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天生活潑好動,愛跑愛跳,難得安靜,用老人們的話說,就是「一住不住」。加上他們年齡小,機體協調控制能力差,磕磕碰碰是常事。作為家長,必須要了解一些基本的護理常識,以便及時作出正確判斷和處理。
頭上起包。小孩子「不會走」,抬腳就跑,又不管不顧,所以互相碰撞是避免不了的,特別是在託兒所、幼兒園等孩子集中的地方。而且,只要相撞,立馬起包。這樣的情況,只要孩子不出現噁心嘔吐等症狀,一般不需要做特別處理,慢慢自行就恢復了。可上上冷敷,改日熱敷,就沒事了。
磕破膝蓋、手肘。孩子跑時,有時會不小心被絆倒,或者跑太急剎不住一下前傾,很容易磕破膝蓋和肘頭,特別是在夏季,大都會破皮、出血。若是這樣,不要著急去拉,要先查驗孩子有沒有不良反應,排除「掉胳膊」、傷骨的情形後,先用清水衝洗傷口,然後用藥棉由內往外輕拭傷口,排汙消毒,再用紗布包裹。如果是輕微小傷口,可以塗碘酒,無需包裹,更易結痂癒合。期間,要提醒孩子千萬小心別再碰掉硬痂,以免再次傷害,傷口越來越深。
皮膚擦傷、劃傷。小孩子喜歡爬上爬下、玩玩具、愛沙水、拿樹枝......擦傷、劃傷很經常。如果是很輕微的小外傷,可以撒上點消炎藥面面,或者乾脆不用管它。如果是正流血的小傷口,可以用清水或者生理鹽水衝洗後,貼上「一貼好」,能起保護傷面和止血消炎的作用。
輕微瘀傷、血腫。若因外傷引起青瘀現象,不用擔心,過幾天會自然恢復,也可抹點藥膏、蘆薈膠什麼的清涼消炎,注意避免重複碰到。若有血腫的話,可用冰袋敷在血腫處,加速血液凝固。隔兩三天後採用熱敷,以促進淤血吸收,儘快恢復。
扭傷、挫傷。若孩子不小心輕微扭了下腳腕,或其它部位輕微擠傷、拉挫傷,可噴雲南白藥氣霧劑,緩解疼痛,抬高腳,必要時可適當並用繃帶等加以固定。如果有皮膚破損或者小傷口的,不能噴氣霧劑或抹藥膏。恢復期間,儘量少動,避免二次傷害。
嘴唇、牙齦、眼部周圍。這些地方都是比較敏感的部位,不宜亂塗抹,沒有特別好的處理方法。好在正如常言說的「嘴裡是香皮」,沒事兒,好得快。但眼睛就不能掉以輕心了,所以只要是小磕碰,沒什麼大礙,可以不必用藥,不經意間就自行恢復了。
肉刺。小孩子整天閒不住,手腳發揮了最大的用處。腳還好說,小手若不小心可就會長肉刺刺了。所以家長要留心,告訴孩子,手上有肉刺時,不要撕扯它,不然不僅會疼痛,還可能會出血。若發現孩子的小手上有了肉刺,只要用水將小手溼潤,再用指甲刀將小肉刺貼根剪掉,抹上護手霜就好了。
產品建議及投訴請聯繫:shoujibaidu@baid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