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重創香港經濟 金管局釋放5000億港元貸款空間

2020-12-18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疫情重創香港經濟 金管局釋放5000億港元貸款空間 失業率飆升 樓市仍堅挺

特約撰稿 朱麗娜 香港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持續蔓延,香港經濟舉步維艱。

香港曾經被譽為「購物天堂」、亞洲旅遊之都,每年吸引數千萬遊客入境。自1月底以來,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旅遊、零售、航空等主要行業遭受了空前的打擊。

香港旅遊發展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月份初步訪港旅客數字19.9萬人次,同比大跌96.4%,其中內地訪客僅為9.7萬人次,同比減少97.9%。旅發局表示,2月8日前,即香港特區政府實行大幅關閉入境口岸之前,每日有1萬至2萬人次旅客訪港,而之後訪港旅客平均每日僅3300人次,其中80%為非內地旅客。

隨著疫情重創香港本地經濟,失業潮洶湧來襲。特區政府統計處3月17日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經季節性調整的失業率由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的3.4%,上升至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的3.7%,創下九年以來的新高。

香港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指出,以行業劃分,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即零售、住宿及膳食服務業)的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急升至6.1%及2.5%,均為約十年來的最高水平。餐飲服務活動業的情況尤為嚴峻,失業率及就業不足率分別急升至7.5%及3.5%。

由於歐美各國疫情形勢日益嚴峻,輸入病例集中上升,香港特區政府近日不斷擴大強制檢疫範圍。3月17日,特區政府向全球各地發出紅色外遊警示,呼籲香港市民避免外遊,中國內地、臺灣、澳門除外。同時,自3月19日起,除中國臺灣、澳門以外的全部海外入境人士均需接受14天的強制檢疫或醫學監察。

這無疑將使香港旅遊業「雪上加霜」,據香港旅遊業議會的統計數據,截至3月16日,已取消的旅行團超過4400個。在香港經營一家中型旅行社的梁國興無奈地表示:「自去年下半年起,入境遊客不斷下跌,至去年年底已跌至20%-30%,而今年開始則出現出境遊懸崖式下跌,幾乎跌至零。最近兩個月是虧損經營,每個月虧損數十萬港元。3月前兩個星期外遊的機票預訂已經減少了90%。」

梁國興的旅行社目前有20多名員工,為了節省開支,部分員工需要放無薪假。他坦言,香港旅遊業正面對前所未有的危機,「我入行40多年,從來沒試過市場這麼差。如果這種情況再持續半年,香港有一半的旅行社可能都被迫結業」。

金管局釋放5000億港元貸款空間

特區政府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香港經濟萎縮1.2%,陷入了2009年以來的首次年度衰退。評級機構標普在最新的報告中預期,香港GDP會因疫情而損失1.2個百分點,由於標普此前預測今年經濟增幅為0.2%,意味著今年香港經濟料會下跌1%。

為了幫助中小企業渡過難關,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3月16日宣布,香港適用的逆周期緩衝資本(CCyB)比率由2%下調至1%,即時生效,預期可讓銀行釋放5000億港元貸款空間。

餘偉文表示,各項經濟指標及其他有關觀察均顯示, 自新冠病毒疫情暴發以來,香港經濟環境進一步惡化。金管局已採取相應措施,包括成立銀行業中小企貸款協調機制,鼓勵銀行體系繼續支持香港中小企業的融資需要。

在現階段調低CCyB比率,將可讓銀行有更大空間加大力度支持本地經濟,尤其因受疫情影響而短期內承受更大壓力的行業及人士。餘偉文透露,金管局已安排與銀行和商界代表在下周初會面,了解相關措施的推行情況。他強調,如果市況和經濟進一步轉差,相關資本要求可降至零水平。

事實上,這是金管局首次在定期檢討前,按市況下調相關比率要求。金管局通常會定期檢視包括信貸與GDP差距、本地樓價與租金、銀行同業市場風險息差及平均貸款質素等多項指標,再定出CCyB要求。

CCyB由巴塞爾委員會制訂,以在信貸增長過度時期提升銀行體系抗震能力,讓銀行體系能夠在受壓期間抵禦甚至吸收衝擊,而不是將風險擴大,對經濟造成更廣泛的影響。

餘偉文表示,儘管港股在內的資產市場有大幅波動和調整,香港市場仍然運作有序,並未出現異常情況,港元匯率保持穩定,即使未來港元因息差關係引來海外資金追捧,在聯繫匯率制度下,當港元匯率升至7.75強方兌換保證水平時,金管局會向銀行沽出港元、買入美元,令銀行體系結餘上升並推低利率。

儘管港股出現大幅拋售,港元匯率卻逆市走強。3月16日早盤,港元兌美元一度升至7.7599,創下自2017年3月以來新高。市場人士認為,這與近期港股IPO發行增加、港元需求上升有關。

一線商鋪空置率飆升

在疫情持續下,大部分市民選擇留在家中,減少外出,遊客人數懸崖式下跌。零售業、餐飲業首當其衝,在昔日遊客聚集、人潮熙熙攘攘的核心商圈,近期卻出現數量龐大的空置店鋪。

以距離銅鑼灣地標崇光百貨步行數分鐘的謝斐道為例,一條街上竟然就有23間空鋪,空置率達到32.4%,這意味著這條街上有近三分之一的店鋪都關門大吉。在尖沙咀的加連威老道,則有29間空鋪,空置率達到27.1%。

位於銅鑼灣的羅素街,一度被譽為全球最貴街道,名表、奢侈品牌店林立。但近日記者發現多個鋪位在進行裝修,甚至也出現空鋪。

義大利時尚品牌Prada此前宣布,旗下位於羅素街2至4號的旗艦店在原定租約到期前,提早4個月結束營業。該店鋪業主旭日國際集團考慮調整該鋪租金,將該鋪由現時月租900萬港元減至最新500萬港元,減租比例44%。同樣在羅素街經營多年的連鎖化妝品店卓悅亦已遷出,之前月租約160萬港元,最新租金已削減至130萬港元。

美聯工商鋪研究部最新數據顯示,今年1至2月四大核心商圈(尖沙咀、旺角、銅鑼灣、中環)空鋪數量飆升至689間,空置率為9.2%。空鋪數量在短短半年間增加逾200間,其中銅鑼灣空置率高達12.2%,在四大核心區中居首。

美聯旺鋪董事盧展豪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表示,商鋪市場已經進入「超大型調整期」,「零售商及企業已經出現倒閉潮及裁員潮,未來鋪市料將繼續惡化,空鋪潮相信將會持續,估計第三季核心區整體空置率或再升至11.5%至12.5%。」

「現在很多租戶都不願意籤訂長期租約,而是先做幾個月看看情況再定。目前不少業主都願意減租50%以上,一般為期3個月。現在如果業主不願意減租,租客直接把鑰匙退給業主走人,這種情況過往十分罕見,」他坦言,「到今年年底,四大核心區吉鋪(空鋪)將升至900間,商鋪租金仍將有40%的跌幅,預計重返2006至2007年水平。」

樓市價跌量升

近幾個月來,香港各大媒體鋪天蓋地都是裁員、減薪、結業的消息。然而,樓市卻表現得異常堅挺,至今樓價只是小幅下跌。根據香港差餉物業估價署2月底公布的數據,1月私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報378.2,較去年12月指數378.9點,僅微跌0.18%。

值得注意的是,會德豐地產和港鐵公司合作發展的將軍澳日出康城9C期OCEAN MARINI,3月14日推出首輪單位,共推售208個單位,當日已經售出188個單位,佔首批發售單位數量的90%,套現超過15.9億港元。會德豐地產常務董事黃光耀透露,最大買家斥資2200萬港元購入2夥;當日開盤散客出席率達90%,前兩小時已售出逾100個單位,「銷情十分理想」。

中原地產亞太區副主席兼住宅部總裁陳永傑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分析:「香港銀行存款龐大,在全球負利率環境下,將迫使資金流向商品市場,香港物業市場在政府的 『辣招』(逆周期措施)保護下,表現依然較穩健,最新一期中原城市領先指數CCL比上年同期,仍然錄得升幅,正好顯現了香港房產在外圍風高浪急之時,發揮了避險及保值的作用。」

在美聯儲宣布最新一輪降息及量化寬鬆措施後,滙豐銀行則宣布維持最優惠利率不變,保持在目前5%水平。同時,近月香港特區政府推出了多項紓緩樓市冰封及協助置業者紓困的措施,包括推出「還息不還本」計劃、定息按揭貸款等方案,加上未來香港拆息再跌的可能性,市場人士認為有助紓緩經濟市場及供樓人士的境況。

陳永傑認為,香港樓價第二季度仍會繼續下調,跌幅為3%至5%,但美國最新兩輪的減息將可防止香港樓價出現斷崖式下跌。事實上,由於樓價微跌,成交量已將逐漸回升,截至3月15日,一手樓市共有超過590宗成交,超越2月的成交量,陳永傑預計,3月全月成交量可達1000-1200宗,二手成交量可達3500宗。

在二手樓市方面,成交量也有所復甦。中原地產太古城區資深區域營業董事趙鴻運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近日股市大幅調整,樓市相對較為穩健。以位於港島區的指標性小區太古城為例,業主只願提供約3%-5%議價空間,目前入市的買家以自住為主,小區內最搶手的1000萬港元內的單位,已基本售罄。

然而,星展香港經濟研究部經濟師謝家曦卻預計,受到經濟下行壓力的影響,香港上半年失業率預計升至近5%,根據過往的經驗,一旦失業率達5%以上,樓價的跌幅將達到10%。在他看來,失業率對樓價有滯後影響,預計今年樓價跌15%。

不過,林浩文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未來一兩年內香港仍會維持低息水平,有利於發展商及投資者控制資金成本及防止樓市出現大跌。但他也坦言:「香港經濟正步入衰退,部分行業出現結業潮,這將影響普通住宅的購買力,今年住宅價格預計將下跌10%。」

而經歷過數次金融危機洗禮的香港龍頭地產商,已經摸索出了一套獨有的危機應對模式。香港主要地產商一貫堅持貨如輪轉(周轉快速)的銷售策略,並保持低負債率,在金融市場風高浪急之際,方可從容應對。

大和資本中國及香港地產主管簡國裕表示,儘管香港的地產商目前面對租客要求減租的壓力,但主要大型地產商目前的負債率低於20%,疫情壓力可能只會使地產商負債率額外增加1至2個百分點。

以香港最大的地產商新鴻基為例,截至去年12月底,負債比率由12.9%升至17.8%,在房地產業同行中處於極低水平。事實上,新鴻基憑藉雄厚的資金實力,頻頻在逆市出擊,斬獲頗豐,包括在亞洲金融風暴時承諾發展香港IFC

相關焦點

  • 香港金管局月內三次出手幹預匯市 買入超74億港元
    來源:國際金融報3月19日一早,香港金融管理局再度入市幹預,買入20.1億港元,以捍衛聯繫匯率制度。 這已是香港金管局本月第三次出手,前兩次共買入54.32億港元。去年,香港金管局曾於4月至8月間27次出手,合共買入1035億港元。 香港金管局多次強調,香港的銀行持有總額達1萬億港元的外匯基金票據,可作資金流走的緩衝。 在經歷過2018年四季度的震蕩下行後,美元兌港元匯率自2019年開年起一路走高。
  • 香港社會各界齊心抗擊新一波疫情
    疫情之下,經濟民生遭受重創。為了緩解中小企業和市民面對的資金壓力,香港金管局與銀行界積極協調,推出一系列支援措施,協助社會各界共渡難關。據金管局介紹,今年前三季度,銀行業貸款增加超過6500億港元,中小企整體信貸額度增加80億港元。
  • 公布新限制措施,高危人群強制檢測……香港抗擊新一波疫情
    香港疫情持續反覆,新一波疫情來勢洶洶。在此關鍵時期,特區政府及時推出多項防控疫情措施,社會各界積極貢獻力量,市民也紛紛響應號召參與檢測,全港上下同心協力抗擊新一波疫情。
  • 香港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已買入32.6億港元捍衛聯匯制度
    騰訊證券訊 港元匯率昨日低見7.85,觸發弱方兌換保證,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於周五(4月13日)凌晨時分,再出手捍衛聯匯「抽資」。據香港東網報導,香港金管局副總裁李達志於早上8時45分會見時表示:金管局至今共買入32.6億港元捍衛聯匯,銀行體系結餘下周一將縮小至1,765億港元,仍處相當高水平。稍早前,金管局於周四晚上已掃入8.16億港元,為聯繫匯率2005年優化以來,首度觸發弱方兌換保證而要金管局入市。
  • 香港金管局再出手:向市場注資19.76億港元
    原標題:香港金管局再出手:向市場注資19.76億港元
  • 一日兩度出手,香港金管局賣出近50億港元!發生了什麼?大量資金正...
    來源:券商中國時隔近一個月,港元兌美元匯率再次走強,觸發香港金管局出手賣出港元。港元兌美元匯價近期強勢持續,觸發強方兌換保證,香港金管局先於6月5日美國交易時段入市買美元沽港元,承接了9.77億港元買盤;當天收市後再承接5億美元沽盤,向市場注資38.75億港元。
  • 美聯儲「水漫金山」,套息資金湧入香港!金管局時隔4年再出手,兩日...
    美聯儲的「水漫金山」,終究還是促成了國際投資者到香港進行套息盈利,香港金管局不得不再次出手穩定匯率。自4月21日起,香港金管局兩天內四度賣出港元,以捍衛港元聯繫匯率制度。這是香港金管局四年多來首度出手入市買美元、沽空港元,兩日累計注入77.11億港元。
  • 香港金管局:近期資金持續流入港元體系,說明聯匯制有效運作及市場...
    11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周四表示,在美國經濟走出新型冠狀病毒的陰霾前,美聯儲(FED)較大機會維持政策利率於接近零水平;而香港的外匯及貨幣市場一直保持有序運作,近期港元HKD=D4強方兌換保證多次被觸發,說明聯匯制度有效運作及市場對香港金融體系及港元的信心
  • 我在香港金管局這五年——觀點
    一般人在正常狀態下,不會注意到自己的心跳和血液運行,很多時更忽略了它們的存在,直至心臟血液循環系統出現問題,才察覺這些系統的重要性和自己沒有好好保重身體,引致大病,甚至賠上性命。經過最近幾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和歐債危機,大家現時都明白,即使最大和最先進的經濟體都不能和不應假設金融穩定是必然存在,且不勞而獲就可達至。香港這個全面開放的小型經濟體系亦不例外。
  • 香港政府擬注資64億港元支援餐廳、幼稚園等受重創行業
    香港政府擬注資64億港元支援餐廳、幼稚園等受重創行業 曾平/@中國新聞社 2020-12-17 21:22
  • 疫情下的經濟大考: 香港推出300億港元抗疫基金 澳門提前全民派錢
    近一個月來,受新冠病毒疫情的影響,餐廳生意十分冷清,即使周末餐廳裡也只有幾桌客人。他向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透露,餐廳收入減少了50%,每月租金及工資支出約二三十萬港元,已經入不敷出。陳剛坦言,如果疫情持續,香港餐飲業將出現大面積的倒閉潮。香港餐飲業有約24萬名從業人員,佔香港整體就業人數約8.4%,對於「保就業」十分重要。
  • 螞蟻港股已超額認購117倍 香港金管局出手穩匯率
    螞蟻港股已超額認購117倍,香港金管局出手穩匯率… 摘要 全城瘋搶,港幣吃緊!螞蟻港股已超額認購117倍,香港金管局出手穩匯率。
  • 「港元保衛戰」之說言重了
    上周,香港金管局入市幹預港元匯率引起一些媒體的驚呼:「港元保衛戰」打響了。其實,這種說法言過其實了,既誇大了香港金融市場的波動,也在一定程度上誤導了觀察香港金融市場的視角。  與其說金管局幹預港元匯率是「港元保衛戰」,不如說金管局利用這個契機引導港元利率正常化。
  • 香港金管局: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
    摘要 【香港金管局確認: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此前表示,金管局正在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
  • 香港再出百億救港元為何屢困危局?對兩岸有4大風險預警……
    時隔一個月,香港金管局再入百億港元「救幣」。5月16日、17日兩天,香港金管局分三次,合計買入了110.69億港元。而自4月12日金管局首次入市買入至今,已經16次入市,合計買入624.01億港元。數據來源:公開網絡整理Libor和Hibor利差擴大對於香港金管局的頻繁買入,足見近期港元的弱勢。
  • 陳德霖回顧98年香港金融保衛戰細節:那日只有金管局在買股票!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將於今年9月底即卸任,今日他在個人網誌中回顧了自己在金管局的工作歷程,並詳細談到了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重創香港後,港府是如何擊退索羅斯等投資大鱷企圖做空港股獲利的這一歷史。(證券時報)   香港金管局總裁陳德霖將於今年9月底即卸任,今日他在個人網誌中回顧了自己在金管局的工作歷程,並詳細談到了在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重創香港後
  • 香港"撒錢"1375億港元 全港70%打工仔獲工資補貼
    特約撰稿 朱麗娜 香港報導 新冠肺炎疫情讓香港經濟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4月8日宣布,推出第二輪總額達1375億港元的防疫抗疫基金,主要目標是保就業,幫助企業支付薪酬渡過難關。 林鄭月娥坦言:「疫情對香港經濟帶來災難性的影響,政府必須大幅動用香港積存多年的財政儲備,協助企業和市民。」
  • 港元最優惠利率上調 為十二年來首次
    在美聯儲加息和香港金管局上調貼現窗基本利率後,滙豐銀行周四(9月27日)發布公告稱,將其最優惠貸款利率上調12.5個基點至5.125%。   匯信指出這是滙豐2006年3月以來首次上調最優惠利率,並將於9月28日生效。該行還將港元存款利率上調12.4個基點至0.125%。
  • 香港金管局放寬非住宅物業按揭成數至五成
    中新社香港8月19日電 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19日公布,將非住宅物業按揭貸款的適用按揭成數上限上調10個百分點,一般個案的上限由四成上調至五成。此項修訂今年8月20日起生效。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與其他地區一樣,新冠肺炎疫情對香港經濟造成重大壓力。儘管住宅物業市場維持平穩,但留意到不同類別的非住宅物業包括寫字樓、分層工廠大廈及零售業樓宇的價格和成交量均出現顯著調整。餘偉文指出,鑑於疫情及持續升溫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將繼續影響營商信心,非住宅物業市場預期會持續受壓。
  • 香港金管局向21記者確認:中銀香港參與數字人民幣跨境支付測試
    香港金管局總裁餘偉文表示,金管局正在與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研究使用數字人民幣進行跨境支付的技術測試,並作相應的技術準備。他在12月4日的網誌指出:「人民幣在香港使用其實已十分常見,數字人民幣定位於流通中的現金,其使用會為兩地遊客帶來更大便利。雖然數字人民幣尚未有推出的時間表,但相信它將來會為有需要進行跨境零售消費的兩地居民提供多一個支付方式的選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