任。他是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註冊建築師,曾設計過佩卡姆圖書館、安大略藝術與設計學院等多個世界知名的建築。二廠設計中,樓與樓之間用船形結構連接,艾爾索普稱之為「船橋」。而船和橋都跟重慶有關。

02

利用影視IP推手,創造全新產業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在二廠大量取景,電影上映後,二廠也獲得了第一次廣泛的關注,一時之間成為重慶最熱門的網紅打卡地。利用這些湧入的人流作為產業發展與城市更新的活力源,二廠開始文創事業的新發展。

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宣傳海報,背景部分取景自鵝嶺二廠

好課推薦

相關焦點

  • 上海城市更新:武夷路飛樂音響老廠房將變身文化創意工作園區
    上海城市更新:武夷路飛樂音響老廠房將變身文化創意工作園區 好消息!小編從上海市浦東、長寧獲悉,這兩個區即將實施各自的城市更新項目分別為「城中村」改造項目以及文化創意工作園區改造項目!
  • 城市更新:城市發展的新機遇
    城市更新是將城市中已經不適應現代化城市社會生活的地區作必要的、有計劃的改建活動。在今後的城市發展中,為什麼要重視城市更新?我們需要什麼樣的城市更新?世界其他地區的城市更新發展有哪些經驗值得借鑑?本文將以此為切入點,就城市更新為城市發展帶來的新機遇作出分析與闡釋。
  • 設計,將為城市更新帶來什麼
    已經進入第三個年頭的蘇州國際設計周,近日正式發布今年的重頭戲「Q4(第四季度)設計消費季」,通過打造一系列跨城市、跨產業的消費活動,讓設計產業成為消費增量的新槓桿,助力疫情之後城市復甦。不僅是今年,近年來,設計在產業發展、城市更新、美好生活的構築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 新型產業用地:廣州城市更新新可能
    新型產業用地(M0)是指為適應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的空間需求,用於研發、創意、設計、中試、檢測、無汙染生產等環節及其配套設施的用地。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鋪開、縱深推進,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等城市均出臺了新型產業用地的相關政策,這類創新的用地形態成為大灣區城市的「寵兒」。
  • 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迭代:上海黃浦區拉開新一輪城市更新
    如何應對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的複雜前置問題,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又該如何從物質更新轉化為產業、文化、社會的內容更新?業內人士認為,歷史文化街區的活化策略可以從文化引領、業態升級、物質優化三個方式來進行。黃浦區歷史文化街區實現高質量迭代活化作為上海歷史文化資源最為豐富的區域,黃浦區是上海中心城區風貌保護區最為集中的地方之一。
  • 城市更新實踐需注重「四新」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明確提出,要實施城市更新行動。新形勢下的城市更新內涵更豐富,涵蓋完善城市空間結構、強化歷史文化保護、加強老舊小區改造等方面。結合多年工作實踐和長期觀察思考,筆者認為城市更新實踐需注重以下「四新」。首先是推動和發展城市「新經濟」。
  • 城市更新的「有機化」嘗試 以新換舊中的文化傳承
    這些問題,擺在所有城市更新項目的設計者面前。改造中的文化傳承對建築、設施的改造,意味著需要剔除老舊、過時的內容。而如何能在城市更新「以新換舊」的過程中,保留傳統文化的精髓,是這項工作的一個難題。杭州是古老京杭大運河的起點,運河沿岸的工廠已經完成了它們數十年的歷史使命。
  • 城市更新應注重文化傳承,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學術委員會年會...
    △「治理創新視角下的城市更新」主會場本屆中國城市規劃學會城市更新學術委員會年會的主題是「治理創新視角下的城市更新」,並進一步探討「制度構建:城市更新與多方協同共治」、「功能重塑:城市更新與產業創新升級」、「空間再生:城市更新與美好生活需求」、「文化傳承:城市更新與人文歷史記憶」等重要話題。
  • 筍崗首個城市更新項目開業
    昨日,羅湖筍崗片區新的標誌性建築———集主題餐飲、特色美食、音樂酒吧、時尚生活等於一體的Halo廣場開業。在啟動儀式上,羅湖區委常委、宣傳部長王萍等嘉賓共同為醒獅「點睛」,寓意著給片區注入生機與活力。 Halo廣場是筍崗城市更新的「首發項目」,也是片區蝶變的見證之一。該廣場位於羅湖筍崗桃園路與梨園路交會處,原為舊倉庫區。
  • 「十四五」新詞典:城市如何「更新」?
    「十四五」新詞典:城市如何「更新」?縱觀國外,城市更新大體經歷了從大規模的清除貧民窟運動到中心區小規模的再開發,從物質環境的更新改造轉向為街區社會、經濟、人文等全方位發展的過程。我國改革開放以來,城市建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截至2019年年底我國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為60.6%,部分超大城市的陸域開發強度已遠超紐約、東京等國際大都市,但也帶來了環境汙染、產業空心、交通擁堵等諸多城市病。
  • 信陽市溮河區:城市更新煥活力
    漫步街頭巷尾,你會不經意間發現:主次幹道寬敞通暢,背街小巷乾淨整潔,那些老舊小區也經過改造展現了新顏……近年來,溮河區堅持「共建美麗溮河、共創美好生活、共享發展成果」理念,大力開展「城市有機更新」,持續改善城市基礎設施建設,不斷挖掘城市發展潛力,快速提升中心城區的品味,「髒亂差」成為過去式,「淨靚美」成為新代言,一個老城區煥發出了新的生機和活力。
  • 南方觀察|新型產業用地(M0),廣州城市更新的新可能
    新型產業用地(M0)是指為適應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的空間需求,用於研發、創意、設計、中試、檢測、無汙染生產等環節及其配套設施的用地。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鋪開、縱深推進,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等城市均出臺了新型產業用地的相關政策,這類創新的用地形態成為大灣區城市的「寵兒」。
  • 城市旅遊|從文化旅遊轉型為創意旅遊,臺北大稻埕做了這些......
    什麼是創意旅遊?在還沒去臺灣作為交換生的時候,我對這個概念只是泛泛了解,創意旅遊是一種逐漸取代過去文化旅遊的新形式。而去了臺灣後,我才對創意旅遊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以臺北市而言,它能夠成為一個創意城市,和政府大力推動文化創意產業的發展有很大聯繫。政府落實文化創意產業,進行文創發展空間來打造。
  • 從成功的「城市更新」案例中,看城市到底需要什麼
    2002年,蘇黎世西區城市老工業區改造正式啟動,蘇黎世西區的發展目標,不僅僅是簡單的城市美化,而是一場著眼總體發展的功能重組,實現整體化城市更新的行動。更新方案上,主要通過引入多種功能產業讓城市重新煥發活力。完成新一輪的產業轉型成為城市更新的重點,同時也是城市經濟發展的支撐。
  • 2020大灣區城市化新拐點:從城市擴張到城市更新
    本報記者 陳靖斌2020年以來,以廣州、深圳為核心的粵港澳大灣區,正以高標準規劃推動新一輪城市建設,推動城市高品質、高質量發展,城市更新更是進入了一個前所未有、意想不到的爆發期。事實上,城市更新之於城市再發展確實意義重大。
  • 三水河口新生:城市更新的西南探索
    當前,西南街道正在謀劃以城市更新引領舊城發展,北江新區將向河口片區、大塱山方向拓展,城市資源和發展活力正向河口片區輻射,河口老城區有望迎來保護性開發和「三舊」改造新契機,重新煥發生命力。西南街道正在謀劃以城市更新引領舊城發展,北江新區將向河口片區、大塱山方向拓展。/佛山日報記者陳浩森攝北江新區的更新路徑從明朝初年到民國時期,地處三江匯流之畔的河口一直是三水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也是縣衙所在地。
  • 不僅是大拆大建,城市更新「更新」的到底是什麼?
    對此,派沃設計執行董事臧總認為基於消費者生活方式的研究是核心工作,且城市更新的趨勢是商業研究新零售,房地產研究新場景。「盤活老物業不只是拆了重建」隨著城市化進程的推進,老城改造、盤活老舊物業、保護歷史建築和文化遺產成為了城市更新過程的眾多鮮活案例。
  • 2020上海樓市價值總評榜之城市更新系列報導一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日前,以「城市更新」為主題的2020年上海樓市價值總評榜如火如荼展開,本期開始,我們將圍繞城市更新做諸多探討和關注,本期重點關注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歷史文化街區更新的特點在於傳統文化的延續與當代文化的重塑。一方面,它是對城市文化活力表達的重要載體,對城市特色的塑造至關重要;另一方面該類型深度探討城市過去與未來的有機延續,積極探索「價值保護與功能更新」有機統一、協同發展的更新方式。
  • 棕櫚股份馮玉蘭:城市升級綜合體為城市增添新活力
    金融界網站訊當下,城市發展由增量運營轉向存量運營,「城市更新」成為解決城市擴張受限、城市房屋建築破舊及設施環境落後等問題,提升城市效率、帶動城市經濟發展和轉型的主要驅動力。在這個過程中,新要求、新機會、新挑戰有哪些?停車運營與資產管理的價值如何體現?
  • 2020中國城市繁榮活力排行榜:濟青為中等活力城市
    2020年12月31日,在《中國城市繁榮活力2020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暨學術交流會上,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王凱表示,討論城市繁榮活力的意義重大,需要建立一套客觀的評價指標體系,動態地跟蹤城市在拉動內需消費、集聚創新要素等方面的積極影響,為推動城市更新工作提供科學判斷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