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重新認識古代國家形成標誌

2020-12-15 中國社會科學網
應重新認識古代國家形成標誌

2014年04月28日 08:54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報 作者:王震中

字號

內容摘要:【核心提示】研究國家起源和發展,必然涉及國家的定義與國家形成的標誌。筆者的《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一書,提出可將「古代國家定義為:擁有一定領土範圍和獨立主權、存在階級、階層和等級之類的社會分層,具有合法的、帶有壟斷特徵的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強制性權力的政權組織與社會體系」。對於筆者提出的國家形成的這兩個標誌,近年來也有學者認為,階級的出現只是「國家產生的前提條件之一」,把「前提條件之一作為主體事物本身的標誌,十分不宜」,並說有些社會「有了階級,國家並未產生」。以階級的存在和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強制性權力的設立作為國家形成的標誌,屬於理論概念上的研究推進。

關鍵詞:階級;形成;起源;權力;聚落;筆者;領土;凌駕;階層;研究

作者簡介:

  【核心提示】研究國家起源和發展,必然涉及國家的定義與國家形成的標誌。關於國家的定義,國內外學術界沒有統一說法。筆者的《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一書,提出可將「古代國家定義為:擁有一定領土範圍和獨立主權、存在階級、階層和等級之類的社會分層,具有合法的、帶有壟斷特徵的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強制性權力的政權組織與社會體系」。 

  研究國家起源和發展,必然涉及國家的定義與國家形成的標誌。關於國家的定義,國內外學術界沒有統一說法。筆者的《中國古代國家的起源與王權的形成》一書,提出可將「古代國家定義為:擁有一定領土範圍和獨立主權、存在階級、階層和等級之類的社會分層,具有合法的、帶有壟斷特徵的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強制性權力的政權組織與社會體系」。這裡,將「政權組織」與「社會體系」並列,是因為筆者贊成英國學者安東尼·吉登斯的「國家」具有雙重含義,它有時指政府機構或權力機器,有時卻又指歸這種政府或權力所支配的整個社會體系。國家的定義與國家形成的標誌是既有聯繫又有區別的兩個概念。

   

 

 

  傳統標誌說有待辨析

   

 

 

  最早明確提出國家形成標誌的是恩格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中提出國家形成的兩個標誌,即按地區劃分它的國民和凌駕於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我國學術界長期以來沿用恩格斯的兩個標誌說。但隨著研究的深入,人們逐漸認識到:按地區劃分它的國民這一標準,並不符合古代中國的歷史實際。如果按照恩格斯及其他西方學者主張的地緣關係作為衡量標準,中國商周時期依然沒有進入國家社會。為此,筆者提出:「國家形成的標誌應修正為:一是階級的存在;二是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公共權力的設立。」

 

  對於筆者提出的國家形成的這兩個標誌,近年來也有學者認為,階級的出現只是「國家產生的前提條件之一」,把「前提條件之一作為主體事物本身的標誌,十分不宜」,並說有些社會「有了階級,國家並未產生」,如「中國的涼山彝族」(易建平《文明與國家起源新解——與範毓周、王震中等學者商榷》,《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811日)。這一討論,顯然使問題的研究有所深入,但所帶來的問題也不能不辨。

 

  首先,儘管可以存在只有階級分化而沒有國家政權的社會實體,但絕不存在只有國家政權而沒有階級的社會;不論是階級產生後才有國家,還是國家是隨階級的產生而一同出現,階級是國家的社會基礎,是國家社會的重要現象,這一現象既可以是「前提條件之一」,也可以是「主體事物本身」的標誌之一。

 

  其次,筆者並非僅以階級產生作為國家形成的唯一標誌,而是把它與「凌駕於全社會之上強制性的權力的設立」共同作為國家形成的標誌,二者缺一不可。以階級的存在作為國家形成的標誌之一,有助於說明社會的嚴重不平等、社會的複雜化程度和國家權力的強制性。

 

  再次,這一問題的提出者贊成馬克斯·韋伯有關國家的定義,但他認為韋伯定義中的國家「壟斷了」的「武力」直到近代也沒有完全實現,若以此為標準,近代中國尚不屬於國家社會,並認為韋伯這一定義只適用於「標準國家」(近代國家),而不適用於「早期國家」和「成熟國家」。筆者認為,從國家發展歷程上看,可以劃分「古代國家」與「近代國家」(民族國家);也可以有「早期國家」與「成熟國家」(發展了的國家)的劃分;還可以有「國家」與「前國家」、「國家」與「非國家」的區分,但都無法使用「標準國家」與「非標準國家」這樣似是而非的概念。因此,「標準國家」不具有科學性。此外,既然「韋伯的『國家』定義存在著根本性的問題」,那麼為何還要將其作為衡量其他定義或概念的標尺?

   

 

 

  都城是國家的物化形式

   

 

 

  以階級的存在和凌駕於全社會之上的強制性權力的設立作為國家形成的標誌,屬於理論概念上的研究推進。理論需要聯繫實際。先秦時期,一方面,建城乃立國的標誌,最早的「國」指的是都城,也即《周禮》的「體國經野」,為此,筆者把中國早期國家稱為「都邑邦國」。另一方面,每個「都邑邦國」都有領土,在其領土內分布次級中心和不同等級的聚落。以山西襄汾陶寺遺址所在地的都邑邦國為例,以陶寺都城為中心,有54處陶寺文化聚落遺址,並構成四級或五級聚落等級,其中包括次級聚落中心乃至再次級聚落中心。都邑邦國有自己的領土範圍,因各邦國實力差異而使其領土範圍和聚落群多寡不同,有的懸殊很大。總之,城鄉都鄙的國土結構不論是兩級還是多級組成,國都都是國家中心,也是國家標誌、國家的物化形式。在這個意義上,考古發掘出土的早期國家都城對於國家與文明起源的研究具有重要價值。

 

  我們主張以都城為國家形成的考古學標誌,並非以有無城邑判斷其是否是國家。我們發現,在中心聚落形態階段就因戰爭加劇、防禦需要而出現由城牆圈起來的城邑。例如,在南方,湖南澧縣城頭山在距今6300年前的大溪文化早期,屬於中心聚落形態發展階段,修築了環壕土城。在北方,距今5300年前的仰韶文化中晚期的鄭州西山城址和5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的一些城址,也都是中心聚落階段的城邑。如何判斷我國史前70餘座城址,究竟哪些是中心聚落形態階段的中心聚落,哪些是早期國家都城?筆者以為需要附加一些條件並加以衡量。即一是當時階級產生和社會分層的情形,這可以通過發掘出土的墓葬等材料得以反映;二是城邑的規模和城內是否出現宮殿宗廟等特殊建築物。

 

  一個龐大的城垣,需要組織調動大量勞動力,經過較長時間的勞動才能營建而成;城垣內宮殿宗廟之類的大型建築,也需要眾多人力物力資源,這顯示出在其背後有完善的社會協調和支配機制為其保障和運營。這就是通過修建城垣和城內宮殿宗廟建築所顯示出來的公共權力。然而,考古發現還表明,當一個社會出現社會分層時,雖修建了都邑城牆,但並非所有族人都居住在城內,城邑周邊還有一些村落亦即小的聚落,而城內宮殿也只是供統治階層和貴族居住。統治階層有權調動和支配整個聚落群的勞動力,顯然這種支配力具有某種程度的強制色彩。為此,筆者認為,只有當一個社會存在階層和階級時,城邑以及城內宮殿的出現,才可視為國家構成的充分條件。這種帶有強制性和壟斷特徵的權力與當時的社會分層或等級相結合而構成的社會形態,完全不同於史前「中心聚落形態」,也不同於「酋邦」,而屬於早期國家。

   

 

 

  標誌之爭推進國家起源研究

   

 

 

  對於上古史而言,學者對於國家形成標誌的認識決定著其對國家形成時間的判斷和最早國家形態的認識。以筆者提出的國家形成的標誌為標尺,距今50004000年前的龍山時代就屬於中國的國家形成時期,其國家形態為單一制的邦國(或「古國」);堯舜禹「部落聯盟」也應改稱為「邦國聯盟」或「族邦聯盟」。堯舜禹都具有雙重身份:既是本邦邦君(國君),亦為族邦聯盟的盟主。一些學者雖然不贊成以地緣關係取代血緣關係作為國家形成的標誌,但沒有提出明確的國家形成標誌,而是主張夏王朝為最早國家,這其實是一種誤解。

 

  一系列的考古發現給我們提出新問題,也促使學者改變以往看法,如張光直先生在《中國古代王的興起與城邦的形成》(《燕京學報》(新)1997年第3期)一文中,改變自己主張的中國的國家始於夏代,而認為從公元前3000年左右的龍山時代初期開始,在黃河流域、長江流域和東海岸地區的平原河谷中分布著成千上萬的大小古國,這些古國內部已存在階級分化;國邑之內上層統治階級對下層階級進行經濟剝削。筆者相信,對國家形成標誌的討論,必將帶動國家起源研究走向深入。

 

  (作者單位: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

 

分享到: 0轉載請註明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責編:宓存)

相關焦點

  • 中國古代對磁的認識
    《武經總要》記載的水羅盤「指南魚」復原圖,潘吉星復原(2001)指南魚的製作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發現和發明,包含豐富的科學道理:當鐵片燒至通紅,溫度超過其居裡溫度點(Tc)時,磁疇瓦解,其鐵磁性消失,變成順磁性;隨後在水中逐漸冷卻到居裡溫度點以下時,魚尾正對子位(北方),在地磁場作用下,磁疇重新形成且具有方向性,因而被磁化。
  • 綠維文旅:重新認識旅遊策劃
    經過旅遊業數十載的發展實踐,「規劃先行」已經成為國家部委、地方政府和各類旅遊企業的共識。然而,旅遊策劃的概念與重要性卻常常被業界忽略。綠維文旅認為,科學、富有創意的旅遊策劃方案能夠為旅遊項目的開發運營提供發展藍圖與落地指導,是引領一個區域形成旅遊核心吸引力的關鍵指南。
  • 足球俱樂部布倫特福德FC crest標誌重新設計
    很多人喜歡運動如籃球、足球等,喜歡足球的朋友一般都認識一些足球隊個樂部,今天logofree商標在線製作網要分享的是布倫特福德FC crest標誌重新設計。與大多數項目相比,重新設計一個體育俱樂部的標誌或佳潔士(crest)會引發更多的爭議,因為俱樂部的支持者感到擁有感要比他們與跨國銀行或連鎖餐廳等合作時強烈得多。我的收件箱裡最新的更新是關於英冠球隊布倫特福德FC (The Bees)的。
  • 李零丨古代學術遺產的重新理解
    古代學術遺產的重新理解* 本文為《簡帛古書與學術源流》一書的「結語」丨李 零現已出土的簡帛古書對認識古代學術遺產有什麼意義,這是介紹過上述內容之後,大家自然而然會想到的問題。我想試著把它總結一下,說說我對這個問題的初步理解,非常膚淺的理解。
  • 沃爾特·沙伊德爾 編《古代中國與羅馬的國家權力》
    ——彼得·甘西,劍橋大學這本雄心勃勃的開拓性著作對於所有開始快速發展的古代世界比較研究、跨學科研究領域的人,以及任何對複雜的國家形成問題感興趣的人來說,都將是必不可少的。它開闢了許多重要的新的研究途徑,充分實現了編者對比較研究的價值和潛力的主張。
  • 劉莉、陳星燦:「國家形成」研究的四種方法
    可以說,中國早期國家的起源涉及四個相互關聯的問題,即國家形成、城市發展、文明出現和王朝歷史的開始。當今中國考古學界新舊思維模式並存,因此國家的形成也就成為爭議頗多的問題之一。儘管學者們想方設法整合這兩種思維,但無論在理論還是實踐上,兩種思維都矛盾重重。首先遇到的問題出現在先於晚商殷墟(約1250 BC~1046 BC)的早期國家,確切地說是文字系統尚未出現的史前國家上。
  • 國家文化公園形象標誌徵集公告
    國家文化公園是國家推進實施的重大文化工程,通過整合具有突出意義、重要影響、重大主題的文物和文化資源,實施公園化管理運營,實現保護傳承利用、文化教育、公共服務、旅遊觀光、休閒娛樂、科學研究功能,形成具有特定開放空間的公共文化載體,集中打造中華文化重要標誌
  • 重新認識解析度
    跟掃描儀的解析度非常類似,如果取數位照相機解析度=200像素邊長/英寸,則一張6英寸×4.5英寸的照片的「像素方塊」總面積應為(6×200)×(4.5×200)=1080000個「像素方塊」(俗稱1百萬像素)。
  • Tomica|讓我們重新認識多美卡吧~(上)
    感謝大佬~因此我想藉此機會重新介紹一下多美卡我會大量引用網站裡的內容所以這期欄目我不會投自製好了,話不多說,讓我們重新認識一下多美卡吧自1970年誕生以來從1970年誕生以來,Tomica生產主要在三個國家,日本,中國和越南。其中,僅有日本為自營工廠,中國和越南採用的是OEM代工的形式。目前,Tomica的生產以越南為主,日本負責特別車型的生產,而中國由於人力成本上漲,只有在越南產能不足時才會施以援手。
  • 古代小朋友,要認識多少字呢?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版)中規定:1~2年級,小朋友需要認識常用漢字1600個左右,到中學階段,累計認識常用漢字達3500個左右。那和我國古代相比,小朋友認識多少字呢?提問1:中國古代的小朋友,他們認識多少字呢?
  • 中國古代經濟史系列——4中國古代的土地和賦稅制度
    (二)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土地制度演變的規律 中國古代封建社會生產關係的突出特點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為主體,國家政權控制部分土地,小農土地私有制也佔有一定的比例。國家政權控制的土地,除皇族、貴族、功臣直接享有外,許多封建政權往往分給農民耕種,向他們徵收賦稅,以保證封建國家的財政收入,如北魏和隋唐實行過的均田制。
  • 教孩子認識交通安全標誌
    而德國、丹麥、法國等眾多歐洲國家在幼兒園時就會對孩子進行「過馬路教育」,給孩子講解交通標誌,甚至頒發「馬路行走許可證」。認識交通標誌交通標誌可以幫助我們安全通過道路,防止發生危險,一起帶孩子了解一下吧~學唱交通歌謠認識完交通標誌,我們再來學唱幾首兒歌鞏固一下,幫小朋友把交通規則牢記在心!
  • 食品安全食品袋上的這些標誌你都認識嗎?【西湖營養】
    在這一中心圖案上方,有「國家免檢產品」的字樣,顯示了國家免檢的權威性;圖案左右,為標示免檢有效期的起止年、月;圖案下方,是呈弧形排列的「國家質量技術監督局」9字及其英文縮寫「CSBTS」。免檢標誌基調為白色,外圓及中心圖形為藍色,字及字母為黑色。免檢標誌尺寸以標誌外圓半徑R為基礎,以R的相應比例確定標誌上其他各部位的尺寸。
  • 世界汽車標誌大全及名字 你認識幾個?
    世界汽車標誌大全及名字 你認識幾個?時間:2016-08-16 20:26   來源:三聯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世界汽車標誌大全及名字 你認識幾個? 世界汽車標誌大全及名字 1、奧迪AUDI 奧迪轎車的標誌為四個圓環,代表著合併前的四家公司。
  • 杜吾青:國家象徵和標誌的憲法學闡釋: 以國家認同為中心
    代結語:未竟的課題摘要:憲法第四章國旗、國歌、國徽、首都是我國憲法文本的重要組成部分,應當將其納入憲法學規範闡釋的視野,對憲法第四章與憲法其他規範條款無關的錯誤認識祛魅。2.新國家象徵和標誌進入法律系統應以憲法作為根本考量近年來,以「國花」為代表,將冠之以「國」字的各類「國家象徵和標誌」以法律的形式固定下來的呼籲不斷增多。
  • 古代的書院是怎麼形成的?入學有哪些禮儀?
    正是由於「愛讀書」的喜好,讓很多文化人相聚在這些古代的書院,掀起了書院文化的風潮。古代書院的形成和演變古代書院和今天的大型補習班,或者是私立學校在形式上比較像。但實際上不是一回事。在古代,皇族就是引流潮流的風向標,所以很多民間的讀書人看到皇家有這麼一個有名的文化機構,也都來附庸風雅,紛紛在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建一個書社,為了好聽一點就起名為「某某書院」。隨著一些有標杆性的大儒們也這麼起名,書院的IP就徹底火起來了,尤其到了宋朝,不僅民間書院文化興起,還得到了官方的支持,形成了一套體系化的書院制度。
  • 10個經典環保標誌,你認識幾個?
    圖形的中心結構表示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外圍的十個環緊密結合,環環緊扣,表示公眾參與,共同保護環境;同時十個環的「環」字與環境的「環」同字,其寓意為「全民聯繫起來,共同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中國環境標誌產品認證的認證程序,與國際接軌,由國家環保總局頒布環境標誌產品技術要求,技術專家現場檢查,行業權威檢測機構檢驗產品,最終由技術委員會綜合評定。
  • 購買黃金飾品應查看標誌印記
    日前,省消費者協會發布消費警示,提醒廣大消費者購買貴金屬飾品注意查看標誌印記。據介紹,消協等部門在對黃金飾品市場進行專項調查中發現,標籤為「千足金」的黃金飾品,將搭扣、焊料重量與金料重量一齊稱重賣給消費者,已經成為行業慣例,消費者卻不知情。在金飾品回購過程中,這部分曾經與黃金同價的焊料和搭扣的重量,則以重量折扣的方式被商家「打折」處理。此外,黃金飾品質量問題也比較突出。
  • 會昌桔柚成國家地理標誌產品
    本近日,國家質檢總局發布2016年第128號公告,批准會昌桔柚為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自公告之日起實施保護。這是贛州市第9個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以上範圍內會昌桔柚的生產者,可向會昌縣市場和質量監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標誌產品專用標誌」申請。《公告》同時公布了會昌桔柚品種、立地條件、栽培管理、質量特色等四方面質量技術要求。
  • 古代陶器圖案似WiFi標誌 象徵流水波浪
    原標題:古代陶器圖案似WiFi標誌 象徵流水波浪   古代的陶器,出於裝飾、實用等目的,常附有各種圖案。彩繪、刻畫符號、紋飾是其中最常見的幾種表現方式。這些圖案五花八門,造型各異,有的至今不能得到合理的解釋。其中一些與當今時代的圖標、符號有異曲同工之處。   與日常生活相似的 湖北京山屈家嶺文化,距今約500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