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學生平時考試不錯,一到期中考試就考不好?老師道出實情

2020-12-14 贏在高中

進入11月份,一個學期也進行了一半,學校一般都會舉行期中考試,結果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很多家長在網上曬成績,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如此優秀,有些家長按耐不住了,給我留言問:為什麼孩子平時考試成績還不錯,一到期中考試這樣的大考,成績就不行了呢?難道平時考試都是作弊嗎讓我給做個分析。

下面我就這一問題進行分析,影響考試的因素有學生、試卷、閱卷等幾方面因素,我一一進行分析。

第一,從試卷看,期中考試試卷綜合性更強!

平時的考試,都是針對近一段時間學習的內容進行的考試,比如月考,一般考查這個月學習的主要內容,而期中考試,考查的是半個學期的內容,所以綜合性更強,對學生的要求更高。

這需要學生在這個學期的每個階段都要認真學習,哪個階段出現問題,都會在考試中體現出來。

第二,從學生看,不同類型的學生,適合不同的考試!

學生有這麼幾種類型:平時考得好,期中考試考得也好;平時考不好,期中考試考得好;平時考得好,期中考試考得不好。

第一種類型的學生,學習非常紮實,應試能力也很好,所以比較穩定;第二種類型的學生,學習態度較好,但是接受一般,平時學完就考,所以知識點吃不透,期中考試一般會有一段時間的集中複習,所以能慢慢就能趕上了;第三種類型,屬於接受能力較強,但是複習不夠紮實,學習狀態有起伏,或者心理素質差,期中考試可能不如平時考得好。

另外,考得好不好,其實還設計評價標準問題,有的家長單純通過考上成績來評價,這是不客觀的,比如重點高中,平時的考試難度可能會高於期中考試,因為期中考試一般都是一個地區的聯考,題目中等;而一些普通高中,平時的題目可能更加基礎,所以期中考試題目就覺著很難。

除此之外,你努力了,你的同學也在努力,所以,並不是努力了,成績和排名就一定會上升的。

第三,從閱卷看,不同的考試,閱卷標準也不一樣!

考試成績,還受閱卷因素的直接影響,尤其是文科的科目,影響更大。當然,理科也有影響,比如數學,有時候老師為了改卷更快,往往只看結果給分,沒有步驟分,對於那些運算能力不是很強的學生而言,過程可能對,結果不對,就可能不得分了。而文科的科目,一道題老師可能給出差距比較大的分數,這也直接影響了學生的成績。

所以,學生的期中考試成績,其實受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不是簡單一句「好或者不好「就能解釋得了的。那麼,應該任何對待期中考試呢?

1、正確對待期中考試,理性對待考試成績

無論是學生還是家長,都要正確對待期中考試,考好了,可以高興,但是不要得意忘形,因為這不是高考;考不好,可以傷心,也不要悲觀絕望,因為這不是高考。

考試的目的,不是打擊學生,而是總結近一段時間的老師的教學工作和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下一階段的教學和學習起到指導作用,所以,考試前,要強調認真考,考試後,要強調,認真總結。

2、復盤考試試卷,讓考試發揮更大作用

成績不好,不要」一哭了之「,要拿出試卷,進行復盤,看看到底是哪裡不好了,這個時候,對錯題進行一個分類,按照什麼標準進行分類呢?錯題原因!

錯題一般分為三類,不會的、不熟的、粗心的,並不是所有的錯誤都是不會的或者粗心的,不同的錯誤,要用不同的方式進行解決。

可以首先解決粗心的題目,再重新做一遍,這樣的題目,立馬就會,但是要牢記於心,也可以整理到小本上,下次考試前複習;對於不熟的題目,這是主要的提升點,也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就可以提升的,一定要認真解決,回歸教材,回歸基礎,找到同知識點或者題型的題目,再認真做一做,可以有效解決問題。對於不會的題目,要儘量搞懂,可以問同學或者老師,把典型的題目記住,但是不要把多數精力放在這裡 ,尤其是高三的學生。

3、用考試引領學習,學習更加高效

考試,不是結束,而是新的開始,通過考試,一定要總結前一段時間的學習,從整體 到局部,從一個學科到另一個學科,好的學科,總結經驗,差的學科,總結教訓。

要看一看自己的劣勢學科,是因為學習態度的問題還是學習方法的問題,不同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解決。

從這一點上看,考得不好,未必是壞事!危機,危險裡面,蘊含著機遇,就看誰能抓住這個機遇,轉危為安了。

更多學習方法指導,請關注」贏在高中「。

相關焦點

  • 初二學生平時周考成績都不錯,一到期中期末就考不好。為什麼呢?
    初二周考一般孩子都能考得不錯,平時掌握的也不錯,到了大考就考不好,這是為何?主要原因有三:其一、平時所謂掌握的不錯,只是相對簡單基礎知識和技能來說,例如背誦、作業、和課外練習等。這種「平時掌握不錯」不是真正的掌握了,而是有很大水分的;因為對於知識與技能的要求是活學活用,尤其要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學生那種淺嘗輒止式的「平時掌握不錯」,也只能應付一下周考這樣的簡單模塊練習,一旦遇到稍微綜合性的測試,也就是所謂的「大考」,立馬就會原形畢露,啥也不會了。
  • 為什麼有的學生平時成績一般,一到考試就超常發揮?老師道出實情
    馬上就要寒假放假了,很多同學對放假前的期末考試感到無比緊張,生怕考試考不好回家過不上好年。而也有一部分同學面對考試心態輕鬆,及時平時成績一般,但每每考試卻超常發揮。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學生平時成績不見起色,為什麼一到考試卻閃閃發光呢?首先,這類學生的心態非常平和。他們不會因為這次考試多麼多麼重要而產生緊張的心理。無論是面對什麼樣的考試,都保持著一顆平常心,把每次考試都當成是普通的做題,自己和自己賽跑,不求做的都多,只求儘自己最大的努力問心無愧。
  • 平時成績還不錯,遇到重要考試就考不好是怎麼回事
    平時學習還行,一到比較重要的考試就考不好了,原因如下:第一,學習態度不好,狀態起伏大!有些「三分鐘熱度」的學生,某一段時間學習認真,一段時間浮躁,學習不紮實,坑坑窪窪比較多,一到期中考試就容易露餡。第二,學習習慣不好,不會定期複習!期中考試的內容,覆蓋面比較廣,一般會考幾個單元的內容,這比起學完就做的課後作業或者學完就考的月考,學生容易遺忘,而期中考試前,一般不會給學生太多複習時間,所以那些不注意定期複習的學生,成績就可能出現問題。第三,考試心態不好,不能理性對待考試!
  • 大學生的期中考試怎麼過?學生:什麼,大學還有期中考試?
    大學生的期中考試怎麼過?學生:什麼,大學還有期中考試?轉眼九月份開學已經很久啦,相信大一的學弟學妹們可能會聽說過你們快要期中考試了吧?也許很多學生會有疑惑:什麼,大學也有期中考試?不是說大學課程大多都是一考定乾坤嘛?其實只要平時成績不錯,期末好好複習,完全不用擔心期中考試的問題啊!這一點學長就要給大家好好說說了,期中考試的存在,對大家百利而無一害。剛上大一的同學們,學習的課程大多屬於通識基礎課,這些課通常具有課時長,內容多,難度大的特點,例如工科專業同學們的高等數學這樣的。
  • 大學有月考、期中考試?學生發怒:是誰告訴我大學沒有期中考試的
    有一種善意的謊言叫做:「你的高中老師告訴你上了大學就輕鬆了!」現在連研究生都有可能被退學,就更別提大學了。但是千算萬算我真的沒有算到上大學竟然還有期中考試!每年最怕老師來一個新花樣,我們這些學生真的是招架不住啊!要說期中考試的作用,一般就是複習知識吧!
  • 平時都會做的題,一到考試就出錯,老師卻說不是心理素質的原因
    剛結束的期中考試,班上有一位同學很沮喪,他考得不是特別理想,和平時的學習表現有些出入。家長問過該生在學校的表現後,只說了一句話,老師,你要嚴格要求他,狠狠罰一罰他,才能長記性。由於家長工作很忙,平時對孩子的學習情況關心較少,但是對孩子的要求非常嚴格。
  • 高一的學生,月考成績不錯,但期中期末考試成績一般,什麼原因?
    「我孩子是高一的學生,他每次月考的成績都不錯,但是期中考試和期末考試的成績都很一般,這到底是什麼原因?」有人問。高一的孩子,每次月考成績優異,但是到了期中考或者期末考的時候就「掉鏈子」,成績位居年級中等,我覺得原因有以下幾個:首先,在考試難度上對比,月考和期中期末的考試有一定的差別。如果期中考和期末考試「動真格」的話,那麼月考充其量就是「小打小鬧」,二者在難度上是有很大不同的。
  • 為什麼孩子平時成績不錯,一到大考就考砸?
    為什麼孩子平時成績不錯,一到大考就考砸?可能有幾個原因:1.考試範圍不同。2.學生心理壓力大。眾多考試中,以期末考試和升學考的壓力最大,期末考臨近寒假,一考砸就要遭受三姑六婆的百般質問,升學考則是一考定未來就讀的院校,如果心理沒調整好的學生,容易在大考吃虧。遇過一名學生,每逢大考就生病感冒,成績自然不理想。這類學生,心病還是需要心藥解,平時多練些舒緩壓力的技術。
  • 平時不錯一到考試就掉鏈子,4種學生看著優秀,實則是「偽學霸」
    學霸是每個學生的目標,是爸媽的期望,同學的偶像,老師也最喜歡這類孩子。但並不是所有的學霸都是真學霸,隨著孩子年級逐漸上升,真正的實力會漸漸顯露出來。 小學階段,一般到三、四年級左右會是一個「分水嶺」,到了初中,這個「分水嶺」會在初二出現。
  • 期中考試考砸了怎麼辦?資深教師有沒有妙招?
    進入十月底,各級學校,無論小學初中,還是中學都陸續進行期中考試了。其實考好考壞在教育規律上本無可厚非,常言道:勝敗乃兵家常事。可是目前我們各級各類學校大都」分本位「,所有家長都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所以一次小小的期中考試不知道了牽動了多少人的心弦?
  • 期中考試又不好?有這三類學生氣死人,老師:打不得罵不得還不改
    2020年的新學年的期中考試,最近應開展或者已經結束了。看到成績,有人歡喜有人憂啊。考得好的老師開興,父母高興,學生自己也有收穫感。但考得不好,則以上三方都沒有好日子過。按說考試成績只不過是一個檢測手段而已,正真的目的還是達到掌握學生學習情況。但是,也就是分數,能直觀地展現出你前半學期學習質量到底如何。比如,一年級孩子從幼兒園大班,進入到小學階段,很多地方還不能夠完全適應小學的進度、方法和模式。
  • 平時學得好,考試考不好的原因?
    大約每個班裡都有這樣一類學生,平時上課回答問題也能回答得出來,做作業時也能做得很好,但是一到大考成績就不行,很多家長都認為是心態不行,但是只是心態問題嗎?今天濟南立行教育的小行老師就來和大家一塊探討一下這個問題。
  • 平時考試中,監考老師總是「愛喝水」,這一奇怪現象是何原因?
    學生時代有無數場考試,大的考試,小的考試,期中考試,期末考試等等,對於學霸來說面對考試的時候比較積極,通過考試的方式可以測出真實水平,對於學渣來說,考試就顯得非常無聊,有的甚至在試卷上面作畫來打發無聊的時間。
  • 期中考試後,學生沒考好心情低落怎麼辦?老師:一張圖就能解決
    隨著11月的到來,各地的中小學生都陸續迎來了期中考試,這是對學生的一次考查,也是對老師的一次考驗。對於老師來說,最怕的就是考試,因為除了考試帶來的成績壓力外,還有很多學生因為考試產生一定的心理問題,需要老師去解決,這要耗費老師大量的精力。
  • 期中考試總結:優秀是一種習慣
    期中考試已經隨著秋天的落葉飄落而去——結束了!  歷時三天的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了,成績也已見分曉,成績雖然還行,但是總覺得不怎麼樣,總覺得好像缺了點什麼?  到底是什麼呢?是分數考得不高。  比如英語,我想考滿80分,是沒有問題的,語文可以考滿80分,物理可以考滿90分……可是,所有的都是那麼不盡人意。
  • 班主任揭秘:為什麼學生平時成績好,一到考試就掉鏈子?
    班主任揭秘:為什麼學生平時成績好,一到考試就掉鏈子?相信在孩子上學時,很多家長都遇到過這樣的問題,平時的課堂練習或者是小型測試,孩子的成績都非常好,可是,一到正經考試孩子就會掉鏈子,家長也是搞不懂,作為班主任對於學生的情況基本是最了解的,在這方面她有絕對的發言權,孩子一旦出現這種情況,家長就要重視起來了,這是一個大問題,解決不好可能會讓孩子在學習這條路上走不通。
  • 有些學生月考成績好,一到期中期末考試就不好了,這是怎麼回事?
    一、月考題和期中期末考試題,不一樣!同樣是考試,月考和期中考試還是有差別的,主要體現在:1、考查內容的差異:月考考查孩子這一個月的學習情況,期中考試考查這半個學期的情況,期末考試考查這一個學期的情況。一個月學得好,不代表半個學期好,更不代表一個學期都在努力學好。
  • 一年級數學考試,學生被難哭,老師一句話,家長笑呵呵!
    導讀:一年級數學考試,學生被難哭,老師一句話,家長笑呵呵!期中考試已經結束一段時間了,各年級陸續迎來了新的單元考試。按照正常進度,一年級數學應該要考第五單元《認識人民幣》了。這一單元的內容非常有趣,雖然人民幣在日常生活很常見,但是很多小學生卻反映這一單元內容很難,尤其是這張試卷,有學生都被難哭了,我們一起看一下。填空題整體來說難度不大,但是學生出錯比較多,尤其是第7小題和第8小題。第7題,100分是多少元?一部分學生填的答案是10元,這是因為審題不仔細造成的錯誤。第8題,這些錢合起來是幾元幾角?
  • 被清華大學破例降60分錄取的女生,高中老師道出實情
    成都實驗外國語中學高三學生張瑩嫇被清華大學降60分破格錄取,一時間轟動全國。那麼,她到底有什麼特別之處呢?她所在的高中老師道出實情,原來她有「秘籍」。今天就來說一下,張瑩嫇究竟特別在哪?她所在學校的老師給出了「秘籍」,值得在校所有學生學習。
  • 醒醒吧,大學竟有期中考試,相比於大學期末考試,太容易了
    非正式性首先我來說一下大學最終成績的權重——要麼是平時成績40%,期末考試60%,要麼是平時成績30%,期末成績70%。甚至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可以五五開。奇怪,為什麼高校最終成績裡面,竟然沒有期中成績的比重。