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風很大的華熙生物,靠什麼吹上了天?

2020-12-22 和訊

2020年7月3日,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產銷企業華熙生物(688363)收盤價為141.16元。樹大招風,這個玻尿酸行業的「隱形冠軍」變成了當下備受關注的焦點。

近來的華熙生物究竟憑什麼被消費者、客戶、外資機構都看好?這個事得從二三十年前講起。

奇蹟的火花總是在偶然間被點燃

華熙生物的發家史還得從30年前說起。1990年,華熙生物的首席科學家郭學平帶著課題組在國內率先研發並實現了微生物發酵獲得玻尿酸,在這之前我國得到玻尿酸也是依靠提取法和大部分的進口。郭學平的研究成果改變了這一現狀,這在當時對我國醫藥領域的貢獻是巨大的。也正因為重要,當年還在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工作的郭學平,此項研究很快引起國家注意並被列入國家「八五」、「九五」科技攻關計劃,後來還獲得了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其個人被授予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藥研究獎。師承中國玻尿酸之父張天民的郭學平,師徒二人的照片不久前被展覽在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中,一同展出的還有當年申報國家課題和科技攻關計劃的相關文稿和審批資料。

張天民(中)和郭學平(右)

但科學家們是不善於制定企業戰略和經營的,公司成立早期是一個持續虧損的企業,發展並不順利。一年之後,正在企業生存一籌莫展之際,郭學平等科學家遇到了現任華熙生物的董事長趙燕。玻尿酸在當年並不知名,郭學平不經意的一句「一個玻尿酸分子能鎖住1000個水分子」的話,立刻被商業嗅覺敏銳的趙燕捕捉到。於是這個梳著兩個小辮子的雲南姑娘,果斷地做出了投資決定。

華熙生物董事長 趙燕

有著超前思維模式和商業邏輯的趙燕對山東福瑞達生物化工有限公司(華熙生物前身)進行了從內到外的系統化管理改造,按照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建立了企業質量標準規範,當年公司就實現了扭虧為盈。

一步步的壟斷全球

郭學平掌握的微生物發酵法當年是屬於山東省生物藥物研究院的,華熙生物20年前花費45萬向研究院購買了微生物發酵的初始技術。圈裡人都知道,發酵產率是個重要的指標,別看就是簡單的一個數據,但卻是衡量玻尿酸產業價值的重要依據,也是玻尿酸企業非常重要的核心競爭力。據業內人士介紹,華熙生物當年購買的初始技術發酵產率還是很低的,2001年每公升發酵液獲得玻尿酸不足3g。但從某種意義上講,照亮玻尿酸世界的不僅是發酵法,更是郭學平。

早期華熙生物的研發人員據說只有3個人,為了提高產率,郭學平帶著兩個助手從小小的發酵菌種開始琢磨,從誘變、篩選、過程優化、控制技術多個方面下功夫。

簡單地說,20年間,華熙生物的玻尿酸發酵產率從不足3 g/L已經發展到12-14g/L。發酵周期逐年縮短,產品質量遠遠超過歐洲藥典的標準。試問哪個客戶不願意購買到這樣的產品呢,高毛利堪比茅臺(600519)的神話就是這麼得來的吧。

華熙生物玻尿酸產率及產能增長情況

也正是因為這麼高的產業化水平,使得不少國際知名的玻尿酸企業「望塵莫及」。就連曾經在玻尿酸領域叱吒風雲的日本資生堂,也迫於成本壓力,先後退出了全球食品級、化妝品級和醫藥級玻尿酸原料市場。不是不想留,只是因為幹不過華熙生物的成本和品質。

與此同時,華熙生物的「野心」也逐步顯現,開始不斷地擴張生產規模和產能,企圖佔領更大的玻尿酸市場。

2003年,敏銳的看到產業前景的趙燕,決定斥巨資為華熙生物建廠。郭學平則一頭扎進實驗室,不僅繼續研究發酵技術,還親自給發酵、精製等生產設備繪製圖紙,找廠家量身定製。很多人無法理解華熙生物的發酵產率和品質為何年年提升,除菌種、技術、工藝外,單就是生產設備的特殊性和定製化,就是其他企業所無法抄襲和超越的。

2005年,華熙生物第一座自有工廠落成投產,次年,市場佔有率就成了全球第一。2015年第二座廠區建成投產,到如今又在天津和濟南繼續建設工廠和產業園。華熙生物對無形中的研發成本是不斷投入的,僅研發人員就從20年前的3個人增加到今天的近300人。

全球透明質酸原料市場競爭格局

不久前,華熙生物又收購了全球市場份額排名第四的佛思特生物,將佛思特100噸/年的產能攬入囊中。按照華熙生物的發酵技術和產率賦能,估計佛思特現有產能經優化改進後應該有大幅提升。2019年華熙生物的透明質酸產能達到320噸,加上佛思特的產能,華熙生物在釋放更大的野心。

難以逾越的技術壁壘

作為一家生物科技企業及科創板上市企業,光有規模和產能還是遠遠不夠的,核心技術才是長久立於不敗之地的秘訣。趙燕曾經指出,醫藥級透明質酸代表著華熙生物的技術高度。而細數華熙生物的醫藥級資歷,不禁要感嘆像華為、茅臺、華熙生物這種企業,不是那麼簡單就能超越的。

說到醫藥級透明質酸,行業內都清楚,最難的就是資質。迄今為止,華熙生物仍舊是目前國內唯一同時擁有發酵法生產玻璃酸鈉(玻尿酸)原料藥和藥用輔料批准文號並實現商業化生產的企業。

不僅如此,華熙生物還擁有非常全面的全球註冊資質,在國內取得7項註冊備案資質,在國際上也取得了包括歐盟、美國、韓國、加拿大、日本、俄羅斯、印度在內的23項註冊備案資質。取得這些資質需要尖端的技術、持續不斷的研發投入,還有漫長的審批時間和成本等問題。這麼一看,縱然現在有很多企業和資本都進入玻尿酸行業,但有些壁壘不是說說就能擁有的。

2018年中國佔據了世界醫藥級玻尿酸原料銷量的50%,約為10噸,而華熙生物當年醫藥級原料銷量為9.5噸,幾乎壟斷,在全球的行業話語權可以想像。

被上帝又眷顧了的男人

華熙生物另一個讓行業側目的技術就是其大名鼎鼎的「酶切法」。在華熙生物首創這項技術之前,玻尿酸分子量的大小是不能夠隨意控制的。要想得到小分子玻尿酸只能通過化學法,但這種方法容易破壞玻尿酸分子結構,雜質高,能耗成本也高,很難大規模生產。

2011年,上天再一次眷顧郭學平這個不愛說話、不愛出風頭、天天悶在實驗室裡的山東漢子。繼成功研究出發酵法後,郭學平又成功研發出酶切法製備低分子量和寡聚玻尿酸,實現了他在玻尿酸領域的兩大技術突破。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 郭學平

而酶切法的誕生,其實源於郭學平在90年代的一次實驗失敗。據他身邊的人講,那件事讓郭學平在此後的近20年裡一直耿耿於懷。90年代的一天他將團隊獲取到的玻尿酸保存在設備容器中下班回家。第二天一個重要實驗需要使用時卻發現玻尿酸全部消失了,險些耽誤了重要的實驗進程。究竟那些玻尿酸被什麼降解了的疑問深深刻在他的心中。

酶切技術的厲害之處就在於能夠自由控制玻尿酸分子量的大小,解決了化學降解法所生產的透明質酸結構破壞等問題,降解周期由化學降解法的12-15天縮短至5-6小時,降本增效能力非同一般。而這項酶切技術也榮獲了專利界的最高獎項——第21屆中國專利金獎。

獲得不同分子量的玻尿酸,尤其是低分子,大大打開了玻尿酸的應用領域。而基於酶切技術,華熙生物在原料領域的優勢再次一騎絕塵。據業內銷售人員說,華熙生物僅玻尿酸原料就有200多個規格。能生產世界上分子量最大(超過300萬Da)和最小的玻尿酸。這些原料可以應用在癌症藥物、手術、化妝品、食品等不同的領域。把玻尿酸用到這份上,難怪今年華熙生物的股價一飛沖天,資本市場是看成長性的。

商業布局,女人更懂女人

趙燕曾說過,如果公司不做終端,就不知道市場在哪,消費者在哪,很被動。

趙老闆的眼光一貫獨到,從海南淘金,到長安街上蓋樓,再到大刀闊斧的改革華熙生物,每一次商業決定都是精準、高效。

不少國人最早知道玻尿酸是在醫美方面的應用,但很多人不知道,2012年第一支獲批的國產交聯玻尿酸填充產品是由華熙生物生產的,當時打破了國外品牌對市場的壟斷,填補了國內空白。

事實上,受限於技術因素,在全球醫美市場,美國主要生產單相交聯產品,歐洲主要生產雙相交聯產品,華熙生物旗下的醫美品牌潤致還是目前市場上第一個同時擁有單相、雙相交聯含麻產品的玻尿酸品牌。

這幾年在護膚品市場上有一種玻尿酸次拋原液的新品類十分火爆,據說最早這個小配方是趙老闆的私人御用。基於多年的醫藥基因及經驗,華熙生物把醫藥的產品思維用到了護膚品的創新和生產上,推出的玻尿酸次拋原液就是採用了眼藥水的無菌灌裝技術,開創了一個新的護膚品類。女人的好姐妹薇婭說,潤百顏玻尿酸次拋原液累積銷量達1.2億支,連起來又比珠穆朗瑪峰還高了。

華熙生物前年還跟故宮博物院推出了一組文創爆品「故宮口紅」,據說搞得單霽翔院長見人就發愁,只能說故宮口紅哪都好,就是太火了買不到。

原故宮博物院院長 單霽翔

這幾年華熙生物在C端領域四處開花,從護膚、精華到洗髮,寵物,20年的研發成果開始收穫了。

有內部消息說趙老闆還親自建立了華熙生物現在的科研體系,在郭學平的培養和指導下,一批批不同領域的研發人員,做得好的可以用自己名字或者代號來命名研發工作室,專研一個領域,這讓人看出了點華為的研發味道。很多人說華熙像華為,從基礎研究開始,以B端的深度高度來降維打擊C端。

李嘉誠不是說過麼,一切的成功都絕非偶然。我們今天才看見的華熙生物這陣風,其實已經颳了二十多年。

(責任編輯:李顯傑 )

相關焦點

  • 全球玻尿酸龍頭華熙生物,股價暴漲,靠什麼吹上了天?
    文/萬天南2020年7月3日,全球最大的玻尿酸產銷企業華熙生物(688363)收盤價為141.16元。樹大招風,這個玻尿酸行業的「隱形冠軍」變成了當下備受關注的焦點。近來的華熙生物究竟憑什麼被消費者、客戶、外資機構都看好?這個事得從二三十年前講起。
  • 華熙生物上市三日股價破百,靠玻尿酸成暴利「收割機」?
    華熙生物上市三日股價破百,靠玻尿酸成暴利「收割機」?內附實用帖,專家解讀塗抹式、注射式、微針式玻尿酸怎麼選。 11月6日,全球領先的玻尿酸生產企業華熙生物在科創板上市,第三天即收盤於100元整。作為玻尿酸全產業鏈的王者,華熙生物近年來多埠持續發力,建立了從原料到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食品的安全產業鏈業務體系。
  • 玻尿酸領軍者華熙生物:以科技力量釋放生命活力
    20多年來,在玻尿酸的研發基礎上,公司聚焦到研究兩大類物質,多糖類和胺基酸類。多糖類物質給人體提供能量,胺基酸其實就是蛋白質。趙燕認為,顏值經濟其實本質是健康經濟,華熙生物所有的產品品牌都是圍繞為消費者帶來健康美麗的宗旨來布局和服務的。 玻尿酸主要有兩大功效,潤滑和鎖水。比如眼球、關節的活動,需要玻尿酸的參與。同時它還可以在身體表皮和黏膜表層形成鎖水膜。
  • 玻尿酸巨頭華熙生物大漲15%,什麼情況?
    今日,華熙生物高開高走,早盤股價大漲15%。作為國產「玻尿酸第一股」,華熙生物在2019年底登陸科創板,股價從上市之初的78元漲至今日的160元,股價翻了一倍有餘,市值超過700億。對於今日股價大漲的原因,在於其主營業務透明質酸獲批食品原料,將進一步打開市場空間。
  • 華熙生物:用科技力打造世界玻尿酸領域的「3M」公司
    以科創板為例,2019年全年,共有114家公司科創板IPO申請獲批,上市半年時間,擁有什麼基因的公司,能從中脫穎而出?從目前已披露的數據來看,成立於2000年,2019年11月6日科創板上市的華熙生物(688363.SH)各項數據表現搶眼。「科創板公司,核心考核的還是技術能力。科創板鼓勵硬核技術帶來高成長性,高估值必須有高成長性來作為基礎。
  • 解碼華熙生物:用科技造好物 讓小物質「填滿」大世界
    登上科創板舞臺8個月時間,華熙生物董事長趙燕坦言,科創板讓企業有了更多的歸屬感和獲得感。  駐顏有術,硬核有道。手握全球領先的透明質酸微生物發酵技術和交聯技術,華熙生物跑在透明質酸產業化規模國際前列;憑藉原料優勢,公司將透明質酸產業鏈延伸至醫療終端產品、功能性護膚品領域;藉助「故宮口紅」效應,華熙生物讓高科技產品與中國傳統文化擦出「火花」,成功塑造了國產功能性護膚品的品牌形象。
  •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郭學平:玻尿酸除醫美外還有更多用途
    華熙生物副總經理、首席科學家郭學平指著一個看起來並不獨特的罐子告訴記者。罐子裡,是細膩的白色粉末,這是玻尿酸(透明質酸)的一種形態。而在國內,透明質酸的價格能更平易近人,大範圍應用到藥品、化妝品等領域,最初正是靠郭學平帶領團隊首先攻克的發酵技術。近日,在華熙生物濟南生產基地,郭學平接受了包括《每日經濟新聞》在內的媒體採訪。
  • 福瑞達醫藥、華熙生物之爭背後,是線上經銷無法迴避的坑
    福瑞達醫藥、華熙生物之爭背後,是線上經銷無法迴避的坑來源:藥智網|老薛5月11日,福瑞達生物官方公眾號發布文章《黑公關,違法嗎?!!!》,稱4月中旬以來,網上出現攻擊福瑞達及旗下品牌的文章,提及所謂「虛假宣傳、不正當競爭、誤導消費者」等。
  • 華熙生物拿下佛思特 透明質酸頭部企業整合提速
    來源:中國證券報·中證網華熙生物6月9日晚公告,公司與東營佛思特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簡稱「佛思特」)管理人及東辰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簡稱「東辰集團」)籤署了協議,約定以2.9億元收購佛思特100%的股權。業內人士表示,作為透明質酸行業龍頭,華熙生物此次收購擁有100噸透明質酸產能的佛思特,可以快速擴充產能,豐富產品線。且雙方在客戶結構上存在一定互補性,有助於華熙生物市場拓展,鞏固行業龍頭地位。在此之前,具有超過400噸透明質酸產能的焦點生物被魯商發展收入囊中,透明質酸行業頭部企業整合在資本助力下明顯加速。
  • 華熙生物首席科學家—— 郭學平:用發酵技術改變全球玻尿酸產業格局
    這一年的10月3日,華熙生物逆風而上,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交易。當時公司釋放25%的股權,只募集到6000萬港元,僅相當於當時公司一年的稅後利潤。   這筆資金被全部用於終端產品的研發、立項、臨床試驗、註冊報批,布局眼科、骨科和醫美領域,開拓更大的市場。
  • 華熙生物「張天萌工作室」負責人張天萌:研發需要一些冒險精神
    他個子不高,衝勁十足,負責開發了華熙生物首個非HA(透明質酸)新原料項目,從而推進華熙生物實現在國內首次以發酵法大規模生產γ-氨基丁酸(簡稱GABA)的高純度原料產品。在華熙生物2020年度年會上,以他名字命名的研發工作室被授予公司"創新金獎·金量杯獎",表彰其研發模式上的創新及成果,他就是「張天萌工作室」的負責人張天萌。
  • 醫美業務板塊再升級,華熙生物旗下潤致推出Aqua新品
    2020年8月6日,華熙生物(688363)旗下醫美品牌「潤致」在位於濟南的世界透明質酸博物館召開發布會,正式推出「Aqua」新品。此次潤致Aqua新品的推出,是潤致對其水光產品的全面升級,進一步展示出華熙生物在玻尿酸醫美領域的領先產品力。
  • 華熙生物合作潮宿,把故宮口紅擺進民宿背後的商業邏輯是什麼?
    直接接觸C端消費者的華熙生物對新零售的探索有其必然性。 無論是華熙生物與文化IP合作的第一款出圈口紅:故宮口紅,還是後續的潤百顏次拋原液等消費者耳熟能詳的護膚品,主要戰場都是在線上電商平臺,如次拋原液和誇迪系列產品,多次出現在淘寶頭部主播的直播間,也已經較大範圍的覆蓋了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的KOL。
  • 華熙生物,買來的核心技術撐不住110倍PE減持壓力
    從上表中可以看到,持有華熙生物5%以下股份的股東共計27家,合計持股比例為18.45%。並且,這部分股權減持是不需要發布任何公告的。通過上面的計算可以看到,這些股東的收益可以很輕鬆的達到10倍以上。因此華熙生物決定從從港股退出,在A股上市。《藍籌企業評論》注意到華熙生物科技的成交額常年保持在1000萬港元以下,反觀A股市場,華熙生物成交額最低時也有5000萬元,其餘時間均在1億元以上。此外,華熙生物A股股價一直走勢強勁。在2019年11月6日登陸A股時,華熙生物上市首日漲幅達77.3%。
  • 星羅X華熙生物:全民直播時代,誰來打造"新國貨"的品牌聲量場?
    星羅X華熙生物,國貨營銷"逆襲戰"最近一段時間網際網路上特別流行細數那些在全球市場上具有壟斷性地位的企業,例如華為在全球5G市場上的實力,大疆在民用無人機領域的市場份額,但是也許很多人都不知道的是有一家中國企業幾乎壟斷了護膚品重要原材料透明質玻尿酸的生產,這家企業就是華熙生物。
  • 解構華熙生物:國產玻尿酸真的可以躺著賺錢嗎?
    圖片來源:弗若斯特沙利文,德勤財務諮詢,申萬宏源研究/ 02 /銷售費用攀升研發支出卻墊底對如今的年輕人來說,利用下班間隙打上一針玻尿酸並非罕見之事。受益於「顏值經濟」的發展,華熙生物經歷了一段業績迅猛發展的階段。
  • 《幸福實驗室》開播在即 華熙生物關注「心理健康」助力幸福生活
    》第一季首映禮在北京華熙Live·五棵松舉行。— 從身體健康到心理健康,助力人類追求幸福 —作為《幸福實驗室》的聯合出品方之一,華熙生物是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公司和生物活性材料公司一直以來,華熙生物都致力於為人類帶來健康、美麗、快樂的生命新體驗。此次聯合出品《幸福實驗室》是華熙生物從身體健康延伸至心理健康領域的一次創新舉措。
  • 大健康前景空前 華熙生物憑什麼引領生物科技行業
    科創板的推出也給生物醫藥行業帶來重要機遇,以透明質酸龍頭企業華熙生物為代表的生物醫藥企業已啟動科創板上市之路。據披露,截止5月13日,上交所已受理科創板申請企業達109家,其中生物醫藥企業共計26家,佔比超過1/5。
  • 玻尿酸用在保險套裡 華熙生物的市場空間究竟還有多大?
    其實,在日本玻尿酸被添加在保險套裡已經多年,目前日本市場上大部分的計生用品都已經採用玻尿酸作為潤滑材料。據了解,目前市場上為國內、外知名保險套生產企業提供玻尿酸原料的,正是剛剛於上交所啟動公開招股的中國透明質酸領軍企業——華熙生物。事實上,大眾熟知的玻尿酸很多來自醫美領域,但其還擁有眼科、骨科、胃腸科、皮膚科、整形外科、計生等非常廣闊的應用場景及市場空間。
  • 華熙生物:傳承公益精神,讓社會責任與企業發展在"雲中"並行
    2011年,華熙集團發起"雲中"系列公益活動,旨在挖掘、傳承、推廣散落在中國大地上即將消失的傳統民族文化及非物質文化遺產瑰寶。作為華熙集團的兩大業務板塊之一,全球知名的生物科技企業華熙生物傳承及延續了華熙一貫的公益精神及理念,多年來一直堅持企業發展與公益並行,積極承擔企業社會責任,以己之力反哺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