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產業用地:廣州城市更新新可能

2020-12-22 南方新聞網

近日,《廣州市新型產業用地(M0)準入退出實施指引(試行)》(下稱《實施指引》)印發,旨在為廣州各區政府(含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和市直有關部門有效規範管理新型產業用地(M0)的實施提供遵循,進一步促進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和產業轉型升級。

新型產業用地(M0)是指為適應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的空間需求,用於研發、創意、設計、中試、檢測、無汙染生產等環節及其配套設施的用地。伴隨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全面鋪開、縱深推進,廣州、深圳、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等城市均出臺了新型產業用地的相關政策,這類創新的用地形態成為大灣區城市的「寵兒」。

城市發展過程中,人民群眾對生活生產環境要求越來越高,隨著廣州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的深入推進,新型產業用地(M0)為人居環境優化和產業要素引入提供了新的可能。

●南方日報記者 李鵬程 朱偉良

新型產業用地是什麼?

《廣州市新型產業用地(M0)準入退出實施指引(試行)》(下稱《實施指引》)近日印發,文件共分為準入條件、產業監管、分割轉讓、退出機制、部門職責及其他六個部分。這份文件再次將新型產業用地這項新生事物引入公眾的視野。

去年4月,《廣州市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實施辦法》正式印發實施,其中新增了一種工業用地——新型產業用地(M0)。由此,廣州市工業用地利用正式邁入新的時期。

新型產業用地(M0)是指為適應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的空間需求,用於研發、創意、設計、中試、檢測、無汙染生產等環節及其配套設施的用地,是在傳統三類工業用地[一類工業用地(M1)、二類工業用地(M2)和三類工業用地(M3)]之外,近年來新出現的工業用地類型。

根據《實施辦法》,新型產業用地(M0)原則上在市級核心區、區級核心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500米範圍以外選址。市級核心區包括廣州市主城核心區、第二中央商務區、白鵝潭商務區、東部沿江發展帶(東二環高速西側)、白雲新城地區、廣州南站核心區等地區。區級核心區由各區政府、廣州空港經濟區管委會結合實際情況劃定後報市規劃和自然資源部門備案。

近年來,國家層面及省級政府層面紛紛出臺了相應的政策鼓勵並規範新型產業用地的發展。2018年8月,廣東省政府修訂了《廣東省降低製造業企業成本支持實體經濟發展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各地市劃設工業用地控制線,充分保障工業用地供給,允許對工業項目按照規劃確認的用地圍牆線內面積出讓,允許實行彈性年期出讓供地,降低企業用地成本。

2018年9月,東莞市政府正式印發了《東莞市新型產業用地(M0)管理暫行辦法》,這是國內第一份明確針對新型產業用地(M0)的市級政策。《東莞暫行辦法》從準入條件、規劃管控、土地價格、產權分割、履約監管等方面明確了新型產業用地(M0)管理的基本原則和要求,試行時間3年,總結經驗後在全市範圍內推廣。

廣州規划行業人士告訴記者,新型產業用地在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名稱,在廣深莞叫M0,在北京是M4,在南京是Mx,在杭州是M創。以廣州為例,新型產業用地的容積率一般在3.0至5.0間(普通工業用地為2.0至4.0),配套設施比例達30%(普通工業用地為14%~15%)。

他表示,按照廣州明確的新型產業地價標準,按同地段的辦公用途地價的20%計收,有效降低了企業的拿地成本。「與開發強度低、風貌差的一般工業用地相比,M0是個尋求突破的性價比最高的土地類型。」

新型產業用地緣何備受青睞?

從市到區,對新型產業用地(M0)愈發關注。

近日,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荔灣區分局根據上級關於疫情期間助企暖企的具體政策和工作要求,率先核發全市首批新型產業用地(M0)規劃條件。目前荔灣區已批准的新型產業用地(M0)包括名創優品、僑銀環保、大翔藥業以及大參林醫藥共4宗,4.79公頃,最大可提供新型產業空間18.59萬平方米,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早在去年下半年,廣州就已掛牌首宗新型產業用地(M0)。該地塊位於增城區永寧街九如村、白水村。根據地塊出讓條件,該地塊容積率最高可達4.0,產業地塊類型為工業孵化器,競買人須承諾在項目建成5年內入駐高科技企業不少於250家,其中港澳企業不少於50家。最後由廣州雄興孵化器有限公司以6010萬元的底價拿下。

增城區在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優化創新資源要素支撐,強化產業項目用地保障,推出一批新型產業用地(M0),力爭全年新建孵化器面積55萬平方米。精準制定有針對性的政策,加快推進現有創新載體和孵化器建設,引進一大批創新創業項目。

將產業更新與城市更新有機結合,一方面通過產業利導倒逼城市舊貌換新顏,一方面城市日新月異為產業發展鋪設良好生態。在此背景下,新型產業用地(M0)的出爐,被賦予了粘合城市與產業發展的使命期待。

此次出臺的《實施指引》便明確了M0用地在主體、產業和投入產出標準等3個方面的準入要求。總體而言,這些要求透露出較強的產業導向。其中明確,新型產業用地(M0)產業用房的租賃或分割受讓對象,應為C(製造業)、I(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M(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行業,優先引進廣州工業和信息化重點發展產業領域的研發、創意、設計、中試、檢測、無汙染生產等環節。

此外,從目前廣州新型產業用地(M0)政策來看,政府鼓勵企業規模化建設開發並自持運營產業項目,更好地維持產業園區的品質管理和產業定位,培育先進產業集群、促進產業園區價值與品質的提升,更好地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

「M0的實際好處主要在兩方面,一是整體提高工業用地的容積率,可以實現部分輕量機器的工業上樓,解決用地緊張問題;二是加入研發服務配套功能,滿足企業人才對於工作環境優化的需求,建設產城人融合發展的城市綜合體。」前述規划行業人士透露。

暨南大學教授胡剛表示,M0則可以在寫字樓裡設置生產區域,突破原有的容積率控制。比如電子產業這類新興產業,其工廠大樓可以建設到7層。現在的產業不像之前,處處都要用到大而笨重的機器,新型的機器可以「上樓」了。

為何要實施新型產業用地政策?

目前,廣州正在大力推進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科學提高社會治理能力和水平,堅決打好三大攻堅戰。

實際上,要科學配置「三生」空間(生產、生活、生態),事關群眾的美好生活需要,事關產業發展,與城市吸引力、競爭力直接相關。

以村級工業園為例。去年底,在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召開期間,廣州市人大常委會就2018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審計查出問題整改情況舉行專題詢問會。

廣州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張曉波表示,2018年底,工業園區的整改任務確定由工信局牽頭後,該局首先對全市的工業園數量進行徹底摸查。到目前為止,全市共有2705個村級工業園,面積132平方公裡。

根據《關於廣州市2018年度市級預算執行和其他財政收支的審計工作報告》,廣州市工業園區用地存在主導產業不突出、地均產值低等問題。具體來看,填報產業情況的267個工業園區中71.16%的工業園區無主導產業。根據253個園區填報的產值情況分析,僅有19.76%的工業園區2017年地均產值大於5000元/平方米;58.54%的村級工業園無升級改造計劃。

「從目前的情況看,廣州市低效園區確實存在。」張曉波坦言,他現場提供了一組數據,廣州市村級工業園佔全市工業用地面積的30%,但村級工業園區的產值僅佔全市工業企業總產值的10%,稅收僅佔全市工業企業總稅收的6%。主要的低效工業園區集中在村級工業園區。他表示,部分區級工業園區存在主導產業不明顯的問題。新規劃園區產業導向明確,要解決主導產業不突出的問題根本上需要對老舊工業園區進行整改,提升價值。

張曉波表示,目前根據新修訂的《廣州市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實施辦法》,普通工業用地容積率可以達到4.0,新型產業用地可以達到5.0,特殊需求的產業項目,進一步論證後可以研究調整。相信在新規定實施後可以解決容積率偏低問題。

規划行業認為,M0這一類新型產業用地未來將在更多城市逐步推行並完善。它的初衷是為了滿足城市更新過程中產業轉型升級的需求,拋棄以往工業用地需要周邊更多配套的方式,在地塊中允許多用途建設,包括商業辦公和住宅等。

事實上,城市更新的內涵正轉向產城人的價值融合——不僅是老舊小區的微改造,更需要關注舊廠、舊村、工業園區、違法建設等方方面面。

胡剛認為,城市發展過程中,用地情況不能過於單一。在工業區域周圍還要有教育等文化設施,才能吸引人才。「例如廣州科學城發展這麼多年,去年做了提升規劃,就把交通、文化等生活配套融合進去了。」他說,一個工業園區不只是產業區,而是一個產城融合的區域。以前的城市更新更多針對社區改造,提升居民生活環境。現在的廣州城市更新還要引入產業的力量,發展「產城融合」,讓產業人居齊頭並進。

以更大決心、更大力度紮實推進九項重點工作,這是廣州實現老城市新活力、四個出新出彩的重要內容,也是城市發展的迫切需要。M0這一類新型產業用地將發揮重要作用。

■連結

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

新型產業用地政策概況

深圳

2013年1月,深圳率先提出新型產業用地(M0)概念。近年來,深圳在深化城市更新內涵,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加大政府統籌力度、強化產業空間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多項舉措。

深圳在新型產業用地(M0)方面的實踐,帶動了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對於創新性產業用地的探索。

東莞

2018年9月11日,東莞市政府正式印發了《東莞市新型產業用地(M0)管理暫行辦法》,這是國內第一份明確針對新型產業用地(M0)的市級政策。

2019年5月5日東莞在之前政策的基礎上,再次出臺文件,進一步提出試點建立新型產業用地(M0)項目產業用房分割轉讓比例獎勵機制,以及新型產業用地(M0)項目物業貢獻調整觸發機制。

佛山

為了促進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佛山市順德區村級工業園改造升級,佛山市政府大力推進新型產業用地(M0)的規劃和實踐,2019年3月28日,佛山市順德區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順德區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新型產業及綜合型產業用地管理暫行辦法(試行)》的通知,這對於村級工業園升級改造具有重要意義。

惠州

2019年6月14日,惠州市自然資源局正式對外發布了《惠州市新型產業用地(M0)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以支持新型產業項目統一規劃,實現產業區功能的適當混合,為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的空間需求提供用地保障。

中山

2019年6月27日,中山市人民政府正式對外發布《中山市新型產業用地管理辦法》(以下簡稱「中山辦法」),提出「新型產業用地(M0)」概念,支持新型產業項目發展,為創新型企業發展和創新人才的空間需求提供用地保障。

■對話

細化企業準入條件引導創新要素集聚

南方日報:M0對廣州產業升級的意義是什麼?

廣州市工信局:隨著全球範圍內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興起,正在改變工業範式和全球產業格局,新業態、新產業迅猛發展,生產製造與科技研發之間結合程度更高,在空間需求、設施配套、環境品質等方面較以往的工業用地標準更高,具有研發用途比例高、用地類型混合、需求多元化等特徵。

新型產業用地(M0)正是因應這種全球產業發展形勢下產生的新的用地類型,對進一步推動廣州市製造業發展與科技研發創新深度融合,促進廣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科技創新體系、融入全球產業體系,提升廣州市創新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南方日報:廣州將如何通過M0保障創新企業的發展空間?

廣州市工信局:科技型初創企業一般規模較小,難以承受高額的用地成本,《M0實施指引》對產業用房租賃、分割轉讓等作出具體規定,滿足了成長到一定階段的企業租賃、購置辦公場所、產業用房等固定資產的需求,增強了對創新型企業的吸引力。同時廣州已劃定工業產業區塊,進一步保障土地要素和產業載體供給,引導資本、人才、創新等其他要素集聚,結合《廣州市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實施辦法》《廣州市新型產業用地(M0)準入退出實施指引(試行)》等相關政策形成完善的政策體系,精準扶持企業的創新發展,以高品質空間吸引高端人才、高新技術等創新要素加快集聚,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保障工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

南方日報:對於M0準入條件的設定是出於怎樣的考量?

廣州市工信局:為確保政策精準釋放給企業,《M0實施指引》特從主體準入和產業準入兩個方面細化企業的準入條件,嚴格把控新型產業用地的供應對象主體,建立包括投資強度、土地產出率、地均達產稅收、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等監管指標體系,對產業用地進行全生命周期的監管,避免出現用地地產化、產業空心化等現象。

相關焦點

  • 南方觀察|新型產業用地(M0),廣州城市更新的新可能
    城市發展過程中,產業空間利用越來越走向高效,人民群眾對生活生產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隨著廣州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的深入推進,新型產業用地(M0)為人居環境優化和產業要素引入提供了新的可能。
  • 天津將推出新型產業用地(M0)利好產城融合與城市更新
    新聞連結:M0新型產業用地變城市更新的「香餑餑」?隨著城市更新推進節奏加快,M0(新型產業用地)進入了業界的視野。在廣東省,以廣州、深圳和東莞為代表的三個城市,均出臺了M0的相關政策。拿地成本低,單位土地開發強度更大,可配建商業辦公甚至配套型住宅,多項優點導致M0引發大量關注。
  • 廣州工業用地新政發布!新型產業用地(M0)來了!
    新型產業用地(M0)原則上在廣州市主城核心區和各區核心區、軌道交通站點周邊500米範圍、工業產業區塊、第二中央商務區、白鵝潭商務區、東部沿江發展帶、白雲新城地區、廣州南站核心區、萬博商務區、花都中軸線地區、洛溪島、廣州大學城等商務集聚區以外選址。
  • 大灣區新型產業用地政策梳理
    前言 在上篇中,我們分析了珠江口東岸城市深圳、廣州、東莞和惠州的新型產業用地(M0)政策,其實大灣區以深圳為發端的新型產業用地政策,最早借鑑的是香港和新加坡的土地政策。
  • 華高萊斯:乘新型產業用地之風,逐工業用地改造之浪(上)
    宋傑目錄1.乘「新型產業用地」之風:高技術製造業時代的必然選擇2.逐「工業用地改造」之浪:存量時代的政策紅利1)新型產業用地可以分為「公開出讓類」和「城市更新類」兩大類型2)新型產業用地的擁有諸多優勢、但也帶來一定挑戰3)各地新型產業用地試行特點盤點3.新型產業用地在工業用地改造中的典型案例掃描1)「工改工+工改商」中的綜合體新價值——產業用地創新的深業上城模式2)「工改工
  • 深、廣、莞、惠新型產業用地(M0)政策對比分析
    隨之,大灣區各城市均嘗試著設立新型工業用地類型以發展新型產業,M0用地政策也相繼出臺,筆者此次就大灣區4城:深圳、廣州、東莞、惠州的新型產業用地政策進行梳理,以供大家探討研究。 1 深圳
  • 《東莞市新型產業用地(M0)管理暫行辦法》解讀
    為使社會各界進一步了解《辦法》的導向、思路及相關主要條款,現解讀如下:   一、出臺M0政策的目的   一是促進新型產業發展、推動城市品質提升。隨著近年產業轉型升級的深入推進和周邊先進城市創新資源的加速外溢,新業態、新產業在莞迅猛發展,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生力軍。
  • 廣州工業用地新政出臺 新型產業地價可打兩折
    摘要 【廣州工業用地新政出臺 新型產業地價可打兩折】廣州市政府21日晚公布工業用地新政,新型產業迎來政策大紅包。根據當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的該市《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實施辦法》,新型產業地價標準按同地段的辦公用途地價的20%計收。
  • 更新方向為新型產業!觀湖慶盛工業區城市更新單元規劃
    龍華區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備局發布《龍華區觀湖街道慶盛工業區城市更新單元規劃(草案)》的公示。 龍華區觀湖街道慶盛工業區城市更新單元,擬拆除用地面積15081.9平方米,其申報主體為深圳慶盛服飾皮具有限公司,擬更新方向也為新型產業等功能。
  • 鄭州首個新型產業用地:允許工業用地裡兼容商業用地
    科學設立新型用地類型M0據高新區國土規劃住建局副局長董翔介紹,新型產業用地試點新政在河南省首次推出新型產業用地類型M0。即在規劃用地分類工業用地(M)類中,增加「新型產業用地(M0)」,以區別於普通工業用地;在土地分類中對應用途確定為「工業用地(新型產業用地)」。
  • 鄭州高新區新型產業用地M0規劃出爐
    公示日期:2020年3月30日至2020年5月12日 新型產業用地(M0) 隨著城市更新推進節奏加快,M0(新型產業用地)進入了業界的視野。
  • 廣州工業用地新政:新型產業地價按辦公用途地價20%計收
    廣州工業用地新政:新型產業地價按辦公用途地價20%計收金羊網  作者:羅仕  2019-03-21 文/金羊網 記者羅仕廣州市新型產業發展迎來政策「大禮包」!3月21日,廣州市政府常務會議審議通過了《廣州市提高工業用地利用效率實施辦法》(以下簡稱《實施辦法》)。
  • 華僑糖廠地塊調整為新型產業用地
    第一屆廣州市白雲區城市規劃工作領導小組第三次會議日前審議通過了白雲區華僑糖廠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白雲工業園局部地塊控制性詳細規劃修正方案。該規劃從用地性質、用地指標、建築密度、綠地率、交通優化等方面對華僑糖廠地塊進行調整,其用地性質調整為新型產業用地,總用地面積約12.2公頃(183畝),總建築面積小於或等於36.6萬平方米,建築限高應與周邊區域城市規劃和景觀要求協調。
  • 【政策解讀】《招商項目申請新型產業用地工作指引》的解讀
    隨後,黃埔區規劃部門結合黃埔區情況,出臺了《廣州開發區規劃和自然資源局(廣州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黃埔區分局)關於新型產業用地與產業園區功能配比的指導意見》(穗開規劃資源規字〔2019〕1號)。根據該指導意見的要求和內容,廣州開發區投資促進局印發了《招商項目申請新型產業用地工作指引》,為實施指導意見提供詳細、明確的準入、監管和退出指引。
  • 楊帆:從工業用地的視角看城市更新研究
    編者按城市更新是城市發展的永恆話題,在經歷了以投資驅動和增量發展為主的城市發展階段後,我國城市進入了以轉型為發展思路,以存量資源為載體的發展階段。在以內涵提升為核心的「存量」、乃至「減量」的空間規劃新常態下,城市更新更加注重城市內涵發展,更加強調以人為本,更加重視人居環境的改善和城市活力的提升。
  • 華僑糖廠地塊調整為新型產業用地
    華僑糖廠地塊調整為新型產業用地 2020-06-18 17: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鄭州出臺新型產業用地新政,允許工業用地內兼容商業用地
    ■小檔案新型產業用地(M0)根據現行法規,《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依據工業對居住和公共環境的幹擾、汙染和安全隱患程度將工業用地分為M1、M2和M3。而河南省此次推出的新型產業用地,即在規劃用地分類工業用地(M)類中,增加「M0」,以區別於普通工業用地;在土地分類中對應用途確定為「工業用地(新型產業用地)」。
  • 鄭州出臺「新型產業用地」新政允許工業用地內兼容商業用地
    □東方今報·猛獁新聞記者 宋迎迎 ■小檔案 新型產業用地(M0) 根據現行法規,《城市用地分類與規劃建設用地標準》(GB50137-2011)依據工業對居住和公共環境的幹擾、汙染和安全隱患程度將工業用地分為M1、M2和M3
  • 廣州亮出2020年城市更新成績單
    6日,廣州市召開城市更新工作現場會,公布2020年廣州城市更新成績單。 2020年,城市更新九項重點工作年度任務圓滿完成。全市九項工作共盤活存量用地空間34平方公裡,新增配套公共服務設施170萬平方米,新增綠化面積277萬平方米。
  • 濟南:專門政策服務新型產業用地,工業用地出讓的優惠多
    會上,濟南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自然資源所有者權益處李昭天副調研員就新型產業用地、工業標準廠房用地、工業用地出讓及出讓價款有關優惠政策進行了解讀。&nbsp&nbsp&nbsp&nbsp李昭天講解了工業標準廠房的相關政策和有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