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紙嗎?」「不,這是於陵帛,是真絲的,撕不壞。」在第八屆山東文博會周村展區,淄博於陵絲綢文化創意有限責任公司經理周榮樹拿起一塊形似宣紙的東西撕了起來,果然無法撕壞。
「古時候皇宮貴族都是用絲綢創作書畫。」淄博海潤絲綢發展有限公司黨委書記李偉介紹,這種撕不壞的「宣紙」光澤靚麗。「生帛」潤墨性強,層次生動。「熟帛」不洇水,宜於繪製工筆畫和印製、複製名畫。
據了解,文創產品「於陵帛」獲得全國絲綢創新產品金獎。2018年實施「絲綢織造智能化改造項目」,為國內首創。2019年7月,與山東輕工職業學院合作建設的「1960絲綢文化創意園」開園,為絲綢行業轉型升級樹立了標杆。
周村區文化和旅遊局黨組成員、周村區民俗專家王生華介紹,於陵城是當時齊國的絲綢織造中心,在那一時期齊國的絲綢最負盛名,質量上乘,樣式非常華麗。李偉還拿出一盒蠶繭引人注目。這可不是普通的蠶繭,而是一種「化妝棉」,可以清潔皮膚,起到美容養顏的功效。
此外,展區中還有各種齊文化圖案的絲巾、手包,傳統文化通過文創產品煥發出新的活力。
此次文博會,周村區被淄博市指定為全市各區縣唯一參展單位,以宣傳推介周村古商城景區為重點,並組織了周村古商城、周村燒餅、王村醋、福王紅木、饃饃醬、周村銅響樂器、海潤絲綢等一批區內優秀文化產業企業參展。突出展示商埠文化、魯商文化、老字號文化等特色地域文化。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範佳 王媛 崔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