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被父母吼罵的孩子,身上3個變化很明顯,家長要引起重視

2020-12-23 文竹媽媽

看到過這樣一則故事:

小軒是一位心地善良的農村孩子,家裡有一隻羊,平常時小軒經常帶著這隻羊出去玩。小軒很喜歡這隻羊,把它當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經常對著小羊訴說自己的心裡話。

這天,小軒像往常一樣帶著羊去玩耍,但他實在太累了,於是就睡著了。

等到睡醒後,他發現自己的羊不見了,這時候他害怕極了,崩潰地跑回家,想告訴爸爸自己的「好朋友」不見了。

但當爸爸聽到這件事後,反而沒有安慰他,還狠狠地把他揍了一頓,甚至還對著他怒吼:「找不到羊,你也不用回來了。」說著,便把他推出了門。

被推出門後,小軒變得異常冷靜,他在伸手不見五指的黑夜中奔跑著,絲毫不畏懼黑夜。終於他找到了羊,但他的眼神再也沒有了看好朋友的那種親暱,而是乾淨利落地拿起石頭砸死了羊。

後來,大家找到了這頭被砸死的羊,但小軒卻再也沒回過家。

分享這個故事想表達什麼呢?其實我想說的是,生活中有很多「小男孩的父親」,他們很少能注意到孩子的情緒,只會在意自己覺得重要的事情。

就像故事中小男孩的爸爸一樣,他沒有看到小男孩因失去「好朋友」而產生的焦急和害怕,而是把關注點放在了「羊為什麼丟了?」這件事情,最終才導致了孩子的不回家。

很多時候,孩子犯錯情緒崩潰後,他們需要的不過是家長的安慰和理解罷了,而不是父母的斥責和謾罵。

很多父母都說,經常被罵的孩子,身上3個變化是藏不住的,但家長可曾注意過?可曾引起重視過?

經常被父母吼罵的孩子,身上3個變化很明顯

①性格變得暴躁

家長經常吼罵孩子,孩子耳濡目染,認為這是處理問題的最好方式。無形中,其實家長就已經給孩子樹立了一個「性格暴躁」的不良形象。

等孩子長大後,遇到不開心的事情或遇到挫折時,他們也會用同樣的方式去解決問題,性格自然而然也會變得暴躁。

②情緒變得難以控制

經常被罵的孩子,會變得難以控制自己的情緒。就像故事中的小男孩一樣,把羊當成了自己最好的朋友,但在被父親責罵後,仍然沒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拿石頭把羊砸死了。

教育孩子也是如此,父母的責罵會給孩子很大的壓力,當某天孩子承受不住壓力時,就可能會做出一些可怕的舉動。

③人際關係變得越來越差

孩子經常被家長責罵,心裡多多少少都會留下陰影,當陰影積累到一定的量,就可能會引起孩子性格的變化,要麼很極端很暴躁,要麼就是特別膽小自卑。

極端暴躁和膽小自卑的孩子,長大後進入校園、社會後,都很難交到真心朋友,甚至還會影響學習和人際交往情況。

家長們,換種教育方式吧

當孩子犯錯後,家長們別再吼罵孩子了,換種教育方式吧。科學、溫柔的教育方式,往往比「棍棒教育」和大吼大叫更加有意義。

溫和的教育方式,離不開圖書繪本的幫助,這套《家庭育兒教育書籍》,值得推薦給大家。

這套教育繪本總共分為5大冊,分別是:

①《如何說孩子才會聽,怎麼聽孩子才會說》

這是一套專門為家長「出謀劃策」的教育讀本,書裡很多知識乾貨能幫助家長更好地了解孩子,還能引導父母站在孩子的角度想問題。

這套書生動有趣,孩子不僅能聽懂,還能做得到、做得好,避免很多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②《正面管教》

這本書從將眾多育兒專家的意見和寶媽們的成功經驗融為一體,提出案例後仔細分析,並且羅列出了很多可行的解決方案,能最大程度地減輕教育孩子的負擔。

③《沒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會教的父母》

這本書告訴我們,沒有生下來就壞的孩子,孩子變壞多半是因為父母的教育沒到位。

雖然每個父母的教育方式都不盡相同,但有時候,巧妙的教育方法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④《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這是一套從孩子行為、性格上匯集了60多個教育細節的教育指南,對男孩不打不罵、對女孩不嬌不慣,讓你做到真正地勝過好老師。

⑤《不吼不叫培養好孩子》

這套書教會家長,學會冷靜,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和行為舉止,而不是研究怎麼「控制」孩子的行為。

著名教育學家王陽明說過:「一個人情緒不好,是一種智慧不夠的表現。」

家長們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更懂事,就應該好好學習如何正確管教孩子。

一套書幾十塊錢,對家長來說可能就是一頓飯的錢,但當孩子因為你的一個舉動,變得越來越優秀、越來越懂事的時候,相信你心裡也會非常自豪。

點擊文章連結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經常被父母吼罵的孩子,身上3個變化很明顯,家長要引起重視
    很多父母都說,經常被罵的孩子,身上3個變化是藏不住的,但家長可曾注意過?可曾引起重視過?經常被父母吼罵的孩子,身上3個變化很明顯①性格變得暴躁家長經常吼罵孩子,孩子耳濡目染,認為這是處理問題的最好方式。
  • 經常被吼罵的孩子,多數會發生3個明顯的變化,很多家長視而不見
    所以,那些從小挨罵長大的孩子,反而會越來越難管理;家長越想要管住孩子,孩子卻越來越想要遠離家長。當然,也有一些孩子例外。他們本身的反抗因子並不強,所以在父母吼罵的情緒之下,他們只敢一步步按著家長的要求來做。
  • 經常被父母吼罵的孩子,容易出現3種缺陷,家長別再這樣做
    所以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一定不要經常地採用吼罵教育,在孩子做錯事的時候,要儘可能用平常心去看待,心平氣和地和孩子進行溝通,對待孩子的錯誤要有一定的耐心去幫助孩子改正,要慢慢地引導孩子走向正確的方向。2.孩子會變得自卑孩子的性格都是父母性格的縮影,吼罵其實有時候恰好就是自身自卑和懦弱的一種表現。如果父母經常吼罵孩子,孩子也會逐漸的在這種狀況下感受到自身行為被經常性的否定,逐漸的就會變得自卑。對待很多事情也會產生不敢去做,不想去做的想法。
  • 經常被吼罵的孩子會怎麼樣?家長的吼罵,會給孩子帶來三大影響
    俗話說「教育要因材施教」,無論是家庭環境還是學校環境,都會對孩子的成長變化產生重要的影響。在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這件事上,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作為父母,肯定是需要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式,來正確引導孩子。
  • 天天被吼罵的孩子,性格會發生多大變化?家長千萬要注意
    有個鄰居個性非常直爽,在教育方式上也比較嚴厲,經常在樓下就能夠聽到鄰居吼孩子的聲音。鄰居對此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並且認為男孩如果不嚴厲一點,恐怕會上房揭瓦。經常吼罵帶對孩子的影響1、容易產生自卑的心理家長過激的教育方式使得孩子在內心深處傾向於自我否定,認為自己不夠優秀,為無法成為父母眼中的樣子而苦惱。
  • 從小被父母「吼罵」長大的孩子,性格上這些缺點,家長要及時戒吼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小柯發現孩子的性格出現了明顯的變化但事實上,從小被父母"吼罵"長大的孩子,性格上會出現明顯的缺點,而且這些缺點甚至會伴隨孩子的一生。而父母的"吼罵"還可能會教育出一個性格尤為極端的孩子。父母的"吼罵"本質上是一種語言暴力,而據相關數據表明,40%以上的青少年罪犯都曾經遭受到父母語言上的傷害。
  • 家長越吼罵,孩子越叛逆,當心孩子養成3個不好的「人格」
    孩子的叛逆,與你的吼罵有關,經常被吼罵的孩子容易養成3個人格1.「暴力型」人格家長經常吼罵孩子,孩子遇到事情也會下意識選擇用同樣的方式來解決。然而,孩子的情緒控制力遠沒有家長強,所以有的時候會發展成為用武力的手段。
  • 家長越吼罵,孩子越叛逆,當心孩子養成3個不好的「人格」
    孩子的叛逆,與你的吼罵有關,經常被吼罵的孩子容易養成3個人格「暴力型」人格家長經常吼罵孩子,孩子遇到事情也會下意識選擇用同樣的方式來解決。然而,孩子的情緒控制力遠沒有家長強,所以有的時候會發展成為用武力的手段。這樣的孩子一般是潛在的「暴力型人格」,情緒控制力和父母一樣弱,容易極端化,並且喜歡用訴諸武力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 經常被吼罵的孩子,容易出現兩種性格缺陷,家長要注意了
    前陣子前有新聞報導:一位母親給孩子輔導家庭作業時,心臟病發作差點危及生命。這種情況當然很少見,但是通常很多父母都感到焦慮,因此對孩子大吼是很常見的事情。許多年輕的父母在結婚前都自信滿滿地說:將來我會對孩子進行理性教育,不會對他們大吼大罵。
  • 「牛頓第三定律」分析:家長吼罵越厲害,孩子叛逆就越嚴重
    高爾基曾說"養孩子連母雞都會做的事,教育好孩子卻是一門藝術",這句至理名言充分的說明了父母的教育方法對孩子的重要性。而一個優秀孩子的背後勢必會有一對優秀的父母,但一個叛逆不聽話,又時刻和家長作對的孩子,身後肯定會有一個控制欲極強,經常吼叫打罵孩子的父母。
  • 父母經常吼罵孩子,很容易造就這幾種性格!心理學家:別不以為然
    導讀:父母經常吼罵孩子,很容易造就這幾種性格!心理學家:別不以為然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經常吼罵孩子,很容易造就這幾種性格!心理學家:別不以為然!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經常說這3句話的孩子,情商普遍較低,家長要引起重視
    經常說這3句話的孩子,情商普遍較低,家長要引起重視! 在如今這個社會,想要成功不僅需要掌握足夠的知識文化,情商也是最為關鍵的一點,因為情商低的人往往人際交往都相對較差,無法融入集體就容易產生自卑情緒,長大後也難有大作為。
  • 家長的吼罵教育,會影響孩子的心理成長,不妨試試做出改變
    這個階段的孩子內心是非常脆弱的,往往就會因為父母的責罵導致內心受創,性格同時也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大部分家長也曾想著做出改變,控制住自己的脾氣,避免再次出現類似的情況,可往往都是以失敗告終。經常被家長吼罵的孩子,他們的內心都會產生一定的負面情緒,但這種負面情緒他們不知道該怎樣發洩出去,長期積壓在孩子的內心,就會導致孩子性格發生巨大的轉變。普遍的孩子會出現孤僻、自卑的現象,從此變得不願與別人溝通交流。這種性格一旦形成,對孩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家長一定要注意,儘量避免出現這樣的情況。
  • 孩子內向膽小,其實是因為父母的吼罵,家長可以採取一些補救措施
    在生活中,特別是在家庭教育方面,父母總是會用吼罵的方式解決問題,而孩子變得膽小內向,就是因為家長平時不注意的吼罵。站在媽媽的角度來說,對孩子大吼大叫不是自己的本意,甚至可以說,是「被逼的」,因為孩子「不聽話、任性、總是叫不聽」。
  • 孩子的智商跟家庭環境有關?想要孩子聰明,家長要注意3點行為
    都說「可憐天下父母心」,做父母的,自從有了孩子,一顆心全都系在了孩子身上,還會毫不吝嗇地想要把所有美好的祝福都放到自己的孩子身上。除了希望孩子身體健康之外,大多數父母想必最希望孩子很聰明,起碼不是個笨孩子,畢竟智商可能會直接影響孩子一生的發展。
  • 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身上會有這3個缺點,非常明顯
    對於父母來說,孩子是他們身上掉下來的一塊肉,沒有人願意對他們又打又罵作為孩子來說,如果經常被自己的父母打罵,對他日後的成長也會有很大影響,他們的身上會有這三大缺點,非常明顯。一、做任何事情都沒有自信父母經常對孩子大吼大叫,時間久了,孩子就認為自己肯定是做的不好,父母才會這樣對待自己,所以他以後做任何事情都會沒有自信,認為自己什麼都做不好。
  • 常常被父母吼的孩子,容易有這3種性格缺陷,家長應該早點預防
    分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做錯事或不聽話是在所難免的,而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很多家長都會選擇用"吼罵"的方式來處理,當孩子做錯事了就對他們大吼大叫,認為這樣子會震懾到孩子,讓孩子覺得做錯事是要被懲罰的,從而達到家長們所認為教育的目的!
  • 遭受長期吼罵的孩子,大腦已經受傷了,家長們不要在傷害孩子了!
    其實很多的父母在孩子犯錯的時候,都無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緒。雖然很多的父母知道小孩子犯錯是常有的事情,但是父母們還是覺得,孩子是自己的影子,也是自己希望的嚮往,當孩子沒有向父母所期望的方向發展的時候,父母們通常都會壓抑不住自己內心的怒火,那遭受長期吼罵的孩子,大腦已經受傷了,家長們不要在傷害孩子了!
  • 3歲的孩子有這幾種表現,家長一定要引起重視
    一轉眼孩子已經三歲了,回想前兩年的日子再苦再累居然也都過來了!當孩子迎來了自己的第三個生日以後某種程度上會變得越來越懂事。女孩子貼心小棉襖以及男孩子小暖男的形象表現得越來越明顯,時不時一句:媽媽,我愛你哦!,媽媽,你辛苦了,我幫你捶捶背!等等發自他們肺腑的表白簡直把老母親甜到膩。
  • 「家長吼罵越厲害,孩子叛逆就越猛」,一個效應,告訴你其中真相
    很多父母表示,自己家的孩子越長大越不聽話,偏偏和自己反著來,明明告訴孩子前邊是道「牆」,孩子也要去硬「撞」。其實,這種現象在很多孩子的身上都有所體現,這也是一種心理學上能夠說得通的現象。反之,如果家長每天都諷刺、貶低孩子的能力,孩子長期得不到肯定,自然也就會越拉開與父母之間的距離,有意地疏遠父母,從而導致親子關係緊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