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滴血15分鐘測出抗體,華西醫院打造精準診斷及流行病學大數據平臺

2020-12-18 四川在線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王代強)疫情當前,做好精準診斷、作出科學決策,至關重要。2月1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總投資均為5000萬元的精準診斷研發平臺項目和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項目,已於2月10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正式啟動建設。

一周多時間過去,兩個平臺建設情況如何?記者探訪發現,華西醫院正按照「建成一部分投用一部分」的方式推進平臺建設。截至目前,該醫院所做的新冠病毒核酸陽性檢測準確率接近100%,從一滴血中檢測出抗體只需15分鐘。

研究室升級,

已完成數百個病毒樣本檢測

精準診斷是規範治療的前提,而精準檢測是前提的前提。

「新冠病毒檢測對於防護的要求高,要避免檢測過程中發生傳播、感染。」華西醫院院長李為民說,華西醫院感染與疫苗研究室及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建設標準高,是精準診斷研發平臺的主要依託。

走進華西醫院新科研大樓,通過清潔區,打開控制門,記者來到感染與疫苗研究室,看到裡面擺放著各種各樣的檢測設備,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在樓上。

感染與疫苗研究室主任劉傑說,該研究室按照二級生物安全實驗室以上標準設計、裝修,室內保持負壓,有特定的出風口,確保了病毒檢測的安全性。經過實驗室布置調整、設備安裝與測試等改造升級,已完成數百個新冠病毒樣本的檢測。

如何檢測?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文庚說,樣本先進入感染與疫苗研究室,進行核酸提取、建庫、測序等環節,再將數據傳送到精準醫學研究中心進行後續處理。

檢測效果如何?張文庚表示,病原微生物高通量測序靈敏度高,可以檢測出低拷貝病毒攜帶者,為臨床影像學高度疑似、螢光PCR陰性的病人提供診斷依據,通過識別病毒基因變異、檢測毒力變化、追溯病毒來源,為控制和監測疫情的發展提供重要證據,「我們正在為基因測序做前期準備,已進入樣本收集階段。」

「建成一部分投用一部分。」李為民說,下一步,該平臺將持續完善功能,縮短檢測時間,提升檢測精度,提升檢測量,拓展檢測範圍。同時,研究病毒致病機制,力求找到更加精準的診斷方式,預計3個月內全面建成投用。

分析疫情大數據,

為科學決策提供依據

實現精準診斷,對於個人的微觀治療十分關鍵;而掌握疾病傳播路徑、危險期、致死性及發病趨勢等情況,則對打好宏觀戰「疫」意義深遠。

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手段,華西醫院啟動建設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該平臺由四川大學牽頭,省衛健委、電子科技大學、國防科技大學等參與其中,建在華西醫院生物醫學大數據中心。

走進該中心,記者看到,一個個形似大柜子的伺服器高速運轉,內部海量數據匯聚,集中處理。

華西醫院黨委書記張偉告訴記者,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搜集了疫區早期流動人口變化規律、軌跡,防控診斷,治療康復等不同階段的信息,進行分析研判,形成了20餘份建議報告,提供給有關部門,為疫情防控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

「我們的研究正在轉型。」張偉說,該平臺之前的研究重點是宏觀的疾病傳播,現在轉為研究個體感染者的感染細節、感染規律,對檢測結果建立數據模型,分析研究治療方案,力爭實現「一人一策」,讓診斷、治療更加精準。同時,通過對出院者進行數據追蹤,研究科學康複方案。

按照計劃,華西醫院將在一個月內建成集疫情預測、預警、診斷、遠程監控、療效監測、新試劑研發、新技術開發於一體的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及精準診斷研發平臺,持續為疫情防控提供科學指導。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感染與疫苗研究室工作人員正在做檢測。(受訪者供圖)

相關焦點

  • 華西醫院打造精準診斷及流行病學大數據平臺
    將建立完善傳染病疫情的快速應急診斷體系精準診斷研發平臺依託華西醫院感染與疫苗研究室及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將在未來1到2周內開展大規模大批量的臨床樣本檢測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研究個體感染者的感染細節、感染規律,分析研究治療方案
  • 華西醫院打造精準診斷及流行病學大數據平臺 
    精準診斷研發平臺依託華西醫院感染與疫苗研究室及精準醫學研究中心建設將在未來1到2周內開展大規模大批量的臨床樣本檢測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研究個體感染者的感染細節、感染規律,分析研究治療方案,力爭實現「一人一策」通過對出院者進行數據追蹤,研究科學康複方案2月19日,記者從省發展改革委獲悉,總投資約1億元的精準診斷研發平臺項目和疾病流行病學大數據研究平臺項目,已於2月10日在四川大學華西醫院正式啟動建設,旨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提升我省應對急性流行病和未來重大突發公共衛生疫情事件能力
  • 一滴血15分鐘出檢測結果靠譜嗎?復陽後還會傳染嗎?官方回應
    有些數據提到,有一少部分確實通過基因測序的方法,測到了整個病毒基因序列,提示可能是有傳染性的,但從正在做病毒分離工作的團隊那裡,目前還沒有從復陽人群裡分離到病毒的報告,相關工作還在繼續推動。  觀察隔離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出現復陽,且有症狀、有臨床表現了,建議到定點醫院及時進行診治。
  • 一滴血15分鐘內測出新冠病毒 但抗體檢測還不能替代核酸檢測
    據介紹,僅需採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鐘內肉眼觀察獲得檢測結果,且患者的血漿稀釋500至1000倍後,仍能檢測出陽性條帶。抗體快速檢測試劑與核酸試劑檢測有何不同?抗體檢測試劑盒有望替代核酸檢測試劑盒嗎?相比較之下,抗體檢測方法存在多方面優勢。比如POCT檢測法可滿足臨床科室及床旁檢測需求,15分鐘內出結果,操作簡單方便,可顯著提高檢測效率。「同時,用單人份試劑條可避免樣本之間的交叉汙染。此外,使用血清檢測樣本可降低醫護人員暴露風險。」周澤奇說。
  • 鍾南山團隊研發15分鐘出結果試劑盒:滴血即可檢測
    南都訊 鍾南山團隊於近日成功研發了滴血可驗、15分鐘出具結果和IgM-IgG聯合抗體的新冠病毒抗體檢測試劑盒。該試劑盒既可作為病毒核酸檢測陰性患者的補充檢測提高臨床診斷率,也可以作為快速篩查的手段,預示著更便捷的篩查方式即將面世。鍾南山團隊於本月28日在《醫學病毒學雜誌》在線發表了一篇研究論文。
  • 10分鐘測定!華西醫院成功研發多款新冠病毒檢測試劑盒
    四川在線消息(柯博文 記者 範芮菱)2月19日,記者從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獲悉,由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教授、耿佳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與實驗醫學科應斌武教授帶領的臨床團隊緊密合作,聯合攻關,相繼成功自主研發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多重螢光RT-PCR法)」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IgG/IgM抗體聯合檢測試劑盒
  • 新冠肺炎診斷 採一滴血15分鐘內可獲檢測結果
    昨天,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外透露,近日,在鍾南山院士的指導下,實驗室聯合多家研究機構,最新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已在實驗室和臨床完成初步評價。  據介紹,僅需採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鐘內肉眼觀察獲得檢測結果,且患者的血漿稀釋500至1000倍後,仍能檢測出陽性條帶。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表示,這一試劑盒在湖北某醫院進行了應用試驗。
  • 取一滴血15分鐘出檢驗結果!鍾南山指導研製新冠病毒試劑盒
    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14日發布消息稱,在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的指導下,該實驗室聯合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廣州再生醫學與健康廣東省實驗室等,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已在實驗室和臨床完成初步評價。
  • 中國疾控中心:抗體檢測一滴血15分鐘出結果,但還不能代替核酸檢測
    今天下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精準防控科學管理,有序恢復正常醫療秩序工作情況。會上,中國疾控中心研究員馮錄召介紹,當前批准上市的新冠肺炎檢測試劑主要包括兩類,一類是核酸檢測試劑,一類是抗體檢測試劑。
  • 一文看盡華西醫院15年變革 從醫聯體到醫生集團
    據黃勇回憶,華西醫院最早做醫聯體是在2002年,當時提出建立華西醫院區域醫療生態圈,在2002年-2013年期間,建設了面向病人的生態圈,希望打造醫療服務機構、患者的多贏局面。以下是整個區域醫療體系的架構:
  • 鍾南山院士指導研發快速檢測試劑盒,採一滴血15分鐘內可出結果
    2月14日,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對外透露,近日,在鍾南山院士的指導下,實驗室聯合多家研究機構,最新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已在實驗室和臨床完成初步評價。據介紹,僅需採取一滴血就可在15分鐘內肉眼觀察獲得檢測結果,且患者的血漿稀釋500至1000倍後,仍能檢測出陽性條帶。
  • ...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籤署戰略協議 強強聯手攜力打造大健康產業品牌
    根據中國健康醫療大數據行業市場調查,2017年大健康產業總規模接近5萬億,預計到2020年將超過8萬億元,屆時大健康產業將成為我國重要的支柱產業。  五糧液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曙光表示,作為中國白酒行業的龍頭企業,五糧液積極融入大健康產業,既符合企業發展規律和發展戰略,又彰顯了傳統企業的社會責任。
  • 取一滴血,15分鐘出結果,Chembio Diagnostics 獨有檢測傳染病
    Chembio Diagnostics是一家世界領先的醫療診斷公司,專注於檢測和診斷傳染病。該公司擁有專利的DPP技術平臺,用指尖的一小滴血,在大約15分鐘內為檢測者提供高質量、低成本的檢測結果。此次股價暴跌的直接原因是,Chembio在9日股市收盤後宣布,John J.
  • 首批IgM試劑盒獲批,一滴血...
    這兩種試劑盒都是採用的膠體金法,能夠測出患者體內的lgM抗體,在患者感染的第7天或發病的第3天就能夠檢測出lgM抗體,對患者進一步的確診很有幫助。鍾南山說:「特別是對湖北能夠很快的鑑別病人做出一個很好的診斷。這樣的話能夠幫助我們很快的將正常人和有病的分開」。
  • 華西醫院科技聯合攻關團隊成功研發多款新型冠狀病毒檢測試劑盒
    文 | 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 柯博文近日,由華西醫院麻醉與危重急救研究室柯博文教授、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耿佳教授帶領的科研團隊,與實驗醫學科應斌武教授帶領的臨床團隊緊密合作,聯合攻關,相繼成功自主研發了「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核酸檢測試劑盒(多重螢光RT-PCR法)」和「新型冠狀病毒2019-nCoV IgG/IgM抗體聯合檢測試劑盒(膠體金法)」兩款診斷產品
  • 核酸檢測「深入人心」 聖湘生物將打造分子診斷平臺型企業
    戴立忠向記者表示,不考慮疫情,從長期來看,分子診斷等精準醫療手段也是大勢所趨,同時,聖湘生物本身也正逐步迎來收穫期。「由於疫情,分子診斷領域迎來了關鍵變化,核酸檢測未來有望呈爆發式增長,並且會普遍運用到更多疾病診療中。」 「目前,聖湘生物正向平臺型公司轉變,我們將努力打造高創新能力、高產業轉化效率的分子診斷科技平臺型企業。」
  • 一滴血,15分鐘,就能檢測出是否有新冠肺炎病毒!
    最近在鍾南山院士的指導下,最新研發出快速檢測試劑盒,取一滴血,用15分鐘就能檢測出是否有新冠肺炎病毒!在這場抗疫戰上,有檢驗奇兵,病毒捕手守好門崗,他們是如何揪出病毒壞分子的呢?檢驗過程中,如何確保準確率,避免假陰性的結果出現?無症狀病毒感染者傳染性有多強?今晚《健康大咖說》答案揭曉!
  • 成都B肝抗體是什麼
    核心提示: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位於成都市,已有34年的肝臟類疾病診療史,作為西南地區的肝病診療基地,四川華西肝病研究所在肝臟類疾病的研究、預防、診斷及治療始終處於國內較高水平,是成都肝病專科醫院,肝病治療的較好選擇。
  • 鍾南山指導研製快速檢測試劑盒,取一滴血15分鐘內有望檢出結果
    【鍾南山指導研製快速檢測試劑盒,取一滴血15分鐘內有望檢出結果】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2月14日對外透露,近日,在鍾南山院士的指導下,最新研發出新型冠狀病毒IgM抗體快速檢測試劑盒,並已在實驗室和臨床完成初步評價。
  • 華西醫院:「戰疫」背後部署數字援軍
    來源:《哈佛商業評論》中文版2020年初的新冠疫情大流行期間,一些醫療「黑科技」的應用加快了治癒中華大地的進程。比如華西醫院就通過大數據研究平臺,搜集疫區早期流動人口的變化規律和軌跡、防控診斷和治療康復等不同階段的信息,進行分析研判,為疫情防控的科學決策提供了參考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