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底(29-30日),在石頭爺爺(JOHANNES老師)去世一周年之際,關愛小組在北京生命泉教育諮詢公司舉行了「石頭爺爺的愛與智慧分享會」,共有9人參加,人數不多,代表性還比較強:英國劍橋博士海花是石頭爺爺的靈魂之友,曾多次為石頭爺爺工作坊做翻譯,兩次專程去斯圖加特看望和採訪病中的石頭爺爺,收穫良多,願意藉此聚會分享給大家;成都華德福學校的張靜和守明、北京南山華德福學校家長的範敏因華德福教育與石頭爺爺結緣,有幸參加他的工作坊學習和校園建設而受益匪淺,成為石頭爺爺的朋友和關愛小組的成員;紫蓉是石頭爺爺最早的學員和追隨者之一,與石頭爺爺的心靈有很深的連接;孫璐是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的景觀設計師,深受石頭爺爺《康復大地》的理想和事跡感召;風娥來自廣州的瑜伽教練,現在是南山華德福學校的一名家長和老師……蒙蒙姐姐殷越和媽媽劉真身都在遠方,不能來到現場,也發來信息表達對石頭爺爺的紀念和祝福。。。
這個活動已經過去一個半月了,至今才發此文,是因為我們原想收齊參會各人的回顧和感受,總結在一起分享給關心這件事的朋友們,可是多數人沒能及時回復,不只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事務,更主要的是離開了當時的高能量場,很難重現當場的連接和靈感、感受和感想,這說明生命真像一條河流一直流動不息,如古希臘名言:「人不能兩次踏進同一條河流」。所以,只能根據張靜、孫璐、海花和守明等人的回顧整理出此文,反映當時的部分情況和感受。
海花說:因為當時全然在石頭爺爺的臨在中,我自己說的話許多已經忘懷。只記得收到許多恩典與奇蹟,他更為我療愈了對他肉身的不舍,笑說「這是我們合開的又一次工作坊」!望讀者會收到你該收到的,來自愛與光的信息!
工作坊由海花(HELEN)發起和主持,她感恩今年有緣再為石頭爺爺做「翻譯」(只是這一次是受他高靈的指引)。親愛的石頭爺爺離開這個世界一年了,但他散播於這世界的光和愛呼喚我們再次相聚和分享……
29日晚,在北京新天第大廈一個祥和舒適的房間裡,大家為石頭爺爺點燃了蠟燭,在一個香案上供奉著代表源頭能量的黃金球和石頭爺爺微笑的照片;另一個香案上,展示的是石頭爺爺的3部中文著作《康復大地》、《癌症的筆跡》、《向大自然學習智慧》和一部英文著作《HEALINGour SACRED EARTH》(康復神聖的地球),以及臨時印製的《石頭爺爺紀念專集》(初稿)。
這本專集是守明收集了石頭爺爺來中國8次的圖文資料和工作坊學員筆記、患病以後的通信以及去世以後的朋友們紀念文章,約17萬字,分為以下十個部分:1、第一期《康復大地的藝術工作坊》;2、第二期《康復大地的藝術工作坊》;3、第三期《康復大地的藝術工作坊》;4、《華德福學校的藝術教育工作坊》;5、《神聖的風景圖片展》與《社會行為藝術工作坊》;6、《藝術在教育中的作用工作坊》;7、華德福學校設計與樹圈修建;8、《東西方藝術史工作坊——透過藝術看人類意識發展》;9、患病以後——來自東方的芬芳;10、化為永恆的精神存在——光和愛。
李澤武老師帶領高中同學正在遊學的路上,得知這個消息,他在香港機場特地寫來紀念石頭爺爺的文章《與JOHANNES約翰內斯交往的瑣事》,表達了對石頭爺爺的思念之情和深厚友誼,也收錄在紀念專集之中作為代序。書後還附有一張《石頭爺爺的視頻》光碟,收錄了11個石頭爺爺的視頻(另有美國BART老師與石頭爺爺對話視頻25個,因空間不夠,沒收進去)。這本專集雖然還需要補充完善,就算是這次石頭爺爺送給到會朋友們的一份特殊禮物。範敏還帶來了石頭爺爺的照片和《東西方藝術史工作坊——透過藝術看人類的意識發展》的全部錄像,都非常珍貴。
29日晚上,在一片燭火和淡香中,一種安靜又奇妙的氛圍籠罩著我們,大家按照石頭爺爺當年帶領工作坊的形式,以唱誦宇宙元音「OM」開始,大家為他追思、祈福和接引時,清晰感到他的臨在欣然而至,海花把他安排坐在大家的圓圈中央,以便全然聽從他的引導。每個人先自我介紹與石頭爺爺相遇的經歷,分享石頭爺爺與中國朋友的淵源。每個人都因為人生中有緣相遇石頭爺爺而對自然、對生命、對孩子、對教育、對自我…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促進了自己的學習成長和轉化。
30日上午,守明先帶大家做了《人生如樹》的晨圈,動作和意境來源於施泰納和博伊斯的名言:「人是一棵倒立的植物」以及石頭爺爺的《植物生平石碑》和樹圈,感受人和樹作為生命的個體存在和整體連接;然後是海花帶大家唱誦和冥想,自由的舞動身體,接引石頭爺爺的靈感,敞開心胸與所有的人與事連接,分享石頭爺爺的慈悲與愛,對生命、教育、事業、家庭等自我成長過程中的心得體會。
海花:JOHANI要我把上次與他共聚的珍貴時光分享給大家,更要我們每個人知道他現在非常好!他已經回到光裡,用另一種方式與我們同在,用心靈的語言教會我們做人、做事。
守明分享了石頭爺爺喜歡和踐行的「道」——天人合一:天就是天性、天道、天理——神愛世人,人就是人性、人道、人理——愛人如己;天性與人性的合一、天道與人道的合一、萬物一體化與獨特個體化的合一、愛世人與愛自己的合一,就像陰陽、黑白、手心手背的合一,這才是一個完整的人。胡因夢老師曾經對石頭爺爺說:你對這個世界和人類已經夠慈悲了,以後要對自己慈悲了。不久,疾病就把石頭爺爺留在家裡「閉關」4年多,做「對自己慈悲、愛自己」的內在功課,使他的生命經驗達到了一個新的維度。
張靜:只要是參與石頭爺爺的事,不論是捐款,還是出版書,自然就會有資源來幫助,順理成章地就做成了。
紫蓉:每當我的艾灸工作室裡遇到問題,石頭爺爺就會來了給予指引;通過這次分享會,把施泰納、石頭爺爺和黃金球(源頭能量)聯繫在一起了,找到了精神源頭,是一大收穫和福報。
孫璐:我並沒有和石頭爺爺見過面,可是因緣巧合的知道石頭爺爺的每一個行蹤軌跡,並從中獲得指引和力量。這一次來到這裡,參加石頭爺爺的追思會,也是希望能繼續與石頭爺爺的這份不謀之緣,帶著石頭爺爺的愛與力量,繼續的走下去。
下午,海花帶大家進入冥想狀態,分享了她幾年前去德國斯圖加特與石頭爺爺相聚的珍貴日子裡,記錄的一些石頭爺爺的重要話語:
關於人生(我問老師說「癌症教了他些什麼」)——JOHANI說:
對生命說「是」,接受與臣服,一個毫無保留的「yes」可以療愈一切;
尊重每個人,尊重每個生靈,尊重一切;
找到內在的寧靜,來應對一切的多變與不穩定(deal with uncertainty by finding the inner stillness)。
關於自然——「自然是我們的夥伴;我們與自然是相連的;我們要意識到這一點(offer nature our consciousness)。
關於教育——最重要的問題是「我是誰」?
教育每個孩子們發現自己有多少獨特的地方,愛上自己的與眾不同;
帶孩子們深入生活,做實用,實際的事(項目);
想法要用行動來跟進(follow thoughts with action);
讓孩子們一起做事,互相探討,學會自己教育自己;
教師是輔導者(facilitator);要通過問題來引導學生;鼓勵分享;
教育是個對話,誰有話(whoever has the message)要說,誰就是教師。
然後,大家圍坐一圈,通過做擊鼓傳花遊戲的方式,每個人試著與石頭爺爺的高靈連接,表達來自石頭爺爺的智慧和指導。
張靜:一切都是幻相,都是自己想的;色、受、想、行、識,不想,就什麼都沒有。
守明:石頭爺爺說他不只是和哪一個人或者幾個人是兄弟,而是和所有的人都是兄弟(姐妹),因為我們來自同一個源頭,回到同一個家。就像花園裡的植物來自一個共同的土地,但是又都不一樣,楊樹昂首挺胸、柳樹溫柔順從、花紅草綠,各不相同;每個人都要活出獨特的自己,敢想敢幹、敢於擔當,同時又不裝表面堅強,勇於呈現脆弱,做真實的自己,就組成了一個真實的世界。
孫璐說,每個人的生命中都會有不同面向的老師,有一些老師是呈現的,有一些老師是虛隱的。石頭爺爺於她,就是一位在虛空中引領的老師,在生命的每一個關鍵點,總是可以給予力量與啟迪。通過這次分享會,她從在座的每個人的分享中,看到了一個立體的石頭爺爺,有光明有暗淡,有通暢有糾結,特別是通過大家對石頭爺爺的分享,學習了如何面對生命中「分離與死亡」這一終極的拷問。結合到自己,她現在也處於人生的選擇點,希望可以和清華的師妹韓芳一樣,同時兼顧了自然、孩子和個人成長三個方面,在日後的路上,成為石頭爺爺精神和智慧的傳承者。
風娥說她用20年的努力奮鬥走出了貧困的農村之家,並帶出來父母和妹妹們到大城市生活,現在發現要用後半生再探索回家之路——回到心靈之家。
這次還從天津來了海花的高中同學郭濤,他是媒體報導過助學81名「長徵路上的孩子」的傳奇人物,想通過給這些家境貧寒的孩子物質援助和精神道德指引而改善他們的命運,這也是博伊斯和石頭爺爺倡導的「社會行為藝術」吧。他說,聽大家講石頭爺爺的故事很震撼:愛護自然、關愛孩子,最重要的是康復心靈!懂得感恩的人,受益的是自己!聽了大家的分享,大家會把對石頭爺爺的感恩轉化為一種正能量,並傳承下去。去做!去實踐!任何偉大的思想只有在現實的土壤中才能生根發芽。孩子們好,才是真的好!通過這次活動,他發現了促進孩子們在學習生涯中全面發展的更多機會。
連丹就是郭濤資助的、來自甘肅的優秀大學生,也是這次參會最小的成員。她說,和郭叔來參加這次分享,與其說是偶然,更覺得是一種緣分。通過聽叔叔阿姨們講石頭爺爺的故事,我對爺爺的崇敬之情油然而生。石頭爺爺發起樹圈項目、關心自然、關愛孩子、關注教育,關注人的精神世界,並將其付諸於實踐,給我很多教導和啟發:做真實的自己、追求本真、堅守本心、返璞歸真……珍惜每一次相遇,活在當下。
短暫的分享會結束了,大家意猶未盡,我們再次沐浴在石頭爺爺光與愛的照耀中,同時也願把這份禮物傳遞出去,使朋友們都帶著石頭爺爺的愛和光繼續走下去……
最後匯報一下這次活動的收支情況:這次共收費1000元,列印紀念專集、刻錄光碟和U盤、茶點午餐等支出810元,剩餘190元歸入《石頭爺爺專帳》,留作以後正式印製《石頭爺爺紀念專集》時使用。
……
海花在回覆中還寫到:剛剛「送走」另外一位德國好友(看來我跟德國的淵源很深:),我們多年前在印度的合一大學一見如故。我跟她的先生輪流在病床前守候了3天,為她順利放下肉身做各種準備。第一次如此近距離的面對親人的死亡過程,卻沒有經歷想像中的恐懼與各種「負面」情緒。當她離開時,屋裡充滿了寧靜與祥和的能量,我的淚水更多是因為對造物主的神奇與仁慈,對生命油然而生的敬意而流。生命太珍貴,我們沒有理由不活出自己,珍惜每一次呼吸,每一次相遇,每一次日出。與此同時,當這具天賜的「工具」「使用期限」已到,如何留戀與糾結都是枉然。這是我們回家路上的最後一件行李,放下才能一身輕!
我願每一位看到此文的有緣人都能夠找到心的依止,穿越生死,活出真正的喜悅,愛與自由。Namaste!
石頭爺爺關愛小組守明執筆2016.8.2起草於北京
2016.9.16補充修改於三河市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