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11月份,一個學期也進行了一半,學校一般都會舉行期中考試,結果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很多家長在網上曬成績,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秀,有些家長按耐不住了,給我留言問:為什麼孩子平時考試成績還不錯,一到期中考試這樣的大考,成績就不行了呢?難道平時考試都是作弊嗎讓我給做個分析。
下面我就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影響考試的因素有學生、試卷、閱卷等幾方面因素,我一一進行分析。
第一,從試卷看,期中考試試卷綜合性更強!
平時的考試,都是針對近一段時間學習的內容進行的考試,比如月考,一般考查這個月學習的主要內容,而期中考試,考查的是半個學期的內容,所以綜合性更強,對學生的要求更高。
這需要學生在這個學期的每個階段都要認真學習,哪個階段出現問題,都會在考試中體現出來。
第二,從學生看,不同類型的學生,適合不同的考試!
學生有這麼幾種類型:平時考得好,期中考試考得也好;平時考不好,期中考試考得好;平時考得好,期中考試考得不好。
第一種類型的學生,學習非常紮實,應試能力也很好,所以比較穩定;第二種類型的學生,學習態度較好,但是接受一般,平時學完就考,所以知識點吃不透,期中考試一般會有一段時間的集中複習,所以能慢慢就能趕上了;第三種類型,屬於接受能力較強,但是複習不夠紮實,學習狀態有起伏,或者心理素質差,期中考試可能不如平時考得好。
另外,考得好不好,其實還設計評價標準問題,有的家長單純通過考上成績來評價,這是不客觀的,比如重點高中,平時的考試難度可能會高於期中考試,因為期中考試一般都是一個地區的聯考,題目中等;而一些普通高中,平時的題目可能更加基礎,所以期中考試題目就覺著很難。
除此之外,你努力了,你的同學也在努力,所以,並不是努力了,成績和排名就一定會上升的。
第三,從閱卷看,不同的考試,閱卷標準也不一樣!
考試成績,還受閱卷因素的直接影響,尤其是文科的科目,影響更大。當然,理科也有影響,比如數學,有時候老師為了改卷更快,往往只看結果給分,沒有步驟分,對於那些運算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而言,過程可能對,結果不對,就可能不得分了。而文科的科目,一道題老師可能給出差距比較大的分數,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成績。
所以,學生的期中考試成績,其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不是簡單一句「好或者不好「就能解釋得了的。那麼,應該任何對待期中考試呢?
1、正確對待期中考試,理性對待考試成績
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要正確對待期中考試,考好了,可以高興,但是不要得意忘形,因為這不是高考;考不好,可以傷心,也不要悲觀絕望,因為這不是高考。
考試的目的,不是打擊學生,而是總結近一段時間的老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和學習起到指導作用,所以,考試前,要強調認真考,考試後,要強調,認真總結。
2、復盤考試試卷,讓考試發揮更大作用
成績不好,不要」一哭了之「,要拿出試卷,進行復盤,看看到底是哪裡不好了,這個時候,對錯題進行一個分類,按照什麼標準進行分類呢?錯題原因!
錯題一般分為三類,不會的、不熟的、粗心的,並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是不會的或者粗心的,不同的錯誤,要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解決。
可以首先解決粗心的題目,再重新做一遍,這樣的題目,立馬就會,但是要牢記於心,也可以整理到小本上,下次考試前複習;對於不熟的題目,這是主要的提升點,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提升的,一定要認真解決,回歸教材,回歸基礎,找到同知識點或者題型的題目,再認真做一做,可以有效解決問題。對於不會的題目,要儘量搞懂,可以問同學或者老師,把典型的題目記住,但是不要把多數精力放在這裡 ,尤其是高三的學生。
3、用考試引領學習,學習更加高效
考試,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通過考試,一定要總結前一段時間的學習,從整體 到局部,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好的學科,總結經驗,差的學科,總結教訓。
要看一看自己的劣勢學科,是因為學習態度的問題還是學習方法的問題,不同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解決。
從這一點上看,考得不好,未必是壞事!危機,危險裡面,蘊含著機遇,就看誰能抓住這個機遇,轉危為安了。
更多學習方法指導,請關注」贏在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