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熙生物郭學平:科研創新讓透明質酸成為普羅大眾的「健康鑰匙...

2020-12-25 中國經濟時報

   提到"透明質酸",可能很多人並不了解,但是如果提到它的另一個名字"玻尿酸",恐怕全天下愛美的女性都會露出會心的笑容。透明質酸(又稱玻尿酸)現今被廣泛應用於骨科、眼科、醫美等醫療領域以及各類化妝品之中,並於近年來開拓了腫瘤治療、組織工程、抗癌藥物載體、口腔、胃腸、耳鼻喉、計生、洗護、消殺、寵物等多個應用領域。其中作為化妝品的原料之一,透明質酸因具有很好的保水、潤膚、修復等功效而廣為人知。同時由於透明質酸又是人體中本身就含有的物質,人體可以分泌"透明質酸酶"將其代謝分解,完全不用擔心安全性問題,受到廣大愛美人士的認可和喜愛。

  作為一種高分子聚合物,透明質酸是一種由數個至數萬個雙糖單位組成的大分子鏈。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質酸起到的作用可以用"大相逕庭"來形容:如果加入護膚品的透明質酸分子量過大,不僅很難被皮膚吸收,還會在擦塗過程中結成白色的凝聚物,俗稱"起泥"。如何精準製備不同分子量的透明質酸是全世界生產企業面臨的主要技術難關之一。2020年11月11日召開的第二十一屆中國專利獎頒獎大會上,一項名為"酶切法製備寡聚透明質酸鹽的方法及所得寡聚透明質酸鹽和其應用"(以下簡稱酶切法)的發明專利一舉摘獲"中國專利金獎"。"酶切法"到底有什麼作用?為此,記者採訪了此項專利的第一發明人——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博士。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作為"酶切技術"主要發明人領取"中國專利金獎"。

  一次小意外 成就"大發現"

  提到"酶切法"的發明過程,郭學平會心地笑了:"作為生產企業,我們的研發初衷肯定是市場需求。大概2010年的時候吧,市場反映有低分子量透明質酸的需求,那時主要是日本在做,隨著透明質酸價格越來越親民,他們開始往化妝品裡添加低分子量透明質酸。這時我突然想到大約20年前我的一次失敗實驗,正是這次'失敗'的實驗,為我打開了'酶切法'的大門。"

  1990年的時候,市場需求主要集中在高分子量的透明質酸,用於眼科和骨關節手術。郭學平當時也主要研究高分子透明質酸。在一次實驗當中,郭學平將粘稠的玻尿酸提取液保存在容器中,第二天發現玻尿酸提取液變稀了。因為那時候的透明質酸還是從雞冠中提取的,價格特別昂貴。郭學平為了這次失誤心疼了好久。但這次 "失誤"也為"酶切法"的誕生埋下了種子。

  隨著發酵法製備透明質酸技術的推廣普及,透明質酸的成本一路下降,其應用方向也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醫療領域了,越來越多的化妝品公司開始計劃把低分子量透明質酸添加到自己的產品當中去。日本企業當時主要是用"化學降解法"製備,就是用酸、鹼等去破壞透明質酸雙糖單位之間連接的"糖苷鍵",從而達到"斷開"大分子鏈的目的。這個做法的主要問題是化學試劑同時也會破壞一部分透明質酸本身的雙糖結構,出產的品質不高。

  面對低分子量透明質酸的市場需求和技術瓶頸,郭學平突然想到了20年前那次"失敗"的經驗。直覺告訴郭學平,當年那瓶透明質酸粘度變低,肯定是某種微生物產生了酶把透明質酸降解了,何不利用酶來研製低分子量透明質酸。可是當年只是一次偶然的"失敗",並沒有驗證到底是哪種微生物。

  於是,郭學平馬上組織團隊去"尋找"合適的酶。在郭學平的帶領和團隊的共同努力下,很快就確定了微生物種類並且成功分離出其中的透明質酸酶,而隨著實驗的深入郭學平及團隊可以通過溫度、pH環境等多維手段控制酶的活性,從而控制它們"斷鏈"的速度,這也為後續郭學平團隊準確製備各種不同分子量透明質酸打下了基礎。

  一群微生物 成就"大產業"

  其實"酶切法"並不是郭學平第一次與微生物打交道了,早在多年以前,郭學平與另一種微生物的"邂逅",同樣是創造出了不可估量的價值。談到那次"邂逅",郭學平回憶道:"我是跟著我的導師開始進行透明質酸研究的,那時的透明質酸,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價超黃金',因為大量的雞冠才能提取出一點點透明質酸,甚至早期研究者還要從人的臍帶中獲取少量透明質酸用於研究實驗,一克透明質酸的價格往往是黃金的數倍。這也是為什麼我對那次'失敗'實驗耿耿於懷的原因。"

  昂貴的價格嚴重阻礙了透明質酸的應用及普及。對此,郭學平舉了個比較無奈的例子。那時候雖然透明質酸已經用於醫療領域,但其高昂的價格絕對不是普通百姓承受得起的。除了少數富貴人群可以接受透明質酸治療以外,當時還應用在國外的賽馬領域,因為賽馬昂貴的身價和賽馬比賽高額的獎金,很多馬主樂於在賽前為賽馬腿關節注射透明質酸,以延緩其關節磨損,讓人感嘆"人不如馬"。

  微生物發酵法製備透明質酸改變了這種情況。上世紀90年代,國外關於微生物發酵製備透明質酸的研究已經開展多年。郭學平注意到國外這一領域的研究進展,於1990年開始研究通過微生物發酵法製備透明質酸,並於1992年取得成功。此項技術於2004年榮獲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本人榮獲"吳階平-保羅·楊森醫藥獎"。

  在研究發酵法的過程中,郭學平只用了短短1年時間就篩選培養出了適合發酵生產透明質酸的菌株。對此,他覺得自己十分幸運。在發酵法誕生以前,透明質酸的生產原料是雞冠,現在則是玉米、葡萄糖等,生產成本和生產效率實現了顛覆性提高,而且沒有動物疾病等安全性問題。據郭學平介紹,現在一個30噸的發酵罐所製備出來的透明質酸,相當於過去100噸雞冠的提取量,這大大降低了透明質酸的生產成本,透明質酸的價格也逐漸下降,由"貴過黃金"實現"普羅大眾"。

  可以說微生物發酵製備透明質酸是讓透明質酸走向產業化的開端,如果一直靠雞冠提取,恐怕透明質酸這種物質永遠是高高在上、可望不可及的。現在用於骨科治療的透明質酸注射劑不僅價格低廉,還被納入了國家醫保,是真正人人都用得起的"百姓藥";化妝品行業更是遍地開花,"添加玻尿酸"已經不再是極少數奢侈化妝品的特權,而是整個化妝品行業的普遍現象。

  一個帶頭人 成就"大發展"

  談到自己取得的這些成就,郭學平格外謙虛,"我最大的夢想就是如何能以更高的效率、更小的成本製造出更高質量的透明質酸產品,能讓更多人用得上、用得起透明質酸產品。"

  與郭學平的謙虛形成對比的是,他帶領下的華熙生物的研發團隊,憑藉一系列科研突破,取得了十分亮眼的成就: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的產率從最初不足3g/L到如今12-14g/L,大幅度降低了透明質酸的市場價格。"酶切法"能夠自由控制透明質酸分子量的大小,解決了過去用化學法(強酸強鹼)容易破壞透明質酸分子結構,雜質高,能耗成本高,難以形成大規模生產寡聚透明質酸的世界性難題,同時將寡聚透明質酸的降解周期由化學降解法的12-15天縮短至5-6小時,使得寡聚透明質酸生產效率大幅度提升。正是基於酶切法,目前華熙生物僅透明質酸原料就擁有超過200個規格的產品,並能夠生產出世界上分子量最大(超過4000KDa)和最小(800Da)的透明質酸,在透明質酸原料市場佔有率遠超其他企業。

  作為一家企業的科研帶頭人,今天的郭學平也將更多精力放在了培養團隊上面,例如此次獲得"中國專利金獎"的項目,第二發明人石豔麗就是郭學平的"得意門生"。在培養後輩這件事上,郭學平有著自己的見解:"我該做的主要就是'放權',讓年輕人充分發揮自己的創造性,現在華熙生物的研發團隊已經成立了30多個'工作室',分別以研發團隊的帶頭人命名。這其中有研究提高生產效率的,也有研發更多新應用產品的,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科研就是這樣,要勇於失敗才能成功,這些年來,這些工作室確實為我們帶來了不少產品創新。"

  談及未來發展,郭學平談到:"我的兩次'突破'都是通過篩選找到天然菌株,現在'微生物發酵'領域的發現方向是基因技術,未來產業可能不再是通過天然菌株發酵,而是通過基因改造、生物編輯技術人工'創造'出的某種特定菌株。我們現在也在聯合眾多高校研究團隊積極研發這一技術,只有掌握了最新、最先進的技術,才能讓產業獲得持續發展的動力。"

相關焦點

  • 科技人物專訪|華熙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席科學家郭學平:以合成...
    這個當之無愧的「國貨之光」,離不開郭學平。郭學平在國內首創透明質酸發酵生產技術,以該技術創立的華熙生物現已成長為全球透明質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成為全球最大的玻尿酸龍頭企業,得益於科技創新。」郭學平表示,基於科技支撐,華熙生物去年完成了對競爭企業的收購,產能擴大約10%。
  •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 郭學平:用發酵技術改變全球玻尿酸產業格局
    郭學平作為中國發酵透明質酸的開創者,改變了中國只能用雞冠提取法提取透明質酸的落後歷史,這意味著一場改變世界格局的行業風暴:   不僅使華熙生物立於全球玻尿酸原料產銷的高山之巔,而且通過生物酶切法及不斷的科技創新,推動玻尿酸在應用領域的大規模進擊,深刻改變了國人的生活。
  •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玻尿酸除醫美外還有更多用途
    華熙生物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郭學平指著一個看起來並不獨特的罐子告訴記者。罐子裡,是細膩的白色粉末,這是玻尿酸(透明質酸)的一種形態。而在國內,透明質酸的價格能更平易近人,大範圍應用到藥品、化妝品等領域,最初正是靠郭學平帶領團隊首先攻克的發酵技術。近日,在華熙生物濟南生產基地,郭學平接受了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
  • 華熙生物:用科技力打造世界玻尿酸領域的「3M」公司
    華熙生物,是以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為核心的高新技術企業,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俗稱玻尿酸)原料生產商,其透明質酸市場佔有率佔據全球份額近四成。華熙生物開啟了一條「核心為研發,產業轉換平臺規模化生產,進而撬動終端開發」的全產業鏈平臺型發展道路。20餘年的發展,華熙生物通過手中微生物發酵生產技術這把「科技鑰匙」,已經打開了醫療、護膚品、食品等多個產業鏈的大門。
  • 透明質酸鈉新食品原料獲批 華熙生物首站參訪時代生物
    即透明質酸,又稱玻璃酸,俗稱玻尿酸)為新食品原料,可應用於普通食品添加。據悉,此次透明質酸作為新食品原料的申請由華熙生物公司主導申報及推進。華熙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研發、生產、銷售企業,2019年全球市佔率達到39%。華熙生物目前已經成功自主研發食品級透明質酸鈉原料HAPLEX PLUS,這種產品採用先進的發酵生產工藝,具有安全、功效明確等優點。
  • 最近風很大的華熙生物,靠什麼吹上了天?
    也正因為重要,當年還在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工作的郭學平,此項研究很快引起國家注意並被列入國家「八五」、「九五」科技攻關計劃,後來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個人被授予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藥研究獎。師承中國玻尿酸之父張天民的郭學平,師徒二人的照片不久前被展覽在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中,一同展出的還有當年申報國家課題和科技攻關計劃的相關文稿和審批資料。
  • 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榮膺大獎 「新經濟500強」代表華熙生物激活...
    其中,華熙生物是世界最大的透明質酸生產及銷售企業,2019年銷量佔比39%,加上收購的東營佛思特(東辰生物),總體佔據全球市場半壁江山。   報告顯示,華熙生物是目前全球具有最多透明質酸專利數的企業之一。  儘管產業發展已位居世界之巔,但與產業發展現狀所不對等的是,當前公眾及消費者對於透明質酸的認知還停留在較為局限的層面,對於透明質酸這一物質及中國透明質酸產業領先地位的認知遠遠不足。
  • 全球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股價暴漲,靠什麼吹上了天?
    師承中國玻尿酸之父張天民的郭學平,師徒二人的照片不久前被展覽在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中,一同展出的還有當年申報國家課題和科技攻關計劃的相關文稿和審批資料。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市場競爭格局不久前,華熙生物又收購了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四的佛思特生物,將佛思特100噸/年的產能攬入囊中。
  • 醫美業務板塊再升級,華熙生物旗下潤致推出Aqua新品
    2020年8月6日,華熙生物(688363)旗下醫美品牌「潤致」在位於濟南的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召開發布會,正式推出「Aqua」新品。此次潤致Aqua新品的推出,是潤致對其水光產品的全面升級,進一步展示出華熙生物在玻尿酸醫美領域的領先產品力。
  • 華熙生物拿下佛思特 透明質酸頭部企業整合提速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華熙生物6月9日晚公告,公司與東營佛思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佛思特」)管理人及東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辰集團」)籤署了協議,約定以2.9億元收購佛思特100%的股權。業內人士表示,作為透明質酸行業龍頭,華熙生物此次收購擁有100噸透明質酸產能的佛思特,可以快速擴充產能,豐富產品線。且雙方在客戶結構上存在一定互補性,有助於華熙生物市場拓展,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在此之前,具有超過400噸透明質酸產能的焦點生物被魯商發展收入囊中,透明質酸行業頭部企業整合在資本助力下明顯加速。
  • 「2018年山東省獨角獸企業」名單公布 華熙生物實力上榜
    同時,華熙生物掌握微生物發酵法生產透明質酸、酶切法大規模生產低分子量透明質酸及寡聚透明質酸、透明質酸高效交聯技術、玻璃酸鈉注射液終端滅菌等四大關鍵核心技術,引領整個行業的發展,華熙生物還是少數同時掌握單相及雙相交聯技術與產品的企業。  2018年華熙生物透明質酸原料產能約180噸,出口超過40個國家, 200餘個規格,在透明質酸行業處於領先地位。
  • Aqua新品重磅上市 華熙生物·潤致實力演繹中國醫美力量
    2020年8月6日,華熙生物 · 潤致將在世界首座透明質酸博物館開啟一場空前絕後的交聯透明質酸展,伴隨著潤致Aqua新品上市會的隆重舉辦,也標誌著Aqua新品將於當天驚豔登場。 與時俱進的技術,才是發展之本。
  • 邂逅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見證潤致Aqua新品上市高光時刻
    由於是從Hyaloid (玻璃體、希臘文)萃取的uronic acid(糖醛酸)所以命名為Hyaluronic acid(玻尿酸)。玻尿酸因其獨特的除皺與保養功效,成為年輕一代消費的寵兒。 提起玻尿酸就不得不提及華熙生物,華熙生物作為國內最大的玻尿酸生產基地,年產量已經達到400多噸,涵蓋了全球30%的產量。而其獨特的生產技術以及產品品質,也被行業內所津津樂道。
  • 「華熙生物科技產業園」落戶海南 助推國家自貿港科技創新
    華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聚焦於有助於人類健康的多糖類和胺基酸類物質。作為全球透明質酸(玻尿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深耕透明質酸行業20年,已經形成集研發、生產和銷售於一體的全產業鏈平臺,微生物發酵生產透明質酸技術及產業化水平全球領先。據2019年第三方研究機構Frost & Sullivan的報告,全球市場39%的透明質酸出自華熙生物,是全球最大的透明質酸研發、生產與銷售企業。
  • 專家呼籲:增強透明質酸研發使用,提高醫用材料競爭力
    …… 6月5日,由人民日報社《健康時報》主辦的「發展醫用材料,助力健康中國——透明質酸專家研討圓桌會」在京召開,原衛生部副部長殷大奎以及來自眼科、骨科、皮膚科、消化內鏡、臨床營養等各學科專家及產業研究代表出席,共同研討透明質酸的臨床使用,呼籲加強透明質酸的研發和臨床應用。
  • 大健康前景空前 華熙生物憑什麼引領生物科技行業
    作為證監會和上交所重點推出的資本市場板塊,科創板成為熱門,受到前所未有的關注。科創板的推出也給生物醫藥行業帶來重要機遇,以透明質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為代表的生物醫藥企業已啟動科創板上市之路。據披露,截止5月13日,上交所已受理科創板申請企業達109家,其中生物醫藥企業共計26家,佔比超過1/5。
  • 玻尿酸用在保險套裡 華熙生物的市場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為國內、外知名保險套生產企業提供玻尿酸原料的,正是剛剛於上交所啟動公開招股的中國透明質酸領軍企業——華熙生物。事實上,大眾熟知的玻尿酸很多來自醫美領域,但其還擁有眼科、骨科、胃腸科、皮膚科、整形外科、計生等非常廣闊的應用場景及市場空間。而華熙生物的公開招股,則意味著科創板即將迎來一支生物科技實力股。
  • 醫療美容專題之透明質酸行業深度報告
    主要源於: 1) 透明質酸應用場景極為廣泛,中國人口基數眾多使得透明質酸的需求量較大,規 模化生產成為可能;2)發酵技術的突破大大提升透明質酸的生產規模,較大的需 求也為公司持續優化生產技術提供機會與動力。目前,華熙生物透明質酸發酵產 率達 10~13g/L,遠高於行業最高水平;3)作為唯一能生產低至 2 kDa 高至 4,000 kDa 的透明質酸的生產商,華熙生物具備核心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