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文化創意產業之緣去緣來
文化創意產業是20世紀90年代發達國家提出的一個新概念,後來逐漸演變成一種全新的發展理念。這種理念認為,當代經濟的真正財富是由思想、知識、文化、技能和創造力等構成的創意,這種創意來自人的頭腦,它會衍生出無窮的新產品、新服務、新市場、新就業機會、新社會財富,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推動力。一些專家甚至提出,文化創意產業將會從現代服務業中分離出來,成為一種更高層次的全新產業形態,也就是所謂的「第四產業」。
——英國《英國創意產業路徑文件》
「以創作、創造、創新為根本手段,以文化內容和創意成果為核心價值,以智慧財產權實現或消費為交易特徵,為社會公眾提供文化體驗的具有內在聯繫的產業集合。」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標準》
「基於文化的優勢是最根本的、最難以替代和模仿的、最持久的和最核心的競爭優勢。」
——《競爭戰略之父麥可·波特》
《競爭戰略之父麥可·波特》 和《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更新》
《北京市文化創意產業分類標準》將文化創意產業分為九個大門類,分別是文化藝術,新聞出版,廣播、電視、電影,軟體、網絡及計算機服務,廣告會展,藝術品交易,設計服務,旅遊、休閒娛樂和其他輔助服務。
創意產業涉及相當多的產業門類,它旨在利用人的創造力為現有的產業進行進一步的革新和二次開發。對比當下,創意產業產品已經深入到人們生活的方方面面,而且無時無刻都在出現新的產品。
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現場
在當下第三產業外延越來越寬泛的環境中,文化創意產業作為一種高附加值、高競爭力的重要產業門類,成為一個健康城市發展中不可或缺的部分,也成為城市競爭中獨一無二的核心力量。
02
文化創意產業與城市更新生來密不可分
產業與空間是密不可分的兩個概念。城市想要創意產業為其添磚加瓦,從空間入手去建設是屢見不鮮的思路。由此,在政府引領與市場驅動高端雙重作用下,很多城市開始湧現出一大批「文化創意產業園」、「眾創空間」。眾多項目之中,存量改造項目並不少見。
我們縱觀創意產業的萌生與發展,可以說創意產業與城市更新帶來的機會密不可分。隨著城市的不斷發展,勞動力與土地的成本日益提高,驅使著城市經濟增長結構的調整優化,要素驅動的城市發展開始轉變為創新驅動的城市發展。
創意產業在城市更新過程中逐漸萌發,同時城市的空間更新也為創意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機遇。
創意產業作為一種高附加值、佔地小、低汙染、經營靈活的新興產業,顯然是促進城市舊城發展的最佳選擇。它產業複合能力強,可以融入各個行業中去。同時舊城區的文化底蘊更是創意產業的靈感源泉,兩者之間相輔相成。「城市歷史文脈如何帶動創意產業的興起」,「創意產業推動城市工業建築遺產再利用」等問題被人們一再提及。
例
比利時的第二大城市安特衛普的復興過程,即是城市更新與文創產業關係的體現。
比利時安特衛普城市街景
安特衛普是一座依靠海運繁榮起來的港口城市,在經歷過高水平城市發展之後,出現了中心區人口外流,交通日益擁堵,建築物利用不足等問題。藉助歐盟推行的城市復興計劃,安特衛普也提出了中央火車站片區改造計劃。
比利時安特衛普中央火車站
中央火車站片區佔地500公頃,居住了6.6萬居民。項目開啟後,投入了1700萬歐元,主要的改造項目有:
(1)「福特」加油站改建為中央圖書館;
(2)唐人社區街道改造;
(3)新建「地圖大廈」增添文化交流活動空間;
(4)新建設計中心,為設計師、建築師、多媒體專家等文創工作者提供辦公空間;
(5)將一個老舊學校改造為NOA商務中心,為新興中小企業提供服務與支持;
(6)中央火車站擴建工程,將其容量擴充了2.5倍,同時也高度保留了它的歷史文化元素。
安特衛普利用中央火車站片區等市更新項目,激勵了區域文創產業的發展,促進了老城區的復興。
文創產業視角的下的城市更新,通常可以依據產業功能特點將其分為兩類:以創意辦公為主導的文創園區、以商業休閒為主導的文創園區。
創意辦公主導的文創產業園區
//
此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核心功能是創意辦公,其他配套所佔比例較小,主要服務於創意產業的從業者。
針對創意產業從業人員,一方面要提供多樣化且複合化的辦公空間,激發創新活力;另一方面也要兼顧其他商業服務配套功能,比如洽談、展示和商務活動等,為他們提供富有創意且全面的空間與服務,使得園區成為創意的生產地。
//
西安——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
「老鋼廠」位於西安市建大華清學院校內。產業園依託「工業遺存」,將一座曾經輝煌而今廢棄的老廠房改造再生。園區總佔地面積約五十畝,改造後的總建築面積約四萬平米,是西北首家以設計創意為主題的城市主題產業園。
老鋼廠設計創意產業園園景
主要特色:
實施準入制度,打造產業集群產業園實施文化產業高端化發展戰略,實施產業準入制度,推進高端定位,重點發展文化傳媒、廣告會展、設計創意等優勢產業,大力引進基於網際網路、大數據的移動新媒體、數字文化產業等新興產業,形成較為完善的文創產業鏈條。
利用空間特色,功能有機融合整個園區利用老鋼廠廠房開闊高挑的空間特點,當代藝術、建築空間、文化產業、歷史文化及城市生活有機融合,以「soho式藝術群落」與「loft式生活方式」為主題,集創意辦公、創意集市、信息交流、產業研發、自主創業為一體,適合多種文創業態進駐。
休閒商業主導的文創產業園區
//
此類文化創意產業園區的核心功能是休閒商業,以花樣繁多的商業業態為主,包含零售餐飲,文化娛樂等多種商業形態。
此類園區注重文化創意與消費端的搭接,針對消費者提供富於創意的產品以及服務,比如文創實體產品、藝術活動和影視IP打造等等,使得園區成為消費者享受創意的樂園。
//
臺灣——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被稱為臺灣文創產業的「旗艦」,它是臺灣第一個文創園區,位於臺北市,佔地面積約7.21公頃。在臺北所有的文創園區中,它雖不是面積最大,但卻是發展最早、營運最為成熟,同時也是人氣最旺的一處。
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
該項目前身為創建於1914年的日本"芳釀社",曾是臺灣最大的製酒工廠之一。之後酒廠遷址,華山開始閒置。1997年1月,由"金枝演社"進入廢棄酒廠演出《古國之神——祭特洛伊》而引起的"侵佔國產"事件,使臺北酒廠迅速引發關注。文化事件推動了華山的更新轉型。1999年,臺北酒廠正式更名為"華山藝文特區",成為多元發展的藝文展演空間。
主要特點:
01
產業發展基於市民需求,符合市場
從園區開啟之初,本身就為滿足臺北市民的文化娛樂需要。而後經過發展,園區產生了極有特色的熱銷商品。創意產品有主題、有品牌,包括文創設計商品、節慶禮品、觀光紀念品等,它們立足當地文化特色,利用創意開拓出無限可能。
園區內的青鳥書店
02
打造產業鏈條,保證園區持續發展
目前,華山園區涵蓋文化創意產業從創作、製造、加值、流通到消費端等所有方面,是從參與製作、創造到分享、傳播、推廣的過程,是生產、生活和生態相互有機結合促進的環境。
03
富於創意的經營使得園區始終充滿藝術活力
華山園區的經營理念不以單純招商引資為目標,而是通過搭建創意平臺匯聚人流,吸引有效的商家進駐。同時以不間斷的高頻率的藝術活動來為空間賦能,增加空間活力。
華山最新活動的宣傳海報
重慶——鵝嶺二廠
鵝嶺二廠位於重慶渝中區,曾經是民國政府中央銀行制幣廠,從1950至1970年,重慶人在生活中使用的糧票、肉票、代金券等,都是這裡生產的。隨著時代的發展,曾是重慶彩印中心和西南印刷工業彩印巨頭的印製二廠漸漸衰微,淡出了人們的視線。
2012年,印製二廠整體搬遷,原來老舊的廠房依然保存,渝中區決定在二廠原址打造一個文創公園。而後,隨著《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熱播,鵝嶺二廠成為了新一代的網紅打卡地。
改造後的鵝嶺二廠
鵝嶺二廠夜景
主要特點:
01
大師營造空間,創造全新特色體驗
鵝嶺二廠的改造項目由設計師艾爾索普擔任。他是英國皇家美術學院院士、英國皇家註冊建築師,曾設計過佩卡姆圖書館、安大略藝術與設計學院等多個世界知名的建築。二廠設計中,樓與樓之間用船形結構連接,艾爾索普稱之為「船橋」。而船和橋都跟重慶有關。
02
利用影視IP推手,創造全新產業
《從你的全世界路過》電影在二廠大量取景,電影上映後,二廠也獲得了第一次廣泛的關注,一時之間成為重慶最熱門的網紅打卡地。利用這些湧入的人流作為產業發展與城市更新的活力源,二廠開始文創事業的新發展。
電影《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宣傳海報,背景部分取景自鵝嶺二廠
好課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