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西醫院打造精準診斷及流行病學大數據平臺

2021-01-08 四川在線

將建立完善傳染病疫情的快速應急診斷體系

精準診斷研發平臺

依託華西醫院感染與疫苗研究室及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將在未來1到2周內開展大規模大批量的臨床樣本檢測

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

研究個體感染者的感染細節、感染規律,分析研究治療方案,力爭實現「一人一策」

通過對出院者進行數據追蹤,研究科學康複方案

四川在線記者 王代強 梁現瑞

2月1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總投資約1億元的精準診斷研發平臺項目和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項目,已於2月10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正式啟動建設,旨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升我省應對急性流行病和未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疫情事件能力。

其中,精準診斷研發平臺將建立完善傳染病疫情的快速應急診斷體系,縮短疫情感染確認等待時間,監測病毒變異,預測疫情發展,並同步建立我省及全國傳染病病原的菌毒種基因庫與預警系統。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重點開展流行病學傳播關鍵因素、傳播路徑、傳播流行趨勢、高危人群精準畫像等多學科交叉研究。

兩個平臺建設情況如何?記者探訪發現,華西醫院正按照「建成一部分投用一部分」的方式推進平臺建設。截至目前,該醫院所做的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檢測準確率接近100%,從一滴血中檢測出新冠病毒抗體只需 10到15分鐘。

研究室升級一邊檢測一邊完善平臺建設

精準診斷是規範治療的前提,而精準檢測是前提的前提。

「新冠病毒檢測對防護的要求高,要避免檢測過程中發生傳播、感染。」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說,華西醫院感染與疫苗研究室及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標準高,是精準診斷研發平臺的主要依託。

走進華西醫院新科研大樓,通過清潔區,打開控制門,記者來到感染與疫苗研究室,看到裡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檢測設備。

感染與疫苗研究室主任劉傑說,該研究室按照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以上標準設計、裝修;室內保持負壓,有特定的出風口,確保了病毒檢測的安全性;經過實驗室布置調整、設備安裝與測試等改造升級,已具備檢測條件。樣本進入研究室經過核酸提取、建庫、測序等環節後,產生的數據將被傳送到精準醫學研究中心進行後續處理。

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就在樓上。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文庚說,現階段總體檢測樣本量不大。本著一邊檢測一邊完善平臺建設的原則,精準診斷研發平臺將持續完善功能,縮短檢測時間,提升檢測精度和檢測量,拓展檢測範圍。同時,研究病毒致病機制,力求找到更精準的診斷方式。

按照安排,該平臺預計將在未來1到2周內開展大規模大批量的臨床樣本檢測,逐步建設成為一個先進的新型冠狀病毒等病原微生物檢測中心;3個月內全面建成投用,將為我國西南地區的疫情控制提供強有力的支撐。

分析大數據為疫情防控提供科學指導

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華西醫院啟動建設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該平臺由四川大學牽頭,省衛健委、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參與其中,建在華西醫院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

走進該中心,記者看到,一個個形似大柜子的伺服器在高速運轉。

華西醫院黨委書記張偉介紹,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搜集了疫區早期流動人口變化規律、軌跡,防控診斷,治療康復等不同階段的信息,並對其進行分析研判。截至目前,已研究形成10餘份新冠肺炎疫情控制決策建議報告,並完成新冠病毒和流行性感冒病毒的對比分析,在新冠肺炎診斷、治療與防控工作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的研究正在轉型。」張偉說,該平臺之前的研究重點是宏觀的疾病傳播,現在轉為研究個體感染者的感染細節、感染規律,並對檢測結果建立數據模型,分析研究治療方案,力爭實現「一人一策」,讓診斷、治療更加精準。同時,通過對出院者進行數據追蹤,研究科學康複方案。

按計劃,華西醫院將在一個月內建成集疫情預測、預警、診斷、遠程監控、療效監測、新試劑研發、新技術開發於一體的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及精準診斷研發平臺,持續為疫情防控提供科學指導。

相關焦點

  • 華西醫院打造精準診斷及流行病學大數據平臺 
    精準診斷研發平臺依託華西醫院感染與疫苗研究室及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將在未來1到2周內開展大規模大批量的臨床樣本檢測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其中,精準診斷研發平臺將建立完善傳染病疫情的快速應急診斷體系,縮短疫情感染確認等待時間,監測病毒變異,預測疫情發展,並同步建立我省及全國傳染病病原的菌毒種基因庫與預警系統。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重點開展流行病學傳播關鍵因素、傳播路徑、傳播流行趨勢、高危人群精準畫像等多學科交叉研究。兩個平臺建設情況如何?
  • 一滴血15分鐘測出抗體,華西醫院打造精準診斷及流行病學大數據平臺
    2月1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總投資均為5000萬元的精準診斷研發平臺項目和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項目,已於2月10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正式啟動建設。一周多時間過去,兩個平臺建設情況如何?記者探訪發現,華西醫院正按照「建成一部分投用一部分」的方式推進平臺建設。截至目前,該醫院所做的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檢測準確率接近100%,從一滴血中檢測出抗體只需15分鐘。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籤署戰略協議 強強聯手攜力打造大健康產業品牌
    根據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市場調查,2017年大健康產業總規模接近5萬億,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8萬億元,屆時大健康產業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  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表示,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五糧液積極融入大健康產業,既符合企業發展規律和發展戰略,又彰顯了傳統企業的社會責任。
  • 華西醫院:「戰疫」背後部署數字援軍
    來源:《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一些醫療「黑科技」的應用加快了治癒中華大地的進程。比如華西醫院就通過大數據研究平臺,搜集疫區早期流動人口的變化規律和軌跡、防控診斷和治療康復等不同階段的信息,進行分析研判,為疫情防控的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
  • 強強聯手攜力打造大健康產業世界級品牌,五糧液集團與四川大學華西...
    雙方將秉承「共建共贏,造福社會」的合作理念,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共同的核心任務和價值追求,發揮各自品牌優勢、技術優勢和資本優勢等,利用產、學、研、用、投相結合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設華西五糧液健康產業創新研究院和華西五糧液大健康中心兩大項目(簡稱「一院一中心」),攜手打造大健康產業世界級品牌。
  • 中國駐英國大使館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共同打造「留英學子線上援助...
    為幫助在英中國留學人員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中國駐英國使館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將共同打造「留英學子線上援助平臺」。平臺將通過舉辦系列線上講座、開展在線醫療和心理諮詢服務、發布醫療防護和心理健康資訊等方式,為留英學子的安全和健康保駕護航。  北京時間2020年4月20日18時(倫敦時間11時),中國駐英國大使劉曉明、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華西臨床醫學院院長李為民將正式啟動「留英學子線上援助平臺」。隨後,有關專家將舉行首場講座。
  • 全是大咖!11位教授當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首屆「華西終身...
    為推動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的發展,傳承「家國情懷、平民情感、休休有容、革故鼎新」的華西文化,近日,四川大學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開展了首屆「華西終身教授」評選。6月6日下午,首屆「華西終身教授」頒獎大會在臨床教學樓多功能廳召開。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教授、黨委書記張偉教授等全體院領導及全院近400名教授參加頒獎儀式。「華西終身教授」是華西臨床醫學院/華西醫院的最高學術榮譽,授予在專業領域做出傑出貢獻、具有重大影響的專家學者。此次被評選出的11位教授都是各自領域、全國範圍的標誌性人物。
  • 華西醫院莫顯明教授:如何讓腫瘤異質性顯山露水?
    隨著基因組測序技術的快速進步以及生物信息與大數據科學的交叉應用在腫瘤研究中不斷取得的突破,加速了研究人員對腫瘤異質性的認識,並提出了以個體化醫療為基礎的「精準醫學(precision medicine)」模式。深入解析腫瘤異質性的生物學特性及產生機制,對以個性化治療為目標的精準醫學模式的轉變具有重要意義。為此,生物谷專訪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莫顯明教授。
  • 5年了,第一家被華西醫院領辦的華西廣安醫院,現在怎麼樣了?
    華西專家還會通過開展遠程門診、桌面移動查房、影像診斷、病理診斷等在線的方式給予支持。截至2020年9月,「華西-廣安」開展在線聯合門診看診病人115人次;遠程會診695例,遠程查房91例;遠程影像診斷150例, 遠程病理診斷17例。
  • 核酸檢測「深入人心」 聖湘生物將打造分子診斷平臺型企業
    戴立忠向記者表示,不考慮疫情,從長期來看,分子診斷等精準醫療手段也是大勢所趨,同時,聖湘生物本身也正逐步迎來收穫期。「由於疫情,分子診斷領域迎來了關鍵變化,核酸檢測未來有望呈爆發式增長,並且會普遍運用到更多疾病診療中。」 「目前,聖湘生物正向平臺型公司轉變,我們將努力打造高創新能力、高產業轉化效率的分子診斷科技平臺型企業。」
  • 四川省首例「第三代試管嬰兒」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順利誕生
    醫院供圖 人民網成都1月10日電 隨著一聲嬰兒響亮的啼哭,今天下午14:19分,四川省首例「第三代試管嬰兒」寶寶在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順利誕生了,這是四川省完成的第一例運用「胚胎植入前遺傳學檢測(PGT)」技術進行胚胎遺傳學診斷出正常胚胎,移植後成功妊娠並順利分娩的嬰兒,他的誕生標誌著我省輔助生殖技術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 創新藥轉讓收益5年超6億 華西醫院如何激活醫生創新?
    據龔啟勇介紹,華西醫院的CRC團隊具有高效溝通、精準匹配、素質過硬、數據安全、團隊穩定等特點。尤其在團隊穩定這一問題上,從華西醫院的經驗來看,「本科以上學歷配合充足訓練即可,過高學歷的人員反而會增加流動性。」2017年,華西醫院CRC團隊的本科與碩士比例約為7:3。
  • 大數據看健康!華西醫院心理衛生掛號量全院第二,兒童心理問題門診...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門診部數據顯示,今年1-6月,華西心理衛生中心門診掛號量達13.7萬,而這個數據在2019年全年是33.6萬,兩個數據在華西醫院全院各科室門診掛號量中均排第二。國家衛健委去年底曾表示,近年來我國兒童青少年心理行為問題發生率和精神障礙患病率逐漸上升,已成為重要公共衛生問題。
  • 華西醫院:「戰疫」背後部署數字援軍|醫療服務|醫療機構|四川大學...
    來源:《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一些醫療「黑科技」的應用加快了治癒中華大地的進程。比如華西醫院就通過大數據研究平臺,搜集疫區早期流動人口的變化規律和軌跡、防控診斷和治療康復等不同階段的信息,進行分析研判,為疫情防控的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助力華西廣安醫院大力提升技術水平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2020年9月初以來,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胰腺外科副主任、華西廣安醫院黨委書記李昂教授在華西廣安醫院定期開設門診,並進行了多例手術指導。10月26日至27日,華西第二醫院生殖醫學科教授黃仲英、華西醫院教授郭建也相繼來華西廣安醫院坐診。
  • 一文看盡華西醫院15年變革 從醫聯體到醫生集團
    從華西醫院的歷史來看,它擁有國際教學背景的基因,起源於美國、加拿大、英國等國的基督教會。1892年在成都創建的仁濟、存仁醫院;1937年抗日戰爭全面爆發,中央大學、燕京大學、齊魯大學、金陵大學、金陵女子文理學院內遷成都,與華西協合大學聯合辦學辦醫;1938年,有醫學院的華大、中大、齊大組建聯合醫院;1946年,華西協合大學醫院在現址全部建成,簡稱華西醫院。
  • 飛利浦將攜手華西醫院在蓉布局醫療培訓和臨床研究基地
    會議上,來自全國各地的行業重量嘉賓和成都本土數字醫療企業聚焦網際網路醫院、人工智慧、醫療大數據、養老新模式等關鍵詞,共話「網際網路+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與前景。飛利浦攜手華西醫院建立醫療培訓和臨床研究基地「很快,飛利浦將會和華西醫院在雙創中心的框架下,建立一個面向全國的醫療培訓和臨床研究基地。」
  • 36氪首發 | 構建面向臨床的精準醫學數據作業系統,「GeneDock」獲...
    GeneDock CEO 李廈戎透露,將利用這筆資金加速推進精準醫療數據技術和產品的研發,構建面向臨床的精準醫學數據作業系統,並運用AI技術開發臨床輔助決策系統,推進普惠精準醫療。 關於GeneDock36氪曾有過報導,這是一家為醫療/科研機構以及企業提供精準醫療數據平臺建設所需的:數據傳輸、存儲、分析、計算、協作、應用等全方位解決方案,具體來說包括如下4款產品: 臨床信息採集——Clinic 精準醫療工作站:主要服務於臨床醫生,給他們提供記錄受檢者臨床信息的工具
  • 重醫兒童醫院、三峽中心醫院赴奉進行學術交流
    關注兒童健康,關注下一代的成長,5月27日奉節縣華西醫院特邀重慶醫科大學附屬兒童醫院教授易豈建、三峽中心醫院教授餘德兵到奉進行學術交流講座。就小兒暴發性心肌炎、精準醫療背景下的兒童康復進行了現場授課交流。
  • 2020年雅安檢驗醫學學術會議暨基層醫院感染性疾病實驗室診斷研究...
    四川新聞網消息 11月13日-15日,由雅安市醫學會檢驗專委會、雅安市臨床檢驗質控分中心主辦,雅安市人民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雅安醫院檢驗科承辦的「2020年雅安檢驗醫學學術會議暨基層醫院感染性疾病實驗室診斷研究進展培訓班」在雨城區舉行。培訓班邀請了國內知名的專家學者蒞臨講座和授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