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等於啥?機械硬碟搭配SSD方案演示

2020-12-15 中關村在線

    本來希望能夠擬劃一篇關於開學前的硬體選購指南,近期的硬碟大跳水讓很多用戶正在將裝機計劃提前,而我們一直再說的機械硬碟搭配固態硬碟的方案究竟能夠起到什麼明確的效果,對於很多沒有使用過固態硬碟的朋友來講,依然是個空白點,我們今天的文章也將主要針對機械硬碟搭配固態硬碟所需要注意的問題來進行一次系統的描述。

    當固態硬碟剛剛進入國內市場的時候,售價過高導致用戶無法購置大容量的產品直接使用,所有所謂的1+1方案就是讓SSD做為系統盤,老式機械硬碟做為從盤存儲數據使用,利用到了SSD的速度同時兼容了HDD的大容量。另外一個優點就是可以在不更換掉老硬碟的前提下使用SSD,在兩年前500元一塊的32GB固態硬碟成為了首批「吃螃蟹」用戶的主流選擇。直到今天話題再次升級,硬碟雙線掉價的同時,人們對於容量及性能的雙向需求更強烈,那麼傳統的1+1方案變得更為顯示,一款128GB的固態硬碟配合2TB機械硬碟或許將是現在甚至今年最具性價比的搭配方案。



1+1等於啥?機械硬碟搭配SSD方案演示

128GB配2TB,不開玩笑

    估計上面那句話有讀者朋友看到並不贊成,128GB/SSD配合2TB/HDD的方案是在結合近半年價格走勢的前提下,筆者選出最適合目前中端電腦存儲產品的搭配組合。首先目前SSD 64GB版本的售價128GB百元之差,機械硬碟也有同樣的情況。也就是說在小容量方案搭配的前提下,我們只需要額外花費200元的價格就可以獲得原有基礎上一倍的使用空間,這難道不划算麼?

    除此之外,64GB固態硬碟目前已經無法適應消費者對於從性能到容量高度的需求,SSD在提升容量空間的同時也在加大寫入速度的提升,那麼你額外花費的100多元預算換回的價值不僅僅是一倍容量,真實可見的寫入速度佔更多的優勢。

    在下面的內容中我們繼續分析選購利弊的同時,會使用固態硬碟搭配機械硬碟進行演示,並從中概括此方案的注意事項,另外已經使用了這樣搭配的朋友不妨也從中了解一下自己是否已經掌握了安裝技巧,查缺補漏吧。

    筆記本電腦用戶能否使用此方案?答案是能,但需要針對不同的機型,很多筆記本電腦通過置換光碟機位來實現固態硬碟的擴充,在不改變原有本盤的同時實現1+1方案。也就是說,如果你的電腦光碟機位配置SATA接口,那麼就是可行的,不搭配甚至根本沒有光碟機位的用戶此方案則無法實現。

注意你自己的硬碟位設計

    當然筆記本電腦後面的設計也各不相同,筆者用一款Tinkpad為大家做一個簡單的演示:


光碟機位和2.5吋本盤位置

    上圖中的筆記本光碟機位和2.5寸在同一側,這無所謂,只要保證你的光碟機位有SATA接口就可以,2.5吋硬碟位不用做任何改變。


加厚的2.5吋本盤託

    如果你不想置換掉你的光碟機,那麼將固態硬碟直接放入2.5吋硬碟位即可。但這裡一定要提醒讀者的是,目前多數固態硬碟為7毫米設計,而2.5吋筆記本硬碟的厚度為9毫米,如果你的光碟機位沒有配備加厚層來保證固態硬碟的正常使用的話,需要額外配置2毫米的擴展卡。

 
拔出光碟機後查看SATA接口(點擊放大)

    取出你的光碟機,注意看看接口,確定其是否為SATA。

    最後就是關於光碟機位的置換,我們同樣需要一塊2.5吋的轉接工具來完成。如下圖看到的光碟機架就是來讓固態硬碟替換光碟機的轉接器,其售價不高,在淘寶中50元左右就可以買一款,安裝方法簡單,將SSD放到裡面推回光碟機位置即可。


在淘寶搜索筆記本 光碟機架即可找到

    小結:和臺式機相比,筆記本的搭配方案稍顯複雜,同時筆記本平臺目前多數產品仍然是SATA2接口,所以無法享受到SATA3的性能,那麼建議該平臺用戶儘量選擇一些低價格大容量的產品,

    關於搭配的接口問題其實非常簡單,但筆者發現在網絡有一種說法是關於啟動問題的解釋,有網友表示固態硬碟做為系統盤的啟動條件是在開機時選擇主板項。這樣的解釋僅限於筆記本平臺上,臺式機本身主板SATA接口已經提供了優先選擇,我們只要將相對應的接口插好即可。

機械硬碟插入SATA2接口的問題

    我們之前在一篇文章中已經提到過關於目前SATA3.0接口的機械硬碟插到2.0接口上會不會有掉速的現象,但其實不用太可以考慮這個方面,如果機箱內的走線空間不足或為了美觀需要將機械硬碟插到SATA2.0接口上也是可以的。本身SATA2接口的理論速度可以達到3Gbs/s,也就是300MB/s的速率,目前的機械硬碟最高的讀寫速率均達不到該接口標準,所以這個答案也能夠解開很多用戶的困惑。


1+1方案並沒有想像中的複雜

    為了臺式機電腦的走線方便,在選擇安放固態硬碟位置時也可以考慮到其他的安裝方法,具體的建議我們將在下文中提到,綁好電源線我們就應該注意在另外一側的SATA接口選擇了。


硬碟在機箱內的走線也非常重要


認準主板上的SATA接口

    從上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在SATA接口的下方,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主板上有0/1/2/3/4/5的標識,因主板的不同數據的位置也不同,我們以此為借鑑。如果你希望使用硬碟A中的系統,那麼將硬碟A的數據線連接到第一個SATA插口內,也就是SATA0,從盤放到SATA2-5中即可,多硬碟連結也是按照此方式依此類推。

    在硬碟安裝完畢後,我們點亮計算機,首先安裝系統,如果發現你的電腦並沒有自動識別USB啟動項或無法識別硬碟,那麼我們需要在BIOS中更改相關的設置。


Z77啟動主板信息畫面

    由於主板的BIOS設置畫面不同,筆者選用最新的Z77主板為事例。圖中可以看到在SATA Mode Selection一欄中默認的磁碟啟動為「AHCI」模式,如果當你的新硬碟安裝到計算機後無法識別時,我們可以更換為「IDE」模式來使得計算機從新識別硬碟埠。

    有一類問題就是針對硬碟啟動項究竟如何選擇,AHCI與IDE間差別究竟在哪裡?與後者IDE相比,AHCI是在Intel的引導下的新型接口標準,它的本質是一種PCI類的設備,它可以提高計算機硬碟的尋道與查詢時間,讓多任務下的磁碟能夠高效的使用。如果磁碟內沒有系統,可能會導致計算機無法識別硬碟接口,我們必須手動來更改BIOS設置讓其重新回到IDE接口下。


BIOS界面

    通過對IDE/AHCI接口的修改,硬碟可以再次被系統識別,如果你的計算機無法通過USB接口啟動,你仍需要更改啟動項,在BIOS中設置即可,也可通過主板的不同,在開機主板畫面提示是按「F12」進入啟動項修改畫面。


開始進入Win7安裝畫面

    上述操作全部完成以後,計算機會自動識別優盤內的系統安裝鏡像,進入Win7的安裝畫面。我們接下來會講解關於新硬碟分區的問題,且會通過秒表來計算優盤裝系統需要花費多長的時間。

    關於配套方案上,很多用戶都反映到1+1對於開機速度的影響很大,有人說由於盤符數量的增多,磁碟自檢所要花費的時間更長,同時考慮到機械硬碟節能功能的影響,會要比單獨使用固態硬碟開機時間延遲30%左右,為了驗證這一情況,筆者也準備了測試來考察情況是否有那麼嚴重。

1+1是否影響開始速度

 
使用1+1方案後,啟動性能並沒有降低

    在上圖測試中我們看到兩者間別沒有太大的差別,使用機械硬碟作為從盤後,開機速度也沒有發生變化。我們在這裡要提及一下關於Autochk.exe這個程序,其是微軟作業系統的一部分。它會備份和還原系統設定到初始狀態。有網友反映其在加大開機速度的延遲,所以筆者收集資料來解決存在此問題的朋友們:

    在註冊表裡禁止開機自檢硬碟:運行Regedit,進入註冊表然後找到下面的鍵值: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
再找到右邊這個值:BootExecute,把BootExecute裡面的autocheck autochk * 改成autocheck autochk /k:E *。

不要再把遊戲放進倉庫盤了

    很多網友在使用SSD搭配機械硬碟後,依然將遊戲或大型程序放入到從盤中,那這完全失去了固態硬碟存在的意義,所以筆者也在此提醒讀者朋友儘量選擇在合理預算內的大容量SSD,並將程序放入系統盤或者用SSD分區出的盤符中。下圖的遊戲載入對比將驗證在統一方案中,放入SSD和放入機械硬碟的差別:

 

    魔獸世界為21.5GB的客戶端,載入時間也是目前遊戲中少有的長時間讀取,我們在很多評測文章中都看到即便使用固態硬碟,其載入速度也要在30秒左右,上圖中最後的成為HDD為:43.7秒,SSD為:27.3秒,10多秒的差距十分明顯。

我沒有硬碟位

    其實現在很多固態硬碟在包裝內並沒有配備硬碟支架,如果讀者朋友不願意購買的話,可以使用下圖中的綁繩將其固定在機箱內的3.5吋架子上。其實筆者自己的固態硬碟就是直接放在了3.5吋支架上,在挪動機箱時多注意下一就可以了。

 
當然綁幾根就隨意了

總結

    我們全文在多方面描述和講解了1+1 SSD搭配機械硬碟的實操體驗,我們不在一次次的將產品性能進行反覆測試了,文章最終希望能夠讓更多入門級用戶能夠更快的享受到高速體驗同時不丟失性價比,當然這也是1+1最終大於2的效果。

    全文中最主要的兩點需要再次提及的就是BIOS內的AHCI一定要打開,同時使用從盤時關閉磁碟檢測可以明顯起到開機提速效果,當然其實不關閉的話我們在進入系統正常操作也不會受到影響。除此之外,對於固態硬碟的裝機還有任何疑問的話,可以參考下方我們之前撰寫過的《固態硬碟裝機指南》,更多新問題在日後的文章中也會陸續講解。


《3大建議5項原則 SSD系統後臺優化知多少》

《4K齊不齊 Win7系統SSD快速裝機技巧簿》

6威剛SP900詳細參數

SSD自打出現後就備受爭議,有好評也有質疑,但是無可否認的是固態硬碟出現徹底顛覆了磁碟性能過於低下的現狀。對於這個產業而言,品牌增長如同雨後春筍也很好反應了這個市場的前景一片大好。本文介紹SSD使用是利用小容量SSD的速度優勢搭配HDD的大容量存儲優勢結合,相信是SSD未普及前的最佳方案。

孫玉亮

相關焦點

  • 什麼是ssd固態硬碟 ssd固態硬碟優缺點【詳解】
    摘要:對於固態硬碟很多朋友都很陌生,固態硬碟也由於機械硬碟高價導致固態硬碟被更多朋友所接受,最為一中全新的硬碟,作為電腦愛好者的你有必要全面了解下,接下來買購網小編為大家介紹下固態硬碟SSD知識大全。【ssd固態硬碟】ssd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ssd固態硬碟好處介紹 ssd固態硬碟是什麼意思 對於固態硬碟很多朋友都很陌生,固態硬碟也由於機械硬碟高價導致
  • SSD死機卡頓怎麼辦 固態硬碟使用詳解
    其實固態硬碟的死機現象並不是集中表現在SSD上,而是整個關係到硬碟方面的問題,很多用戶認為死機本身是固態硬碟的毛病,我們在今天文章中也一起來分析一下關於系統死機究竟是什麼方面的問題。>    1:程序卡死導致的畫面定格,甚至滑鼠指針都無法看到,但WIN7可使用Ctrl+Alt+Del切換至登錄/註銷界面強制註銷或重啟;    2:任意原因導致的電腦無任何響應,滑鼠鍵盤鎖死無法操作,一段時間後電腦藍屏,自動重啟或需用戶手動重啟;    3:系統繁忙導致的短時間內無法響應用戶操作,一段時間後恢復;    4:畫面基本定格,但滑鼠鍵盤無鎖死
  • 組裝電腦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應該如何搭配
    打開APP 組裝電腦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應該如何搭配 辦公小貼士 發表於 2020-01-30 09:07:00   一般電腦磁碟常見的組合方式有以下三種:   1.純機械硬碟(一般是1T或者2T)   2.雙硬碟(固態+機械,一般是128+1T或256+2T的搭配)   3.純固態硬碟(常見128G、256G、480G和512G)
  • 未來40T機械硬碟你會選?持續讀寫媲美MAT
    SSD嚴重擠壓了HDD機械硬碟市場的銷量,在容量、性能、可靠性等各方面都被固態硬碟趕超。機械硬碟想要有自己的市場必須要有一次大的飛躍。為此希捷、威騰電子兩大巨頭也一直在努力憋大招。希捷近日就重申今年會給大家帶來兩項重磅的機械硬碟革新技術:一、上半年量產首款HAMR熱輔助磁記錄硬碟,容量16TB起步二、晚些時候推出持續讀寫性能可媲美SATA SSD的MAT多讀寫臂硬碟,容量14TB起步。
  • AMD SSD顯示啥?測SSD-Z硬碟檢測工具
    1小試牛刀 AMD SSD識別成啥?    SSD-Z是啥?這是近期一款風靡全球的SSD硬碟檢測工具。它能讓用戶知道SSD採用什麼主控、用的是什麼快閃記憶體。SSD-Z硬碟檢測工具好用嗎 AMD SSD咋顯示?    今天的主角是AMD R7 SSD,它是東芝旗下的OCZ代工生產,看看SSD-Z是否真的火眼晶晶,識別成啥?
  • 持續讀寫不算啥 4K隨機讀寫才是SSD專長
    固態硬碟的確能夠極致的提升電腦開機速度,但這並不是因為固態硬碟的持續讀寫速度優於機械硬碟而實現的,這其中的關鍵在於4K隨機讀寫性能。而機械硬碟就不說了,使用電腦時輕微的移動都有可能產生壞道。    在性能上,SSD並不是完勝機械硬碟,要是認為它在各個方面都是100%強大的話,在某些時候可是會鬧笑話的。其實超大容量機械硬碟寫入速度能達到160MB/s,突發速度甚至可以上到477MB/s,幾乎與一些低端SSD相當。那麼為什麼更換SSD之後感覺電腦變快了呢?在於小文件隨機性能上SSD有明顯的變化。
  • 機械硬碟會被 SSD 取代?聽聽希捷怎麼說
    在這一過程中,存儲行業的商業模式、技術和產品都在變化,例如,最近幾年存儲行業最大的趨勢就是雲存儲逐漸受到追捧,而且 SSD 的上升勢頭越來越猛,傳統機械硬碟出貨量增速放緩甚至下降,以至於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機械硬碟會被取代。轉型但不會 All in機械硬碟日漸式微,所以硬碟廠商轉型已成必然。
  • 「科技編輯最喜歡什麼」3.5 英寸機械硬碟選擇丨第 1 期
    第 1 期"3.5 英寸機械硬碟選擇"截取自文章《個人大容量文件存儲指南(上篇)》的部分內容,主要講一下 3.5 英寸機械硬碟的一些門道。打勾的這三款是垂直盤,還有 1 款也是緩存小於 64M 的,但不好確定首先,排除掉所有大容量的硬碟,前面已經講了受限於物理極限的限制,單盤無法做大,目前在售的「垂直式」機械硬碟容量普遍都在 1-3T 左右,4T 的比較少,所以超過 4T 的大容量單盤全部都是「疊瓦式」。其次,大緩存(高於 64M)的機械硬碟也可以全部排除,它們都是「疊瓦式」。
  • 強刷BIOS,支持NVMe SSD引導,大華C900固態硬碟讓老電腦煥發新生
    而在存儲設備中又以固態硬碟增長最快,而機械硬碟逐年萎縮。知名市場情報公司TrendFocus 分析師認為,「PIC-E接口的SSD未來五年增長將會最快,並且PCI-E接口的SSD平均容量增長也更快,而SATA接口的SSD雖然平均容量也會增長,但是未來市場佔比將會逐步下滑。」新PC機增長趨緩但對於存量基數巨大的老電腦升級需求,存儲市場尤其是固態存儲值得期待。
  • 315揭秘:拼多多千元主機裡SSD是個啥路數?
    本次我們購買了兩款產品,分別是一千元和三千元的主機,今天的這篇文章筆者為大家帶來的評測部分是存儲篇,我們來看看拼多多千元主機配啥內存和SSD?測試時選用的CrystalDiskMark版本為6.1.0 x64,默認隊列深度為1,默認測試次數為5,下面我們來看看測試結果如何。
  • 桌上型電腦如何安裝SSD詳細圖文教程
    固態硬碟的安裝教程分為普通桌上型電腦的固態硬碟安裝和筆記本電腦的固態硬碟安裝,下面分別介紹普通2.5寸ssd和mSATA接口的ssd安裝:桌上型電腦固態硬碟安裝教程:第一步:>臺式機固態硬碟的安裝方法和機械硬碟一樣,也是分為供電口和數據口,如果是筆記本拓展可以放在光碟機位上如果是機械硬碟替換可以直接接口對應替換,臺式機相比較就更簡單了,直接把原有的接口替換就好了,這裡記住一般固態硬碟都支持SATA3以上接口,這樣才能提高硬碟的實際性能。
  • 對於SSD行業有什麼重要意義_臺電 幻影NP800 M.2_固態硬碟...
    HMB SSD有什麼要求和優點?這部分區域只佔用內存小部分空間(128MB以內),內存保留充足的空間協調完成CPU與硬碟之間的數據交換。對CPU和整機性能沒有任何影響。  自動起停安全可靠電腦裝機(含筆記本)上搭配SSD,已經是不可逆轉的趨勢。
  • 10萬塊機械硬碟長期通電使用:最可靠是
    我們的老朋友、存儲服務商Backblaze又回來了,一季度的硬碟可靠性報告新鮮出爐。  其中4TB的希捷ST4000DM000的年化故障率最高,達到2.3%。  BB稱,8TB/10TB/12TB的硬碟故障率保持在1.2%,表現不錯,不過考慮到多數是去年才開始部署,可能還需要一些時間考驗。
  • SSD與機械硬碟不僅僅是速度的差別
    大家都知道,買筆記本一定要選有固態硬碟(SSD)的機型,那麼固態硬碟到底和機械硬碟有啥區別,固態硬碟的哪些優勢讓大家趨之若鶩呢?本文重點從形態、特性、性能和價格四個方面為大家簡單介紹固態硬碟與機械硬碟的區別。
  • 讓SATA SSD留在塵土,高性能Nvme協議固態硬碟選購指南
    然而,不少廠商也想分固態硬碟的一份羹,導致雜牌泛濫,表面固態層出不窮。那麼,如何選購一款對得起Nvme名頭的高性能SSD呢?早期Nvme代表intel 750上篇文章中,筆者簡單介紹了固態硬碟三要素,即主控、顆粒、緩存,以及SATA協議SSD推薦,這次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談談Nvme固態硬碟。
  • 新模式下新系統 SSD裝win8.1操作指南
    固態硬碟的出現大大改善了機械硬碟在電腦中扮演著短板的角色,將電腦的性能帶到了一個更均衡的水平。而近兩年來恰恰是固態硬碟發展勢頭非常兇猛的兩年,不斷的降價和用戶的肯定換來的就是銷量的不斷增加,有些用戶甚至已經離不開固態硬碟,離開它就要去享受HDD帶來的痛苦感。
  • 1T機械硬碟,即是電腦存儲空間
    1T機械硬碟什麼意思?這要分兩個問題來回答,首先,1TB指的是容量,也就是1024個GB。而機械硬碟,即是傳統普通硬碟,也叫做HHD硬碟,是幾年前非常主流的硬碟方案,自從有了SSD固態硬碟的出現,機械硬碟的存在感也逐漸變低了。
  • WD硬碟RAID 4TB追SSD實戰,飆 302M/s,還入「固態」幹啥?
    從壽命上來說,機械硬碟理論上優於SSD固態,因機械硬碟內部構造為機械產品,主要由磁碟、磁頭、馬達,主軸、傳動手臂、傳動軸和反力回拉彈簧裝置等組成,還有電路板和金屬防護殼。從「數據恢復」方面來說,無論NVMe還是SATA SSD固態,一旦物理損壞,數據恢復的成功率幾乎等於0,而機械硬碟即使被用戶「誤格式化」,或出現「敲盤」、「磁頭老化」、「PCB電路問題」等,都有很多途徑能夠修復和通過更換零部件、特殊軟體來恢復機械硬碟數據。
  • 真是一分錢一分貨 NVme SSD都有哪些優勢?
    【IT168 評論】SSD 固態硬碟近年來被廣泛的應用,在機械硬碟過渡固態硬碟的期間,也擁有更高的追求,而要讓 SSD 發揮到極致的性能,原來的 SATA 模式與 AHCI 模式已經不能夠滿足,但現在最新的存儲接口 M.2 和 SARA-E 接口都是採用的 PCI-E 通道,而 PCI-E 接口發揮最高性能就需要新的 NVMe 標準
  • 超大容量 三星1T mSATA固態硬碟3699元
    還是為了存儲容量選擇傳統機械硬碟。現在你不必糾結了,三星SSD 850EVO mSATA兩者兼備!這款固態硬碟目前在ZOL商城只賣3699元。 http://ssd.zol.com.cn/578/57873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